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探索心理的奥秘:心理学及应用
6590700000045

第45章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从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的天才猜测和形象描绘,到中国道家的“形神兼备,以神卫形”、“修德养性”、“情欲适度”的深邃思想;从远古时期的人类对自身和大自然的关系的解读,到现代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的密切关注,心理健康成了一个吸引全人类去努力探究的历史性命题。

而真正把心理健康作为科学来对待和探讨的,却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事。1843年,美国学者斯韦策(W 。Swetser)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健康专著,明确提出了“心理卫生”概念。1906年,克朗斯托(C 。Clonstow)的枟心理卫生枠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心理健康真正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

10 。1 。1 心理健康的内涵

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纵观其发展,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没有心理症状就是心理健康

大部分临床精神医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症状。按照这种观点,心理健康的另一面就是心理不健康。这种看法有些粗糙,其实没有心理症状也不一定就是心理健康,还有可能是个体处于心理亚健康(有的学者称作“第三状态”)。研究证明,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心理困难时期,出现心理亚健康情况。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是由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工作压力过大、晋级、升学、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因素引起,时常感到紧张、烦恼、焦虑,情绪波动大。调查表明,“很累”、“真没劲”、“真没意思”、“对付吧”、“不高兴”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2)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就是心理健康

有些心理学家采用统计学上常态分布的概念,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大多数人的状态,偏离了平均值就是心理不健康。这种观点似乎比较客观,但是容易把心理健康和不健康这两种状态绝对化,从而否定了心理状态的可塑性和心理健康是个相对概念的事实。

(3)符合给出的某一行为规范就是心理健康

有的研究者按照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来划分心理健康与不健康,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标准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为社会所接受,能给个体带来自身的轻松与自由。这种观点是一种常识性的看法,考虑到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阶层,制定这一标准也就成了一个不好统一操作的难题,所以这种看法也欠妥当。

(4)适应良好就是心理健康

现在有很多学者把个体能否适应其所在的环境作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划分标准,即一个人能够适应所在的环境就是心理健康,反之就是不健康。这种观点有较多的合理性,但是有两个思考对该观点不利:一是与其他几种观点相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独立的两个概念,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连续体;二是,适应良好和心理健康在含义上仍有一些不同。

以上提到的定义心理健康的切入点在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方面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作出了界定,对我们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是很有益处的。

研究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自身与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一种最佳的心理功能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是指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个体能根据外界的变化,适度地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使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另一方面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即在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展中,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不断地渐次提高,人格特质越来越完善。心理健康是一种相对稳定与动态发展的统一体: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正是其内在的良好心理特质使然;而个体在其与外在环境良好的适应中又使其内在的心理特质不断得到完善。我们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所体现的就是对特有人格的丰富性、连续性与和谐性的关注。这是我们提出定义的立足点。

近来心理健康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发展,即出现了对“心理和谐”的探讨。所谓心理和谐,是指一个人能经常处于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其特点是:① 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表现为人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上的协调一致;② 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表现为没有或很少有过激行为;③ 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心理和谐的人也有喜怒哀乐,但积极愉悦的体验占主导地位;④ 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心理和谐的人也有心理矛盾、冲突的时候,心理的某些成分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但他能将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小的范围内;⑤ 持续时间上的稳定,总体意义上的心理和谐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地表现出来,甚至构成了一个人相对稳定的特质。心理和谐也是一种心理健康,但似乎比心理健康的要求更高一层。对该问题的探讨可能会成为未来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10 。1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医学检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系列身体指标来断定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从理论上讲也应该是有标准的。不过,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心理过程与结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黑箱子”,心理健康又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动态过程,由此导致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尽管如此,心理学家还是做了很多尝试,提出了很多心理健康模式或标准。

