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探索发现炎帝陵
6591500000043

第43章 炎帝以姜水成

宝鸡姜水与上党水、郯水

“炎帝以姜水成”,这是学术界考察炎帝发祥地所在的一个标志性文献记载。找到所居之水,并具有姜姓炎帝神农氏族的足迹和印记,才能作为具有文化意义的依据。这是对山西炎帝神农氏族真实性的重要考证依据。

上党古姜水,是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文化信息。刘毓庆先生指出:“炎帝‘西来说’学术界几成定论,却没有最关键的‘证据’,先秦文献中没有任何资料能为这个理论提供支持,一条都没有。”

《水经注》记载了“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但郦道元这位受到历代史学者尊重的伟大地理学者,在此问题上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疏忽。按此观点,岐水流至姜氏城而为姜水。《国语》却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世本》也记载“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都认为炎帝是因姜水而为姜姓。分歧在于以水为“姜”姓、还是以“姜”姓命水,观点完全相左。

郦道元这个疏忽虽小,影响却不小,历代学者因此把姜水定位于宝鸡地区。以至当地学者在民国版《宝鸡县志》中,为此直接指出了郦道元的错误,在“姜氏城”下注:“郦氏不考,以岐水蒙姜水之名,而并移姜氏城以就之。误矣!”

那么,姜水何在呢?

历代专家在西部评说之际,都忽视了古上党地区太行山中流淌着一条更为古老的水,而且是先秦文献中唯一一条水。

《山海经》记载,发鸠山以北有“陆山,多美玉,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郭璞注:或作郯水)”。据考证,陆山,即与长子县发鸠山通体联麓,位于屯留县西南的鹿渎山,今称盘秀山;水,即发源于鹿渎山谷、东流入漳的绛水,又称降水。《史记》记载:大禹治水,“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张守节注“降水出潞州屯留县西南”。《通典》记载“屯留县……有鹿渎山,绛水所出”。绛()水之滨,炎帝文化遗存密布。春秋时期是炎帝后裔之国。《路史》记载“屯留故城南,即故留吁国也”。屯留南面就是炎帝少女女娃化作精卫所居的发鸠山,这是关键所在。

《淮南子》记载“清漳出谒戾,浊漳出发包”。高诱注:“谒戾山在上党沾县。”雍正《山西通志》记载:“少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谒戾山,一名何逄山,又名沾山。”而《元和志》记载,谒戾山一名羊头山,此与相传炎帝建国的长治羊头岭、炎帝陵所在的高平羊头山,皆属古上党。其间关系,可以想见。

水在《山海经·北次三经》中与发源于“发鸠之山”的漳水流向完全相同。这是见于文献最早的、有明确方位记载的水,至少也比郦道元的记载早八、九百年。尽管年久日远,已无法确定其所指是现在的具体哪条河,但其方位在太行、太岳之间则可以确定。而且发现这条叫作“水”的河流,同时还叫作“郯水”(见《山海经》郭璞注)。这里同时是至今炎帝神农传说极盛的地方。

汉字右边“右耳”之“阝”字旁为“邑”字的简写,表示一个可居住的地方即“居邑”。因此字即“姜”氏族居住的地方,“郯”字即“炎”氏族居住的地方。与“郯”有内在联系,也就是“姜”与“炎”有内在联系。能够使“姜”与“炎”联系起来的,只有姜姓炎帝,舍此无它。那么,两千年前已经整理成书、记载远古时代的地理志《山海经》里,记载着上古时代上党地区与姜姓炎帝直接相关、并且只与姜姓炎帝相关的一条河流,能够说明什么?答案只能是以姜姓炎帝“命名”,这个唯一的历史文化原因。因此,只有姜姓炎帝神农氏在此地居住,才能在我国最著名的历史地理文献《山海经》里,保留如此准确定位的记载与内涵。

