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策略生存:把事办好的技巧
6583600000069

第69章 学会借势

世界上有三借:借人、借势和借钱,这都是办成事的有效方法。借人、借势是聪明人常用的一种成事大道,它可以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才智、人力之不足。

借人得利、借势而起,是许多人渴望已久的成功手段,但是又有几人能得到这种美好的效果呢?小人总采取“偷”的方式去得一点利、一点势,孰不知这根本成不了大气候。而诸葛亮借人得利、借势而起,完全显示出一种高远的政治家的情怀,他眼界开阔,靠辅佐别人,来成己之事。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开创基业的当务之急,是在荆州发展势力。为此,他注意结好刘琦,以便相机控制荆州。

刘备投靠刘表之后,刘表对他抱着怀疑和排挤的态度,但是刘备在荆州的影响越来越大,“荆州豪杰归先主(刘备)者日益多”。与此同时,刘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发展了,这主要表现在争夺继承权的问题上。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按惯例,长子刘琦应该是刘表的继承人。开始刘表也有这个打算。可是刘琮的妻子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在刘表面前说刘琦的坏话,同时蔡氏的弟弟蔡瑁掌握实权,和刘表的外甥张允联合在一起,拥护刘琮,刘表也就倾向于立刘琮了。

由于刘表“爱子之琮,不悦于琦”,刘琦感到自己难以继承父业,并且势单力孤,有遭到杀身之祸的危险,心里很是不安。他接近刘备,想借助刘备的势力,以求生存。在刘琮的压力下,刘琦数次求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对刘表早就持不合作态度,他在隆中山林长期躬耕自给,在政治上不靠拢刘表,就是一个例证。《隆中对》中先占有荆州的计划,更表明了这一点。

诸葛亮对刘表集团内部的矛盾是清楚的,对刘琦的处境也是了解的。他不满意刘表偏爱刘琮的做法,但认为对刘表家中的事情,不能贸然介入,弄不好不仅帮不了刘琦的忙,反而危及刘备在荆州的地位,因此他很慎重。刘琦头几次求他,他都有意岔开,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一次,诸葛亮才不得不为他指点迷津,刘琦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从此他决定出走,到外边去占一块地盘,免遭杀身之祸,还可以寻机发展个人势力。而诸葛亮这样做的打算则是与刘琦结好,控制和利用刘琦的力量,或把他作为外援,以便相机图取荆州。

公元208年春,刘表的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军队杀死,刘琦乘机请命出任江夏太守,率众屯驻夏口(今湖北武汉市)。这时候,曹操正在中原操练兵马,还在冀州邺城开凿玄武池,专门训练水军,加紧准备南征荆州。孙权杀掉黄祖后,虽然停止打击,但对荆州仍然是个严重威胁。这种局面使卧病在床的刘表,很是担心,寝食难安,只好借助刘备的力量以图自保。于是,他把刘备请来商量对策,语重心长地对刘备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手下诸将也不齐心,我死之后,你就掌管荆州吧!”刘备提出愿意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市),以保卫襄阳。

樊城离襄阳很近,是刘备招揽人才、扩充实力、相机夺取荆州的好地方。

刘琦听说父亲病危,急忙从江夏赶来。蔡瑁、张允等怕刘琦同刘表见面,“父子相见,更有托后之意”,拦阻刘琦说:“将军(指刘表)命公子镇抚江夏,防备孙权,任务重大,如今擅离职守,跑了回来,将军看到了必定发怒谴责你,这就要伤亲人的心,加重他的病情,这不是孝敬的做法。”刘琦无奈流涕而去。

不久,刘表病死,刘琮继任荆州牧。刘琮一伙被曹操的声势吓破了胆,决定投降曹操。当刘备得到刘琮投降的消息后,曹操的大军已经到达宛城(今河南南阳市),离樊城不远了。

经过计议,刘备、诸葛亮很清楚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抵御不了曹军进攻的,只好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方向撤退。与此同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派关羽率领水军由汉水到江夏,向刘琦求援,请他派军队、战船接应,最后会于江陵。

在危急之时,刘琦不投降大兵压境的曹操,也不投降势力较强的孙权,偏偏前来接应败逃的刘备,起到了外援的作用。这表明诸葛亮结好刘琦的做法是成功的。诸葛亮结好刘琦,不仅对后来联孙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占据荆州计划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荀子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东方智慧。牛顿有“踩在巨人肩上”的西方智慧。

在成功学中,“借”的意义何在?在关系网中,“借”是核心。关系网又是人际关系的重分。把握了“借力”这一核心,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就有可能通过借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向成功的转化。古之借风腾云,借尸还魂,借腹怀胎,借名钓利,借力打力,借鸡生蛋,无不讲究一个借字,讲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发展。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

大部分美国人都有一种特长,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借人经验。如果想成为一个企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