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遥古城
6597300000011

第11章 平遥城隍庙大观

城隍庙在中国古代城市里属于宗教建筑。凡有古城的地方,必然都有城隍庙,而且像文庙那样,根据古城等级规格的高低,分成了府城隍和县城隍,酷似朝廷命官。城隍庙也随之比照相应级别的衙门形制建造。

中国是一个多元崇祀的国度,对城隍的崇祀由来已久。在中国汉族的民间信仰风俗里,城隍被当做皇天派来守护古城的神明,庇佑地方,除恶扬善,救灾济民,调和风雨,管领亡灵,与天下百姓生息相关,受到庶民的广泛敬奉崇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把对城隍神的崇祀推向了巅峰,洪武二年(1369)诏令天下,封南京都城的城隍为帝,开封等四城的城隍为都城隍,还要求对应府、州、县的等级,分别封赏城隍为爵、王、公、侯、伯,给了城隍很高的地位,让城隍“监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bǐ)幽明不得幸免”。一个地方的朝廷命官到任或者离任,都要先去城隍庙顶礼膜拜。每逢城隍诞辰日,古城里也都要举行盛大的城隍庙会。

院的空间格局。

这座庙宇和县衙相仿,庙前也同样有照壁,东、西两旁竖立木构过街牌坊,大门两侧筑有砖雕八字影壁墙,各配石狮和拴马柱,围合成庙前广场,俨然官府八字衙门的式样。沿城隍庙的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排列山门、戏台(兼具仪门功能)、左右钟鼓二楼、献殿、正殿、寝宫等主体建筑。由山门、戏台及两侧游廊组成了前院;戏台和钟鼓楼、献殿、正殿以及东、西廊庑共同组成中院;正殿后的寝宫独立成为后院,体现“前朝后寝”的官署形制。后院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二进院,分别是灶君庙与财神庙。从城隍庙的总体布局到建筑配置,处处透着等级森严的官署之气。

城隍庙的正殿颇似县衙大堂,所不同的是在正殿前面多了一座献殿,为的是摆放供品平遥古城的城隍属于县城隍,曾受封为显佑伯,始终享有四品的礼遇。城隍庙最初建在哪个朝代,无从考证。现存的城隍庙占地面积45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2平方米,全部为清代所建。庙区为前后三进院落,以城隍大殿为中心,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与财神庙四大不同功能的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院中套和顶礼膜拜。城隍神处理日常公务之所类似县衙二堂的寝宫,宫室前建有小院,而且比照县衙二堂,在寝宫门外东、西两旁各建有一座小殿,分别供奉石神与冀公二神,作为城隍的两个门禁。正殿的东面廊庑模仿县衙大堂两厢的六部,设有六曹府。六曹府南端,紧邻钟楼建有钟馗殿;正殿西面设土地堂,它的南端紧邻鼓楼也建有一座单间小殿,称做转生堂。

正殿的主祀神为城隍。为了突出城隍地位的崇高和尊贵,整座殿宇建在将近一人高的台基上。献殿与正殿毗(pí)连。面阔五间,硬山卷棚屋顶,前出歇山抱厦,四壁通透。殿前建有宽阔的石柱栏板月台,月台正面为单出陛踏跺。在左右对称排列的碑亭、石狮和旗杆烘托下,使这组造型完美的殿堂异常庄重威严。拾级而上,仰望殿堂,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在平遥古城众多的庙宇寺观中,琉璃饰物在城隍庙的运用堪称一绝。明清时期平遥是全国琉璃制品的主要产地之一,因而也为平遥古城的庙宇寺观平添了精美与神韵。至今城隍庙仍是全国现存庙宇寺观建筑中使用琉璃最多、装饰制品最丰富、保存状况也最完好的建筑群。庙区内的殿堂楼台大都采用了琉璃装饰,瓦件、脊兽、宝刹、仙人、蟠龙吻、卷尾吻、排山等广泛用于大小构件,就连檐口的勾头与滴水也都饰以清一色的团龙图案。覆盖在献殿上的歇山抱厦顶、硬山卷棚顶与高耸的大殿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望屋面装饰,只见蓝、黄、绿三色琉璃瓦相间,构成一组组菱形图案,既有蓝黄二元色的强烈对比,又有绿色柔和过渡,将建筑轮廓极富变化的殿堂装点得富丽堂皇,庙貌异常宏阔奇伟。