从双法字理分析,由99对即198个“文”,发展到十万个“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加文化信息与内涵的过程。因此由“姜”演变为,由“炎”演变为“郯”,显然带有这种文化源流发展过程的印记,以此标志着炎帝神农氏族迁徙发展的源流和脉络。

史载,黄帝取代八世炎帝榆罔,取得部族联盟最高首领地位后,封榆罔到“潞”这个地方。“潞”,位于现潞城市东北25公里西流乡古城、潞河、续村一带,分布着大量的古城址和古墓葬,是春秋时期炎帝榆罔后裔赤狄潞氏的聚居地,其在续村的大坟冢,俗呼“龙嘴圪堆”,是潞氏国王潞子婴儿的坟冢。

80年代,根据长治市城区分水岭考古发掘的两座春秋中期的墓葬随葬物,其中“铜器,尤其礼器方面,颇具中原地区特点,但其中的羊首铜矩、鸟首衔蛇为内容的銎斧及矛、镞等为特点显明的地方因素”,基本明确为赤狄墓葬。

潞城附近有羊神山。羊肠坂,是太行山上的古坂道名,一在平顺县东南,一在晋城市南。古籍载:“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这些都是羊崇拜的遗迹。

不要轻视《山海经》的记载,这本书已经学术证明是一本“图书”,即有“图”有“书”。“书”不过是“图”的文字说明,尽管“图”已佚,但在中华文化圈范围的朝鲜国家图书馆里,还保存有一幅尘封的山海经图,是一幅包括南极和北极的世界地图。德国的一部电影纪录片《想往将来》,就采用了这幅《山海经》图。因此,《山海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考据价值。

至于非洲、美洲的测绘工作如何跨越大洋,南极冰盖下的陆地范围古人如何测绘,是我们的古代先人难以想象的智慧与成就。

《山海经》自殷商至战国成书以来,以至于明朝胡应麟之前,都被视为“实用地理书”,胡氏以一己之见视其为古今语怪之书,后人便以神话大全看待《山海经》,这是后世学界的一个大误解。

根据卫聚贤教授所著《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还有人自1986年开始认真研究并依书中记载自绘地图,画出了超过古代中国版图的山海经地图,认定《山海经》不仅是最古老之中国地理书,亦是最古老全球地理书,因为其描述内容广至全球,不仅描述亚洲、欧洲、美洲三洲之山脉、河流、矿物、动物、植物,更描述上古风俗民情以及信仰崇拜,并非一些现代学者所认为的“神话”。

七千年遗址

山西垣曲县北橄乡枣园村发现7000年前有火烧山灰的遗存的农耕文化遗址,证明是一支由东南历山迁徙而来的原始先民。同时还有从历山向东部阳城、沁水方向迁徙的一支,以烈山而得名的烈山氏炎帝神农氏部落。由阳城、沁水继续东迁到达高平羊头山,继续用“烈山”的方式垦荒。迁徙总的方向,与炎帝神农氏族初期由西向东运动的大走向一致。上党地区因此出现了羊水、羊头山、首阳山、阳城、昌羊镇等地名,具有姜姓神农氏族最基本的文化烙印。

姜姓后裔上党分布

姜姓炎帝神农氏族在上党地区的遗址分布流向归纳如下:

潞城市;榆罔封潞。《汲冢周书》记载:“昔烈山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可见,榆社和榆次都曾是炎帝榆罔后裔所建榆州国的重要领地,自榆罔之后一直延续到商周春秋时期。《周书》记载“伐智而专事疆力”,榆州民乘其弊伐灭曲梁(曲梁在潞城西十里)。榆州地次相接者有榆次,解州有解榆,古亦为榆州。《博物志》记载:“榆州孤而无使,曲沃伐之而亡”“国亡而社存,故称榆社”。

长治市:曾为赤狄铎辰氏占据,晋景公七年被晋国灭。

武乡县:曾为柱公孙(庆甲子)赤狄甲氏之领地。晋景公七年被晋国灭。

皋落镇:位于今垣曲县东南5公里处。春秋时期赤狄别族皋落氏居于此,故名。《左传》记载“晋侯(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灭之。