1946年,第三届心理卫生大会曾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四个方面:① 身体、智力和情绪十分调和;②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能谦让;③ 有幸福感;④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有效地生活。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伯特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六条标准:① 力争自我的成长;② 能客观地看待自己;③ 人生观的统一;④ 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⑤ 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⑥ 具有同情心,对生活充满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B 。Mittelman)列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 充分的安全感;②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③ 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 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⑤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 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 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者马建青主编的枟心理卫生学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① 智力正常;②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③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 人际关系和谐;⑤ 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⑥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⑦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标准。研究者在心理健康问题上之所以存在分歧,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确定这些标准的依据不同。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将心理健康标准可界定如下:

(1)正常的认知能力

这里的认知主要是指人的认识过程,集中表现为智力或智力活动。智力与智力活动正常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适应周围环境、谋求自我发展的心理保证,因此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 H 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心理健康的人,虽然智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其智商必须在正常范围以内;能够把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并尽力获取最大的成就;能正视现实,较客观地看待问题,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妥善地解决。

(2)合理的自我观念

自我观念即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一个具有正确自我观念的人,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优点,也不会低估自己,做到不卑不亢。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能努力地克服,在需要的时候不让其起作用,并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制定目标,使自己不断发展完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实质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关系基础之上的“心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际和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① 喜欢与人交往,有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有“知己好友”;② 能保持独立完整的处事风格,知人知己,不卑不亢;③ 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取长补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④ 交往中尊重、信任他人,与人为善,敢于接受友谊与感情;⑤ 与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能与人合作,乐于助人。

(4)稳定的情绪生活

情绪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疾病中,由心理因素、身心失调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占50%~80%。情绪、情感与人的身体健康的关系如此密切,是因为情绪、情感形成的内在规律。在情绪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生理的唤醒,这是认知形成中所没有的。通过情绪、情感,人的心理能量与生理能量之间互相交换,形成明显的互动关系。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情绪较稳定,能较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喜、怒、哀、乐、惧等情绪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之中。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高兴、喜悦、欢乐、轻松等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忧愁、悲伤、苦闷、愤怒等情绪),既不狂喜也不绝望;该激动时当激动,需冷静时便冷静。

(5)健全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并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性的重要精神支柱。坚强的意志主要是指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及坚持性等品质。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独立地确立行动的目的,并按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客观情形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同时能根据活动的要求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能专注于某一学习或者活动,做事善始善终,坚持到底,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具有较高的承受力,能正确认识、处理和解决各种难题。

(6)独立的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格会对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个性内各要素的发展协调统一;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相一致;对人诚实,胸怀坦荡,富有同情心;做事认真负责,有创造精神,自尊、自信又自重,等等。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① 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② 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③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行为;④ 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7)协调的行为表现

所谓行为协调,是指人的前后行为表现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行为的内在反应和外在行为表现一致;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即具有与大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点。行为反应适度则是指行为反应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相协调,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能对强弱不同的刺激作出适度的反应。符合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的人,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思维逻辑性强,说话有条有理,行动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心理不健全的人,思维纷乱,思维时有矛盾,言行不一,经常说的与做的不一致,语言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行为是矛盾的,做事有头无尾或三心二意,处理事情毫无秩序。

应该指出,思维灵活、行为敏捷是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与行为不协调是两件事。行为敏捷是受思维灵活所支配的,思维灵活与行为敏捷是统一的、协调的。行为不协调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不一致,是思维与行为失调的表现。一个人行为不协调不能由一两件事的行为表现来判断,而是应根据经常的行为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来判断。

10 。1 。3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探究人类不同行为产生的原因,通常从先天与教养,或者说是遗传与环境这个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譬如,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他的某些生物学特征造成的,他可能从父母的任一方中秉承了易于出现沉迷行为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人们天生就有或者没有沉迷于某一事物的倾向,他们对网络迷恋成瘾是由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是致力于改变社会环境,像孟子的母亲一样,三次搬家来改变儿子的生活学习环境呢?还是设法改变这些人的特质,就像关公一般为治箭伤刮骨疗毒?这就需要你能分辨出是先天还是教养在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总体上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

10.1.3.1 内在因素

从本源上来说,个体的生理因素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个体的身体素质、内分泌腺体活动、生理病变等,母体怀孕期间的情绪、药物、营养等因素,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早产、难产、窒息等异常现象。

