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领导力新论
6583300000023

第23章 领导力与文化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巨大能动作用。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制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完善和提升领导力,特别是完善和提升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研究文化发展的规律,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参与文化发展的实践,是完善和提升领导干部领导文化建设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解决了文化的本质问题,揭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澄清了文化问题上的迷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社会物质生活决定文化生活的观点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文化作为观念的东西,是由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的物质生活不仅决定着文化生活的性质,而且也决定着其发展方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依据这一原理指出:“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2.文化具有能动反作用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了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坚持了文化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立场,而且也看到了社会精神生活对社会物质生活能动的反作用,坚持了文化问题上的辩证观点。文化的反作用表现为:为一定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源泉。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这种能动的反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忽视文化的物质基础,就会导致精神万能论;忽视文化的能动作用,则会导致机械决定论。这二者都会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迷失方向。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

文化之所以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就在于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除了集中地表现为其能动的反作用之外,还表现在其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也就是说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固然是由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规律决定和制约的,但仍有自身的特殊性。可以说,文化是社会精神生活的遗传细胞。通过文化,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从一个国家和地区传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这种传播的过程中,文化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继承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反对文化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和全面复古立场,主张继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与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相结合。

4.文化具有社会性的观点

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样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首先表现为阶级性,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文化首先是一定阶级的文化,尽管有些文化形态不一定具有阶级的特质,但文化从整体上是不能摆脱阶级的烙印的,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除此之外,文化的社会性还表现为其时代性和民族性。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和表现,又反过来影响着自己的时代,世界上不存在什么超时代的文化,也不存在什么无文化的时代。同样,一定文化又是一定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和表现,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脱离开具体民族社会实践而产生的抽象文化。文化的社会性也就是文化的具体性,宣扬抽象的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其危害性在于把文化说成是一种超越阶级、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东西,从而导向历史唯心主义,导致文化问题上的非意识形态立场。实践证明,文化问题上的非意识形态观点和方法,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贻害无穷的。

二、现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塑造的人与社会却能产生无穷的力量,文化的变化导致了民族与世界的重大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就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形势下,保持团结统一、共同奋斗,表现出深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就能够不断保持创新优势,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财富、新的文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回溯历史,考察现实,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历史的和现实的基础。历史的文化发展成果,如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科学等,成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塑造着该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科学素养等;现实的文化发展成果,凝结着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进步,聚焦于实践课题,推动了文化创新,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新的源泉。民族的文化积淀越为深厚、文化精神越为先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就越为丰富、越能持续。现代社会,世界范围的物质产品消费日益同质化,科技创新传播日益共享化,而文化的独特性使得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塑造作用日益重要。

(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综合国力竞争包括资源、经济、科技、政治、军事、制度、传统、文化等要素的竞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不一。历史上,军队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等,都在促进民族崛起、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些力量至今仍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的力量的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条件限制,而文化力量的增长则较少地受到这些限制,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并且文化的因素可以渗透于经济、政治、军事的因素之中,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文化借助各种媒体在国际间的传播,与商品、资本、金融的流通、武装力量的投送相比,具有后者无法比拟的快速、普及、便利、高效,对其他民族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冲击力和征服力,是一种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软实力。因此,国家文化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有着强大能量的战略资源,国家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越来越被作为一种战略武器来使用。在文化全球传播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可以影响甚至部分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不仅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而且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这个国家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居于主动有利地位。国家的强大、国家安全的保障,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需要有先进的国家文化。建设先进的国家文化与建设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样重要,而且任务更为艰巨。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国家文化的命脉。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越是在国家面临重大灾害、重大困难、重大挑战的时候,越是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加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发展到今天,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走向世界,以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增强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继承了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标志,是中华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才能在意识形态体系的竞争中保持文化自主和文化优势地位。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就是力量,这不仅指精神力量,也包括经济社会力量。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经济产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文化的内涵,精神文化的扩散很多是通过文化产业。文化已经不是外在于经济生产的精神因素,而是直接成为经济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化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文化软实力也是一种经济社会实力。如果从更为广阔的视野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一次文化转型。例如,从依靠消耗物质资源、扩大投资规模来增加财富到依靠科技进步、生产创新来增加财富,从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到技术密集型、文化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到崇尚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从不可持续的发展到可持续的发展等等,都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创业。因此,要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四)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机制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水平和质量影响制约着人的素质和人的发展。文化就是“化人”,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开展文化建设,无论采取多少举措,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提高上。马克思曾指出,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相应地提出了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的任务,以能够消费和享受高度物质文明。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作为“实践的事情”与“社会的素质”,改变了实践着的人,改变了社会的人的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起点,人民既要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过上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种热切愿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成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强大动力。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新局面。这一过程就是充分发挥文化作为提升民族素质重要机制的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塑造人、提高人,从而显示文化在人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中的功能和能量。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素质要求。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明之魂,是民族素质的精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民族文明素质,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民族的理论素质,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断提高民族的政治素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一个有理想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不断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一个具有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民族;不断提高民族的道德素质,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一个敬畏道德、践行道德的民族是“大道之行”的民族。