屯留县:春秋初期为赤狄留吁国和茅戎的徐吾氏所居。晋景公七年,晋将率军灭赤狄的甲氏及留吁、铎辰等,这一带并入晋国势力范围。

壶关县:黄帝封榆罔于“潞”的领地之一,曾为炎帝八世榆罔子系长狄和白狄所居。后被炎帝支系后裔蚩尤族攻占,至商朝为黎国属地。春秋时被赤狄潞氏攻占,晋景公六年,晋大夫荀林父率军灭潞,归晋。

晋城:周时为赤狄族铎辰国占据,后被晋景公派大夫隋会率军攻占,归晋。

高平市:春秋时曾沦于戎狄辰放氏,为辰米国,后被晋灭。今陈塸镇相传为部族遗址。

陵川县:春秋时期曾为赤狄陵泽占据。毕氏《四州文献》记载:“陵泽隗姓国,即陵子寿胡也,今陵川”。春秋时期,晋献公多次于此地讨伐狄人并攻占。

吉县:夏至周,赤狄一支啬咎如国占据,后被晋国灭。

春秋时期,山西上党地区的炎帝后裔族系在数十年内相继被晋国所灭。

姜姓后裔山西分布

姜姓炎帝神农氏族后世在山西各地的分布流向归纳如下:

方雷与方国。神农榆罔与黄帝联盟打败蚩尤。时榆罔之子名雷,加入黄帝联盟,为黄帝左相,随黄帝伐蚩尤有功,封于方山(汾阳县一带)。夏商时方国仍为大邦。甲骨文记载,方国常侵扰商朝及属国缶、俞、唐。缶即陶,与唐皆为陶唐后裔,俞即榆罔后裔,居河东一带。方国逐渐南迁中条山一带,故雷首山一名方山。商王武丁派兵伐方国未能获胜,后方国为商之属国。周初武王、成王都曾讨伐方国,终使其降服并向周王朝贡。《周书》记载“方扬以皇鸟”,方扬为方国之君,周王大会诸侯时,方扬向周天子进贡雌凤凰。

炎帝后裔有烈山氏,烈或作列、历、郦、赖等。一支迁于介休之烈山(即介山),后散处晋南各地,洪洞西、永济、垣曲均有历山,史称“舜耕历山”。因此汾水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姜姓部落方国,晋中姜戎,洪洞县明姜村,解县姜村等。

灵山与巫咸。炎帝之孙灵契(恝),传为上古巫史,自炎黄至殷中宗千余年皆称巫咸,为世系名号,《山海经》记载灵山有十巫。巫咸迁河东。黄帝与蚩尤战时,灵契族支持蚩尤。万荣汾阴、蒲坂襄山均为灵人居地。黄帝与炎帝争战涿鹿时,巫咸筮后卜曰“果哉而有咎”,意为能获胜然而亦有凶险。《世本》宋衷注: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到殷商时,巫贤为贤臣。《竹书纪年》记载“商祖乙三年,命卿士贤”,贤即巫咸之子。《大清一统志》记载“殷巫咸墓、巫贤墓,在夏县东五里,巫咸山下”。

四岳与太岳。炎帝后裔共工氏重孙伯夷,为颛顼帝师,虞舜时为秩宗,主三礼,即尧时的四岳。汉经学家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即尧时主持祀四岳之事。四岳部族居太岳山,故称太岳。

