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事方与圆
6556200000016

第16章 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

我们每天都在办事,很多办事的习惯无形中左右着办事的方式。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之类的蠢事谁都做过,其实这类蠢事不是因为智商低、不会办事造成的,而是办事的习惯使然。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改变不好的办事习惯,是追求办事成效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

1.犹豫不决害人不浅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头驴在两垛青草之间徘徊,欲吃一垛青草时,却发现另一垛青草更嫩更有营养,于是,驴子来回奔波,没吃上一根青草,最后饿死了。驴子饿死,是因为没有草吗?不是,草足够它吃饱的,可它确确实实饿死了。这是因为它把精力花在考虑该吃哪一垛草,而没有去吃。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人比驴子聪明多了,不会犯驴子一样的错误。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父亲试图用金钱赎回在战争中被敌军俘虏的两个儿子。这个父亲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和一笔赎金来救儿子。但他被告知,只能以这种方式救回一个儿子,他必须选择救哪一个。这个慈爱而饱受折磨的父亲,非常渴望救出自己的孩子,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他无法决定救哪一个孩子、牺牲哪一个。这样,他一直处于两难选择的巨大痛苦中,结果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处决了。

歌德曾经说过,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遇会在你犹豫的片刻失掉。所以我们必须抛掉犹豫不决的习惯,即使是处在混乱中,也必须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圣皮埃尔岛发生火山爆发灾难的前一天,一艘意大利商船奥萨利纳号正在装货准备运往法国。船长马里奥敏锐地察觉到了火山爆发的威胁。于是,他决定停止装货,立刻驶离这里。但是发货人不同意。他们威胁说现在货物只装载了一半,如果他胆敢离开港口,他们就去控告他。但是,船长的决心却毫不动摇。他们一再向船长保证培雷火山并没有爆发的危险。船长坚定地回答道:“我对于培雷火山一无所知,但是如果维苏威火山像这个火山今天早上的样子,我一定要离开那不勒斯。现在我必须离开这里。我宁可承担货物只装载了一半的责任,也不继续冒着风险在这儿装货。”

24小时后,发货人和两个海关官员正准备逮捕马里奥船长,圣皮埃尔的火山爆发了。他们全都死了。这时候奥萨利纳号却安全地航行在公海上,向法国前进。

试想一下,如果马里奥船长有迟疑不决的习惯的话,那么他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呢?毫无疑问,同火山一起毁灭。在一些必须做出决定的紧急时刻,你可能因为条件不成熟而犹豫不决,你只能把自己全部的理解力激发出来,在当时情况下做出一个最有利的决定。当机立断地做出一个决定,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如果犹豫不决,那结果就只剩下失败了。

所以,我们要努力训练自己在做事时当机立断,就算有时会犯错,也比那种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做决定的习惯要好。

成千上万的人虽然在能力上出类拔萃,但却因为犹豫不决的行动习惯错失良机。要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信心百倍地做出自己的决断都是一个悲剧,所以,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戒除不良习惯,培养一种全新的决断精神。

2.养成用心做事的习惯

李强是个很有理想的年轻人,但他到了36岁却还没有什么作为。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坏习惯:在行动之前总是想得太多。三年前他曾经想开一家高档洗衣店,朋友很支持他的想法,鼓励他赶快行动。但李强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开始犯起了嘀咕:我只买得起国产的干洗机,如果客人太挑剔怎么办?虽然市场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有这个消费能力,可万一我真开了,没有客人怎么办……李强琢磨了好久,朋友急了催他,他嘴里说着,过两天就去选店面,但却迟迟不行动,时间久了,开店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三年中,城里陆续开了很多干洗店,生意都很红火,李强又痛又悔。朋友劝他现在开店也来得及,但李强又开始为自己开店能否有竞争力烦恼了起来。

李强的干洗店,恐怕永远也开不起来,因为他习惯于为了假设性的问题烦恼,还没行动就开始后退了。其实,完全不必为还没开始的任务做假设,也没必要为将来做任何预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能得到心中期望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阿三和阿四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闯了祸,两人只好趁着黑夜,逃离居住的地方。跑了一个晚上后,就在天快亮时,他们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阿三气喘吁吁地说:“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我们已经离开城镇很远了,我想他们不会追来了!”

阿四也点头表示:“好!”

于是,他们来到一棵大树下休息。

只见他们躺在树下,放松了心情,闲聊起来。

阿三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便问阿四:“如果我在路上捡到一笔钱,你觉得我要怎么处理?”

阿四听到阿三的白日梦,精神忽然一振,开心地说:“如果捡到一大笔钱,那当然你一半,我一半啦!”