三、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狭义地来讲,是直接领导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官员们要提高领导能力,他们如果不懂文化,不理解文化发展规律,将直接影响到文化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的主观态度、价值取向,使得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领导工作也都不能脱离文化的影响。我们常听得一些领导干部在总结工作时说,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思想观念的东西不正属于文化的范畴吗?因此,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要正视的命题。提高领导干部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必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入手。

(一)微观层面

1.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

世界上很少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过以诗词歌赋的修养作为录取官员标准的历史。现在对官员的录用当然要科学合理多了,但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对官员文化素养的期许是很高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领导文化建设难免就要捉襟见肘,就是领导经济建设,也常常因为缺乏对一地文化生态的了解导致生搬硬上一些项目,即便取得了经济成绩,也会招致民怨。提高文化素养的方法,在于读书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获得一点文化的底蕴。更重要的,通过对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亲身考察来验证经典中的内容。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一方法的体现。

2.要拓展领导干部的文化胸怀

理解文化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历史上它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开放包容。面对异域文化的挑战,中国人每每能融古会今、消化翻新。这是文化上自信大度的表现。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多元交流碰撞势不可当,更需要我们尤其是领导文化建设的官员们有足够的自信心去放开怀抱面对,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而不是固步自封,拒斥抵触不同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3.要强调领导干部以文化的方式来领导文化,不能以抓经济建设的方式领导文化

很多领导干部都很重视文化建设,但为什么领导文化建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这是由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文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往往通过时间的养成产生作用,它不像抓经济建设那样立竿见影,一抓就灵,当年投入就有产出,可以通过GDP这样的数字方法去衡量,而是要以极大的耐心长远的眼光来加以培植。文化的交流是人与人交往中的高级形态,是诗与礼那样的文质彬彬的君子往来,有着一套文化的语言、文化的逻辑。只有熟悉并掌握文化的语言和逻辑,充分尊重文化的规律,给文化以足够的空间去成长,才能收获预期的成果。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百家争鸣、文艺复兴等文化大繁荣时期,都与当时宽松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有关。这一点,对于习惯了抓经济建设的领导干部们来说,是尤其需要记取的。

(二)宏观层面

1.要自觉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密不可分。政治、经济中有文化,文化中也有经济与政治。当今时代,文化在促进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文化与经济、政治内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或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政治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文化为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共同进步,需要把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文化工作作为与经济、政治工作同样重要的工作来安排,结合经济、政治工作来做文化工作,结合文化工作来做经济政治工作,真正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融为一体。

2.要勇于面对多元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由于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国经济成分、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我国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多样了,这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现实社会文化环境。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这是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地方。承认社会文化的多元多样,并不意味着承认文化中的每一元、每一样都有同样的进步意义,更不意味着我们在对每一元、每一样都亦步亦趋。先进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精华的结晶。历史表明,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由先进文化所引领和推动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进步的道德观念,催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其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主体。在多元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事先进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尊重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辨识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的能力。

3.要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举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重要的精神生产部门,都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格修养和艺术品位的任务,都要为塑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做出贡献,这是它们的共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相互促进,但在服务重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方面,它们又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以对待文化事业的方式对待文化产业,也不能以对待文化产业的方式对待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严格按照公益性的原则来管理,政府应当充分满足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资,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则要严格按照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要将更多适合产业方式发展的文化单位和部门推向市场,经受市场的考验,在市场中做大,真正形成产业化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要正确处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健康的文化生态

文化产品既是精神文化产品又是商品,文化行业既是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又是经济部门。否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否定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都有片面性。实际上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此消彼长或截然对立的,且不说目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大量存在,就是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制作的文化娱乐品,同样有不少使人受到良好教益。不同的文化部门或领域在更偏重于社会效益或是经济效益方面可能是有差别的,但总体而言的文化建设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否则,文化建设或者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或者会难以为继。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果再像过去那样否认文化的经济价值或对经济价值做出负面评价显然不合时宜,合理的利润追求不仅是正当的,而且应当受到鼓励。我们所要反对的仅仅是把利润的追求当做唯一,也即把经济效益的好坏当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的价值是不能简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效果很难换算为具体的金钱,况且文化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功效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看得出来,不能根据一时的效果就做出判断。文化建设需要兼顾眼前与长远,更多地看重社会综合效益。一时不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未必就没有意义,如果一味以经济效益来评价文化建设,许多一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或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就有被扼杀的危险。这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显然不利。社会效益永远是文化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当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