吕国的迁徙。四岳部由陕入晋,“虞夏之际,封于吕”,即吕梁山。尧舜之时,吕氏族人迁太岳山。《元和郡县志》记载:永安有吕乡。今霍州西南十里有吕乡、吕阪。尧都平阳,以霍山为太岳,“太岳”祀之,后又任太岳为四岳。四岳伯夷佐禹治水有功,祭祀岳神。“太岳袭吕,余为申许”。吕侯长子袭父封,以国为氏称吕氏,次子以官为氏称岳氏。殷周之际,吕氏助武王灭商,其中吕尚功勋卓著封齐侯(今山东)。周王曾命吕侯——吕他伐越戏方,命吕侯作《吕刑》,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法典,历史价值堪与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相媲美。周王以吕侯为司寇之卿,位居三公之一,“周穆王以吕侯为相”。吕尚即姜尚、姜太公。

后世称姜、梁、申、许、箕。四岳后裔一支建梁国(善建桥梁),梁山在离石县东北,梁国在今汾阳,亦为秩宗伯夷之裔。炎帝裔四岳部在晋西山区建立吕国和梁国,后称吕梁山,有吕梁湖,梁国后裔迁徙各地,临汾有高梁,翼城有南梁、解县有解梁,长子有梁山梁水,潞城有曲梁城。

四岳后裔一支建申国(岳阴一带),助周武王伐纣有功,封伯国,与吕为兄弟之国。《诗·嵩高》曰:“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吕)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申、吕都是捍卫周天子宗主国的重要封国。申伯与周王室结亲,申后生子为宣王,宣王命王舅申伯镇守南国,封侯于谢(信阳)。留晋中之申人后称申戎或羌戎,宣王伐之不克。姜戎南迁于晋之南鄙,曾与晋人同击秦军,即《左传》记载晋国及“羌戎败秦师于崤”。秦汉以后羌人西迁,今平遥有羌城,赵城明羌镇,盂县羌贾村、解县姜村等。

四岳后裔还有许、箕。由陕入晋,散居各地,今蒲县、太谷、左权、平陆等县都有箕山、箕城。炎帝时夙沙氏叛,箕文(夙沙氏臣)谏不听被杀,夙沙氏煮海为盐,居运城盐池一带。《元和郡县志》载:左权县箕山上有许由冢,唐初置箕州,洪洞县有九箕山、洗耳泉。临汾城北康庄涝河段也称洗耳河,有尧访许由民间传说。

后土句龙。炎帝后裔共工生后土。帝颛顼时,“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奉祀为社神。后土原名句龙。东迁后居于猗氏、绛州一带。《国语·鲁语》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九有即九州岛,伯即霸,即称霸中原。句龙为该族的图腾,勹形如盘龙,勹内加日为旬,即以旬记日。临猗西南、解县西北有郇城,新绛县西有荀城,应即句龙氏之遗族(《炎黄源流史》)。

汾阴(万荣县)的一个土丘,史称脽上或魏脽。黄帝时开始设坛祭祀后土,汉文帝时建后土庙,武帝置后土祠,并亲往拜祭如上帝礼。汉元鼎元年(前116)汾阴巫锦在此建民祠,掘土得一大鼎,周八尺一寸,高三尺六寸,与众鼎不同,以为祥瑞,迎之甘泉官,藏之帝廷。武帝东幸汾阴,亲祠后土,三年一次,凡五次。后土族后裔一支以土为氏,居于今石楼一带,商代称土方,汉为侯国,晋设吐京,后魏置吐京郡,隋改为石楼县,土族西迁入藏称吐蕃、土伯特。

伯夷、叔齐。四岳之裔有孤竹氏。以竹为觚亦称觚竹。东迁入晋,临猗县北五十里有孤山,山北古城疑即孤竹城,其南为首阳山。《史记》记载夷齐故事,山上有庙有碑,夷、齐兄弟乃孤竹君之二子,皆让国出奔,谏阻武王伐纣不听,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孤竹国后迁卢龙,一支徙西南建夜郎国。

姜、齐、蒲、柴。姜氏之后有古蒲氏,建蒲子城(隰县东北四十里),蒲伊传为古代之高士贤人,隐蒲子山,尧亲往拜访。汉置蒲县。蒲人后迁河东中条山,故雷首山亦称蒲山,山下汉置蒲坂县。蒲山、蒲川、蒲谷、蒲城、蒲州、蒲县均蒲人居住地。