阿三一听,急着说:“你想得美!谁捡到了钱,就是谁的,如果是我捡到的话,凭什么要分一半给你?”

阿四一听,气愤地说:“你这个人可真不够义气,我们一起逃亡,一起赶路,你捡到了钱,我也在你身边,我也看见了,你凭什么独吞?你真是个贪财鬼,一点也不够朋友,真是禽兽不如!”

听到阿四这么激动的怒骂,阿三也火了,他生气地吼着:“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禽兽不如?你再说一遍!”

阿四一点也不示弱,他挑衅地说:“说就说啊!谁怕你啊!我说,你真是个禽兽不如的家伙!”

阿四一说完,阿三气得挥了一拳头过来,这一挥拳,两个人就这么扭打了起来。这时,有个人走了过来,连忙上前劝阻说:“喂,你们别这样,有什么事不能说开呢?别打了,说来听听!”

阿四立即不平地说:“我们原本是好朋友,但是这家伙捡到了一笔钱居然不愿分给我,想要自己独吞!”

阿三一听,立即辩驳:“是我捡到的,当然是我的啊!我想给谁就给谁,我不想给就不……”

阿三话还没说完,火气甚旺的阿四立刻挥了一拳头过来,还怒气冲冲地说:“还说不愿意,我就让你尝尝我的大拳头!”

路人看他们打得不可开交,转念一想,开口问:“你们先别急,让我帮你们和解。你们捡的钱在哪里?一共多少钱?”

这一问,两人还真的停止扭打了!

因为,他们顿时都呆住了,还异口同声地说:“咦?还没捡到啊!”

路人这会儿瞪大了眼,摇了摇头说:“连个影子都没有,那么你们两个干吗吵成这样?”

这下子两个人可呆住了,他们看着彼此的青鼻肿脸,尴尬得苦笑着。

这个故事虽然很可笑,却能发人深省。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做过这两个愚人所做的事呢?为了一些假设性问题浪费精力。这也是许多人的坏习惯。行动都还没有开始,便不断地给自己设置诸多想象出来的阻碍,使得计划表上的进度,永远停滞在起点。

想一想,我们是心底害怕,或者只是多虑了?还没捡到钱,就为分赃问题而大打出手,是不是太可笑了?

曾国藩曾说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他却收获最大、成为万人效仿的枭雄。他的成功就是由于他能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而不去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烦恼,更不会让它们绊住自己的脚步。

3.克服不想就做的办事习惯

人们都说老张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这不,星期天老张家的水龙头坏了,因为孩子们都不在家,老张连一秒钟都不耽误,就冲出去找水电工修理。他心急火燎地骑车沿着马路一家一家地找水电修理铺,没想到路口发生了车祸,把路口堵的水泄不通,老张满头大汗,二十分钟后才挤过去。好不容易在拐角处找到了一间修理铺,偏偏老板脚扭伤了不能出门,老张只好又跳上自行车,沿路找另外一家。两个小时后,老张气喘吁吁地带着水电工回到家里,没想到水龙头早已修好了,老伴正悠闲地看电视。原来老伴等了一会儿,不见老张回来,就向邻居咨询了一下,邻居给推荐了一个水电工,一个电话就过来给修好了。老伴叹着气说:“你这个习惯真得改改,遇到事儿想都不想就乱干一通,结果自己累得够呛,事也没办好!”

老张遇事不拖延,积极行动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想到就做,不给自己留一分钟考虑时间的习惯,却让人不敢恭维。如果他稍微考虑一下,就可以很轻松地打个电话或问邻居找到水电工,但他却想都不想地冲出去,费了不少力气、浪费了很多时间。想到就做的危害不仅如此,有的时候,它还会给你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有一人父亲过世之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之高阁,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的重,他撕开一角,惊奇地发现不少金块藏于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破,取出了金子。然后他又看到卷轴中藏有一张字条,指出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了。

很多人都把“做了再说”当作行动时的座右铭,这个做法让你在行动时很潇洒,行动之后却要饱尝悔恨、无奈之苦。比如故事中这个儿子,便因为没有给自己留思考时间,急于行动而失去了大利。

还有这样一个因想到就做而发生的悲剧:很久以前,在穆拉加旺住着一个领主。领主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儿子,他的儿子还小,躺在摇篮里,每天得有人照看。他还有一条狗,这是一条忠心耿耿的大狗,这条狗勇敢倔强,打起来不置对方死地不肯罢休。

一天,领主的老婆上教堂去了,领主在给马厩里的马喂草。忽然传来了一阵号角声。随后他看见一匹牡鹿从大门口穿过,一群猎人和狗在后面追它。

“我得和他们一道去追,”领主自言自语地说,“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这匹牡鹿有我一份”。