一些生理疾病的发作会影响心理健康。这种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生理病变直接影响了神经系统或者是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二是生理疾病使个体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和心理折磨,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青春期的性发育也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性发育给青少年带来较强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冲击。例如,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遗精,常常给性心理懵懂的青少年产生羞耻感、罪恶感,从而出现焦虑、烦恼甚至恐慌的心理;这些同时又给他们带来了探知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好奇心。

近来研究证明,母亲怀孕时期的情绪、用药情况、分娩状况会对儿童的后天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当母体产生一定的情绪活动时,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内分泌系统,使其分泌的激素直接注入血液,这些激素通过脐带传送给胎儿,使胎儿也产生相应的情绪特征。追踪研究发现,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情绪长时间处于高度紊乱状态,其胎儿出生后适应环境比较困难,一般出现多动、贪吃、哭闹和不安等现象,这是因为母亲的高度情绪混乱导致胎儿的自主活动水平过高,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另外有研究证明,母亲在妊娠期的用药情况也会对儿童的情绪和智力产生影响;早产儿和分娩时缺氧的婴儿更有可能在情绪和智力方面出现问题。

在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诸多内部因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主观因素。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主观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的个性品质。具有适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挫折、打击、磨难等问题,在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0.1.3.2 环境因素

洛克认为,人生来就是一张白板,后天影响就是画笔,在白板上画上什么东西,白板就会向你展示出什么样子。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该理论着重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显著作用。个体生活的周围的所有都应该算作是他的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尤其是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也就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教育背景,涉及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等。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可以说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行为方式等都是这些因素刻画的结果。个体需要对多变的环境因素做出多面的适度反应,否则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或精神问题。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教育因素

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家庭。这一论断在精神分析领域尤为看重。家庭所提供的早期教育为个体一生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对早期教育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家庭教育方式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心理发育将受到严重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的潜能发展。

家庭环境中以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与教育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 。Erikson)指出,如果个体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而经常遭受忽视、冷漠、抛弃、敌视或者虐待,他们长大后则会不信任他人,缺乏安全感,不能自信地对待所处的环境,时常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并且很可能产生神经官能症的精神防御症状,他们将用这种方式去应对所看到的世界。另外,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如父母不合或离异、继父(母)虐待以及亲人死亡等,常常会使一个人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备受精神磨难,从而造成心理创伤。反之,如果父母能在儿童早期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得到母爱就会使儿童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就会发展自己的价值感,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就不会轻易毁坏其建立起来的心理世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父母与儿女是个关系概念,也是个角色概念。一定程度上说,父母与子女一同诞生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在养育儿女、教育其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像其子女一样面临着新的情况,认识到要对子女施加影响只是第一步,对其进行教育还要注意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父母才会和子女一同成长,这样的关系和角色才会具有连续性与和谐性,从这种家庭中走出来的子女才会真正心理健康。

(2)学校教育影响

学校因素对个体的影响是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的延伸,确切地说是教育的延伸。单从个体一生的发展阶段来看,学校在塑造人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相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像是专业教育:专门的场所,专门的管理机构,专门的时间,专门的施教者,专门的考察方式。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途径应该包括所有的事件总和,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人际关系和教育理念。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作为一名教师,要关心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好的心理素质要鼓励其发展下去。同学关系中有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焦点,即“小群体”现象。研究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受其同伴的影响显著,到了本科生阶段,有60%的知识基本上是从同学中获得的,尤其是从其所在的“小群体”中学习得来的,只有10%左右的知识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小群体”中的成员,兴趣比较接近,性格有相同点,相处时间长,在某些方面优秀的个体就成为其他成员的榜样,这样的影响个体更愿意主动接受,所以影响力大,而且影响深远。在学校阶段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很多是因为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不和谐。

教育理念在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正确的教育理念会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保护学生个性,使之心理健康发展。不可否认,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增加学生负担,加剧竞争气氛,造成学生的紧张和压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报道随处可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在每天花费3小时完成学校规定的课后作业的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总人数的17 。68%。再有,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措施与方法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如有的教师有体罚学生的习惯。这些手段容易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委屈、愤恨、沮丧,由此导致心理失调。