姜齐的一支为柴氏。《太平环宇记》记载:晋州郡六姓之首为柴氏,襄汾有柴庄,古称柴壁。唐高祖之女平阳公主嫁临汾柴绍为妻,官至骁卫大将军,封爵霍国公。

缙云、赤狄。炎帝裔缙云氏,黄帝时以云为官,其任夏官缙云,赐姓酉,封涿鹿新郑大隗氏,后裔以缙云为氏,缙初为晋,当与晋水晋地有关。其初居之地必在平阳之晋水一带。尧舜时“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魑魅”。今浙江括州有缙云县,当为其后裔徙迁之地。

炎帝裔“揉木为耒”,古以火焙、手揉之法为赤制,故其民称赤氏。赤松子号为仙人,为黄帝师。赤氏族人入晋,今孝义县曾置赤谷县,太原有赤唐关,盂县古有赤狄仇由之国,春秋战国之际,“智伯以钟遗仇由,赤将蔓枝(仇由臣)谏令不受”,为智伯所灭。赤狄之“甲父氏,古诸侯国,以国为氏,因以为姓,高平县东南有甲父亭,即其地(《古今姓氏书辩证》)”。甲氏先分布于沁县一带,后为晋所逼,东迁河北,为赤狄甲氏,后为晋国所灭。

卯、午、辰氏。炎帝裔共工氏噎鸣,首先发现木星12年运行一周天的规律,今日可称著名天文学家,他的儿孙以十二地支为氏。其中以卯为氏者,以柳为图腾,称柳人。初居于吕梁柳林镇一带,后一支迁晋南,居夏县东南十五里中条山内柳山林谷,垣曲县有柳庄隘;一支迁入晋中,太原有柳子峪,太原县东南三十里有柳林,五代唐筑坛于此。“卯为刘之原字”,相传尧之长子监明早卒,其子式封于劉,今临汾东有伯王劉村。噎鸣之子以午为氏者,东迁入晋,居吉县大宁一带,吉县东北60里。《太平记》记载“隰州大宁县,后魏太武帝于今县东南60里置仵城县”,今为午城镇,以酿酒闻名。魏末西山动乱,午人流徙,于临汾侨置伍城、北伍城郡,或即今伍级、伍默。

炎帝姜姓之裔,以辰为氏者,晋东南有铎辰。辰古为农器,“摩蜃而耨”,故农、辱、蓐、耨等皆有辰字形。帝喾之裔实沈居于大夏,“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其蓐国当为蓐收后裔故地,颛顼时为“金正”曰蓐收。蓐国当与辰氏有关。

我们由此能够得出结论,有着黍稷种植传统即炎帝神农氏农耕传统的姜氏、戎狄、九黎等部族、氏族,他们共同尊崇炎帝神农氏,即使有战争和迁徙,这种传统也会随之传播与弘扬,直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认祖归宗为炎黄子孙。

国的演变

秦以前的“中国”,只是一个不带政治含义的地理名词。《吕氏春秋》记载:“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两河,是指黄河中游的一段,其南流至风陵渡晋陕间的一段为西河;再向东经豫北、晋南一段为南河;再转折自南向北纵贯今河北中部稍偏西古河道为东河。黄河至天津附近入海。冀州即西河与东河之间的晋地即今山西省。因为黄河环绕,也称“河内”。《禹贡正义》进一步描述为“明西河之东,东河之西,南河之北,为冀州之境也”。显然,“西河”“南河”“东河”这种表达方式,始终是立足冀州即今山西省南部一带来描述,正是尧、舜、禹建都山西的立足点。

冀州得名,源于夏商时代晋南有个冀州。《禹贡辩》记载“晋地有冀,秦地有雍,则是冀、雍以地名州”。《水经注》记载“汾水又过冀亭南……京相璠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皮氏即今河津市。古冀国被晋国灭后成为晋地,故“晋地有冀”。《吕氏春秋》记载“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这个历史渊源与今日想当然地认为河北省为冀州完全不同。