那条狗照例总是跟他走的,可这回主人指了指睡在摇篮里的孩子,它就乖乖地蹲伏在摇篮的一边了。

领主走后不久,一只狼从门外走进来,直朝摇篮跑去,想吃掉这孩子。狗一下子站起来,竖起背上的毛,一眨眼功夫,它已经和狼扭打起来了。

这是头很厉害的狼,它正值壮年,爪牙锋利。两个天生的冤家用牙齿撕,爪子抓,直打得口角流血,血肉模糊。它们从房间的这一头打到那一头,撞翻了摇篮,把血溅在毯子上。尽管它们又是吼又是叫,尽管它们把桌椅撞得东倒西歪,孩子却始终安安静静地躺着。他睡着了,一点儿也没受到惊吓。

最后狗把狼逼到了房间尽头的一个角落里,狼的嚎叫声平息下来,变成了喘息声,吼叫声变成了嘶哑的嘘嘘声,已无力挣扎了。狗立即使出了最后的力气,咬断了狼的喉咙。

过了一会儿,打到猎物的领主兴高采烈地回来了。狗听见院子里主人的脚步声,挣扎着站起来,跑去迎接主人。狗摇着尾巴要舔主人的手,可主人闻到的是狗满嘴的血腥味,看到的是血迹斑斑的狗腿和尽是血迹的地板,以及倒扣在地板上的摇篮。孩子呢?哪儿也看不见,领主大吃一惊,悲怒交加。

“畜牲!”领主一边高喊着,一边拔出剑。他愤怒得几乎要发狂了,以为这狗吃了他的孩子。领主一剑刺穿了狗的身子,狗倒地死了。狗刚刚断气,领主听见摇篮底下一声孩子的哭叫。他急忙奔过去,扶正摇篮,他的孩子平平安安地躺在里面,吸吮着自己的大拇指呢。

就在领主把孩子往怀里抱的时候,他发现躺在远处屋角里的那只死狼。主人赶回到狗那里,他看见狗的两腮被撕裂了,血肉模糊,这是那场恶战给它带来的。领主十分悲伤,心如刀割。他捶胸顿足,懊悔万分。可是狗已经死了,再也无法喘息了。

后来悔恨不已的领主让当地的诗人把他的鲁莽行为编成一个故事,还选了一块很好的墓地,像埋葬英雄那样埋葬了他的狗。以后人们形容那些鲁莽行事而又事后懊悔的人说:“他可怜得就像那个杀了狗的人。”

这个领主看到了血却不去辨别一下是谁的血,就错杀了一条忠诚的猎狗,等到后悔已经太晚了。生活中,很多人也像领主一样想到就做,结果也常因为行事太鲁莽而犯了不少错误,如果他们能在行动之前给自己一分钟思考时间,事情的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人生有很多选择,都是在想到就做的情况下出错的,因此,在行动前给自己一点时间做最后的检查、比较和判断,也许你会发现新的盲点。

行动比思维快的结果,往往将导致一团混乱,而愚蠢的行为也大多是在想到就做的习惯下产生的。你应该明白,一旦你做出实际行动,那么事情就很难挽回了,所以选择之前还是多思考一下,免得让自己后悔。

4.放弃凡事求稳的办事习惯

李某常常和朋友感叹:“我这一辈子,要不是胆太小,早就出息了!”说来也真是可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某三十来岁,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李某的一个老同学雄心勃勃地来找李某和他一起去深圳“淘金”。去不去呢?李某考虑再三,却还是拒绝了老同学的提议:自己的工作虽然枯燥无味,但毕竟是铁饭碗呀!凡事是求稳比较好。老同学却果断地辞了职,潇潇洒洒地直奔特区,听说现在已经是一个身价千万的大老板了。令李某痛悔的事还不止这一件:八年前,李某所在的钢铁集团准备改组上市,并允许职工优先认股,每股作价38元。按规定李某可以认购500股,然而李某凡事求稳的习惯使他又把这个机会放过了。他认为股票跌就会变成废纸,还是别拿钱冒险的好,于是他把自己的认股权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事。没想到,公司一上市,股价节节高升,一个月之内,股票竟然涨了十倍,看着同事一个个喜气洋洋,李某悔的大病了一场。像这样的事儿还有不少,所以李某有句口头禅就是:“我这一辈子,就毁在胆儿太小了!”