城隍庙建筑的脊饰和部分屋顶装饰采用了最名贵的孔雀蓝琉璃瓦件,若蓝若绿,晶莹透彻。纯正而又深邃的釉(yòu)色勾勒出了天际轮廓,在妩媚的阳光下,鲜翠欲滴,熠熠生辉。除城隍庙大殿以外,其他殿堂楼台的正脊和垂脊均以黄琉璃瓦镶边,正脊两端的蟠龙吻与卷尾吻光彩耀眼,栩栩如生。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中琉璃装饰主次分明,大殿以当时北派道教的正宗标志仙丹葫芦作为脊刹,明确彰显了城隍庙大殿的宗教属性,而寝宫楼顶正中的脊刹采用白底蓝花瓷缸垫底,上置1.7米高的硕大葫芦,葫芦由一蓝一绿两个大小不等的圆球上下叠置而成,同样为道教标识。其他建筑的脊刹则采用了另类造型。

来到这座城隍庙,也许会被一个看似奇特的现象而困惑,不知为什么在山门至正殿的中轴线上,会有坐南朝北的戏台横隔。其实这正是城隍庙与其他众多庙宇的区别所在。很早以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就有逛庙会的岁时风俗,庙会通常都会选择在城隍庙里,这就是在城隍庙建戏台的缘故。古时候的戏台又叫舞楼和乐楼。有了戏台,才有了歌舞演艺、人神共娱的戏场,既能祭祀神灵,又能丰富庶民百姓的文化生活。平遥城隍庙的戏台建筑呈倒座式布局,与献殿和正殿相互对应,显然是为了满足演艺功能的需要:一方面以北为尊,面对城隍演大戏,取悦城隍,表达对城隍爷的虔诚和恭敬;另一方面艺人白天演戏也不至于因强光直射而刺激眼睛。庙会期间,民间艺人献艺的内容多半是晋剧、舞蹈、杂耍、皮影、变戏法,不仅如此,还在台下踩高跷、耍旱船、耍猴、扭秧歌、二鬼摔跤等。通过在城隍庙里的自欢自乐方式,达到人神共娱、人神同乐的目的。

平遥城隍庙的戏台采用回廊式重檐歇山顶楼阁结构,面阔三间,台口一面开敞,建筑气势高耸挺拔,加之琉璃饰顶,愈显辉煌壮观。这在明清时期戏台林立的山西并不多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建造这座戏台时,对演出音响效果的技术处理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匠人用土办法创造了一套共鸣系统,利用埋设在舞台方砖下的10口陶制大瓮,形成多腔音响的共鸣区,再将戏台天花板的上方做成木质共鸣音箱,结合对戏台与对面献殿、正殿的回音处理,产生了浑厚圆润、音色丰富的悦耳声响。设计构思在国内城隍庙建筑中独树一帜。

城隍庙属于道教建筑,不过在突出道教文化的同时,建筑装饰和雕刻绘画艺术还巧妙地融入了儒家、佛教和民俗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使这座祭祀建筑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包容性。庙内现存200多尊神像彩塑、上百幅壁画与大量木雕、石雕,都反映出儒家尊卑有序的礼治思想、道教的“报应论”和佛教的“因果论”,以及世俗社会求吉纳福、驱凶避灾的愿望。在正殿南北两面山墙上,对称绘制的两幅大型城隍出巡壁画,则是对朝廷命官出巡的真实写照,场面壮观,造型生动,取材于世俗生活,是清代道教壁画中的佳作。驻足城隍庙,不难想象明清时代平遥庶民文化生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