《山海经》注“冀州,中土也’,故曰中冀”,“中冀,即冀州之野”。这就是冀州又称中冀的由来。黄帝擒杀蚩尤的“冀州之野”或“中冀”即指晋南地区。故《左传》载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中国”的名称到西周时演变为为京师附近,相对于东西南北四方而如此称谓,春秋战国时泛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又称中原。故有些国家属于“中国”,如晋(韩、魏)、鲁、宋、郑;有些国家属于四方蛮夷,如秦、楚、吴、越、燕、中山、巴、蜀;有些国家则地跨“中国”与夷狄之间,如赵、齐。

从“国”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国”就是诸侯,《通典》记载:“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虽然称作“国”,彰显的内涵还是“诸侯”。如西伯戡黎,周文王武力平定的是黎侯之国。下一年伐邘,也是征伐鄂侯的邘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称作“国”,同样还是周王朝的诸侯,彰显的内涵却已经是独立自主的“国”,诸侯只是一个名义而已。韩赵魏三家分晋,自立为国已经既成事实,请封为侯,还送上礼物,周天子不得不封侯。这时“国”是主体,请立为侯只是要个虚名而已。那么,居羊头岭上的黎侯国,显然属于早期的黎侯之国,与黎侯相关的历史文化内涵,只是他最初的从属,“这些全是黎氏之地,蚩尤的领土”。

国的形态演变最为剧烈的是绵延八百多年的周帝国。

周文王去世,周武王即位,发兵征讨殷商纣王得天下,封国达一千多个。进入春秋时代,因不断发生兼并,后来只剩约十分之一,即一百多个。到了战国时代,大国就只有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各国,规格低于“天子之国”,但各诸侯自立门户,各自为政,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习俗等皆由自己当家作主。东周王朝所能做的,仅仅是号召出兵、册封诸侯、收取进贡(还常常收不到)。虽仍是“天子之国”,国王代代相传,历数百年,然而与西周王朝早已不能等同而语,地域狭窄仅有一个“王畿之地”,一个越来越徒有其名的朝廷,一座供放着九鼎亦即“社稷”象征的庙宇。这个王畿之地,还是诸侯们恩赐给它的一块保留地。

一些国家在相互兼并中势力大增,便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甚至出现“问鼎”的故事,询问鼎的重量,野心已经按捺不住,直至重演伐夏、伐商的故事,直接出兵攻打王朝。

长平关战役四年后,秦国的虎狼之师再度攻击韩、赵两国时,穿过洛阳古老的周王国领土,如入无人之境。周王国最后一位国王姬延,赫然震怒,亲自号召各国恢复早已无人再谈的合纵对抗盟约,组织讨伐秦国的国际联军。周王国的命脉不绝如缕,既小又穷,连神圣不可侵犯的九鼎,都熔化了卖掉过日子。如今竟去碰撞人人畏惧的侵略大军。

姬延好不容易招募了五六千人,又苦无粮饷,只有向地主富商借贷,约定胜利凯旋时用战利品奉还。到了约定的时间,只有楚、燕二国派遣了军队赴约,当他们突然发现再没有其它国家军队时,就惊惶地全部撤退。周王国那五六千人的乌合之众,当然不能单独行动,热闹了一阵只好解散。既没有战利品,也无法还债。债权人日夜追索,姬延无法应付,就躲在一个高台之上,不敢与人见面。但他这种儿戏举动,秦国听到后大不高兴。派出一支军队到洛阳,把姬延捉住,废为平民。这个立国八百七十九年,被儒家学派赞不绝口的周王朝,在没有一声叹息中灭亡。

当“天子之国”向秦国大军投降时,仅有邑三十六,人口三万。周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其统辖区域远不足一个县,有“中央”无地方,有“天子”无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