凡事求稳的习惯,使李某错失了一次次良机,只能一辈子生活在悔恨里。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敢于冒险、马上行动的胆略,如果太过于求稳的话,那就会一事无成。

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带36人去西域鄯善国,谋求建立友好邦交关系。

刚到该国,鄯善国王对汉朝使团十分恭敬殷勤。但几天后,态度突然变了,变得越来越冷漠。班超警觉起来,派人打听,原来是匈奴的一个130多人的使团正在暗中加紧活动,向鄯善国王施压,欲把鄯善国拉向北方。

形势十分严峻。班超对大家说:现在匈奴使团才来几天,鄯善国就对我们逐渐疏远了,倘若再过几天,匈奴把他彻底拉过去,说不定会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讨好。到那时,我们不但完不成使命,恐怕连性命都难保!怎么办?

“生死关头,一切全听您的。”随从们态度坚定,但也表示出担心,“我们毕竟只有36人,我们能怎么办呢?”

班超斩钉截铁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夜里就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消灭匈奴使团!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使鄯善国王诚心归顺我们汉朝。”

当天深夜,班超带领36个人,借着夜色掩护,悄悄摸到匈奴人驻地,对130多人的匈奴使团、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毅然发动了袭击,并一举歼灭了他们。

第二天早晨,班超捧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国王,国王大惊失色。

匈奴使者被杀,鄯善国王已经不可能再和匈奴人和好,于是只好同意和汉朝永久友好。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被恶劣事物唬住,战胜“恶魔”首先要战胜自己!

很多时候,看似最危险之处,也许就是最安全之处;看似最强大之处,也许偏偏是最薄弱之处。如果总是求稳的话,你就会错过这些机会,冒点风险去行动,却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在战争期间,其将领们也给战争史留下许多经典战例。

1942年2月12日下午,英国海军和空军重兵布防的英吉利海峡上空,一架英国战斗机正在例行巡逻。突然,飞行员发现有一队德国舰队大摇大摆地从远处驶了过来,他立即将这一发现向司令部报告。英国司令部的军官们大惑不解:德国舰队怎么可能在大白天从英吉利海峡通过,是不是飞行员搞错了?英国人忙于思考和争论,却没顾及到时间正在一分分溜走。直到过了近一个小时,又一架英军侦察机发现德舰已经闯入海峡最窄也是最危险的地段了,并且正在全速行驶。英军指挥官们这才意识到敌情的严重性,等他们判定真相,调集部队,下令进攻时,德国舰队已经远离了最危险的地段,给其致命打击的机会已经丧失。整个下午,英军虽然不断出动飞机、驱逐舰对德国舰队进行拦截,但由于仓促上阵,反而被严阵以待的德军予以沉重打击。就这样,德国人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将驻泊在法国布雷斯特港内的舰队顺利地移至挪威海面,增强了那里的战斗力。

原来,这一切都是德军为了完成这次战略转移精心策划的大胆行动。因为从法国到挪威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向西绕过英伦诸岛北上,这条航线路途遥远,费时费力,如果遭遇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英国军队,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条航线则是直穿英吉利海峡,但此处有英海空军的重兵布防,同样是危机重重。最后,德军指挥官经过反复权衡后,决定在英国根本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地闯过英吉利海峡,在夜间出发,白天通过英吉利海峡最危险的多佛和加莱之间的地段。

这一大胆冒险的行动果然成功,庞大的德国舰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在英国人认为绝不可能的时候出现,在英军来不及判断和阻挠的情况下,明目张胆地闯过英吉利海峡,给英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战争教学课。

无论在事业或生活的任何方面,我们可能都需要适当地冒点险。当然,在冒险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冒险,必须认真地权衡得失,比如德军指挥官就是在反复权衡之后,才制定出冒险计划的,结果他们获得了成功。需要注意的是,冒险不是盲目草率的行为,不是瞎闯,蛮干,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果断行动。

5.工作上改正投机取巧的办事习惯

生活中很多人养成了在工作中投机取巧的习惯,认为只要老板在身边的时候表现出色就可以了,老板不在,又何必拼命呢?像这种“聪明人”只能一时得利,他们的“聪明”迟早会害了他们自己。

马昆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朋友们十分看好。可是让朋友们吃惊的是,都毕业几年了,马昆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孙亮,此时已经成为一家日化用品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总监。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

离开学校后,马昆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就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将他“冷冻”起来。无奈之下,马昆只好卷铺盖走人。

之后,马昆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马昆不能“忍受”的。

马昆后来又在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的公司工作过。这几年,马昆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了,可马昆却还是在职场游荡。

孙亮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日化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勤奋工作,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他对行业渠道的熟悉程度使上司很是赏识,对公司产品更是了然于胸,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当该公司华北地区市场总监的位子空缺后,公司总部就让他顶了上去。

