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6584300000033

第33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

——用规章制度管理下属

在一个单位或公司里特别需要“规矩”,需要规章制度。一套好的规章制度,甚至要比多添几个主管还顶用得多。规章制度是管理者驾驭下属的一道法旨,谁若违反了规章制度,谁就应受到应有的惩罚,在这方面,管理者应绝不姑息犯戒者。

然而,再好的规章制度也是从出台的那一天就开始在老化,因为一个单位和它的员工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一套规章制度,必须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发挥好作用。因此,作为一个主管,必须时刻注意自己手下的规章制度,发现不切实际或不合情理的要及时纠正,不断改革,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必然是不断发展不断改革着的。这样的规章制度是活着的规章制度,只有活着的规章制度才有意义。

有些只重视理论的理想派主管。总是在规章制度中强调“勿……”的单方面主张。比如:“凡公司员工一律需要阅读公报,发现不接受者,给予适当处罚”。你看看,强制下属做这些就很不符合实际。假若公报缺乏内容,词不达意,谁还去看呢?就算是去强迫执行,也肯定是收不到效果。

规章制度制定的目的是对一些暧昧不明的事项,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它时间性很强,同时也是为适应时代环境而定出来的,因而绝非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规章制度本身也必然变化。

曾经有过这样滑稽的规则,譬如,某单位以发生意外事故的多寡来决定是否表彰员工,这样的规章制度如用在几乎没有危险性的工作场所,未免就不合情理。表扬无事故记录的下属自然很好,但要考虑各种不同的情况,对于有些人,工作本身就没有危险性,那肯定是要受表扬了。

还有这么一则故事,据说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界流传很广,它说:

“有一个不擅指挥,无能的连长,获得了一项最高荣誉。原因就是来自一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中表示,凡连队中有任何官兵,在军事演习中,获得了最高成绩,则连长可获得最高荣誉”。

这项规章制度在当初制定时,肯定是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但过上一段日子再执行起来,自然就显得有点迂腐,因此才会产生无能长官接受褒奖的情形。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这则故事之所以流行于企业界,而主要还是对于那些墨守成规领导有一定借鉴作用。

总而言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一个领导管理人才、使用人才的法宝。把一切规则化、一切制度化,一个有经验的领导,应善于用规则管理你的下属。但也应力避把规章制度僵化,或过于依赖规章制度。

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让下属遵守它,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应培养下属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在企业或事业单位,纪律都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你是一个经理、一个主管或是一个领班,你就一定有这样一种体会:单位里制定的不少条条框框,在很多时候根本不管用。你刚给你的下属发了一本关于守纪律的小册子,如果第二天要再收上来,可能连一半都收不来了,因为你的职员也许已随手把它扔掉,或者放在了一个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地方,有些单位为此也使用了一些强制性措施。比如他们用随机抽查的办法强制员工背纪律手册,一条一条的背。如果不幸被抽查到者有某条或某几条答不上来,就实行扣分或罚款,有的单位还开展员工纪律知识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奖励的办法来调动员工们对纪律的重视。

不管奖也好,罚也罢,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可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收到效果。不少经理只能不住地叹息;“哎,现在的年轻人太缺乏教养。”

面对这种局面你该怎么办呢?

其实从实际着手、从小处着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一个办法。

首先,要从员工的生活抓起,在他们用餐时,你就可以组织一个检查班子,看他们是否很讲究卫生、打饭前碗冲洗了没有,是不是有人先把筷子放在餐桌上,接着就拿起来往嘴里填东西。如果有的话,就随即把他们的做法给纠正过来。再如看他们吃饭的坐姿正不正确,看他们拿筷子的方法正不正确。吃完饭后,看他们每个人的盘子里还剩多少菜。发现小错误就说服他们、纠正他们,让他们从小事养成服从纪律的习惯。再例如,在员工的宿舍里,就要要求随时保持整洁,制定的标准要具体一些,检查时要严格一些。这些都是小事情,谁都能很轻松地做到,如因违例批评他们时,他们也会感到无话可说,比如宿舍管理可制定如下条例:鞋子必须在床下摆放整齐;牙刷必须头朝上放在牙缸内,牙缸要放在一处,摆放整齐;在墙壁上不准乱贴乱画;被子要叠放整齐。

制定下如此一系列条理后,还需定期进行检查,评出优良差,或者用打分的形式,以保证条例得以贯彻。

如果单位或公司的条件许可,也可以每年对员工搞一次军训或者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最好是早晨上班前、把员工集中起来做广播体操。

从小事上着手规范管理,就是要培养员工服从领导的意识,养成守纪律的习惯,这对于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来说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