书城传记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6611000000022

第22章 沃伦·巴菲特:世界头号股王

沃伦·巴菲特,美国伯克夏·哈萨维公司的总裁。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是证券经纪人之子。

据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估计,到1991年底,巴菲特的财富已达44亿美元,居全美富豪排行榜第8位。他持有45%的控股权的哈萨维投资公司,每股股价达8600美元,为纽约股市股价之首。他的投资遍及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所罗门证券、《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等。

巴菲特被《纽约时报》评为最佳畅销书的《沃伦·巴菲特之路》中文译本的封底上如此评介:他是当今世界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股市投资者,1956年他以100美元起家,迄今为止其个人资产已超过16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头号股王。

在美国《纽约时报》评出的全球10大顶尖基金经理人中,巴菲特名列榜首;在《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纪八大投资高手”中,巴菲特同样位列第一。如此的“第一”、“惟一”不胜枚举,他是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中惟一从股票市场发家致富的,他一手创立并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是1996年美国最具盛名的10家公司之一,也是金融业惟一进入前10名的公司。

大学毕业后,巴菲特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之后,他筹了少量资金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做些小买卖。巴菲特在教学和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价值投资学”:①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②买下它;③等股价上升到一定水准即脱手。由于巴菲特善掌时机,他的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到1969年,公司的净资产已是当年投资的几十倍,他本人也赚得2500万美元了。这一年,他开始自己独家经营。他看见马萨诸塞州一家名叫哈萨维的纺织公司因濒临破产而拍卖时,即决心收购下来。然后将其原来的纺织设备卖掉,只保留公司名字,进行投资业务。他涉足于银行、家具、珠宝、糖果,乃至出版业的投资。1973年,他以1000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的股份,继而以4500万美元买下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1985年用5亿美元购进ABBC的城市服务公司的控股股份,1987年拨7亿美元投资所罗门证券经纪公司,稍后又买下可口可乐公司的10亿美元股份。

巴菲特掌握一个又一个时机,使其财源广进。当年哈萨维每股股票2美元,现已达8600美元了。

巴菲特的成功历程,每个阶段都体现出其善于掌握时机的本领。与其说他精于管理,不如说他巧于把握时机。

前几年,巴菲特一直被责难着,牛气冲天的美国股市已经连续9年上涨,而其中最令人惊诧的是纳斯达克市场科技股尤其是网络股的上涨势头。

最近一年纳指上涨1倍,而网络股上涨几倍、几十倍已不是罕见的个例,而巴菲特等一些传统的投资家们坚持的是“价值型”的投资原则——即依照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推算合理价位,再逢低进场买进,高价抛售,换句话说长期持有那些便宜的好股票,这与网络股虽然亏损成风,但由于拥有一个美好的概念,股价打着滚向上翻的情形南辕北辙。

巴菲特表示,即使代表新经济的科技股涨幅惊人,他也不会介入,由此巴菲特被某些人视为迂腐。不利的消息在2001年年底首次传来,由于拒绝涉足升幅惊人的科技股市场,巴菲特掌管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8年来首次跑输大市。

公司投资收益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据统计,哈斯维公司每股账面价格为37900美元,仅仅比1998年高出100美元,升幅不足03%,而同期标准普尔指数的涨幅为16%。到2002年3月情况变得更糟,哈斯维所持有的可口可乐、吉列、迪斯尼等公司的股票全部下跌,单单可口可乐就令巴菲特损失14亿美元,导致公司利润下降45%,巴菲特不得不写信向股东道歉,“这是在我任期的最差绝对业绩”,他愿意为此负全部责任。不过他同时表示,即便如此,他也不打算改变他的投资组合,他“愿意以我们的钱支持我们的信念”。

正当人们几乎将巴菲特视为曾经辉煌一时,但如今却已是陈年旧事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02年4月14日纽约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股灾,纳斯达克的科技股出现了崩盘似的重挫,尤其是网络股跌幅多在一半以上,几日之间美国股市损失了两万亿美元,比尔·盖茨等新经济巨富们的财富几乎半数“烟消云散”,而巴菲特的股票却逆市上扬,一夜之间净赚57亿美元,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这正应了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在退潮时,你才知道谁一直在光着身子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