他们的经历真像某位大学生所说的:“毕业以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可是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平,怨天尤人。其实他们有没有认真地检讨过自己呢?总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期望很多,付出很少,内心里不屑于去做他们心中的“一般的小事”,认为他们被大材小用。认为是小事,就开始耍起小聪明,投机取巧,得以蒙混过关。但是他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他能蒙得过一次、二次,能总是混过去吗?一旦让老板察觉,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而坏印象却在一瞬之间。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犹如一张白纸,整张白纸的白不如上面一个墨点的黑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即使老板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老板以后就可能不再信任你,因为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所以总有人觉得与成功无缘,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老板不识人才,只把一些零碎小事交给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老板不把机会给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把机会拒之门外。在老板的心中,他以往的投机取巧已经被打上不踏实、不可靠、不能委以重任的印记。在一个公司中,如果再也没有机会从事重要业务,何以谈将来?何以谈前途?

投机取巧的习惯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可能永远被你的“小聪明”蒙骗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成就你的事业。

如果你不幸养成了投机取巧的习惯,那么,即使你学识再高、本领再大,办什么事也会困难重重。但如果你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你就可以把自己带到明天的最佳位置。

6.告别马虎轻率的工作习惯

很多时候由马虎粗心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补救的。所以,如果你有马虎的习惯,就要尽快纠正过来,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让你吃大亏。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乌鲁木齐市粮食局的一家下属挂面厂曾花巨资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作为附带合同,随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而塑料包装袋的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当样品设计好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几个月后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抵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有点不对劲,仔细一看,当时全傻了眼,原来每个塑料袋的袋面图案上的“乌”字全都多了一点,变成了“鸟”字,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原来是挂面厂的设计人员一时马虎,把设计样本打印错了,而进出口公司的人员检查时也一时大意没有发现。也就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相关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试想,如果设计人员细心一点,谨慎一点,进出口公司的审查人员再认真一点,多检查一次,又怎么会让这18万元付之东流呢?

马虎所带来的危害还有更严重的:不经意抛在地上未灭的烟蒂,可以让整幢楼化为灰烬;调度员看错两分钟,使两辆满载乘客的高速列车相撞,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医生的一时粗心,把手术钳留在病人体内,结果让病人备受痛苦,医生前途无“亮”……

有这样一句谚语: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当然,许多小事也确实易于被人疏忽,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努力。只有当我们在意识中对它们有充分的警戒心,就能够注意并克服掉马虎粗心的恶习。时刻对马虎轻率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并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素质,而“习惯常常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有的员工可能会说:“我生性就是粗枝大叶,大大咧咧,马虎粗心是天性所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很难做到细心谨慎,怎么办呀?”其实完全不必担心,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伟人,他们一开始也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的,有了缺陷不可怕,只要改掉就行,而且他们也都是这样做的,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所以,有时候不要认为你自己不能改掉这种恶习,如果你总是这样想,它就成了你坚持错误的借口。如果你不想也不去改掉这个恶习,你就当然无法成功。因为,马虎轻率是成功的致命杀手,它不但会让你失去未来的成功,甚至毁掉你已经取得的成就。而这个过程,马虎轻率只要瞬间的过程,而你以前的成就却是辛辛苦苦奋斗了多少年的结果!因为马虎粗心,你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尽管从客观来说你工作确实很努力,很敬业,但是你的工作成果却总是不能让人满意,总是与目标之间有一点点差距,而这个差距只要你再付出一点点精力和努力就能达到,而你却没有做到。长此以往,你的上司就会对你失望,对你不信任、不放心,甚至怀有戒备之心,想想你在公司还有发展前途、还有出头之日吗?更严重的是,你能否保住这个工作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不管粗心是天性所致也好,是后天养成的恶习也罢,只要你是追求成功,拥有远大理想的人,只要你下定决心,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个坏毛病。

历史上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说,职场上有一失误成千古恨的教训。马虎不但会让你不能办成该办的事,甚至还会毁掉你已经取得的成就,所以,你一定要摘掉“马大哈”的帽子,这样你才能让自己的饭碗更牢靠。

7.改变办事时跟人抬杠的说话习惯

爱尔兰人脾气是很倔的,有一位爱尔兰人名叫欧·哈里,他所受的教育不多,可是很爱抬杠。他当过汽车推销员,后来,因为推销不成功而来求助于卡耐基。听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以后,卡耐基就发现他老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他立刻会涨红脸大声强辩。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辩论,但并没能赢得顾客。他说:“我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总是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个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人一次,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能卖给他。”

欧·哈里后来是纽约一家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功的?他这样说: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这样他就会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他只有住嘴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上午的‘何赛车子最好’之类的话吧。我们接着不谈何赛,我就开始介绍怀德汽车的优点。

