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有两个主要特点:即知识化和全球化。从知识化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带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经济走向,不仅兴起了信息产业,也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从全球化看,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全球快速流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有自己的竞争能力和自己独特的文化,才能在世界上占有自己的位置。面对这种挑战,以新的理念、观点和新的举措来培育和提升领导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一思想的提出,不是某个政治观点、某种观念的改变,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因而也是我们培育和提升领导力的根本指针。
首先,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思维模式的彻底扭转。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结果对人造成很大的摧残。在理论界也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以及人的幸福、人权等等本来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东西,本来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是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牺牲争取的东西,却成为我们理论建设的禁区。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根本改变。
其次,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积极应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GDP经济指标的现象,出现了重物不重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生态环境保护等片面发展的情况。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违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发展为名,谋取个人私利,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影响中共的执政地位。所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个别的、局部的具体政策,而是总揽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于避免挫折和危机,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具有指导方针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揭示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一)以人为本中的“人”
依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在社会历史领域,是指现实的人,即在社会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
思想史上的“人本”概念是相对于“神本”、“君本”而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也有区别。以人为本的“人”字,是一个集合名词,是系统概念,是个人、群体和类的统一。只有对“人”的概念作这样的规定,正确反映了人的实际,才能把它贯彻到哲学和社会科学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论中,才能达到对人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例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人,就是指人类、一切人、社会全体成员,当然其中包括所有个人在内。因此,不能把人片面理解为或归结为只是个人,也不能把人理解为把所有个人都排除在外的抽象的群体和类。事实上,真实的人是由所有个体、群体和类按一定结构、方式集合而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
人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其根据主要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的或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面对自然和社会,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从事某些共同的社会实践和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正因如此,他们才都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共性,也会存在某些共同的需要和共同的利害。所以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阶段目标的党,它必须面对社会全体成员,对他们的生命、利益和前途命运负责,做到总揽全局,惠及各方。
肯定人的含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是对的,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把握人和“人民”的关系,才能达到对人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
现实的人是矛盾的存在物。肯定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性,并不排斥和否认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和矛盾。由于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交往与社会关系不同,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社会成员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彼此不同的特殊性和个性,不同的群体以及个人也都具有各自特殊的需要和利益,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群共同体:民族、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共存和实行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形成更多的阶层,而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差别和矛盾是必然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现实的人的身上的表现。“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但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人民始终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因此,我们讲以人为本,不仅是把人放在首位,而且是把人民放在首位。
(二)以人为本中的“本”
在社会历史领域,“本”是指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也指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根据,即以什么作为出发点、目的和价值尺度。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意图,以人为本的“本”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第一,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它把人当做主体。在今天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现象。所谓人的依赖,就是人对狭隘的“人情关系”和权力意志的依赖,人丧失其独立人格,成为依附性的人。物的依赖,就是人对金钱、物质财富和交换关系的依赖,人成为物的奴隶,成为只为物而存在的人,见物不见人。这两种人的存在方式阻碍人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当然,这里的主体,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责任的主体。
第二,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它把人看做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的本质和根据。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被边缘化的倾向,许多人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其实,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和本质。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和本质。
第三,相对于把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作为目的。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认为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社会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
(三)以人为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与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
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既然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不断增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离开了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自身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离开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必将走入误区。在这个问题上,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是很片面的。但是,承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就承认了物质基础是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进步的客观条件。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应该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着眼点,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