(3)社会环境作用

社会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内容,在所难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方面。社会形态主要是指社会存在方式,如社会的结构、类型等,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社会文化狭义上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人们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其生活方式、角色适应、思想观点、态度、情感等都要受到它的制约。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据统计,心理障碍发生率发达国家比第三世界国家高,先进地区比落后地区高,城市比农村高。

(4)日常生活事件

日常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化,它也是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严格说来,日常生活事件的作用也不外乎家庭与社会这些环境因素通过个体的内在因素起作用。之所以将之作为一个单独的维度来分析,我们的着眼点放到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上来。变化是对心理健康的连续性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挑战。

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我们称之为压力源;二是指个体对压力事件的反应,我们称之为压力反应;三是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我们称之为压力感。当压力成为持续的感受时,我们就叫它为生活压力。压力源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个体对其产生压力感。能否产生压力感关键在于个体是如何认识评估这个生活事件。生活变化了,事件出现了,这个时候的个体如果确信这个生活事件对他个人的安全有威胁,自己又没有把握处理这个事件时,就会产生压力感。如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生活的大幅度变化(如亲人的去世、职务的升迁、重要的考试等等)、日常事件的困扰(人际关系裂痕、工作进展不顺利等等)、心理冲突(如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等等。面对这些生活中出现的额外变化,如果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韧性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测试指导语: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健康是人生适应各种挑战的精神支柱,是一生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的精神保障。你目前的心理是否健康呢?做了以下测试就知道了。请在20分钟内完成所有试题,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

1)有人想请你帮忙,比如替他上夜班,而你不愿意,这时你是否会直接拒绝?

A .基本上是这样B .经常是这种情况

C .偶尔几次会这样D .基本不会这样

2)当你被别人占了便宜时,如有人插队在你前面,你是否会不高兴?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3)你对最亲近的朋友或亲人是否感到满意?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4)你在办公室或家中做日常事务时,是否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或称赞?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5)在去重要场合前,如面试或参加晚会,你是否需要借助药物帮你镇静?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6)和朋友一起吃饭,当你有自己的主意时,你是否能使其他人都赞同你?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7)发生了一件令你不快的事,比如你的朋友欺骗了你,你是否当时很生气,发火后却感到很后悔?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8)在团体活动中,你是否会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只能一个人独处?A。基本上是这样

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

D。基本不会这样

9)在一个陌生的场合中,比如在人数众多的晚会或求职面试中,你是否会感到忐忑不安,害怕失败或出丑?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0)在需要你做出决定时,如买衣服或选择假日去哪里玩,你是否会很犹豫?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1)你的感觉是否比较敏感,经常感知到一些别人无法察觉的东西?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2)你是否觉得自己的能力高人一筹?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3)你是否曾经对生活绝望,有过自杀的念头?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4)你对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如吸烟或嗜吃,是否感到不满意?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5)你和伴侣间的情感是否和谐?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6)当你被封闭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里时,你是否会感到恐惧压抑,甚至无法动弹?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7)你上床后是否很久才能入睡,或早上总是醒得太早?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8)你走出门后,是否总因担心门没锁好或煤气没关闭而折回去查看?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19)你是否很在意干净与否,总是怕弄脏了别的东西,或怕别的东西弄脏了你?

A。基本上是这样B。经常是这种情况

C。偶尔几次会这样D。基本不会这样

测试结果

参考答案:第1,2,3题选A 或B,第6题选B或C,第11、12、13题选D。余下的题目选 C或D。

1 10题,用于测试你是否对自己有自信。如果和参考答案不相符,则说明你的自信心不够。

第14,15,16,18题用于检测心理是否健康。如果和答案有出入,表示你有一点心理障碍。

第11,12,13,17,19题用于测试心理是否健康。如果和答案不符,表示你的心理障碍极其严重。

(资料来源:邢群麟 。世界上最经典的1500道心理测试题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