过去若是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就会挑何赛的错,而我越挑剔何赛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越说它好。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我竞争对手的产品。

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抬杠上,现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当这个爱尔兰人拼命和人争论时,他或许得到了表面上的胜利,但实际上他却是把顾客越推越远了。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你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和人抬杠的习惯,尽量避免无谓的争论,因为这只能徒增争论者的烦恼而已。

某公司有一个难缠的客户,这个客户就属于鸡蛋里也要挑骨头的那种人,负责联系这个客户的业务员,简直烦透了。两人为了一个细节问题通了17次电话,每次都吵得不可开交,那个客户扬言以后不想再用这个公司的产品。这种情况下,业务经理去拜会了这个客户,两个小时后,经理满脸喜悦地回来了:客户接受了产品,还表示将继续续约。那么这位经理做了什么呢?他只是静静地听完了客户的抱怨,轻声地附和他的意见,也就是说,整个谈话过程中,他没有和客户争辩一句。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生活中,如果你听到有人对你说:“你错了!”那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反驳,这样一来双方自然就不会有统一的意见,如果你有与人抬杠的习惯,那么做事不顺利也就不奇怪了。事实上,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克罗雷是纽约一家木材公司的老板,他多年与那些冷酷无情的木材审查员打交道,常常发生口角,虽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赢,但公司却总是赔钱。为此,他改变策略,不再同别人发生口角。结果呢?下面是他的一段经历:

有天早上,克罗雷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一个人急躁不安地在电话里通知他说,克罗雷给他的工厂运去的一车木材都不合格,他们已停止卸货,要求克罗雷立即把货从他们的货场运回去。原来在木材卸车1/4时,他们的木材审查员报告说这批木材低于标准50%,鉴于这种情况,他们拒绝接受木材。克罗雷立刻动身向那家工厂赶去,一路上想着怎样才能最妥当地应付这种局面。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找来判别木材档次的标准规格据理力争,根据自己做了多年木材审查员的经验与知识,力图使对方相信这些木材达到了标准,错的是对方。然而这次他决定改变做法,打算用新近学会的“说话”原则去处理问题。

克罗雷赶到场地,看见对方的采购员和审查员一副揶揄神态,摆开架式准备吵架。克罗雷陪他们一起走到卸了一部分木材的货车旁,询问他们是否可以继续卸货,这样克罗雷可以看一下情况到底怎样。克罗雷还让审查员像刚才那样把要退的木材堆在一边,把好的堆在另一边。

看了一会儿,克罗雷就发现,他审查得过分严格,判错了标准。因为这种木材是白松,而看出他对硬木很内行,却不懂白松木,白松木恰好是克罗雷的专长。不过克罗雷一点也没有表示反对他的木材分类方式。克罗雷一边观察,一边问了几个问题。克罗雷提问时显得非常友好、合作,并告诉他说他们完全有权把不合格的木材剔出来。这样一来他变得热情起来,他们之间的紧张开始消除。渐渐的,他的整个态度变了。他终于承认自己对白松毫无经验,开始对每一块木料重新审查并虚心征求克罗雷的看法。

结果是他们接受了全部木材,克罗雷拿到了全价的支票。

试想一下,如果克罗雷继续维持以前的习惯,以争论、抬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话会怎么样?不用说,木材审查员也一定会和他一样毫不让步,争论到底。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克罗雷。

当你和人争论时,你就是在把对方推到敌对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的口才有多么好,你也无法让他认同你的观点。所以,遇事我们先不要急着去否定他,尽量避免和人争辩,这样做事对你更有益处。

和人抬杠的习惯会让你做起事来处处受阻,时时遇难,何必把精力浪费在和人争论上呢?这只会给你增加办事的难度。记住,说服别人的秘诀,不是对他说“不”,而是对他说“是”。

8.养成注重社交形象的习惯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不注意形象的坏习惯,他们衣着邋遢,举止粗鲁随便,因此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甚至因此而失去很多办事成功的机会。

某市有家工厂,为了从德国引进一条生产先进无菌输液软管的流水线,做了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说服了对方,且德方代表也已来到中国,就差在合同上正式签字了。可是,就在步入签字会场的那一刹那,中方厂长突然咳嗽了一声,一口痰涌了上来。他环视了一下,一时没有找到痰盂,便随口把痰吐在了墙角,并小心翼翼地用鞋底蹭了蹭。那位严肃认真的德国人见此情景,不由得皱了皱眉。显然,厂长不注意形象的行为引起了他深深的忧虑:输液软管是专供病人输液用的,必须绝对无菌才能符合标准,可西装革履的中方厂长居然会随地吐痰,想必该厂工人的素质必定不高,如此生产出的输液软管,怎能保证绝对无菌?于是当即断然拒绝在合同上签字——中方将近一年的努力,也在转瞬间前功尽弃!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杨珊和张雪是同一天来到这家著名广告公司应聘美编的,单从两个人的作品上看,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不过杨珊在思路方面略胜一筹,因为她在深圳做过2年这个行当,刚刚回到北方来,经验相对于才出校门的张雪自然要丰富一些。两个人一起被通知参加试用,而且结果很明确,只能留下一个。