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以及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个理论认识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就是必须始终注意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特别是把“人权”写入《宪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都是从制度安排上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
(三)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否,归根结底是以人自身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素质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同时又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实践已经证明,那种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一时物质生产的做法以及那种专注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的做法,都是有害的,需要引以为戒。
(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人们赖以存在的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自身获得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从凯歌行进到暂处低潮,虽历经坎坷,但初衷不改,即致力于为无产阶级及劳苦大众乃至全人类彻底解放创造条件、开辟道路。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从根本上说,也在于为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各种社会条件。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发展各项成果的享有者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对古代宗教神学“以神为本”和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深入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破解了历史发展之谜,即科学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真正主体地位。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确立,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展开,彻底改变“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为物役”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求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价值理念,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地参与社会实践以及自由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欣赏人、激励人
(一)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前提
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必须尊重员工,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尊重人格,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在与员工平等的位置上,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贵不自傲,贱不自卑,得意不张狂,失意不卑微,童叟无欺,上下无别,这才是人的真性情,真品格。领导干部只有平等待人,才能办真事,办好事。
尊重话语权,就是尊重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有的领导只准自己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却不准群众发表意见,尤其听不得反对意见,让群众有话不能说,有苦不能诉,有不满也无处发泄。我们党一贯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做到干工作问计于民,谋利益问需于民。
尊重知情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是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流毒,至今仍在少数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存在。财务不愿公开,政务不愿公开,信息不愿公开,搞暗箱操作,弄得谣言四起、猜忌不断。然而中国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渠道多元化时代,除了官方发布信息以外,还有大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在民间传播,谁想愚弄百姓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与其让人胡乱猜测、以讹传讹,不如大胆公开,取信于民。知情权不仅是社会公众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公众保护自身利益的合法手段,只有群众知情了,才不至于胡思乱想,才有利于事业的健康发展。
尊重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实践证明,没有哪一项改革成果不是群众智慧和创造性的结晶,也没有哪一项成功的改革不是经过多次失败多次试验才成功的。领导干部要允许群众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让他们敢于去尝试,并允许犯错误。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关心人是以人为本的核心
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人为本,核心就是要关心员工,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
关心生活。党的十七人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要注重关心群众生活,继续改善民生。
关心工作。面对工作的高负荷、高强度、快节奏,许多员工会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精神负担比较重,导致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降低,对组织的承诺减少,工作积极性降低,人际关系紧张。因此,领导干部要经常关心员工的工作状况,要在工作的数量、质量、进度、难度、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压力、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帮助员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轻松的人际关系,通过畅快透明的沟通方式,促进员工满意度的不断提高,使员工保持与组织这个大家庭同步成长的快乐。只有当员工把自己真正当成是组织的一员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会提高。
关心成长。关心员工的成长往往被领导干部忽略。员工加入组织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从组织拿到工资,养家糊口,他们还非常关心自己在组织里的前途,希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领导干部必须关心员工的成长,协助员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帮助员工设计发展路径,根据员工的兴趣和专长,为员工提供发展建议;鼓励和支持员工在职务、职称、学历、执业资格等方面提高自己,根据员工的特殊需要来进行教育培训,让员工看到自己有机会学习和成长,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三)欣赏人是以人为本的境界
欣赏也是一种尊重,欣赏也是以人为本。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欣赏员工的个性、欣赏员工的能力。
欣赏个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干部只喜欢听话的员工,只喜欢阿庾奉承的员工,对那些有个性、有想法的员工往往不大认同。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人的性格本无优劣之分,看人的方式不同、角度不同,评价也会不同。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员工,这是以人为本的较高境界。
欣赏能力。人的能力千差万别,特长各不相同,领导干部必须欣赏员工的长处,发挥他的特长,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员工的能力大小。有的人在某方面或许能力有限,但在别的方面可能能力超群。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把每一位员工都安排到最适合他的岗位上,最能发挥他的特长的岗位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技巧。
(四)激励人是以人为本的行动
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正面激励、反面激励。如果过于偏重正面激励,员工犯错后没有相应的惩罚,则员工将继续犯错;如果过于偏重反面激励,则员工将不思进取,尽量推卸责任和无所作为。因此,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应结合使用。
正面激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是用奖励的方式肯定员工的成绩。许多领导干部认为奖励就是发奖金,但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只用现金的激励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最需要的是获得领导的认可,有时候哪怕是一句“谢谢”,也会让员工感到满足。赞美是“零成本”的激励,领导干部要学会赞美自己的下属,赞美自己的员工。
反面激励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是用惩罚的方式否定员工的工作。惩罚也要讲人性,批评也应讲技巧。物质惩罚要按制度和规定办,尽量避免临时动议;批评也应讲措词、讲场合,尽量不用贬损人格、贬低能力的批评语言,尽量不在公众场合批评员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是惩罚,也会让员工欣然接受;哪怕是批评,也会让员工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