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策略生存:把事办好的技巧
6583600000014

第14章 求人切忌脚踩多只船

许多求人者为了把一件事办成,并且保证十拿九稳,便多方奔走,求了这个又求那个,见佛就拜,其实这正是求人之一忌。

当你把事情拜托一个人后,再去求别人,等于对前面的人不信任,最起码也是没有信心的表现。而且,人多嘴杂,多方神仙一旦碰头,说法不一,办事方法不一,容易出岔子,搞不好反倒会把事情搞砸。

退休工人陈晓强的儿子跟人吵架,一气之下动了手脚,把人打得挂了花,闯下了大祸,被关进了临时拘留所。

陈晓强就这么一个儿子,视同心肝宝贝,见儿子进了拘留所,又气又急,饭吃不下,觉睡不着,简直感到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加上老伴整天以泪洗面,更使他觉得没了活路。

有人给陈晓强出主意:别这么死心眼儿了。当今社会有关系什么事都能通融。你这么成天闷在家里也不是办法,为儿子着想,得赶紧出去“活动活动”呀!

陈晓强听了眼前一亮,紧接着头又垂了下去。他这一辈子,老实巴交,小心谨慎过日子,奉公守法,兢兢业业,从来信奉万事不求人,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去求人。除了老婆孩子,其他社会关系一个也没有。求谁呢?

邻居帮他分析情况,说他儿子的事弄不好得判刑,该提早到检察院“活动”。

另一个说,检察院管起诉,最后结果还得看法院如何判,所以该去法院“活动”。

还有的人说,判归判,只要关系硬,搞个假释,保外就医什么的还是很容易。你们是大单位,领导有来头,面子大,求他出面作担保,把人保出来也行。

又有人说,市场上有个卖肉的某某,跟公安局某科长是连襟,可以求他高抬贵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人算了。

甚至有人出了这么个主意:牢房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听说某某的亲戚在看守所当管教,你得赶紧去他家打点打点,到时候省得儿子在里面遭罪。

邻居们七嘴八舌,主意出了一大堆,把陈晓强搞得晕头转向。人家都是一片好心,陈晓强不能不听,于是,他横下一条心,豁出一张老脸,就求人这一回吧!他与老伴商量了一整夜,第二天,从银行取出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2万多元钱,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今天跑东家,明天求西家,每天累得东倒西歪地回来。

邻居们给他指的路子,他几乎都跑遍了,甚至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也走了不止一趟,逢人便递烟、流泪、送礼、诉说。人们听了案情,都觉得陈晓强挺可怜,他儿子挺冤枉,一边陪他叹气,一边说愿意想办法帮忙。

总共算起,陈晓强求人求了十几家,送礼送了一万多,他一天天地跑,一天天地等,可儿子就是出不来。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有一天,儿子遛遛达达回家了。一家人喜出望外,感谢老天爷开眼、大家的帮忙。

他们哪里想到,儿子的罪过根本不怎么严重,属于治安问题,行政拘留15天,赔些医药费,事情也就结束了。

痛定思痛,陈晓强心中很不是滋味儿,倒不是对花了那么多钱而后悔,而是一想到当初求人的情形,禁不住感慨万千。为了求人说情,放儿子一马,他给人下跪了好几次呀!

知情人后来告诉他,在这件事情上,谁也没帮他的忙。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瞄准一个目标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目标有助于你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如果他知道你还在求别人,他就觉得自己办不办事无所谓,干脆不办了。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在所有的办事过程中。在办事的时候,最好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办成它,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把你需要做的事情想象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目标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办成事的机会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