杨珊上班时间从来都是一身T恤短裤的打扮,光脚踩一双凉拖,也不顾电脑室的换鞋规定,屋里屋外就这一双鞋,还振振有词地说:“深圳那儿上班的人都这样,再说我这不是穿着拖鞋吗。”不管是在工作台前画图,还是在电脑前操作,只要活干得顺手,一高兴起来准把鞋踢飞。刚开始,同事们还把她的鞋藏起来,和她开玩笑,后来发现她根本不在乎,光着脚也到处乱跑。相反,张雪是第一次工作,多少有点拘谨,穿着也像她的为人一样总是一身淡雅的套装,她从来不用怪发型、亮眼妆来标榜自己是搞艺术的,只是在小饰物上展示出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审美观点来,说话温温柔柔的,很可爱。

有一天中午,电脑室的空气中忽然飘出腥臭味道,弄得一班人互相用猜疑的目光观察对方的脚,想弄清到底谁是“发源地”。后来,大家发现窗台下面有嗦嗦的响声,原来那里放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有胆子大的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鲜。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杨珊身上,没想到这小妮子坦坦荡荡地说:“小题大作,原来你们是在找这个。嗨,这可怪不得我,这里的海鲜只能算是”海臭“一点都不新鲜,简直比深圳的差远了。”这时张雪端过来一盆水:“杨珊姐,把海鲜放在水里吧,我帮你拿到走廊去,下班后你再装走。”杨珊一边红着脸,一边把袋子拎走了。

结果呢,试用期才进行了一个半月,杨珊背包走人。尽管她的方案比张雪做得要好,但是老板不想因为留下这样一个太不修边幅的人,而得罪一大批其他雇员。临走的时候,老板对杨珊说:“你的才气和个性都不能成为你搅扰别人心情的原因,也许你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成立工作室,但要在大公司里与人相处,衣着得体和合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说,杨珊会失去这份工作,完全是由于她不注意形象的习惯造成的。很多时候,形象是一个人的门面,如果连自己的门面都不珍惜,那也就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社交无小事。社交中,个人形象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至关重要的。人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上,往往能检验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和修养。因此,那些习惯于忽略个人形象的人,其实就是在自毁前程。

9.只知批评别人办不成事

林肯年轻的时候住在印第安纳的鸽溪谷。他不仅爱批评人,而且写信作诗讥笑人,还将这些信丢在使人一定会拾起的乡里街道上。即使林肯在伊里诺斯的春天成为律师之后,他的习惯仍没改掉,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攻击敌对的人。

1842年秋季,他讥笑一位自大好斗的爱尔兰政客,名叫西尔士的。林肯在报上登了一封匿名信讥讽他,这使全镇都哄笑了起来。西尔士敏感而自傲,怒气沸腾。当他查出是谁写的后,便跳上马去找林肯,向他挑战做一决斗。林肯不愿意打架,他反对决斗。但他不能逃避,那样他会颜面尽失。因为他有长臂,他选择了马队用的大刀,并跟西点军官学校毕业生学习刀战。到了指定的日期,他与西尔士相遇在密西西比河的沙滩上,准备决战至死。但最后的一分钟,他们的见证者阻止了决斗。

林肯把这次决斗当作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一件事,此后他再也不轻易地指责讥笑别人了。

如果林肯没有改掉为了批评而批评的习惯,他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只能沦为平庸者了。生活中很多人一见到别人的错失就要去批评指责,而且口不择言。也许你的本意是好心提醒,不过在提醒别人之前,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突然倒了,老太太被压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再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参加禅宗的“不说话修炼”。

四个和尚当中,有三个道行较高,只有一个道行较浅。由于该修炼必须点灯,所以点灯的工作就由道行最浅的和尚负责。

“不说话修炼”开始后,四个和尚就盘腿打坐,围绕着那盏灯,进行修炼。经过好几个小时,四个人都默不做声。因为这是“不说话修炼”,无人出声说话,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油灯中的油愈燃愈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负责管灯的那个和尚,见状大为着急。此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灯火被风吹得左摇右晃,几乎就快熄灭了。

管灯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叫道:“糟糕!火快熄灭了。”

其他三个和尚,原来都闭目打坐,始终没说话。听到管灯和尚的喊叫声,道行在他上面的第二个和尚立刻斥责他说:“你叫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怎么开口说话?”第三个和尚闻声大怒,他骂第二个和尚说:“你不也说话了吗?太不像样了。”第四个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终沉默静坐。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睁眼傲视另外三个和尚说:“只有我没说话。”

四个参加“不说话修炼”的和尚,为了一盏灯,先后都开口说话了;最好笑的是,那三个“得道”的和尚在指责别人“说话”之时,都不知道自己也犯下“说话”的错误了。

有些人总是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而忽视自身的弱点,因此他们的指责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伤害自己。所以,批评别人前,请先检视一下你自己,不要为了图痛快就去批评别人!

加拿大的一位工程师斯瓦内尔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斯瓦内尔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他的不少助手、工人都挨过他的骂。有一次,他在中午去某个正在建设的工地巡视,发现几个助手正在一起玩牌,虽然这不太符合规定,但因为是休息时间,因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那天斯瓦内尔的心情很不好,因为他在前一天晚上和凶悍的妻子吵了一架,脸上还被划出了血痕。于是他走过去,朝他的助手大声嚷了起来:“谁让你们把牌带来的?这是工地!你们是不是没脑子?竟会做出这样的事!以后不许再把这些私人物品带到工地来!”也许是因为有许多工人围观,也许是因为斯瓦内尔骂得太凶了,正在玩牌的一个助手也火了,他大声反驳说:“没错!斯瓦内尔先生,我们是把私人物品带到工地来了,可是看您的脸就知道,您把‘私人怨气’也带到工地来了吧!”斯瓦内尔呆住了,周围的工人发出了哄笑声,他只好在哄笑声中狼狈地走了。斯瓦内尔虽然觉得很难堪,但他却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教训:不要轻易指责别人,因为你的错误也许比别人更严重。

斯瓦内尔的错误,生活中很多人还在重复。他们习惯于为了批评而批评别人,在这样做的时候,却不懂得检讨一下自己,结果批评不但没有使事情按自己意想的那样发展,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

10.培养冷静自制的心理习惯

阿芝·瓦尔蒂是法国尼斯市的一名警察,这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家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让·皮埃尔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瓦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让·皮埃尔认为瓦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

当瓦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瓦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瓦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会给你一些颜色看。”皮埃尔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的火。

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瓦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皮埃尔连开两枪,皮埃尔倒在了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瓦尔蒂做出判决,他将服刑25年。

流浪汉死了,警察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是失控的情绪。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冷静自制的习惯,他们总是放纵自己的情绪,结果惹出了很多是非,警察瓦尔蒂和流浪汉的悲剧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作战时,一方守城,一方攻城。守城的将护城河的吊桥高高吊起,紧闭城门,那攻城的便无可奈何。实在不行,攻城的便在城下百般秽骂,非要惹得那守城的怒火中烧,杀出城来——攻城的就可以乘机获胜了,兵法上称之为“激将法”。但如果守城的能克制忍耐,对方也就无计可施了。敌我作战需要有克制忍耐的大将风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待人处事,也须有克制忍耐的涵养。

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他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你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唾沫擦掉了,这就不能让那人怒气得到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

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咒骂、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或一句话说得不当。在地铁里为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致使许多小事升级而发生的。

人皆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难免情绪激动,发火,愤怒,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这种激动的情绪不可放纵,因为它可能使我们丧失冷静和理智,使我们不计后果地行事。因此,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在面对人际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而不要像炮捻子,一点就着。

姜岩是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她同丈夫离婚了,与十多岁的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她的烦恼是:“我总是无法克制地向别人发脾气,虽然事后常常后悔,但又总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恶劣情绪。我们办公室的职员流动得相当快,所以对大多数的人很难有真正的了解,而我周期性地与这样或那样的人发生口角。我试图强硬些,也试图亲切愉快些,可怎么都不管用。如果我粗暴强硬,他们就怨恨不满并予以回击。而如果我态度可亲,他们又觉得我软弱可欺,想趁机利用我。我在家里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我的孩子们都怨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使我感到我令他们失望了。但更令我自己失望的是,我即使付出这么多的代价,却仍然得不到同事们的理解和拥戴。我曾失落之极,认真考虑过辞职。可是我在个人生活上已感觉失败,如果现在辞职,那么我在事业上也失败了。”

很显然,姜岩的挫败感就是由于她放纵情绪的习惯造成的。由于她随意向同事发泄自己的怒气,结果失去了同事的信任,既伤害了自己,又得罪了他人。

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冷静自制的习惯,受到刺激时,不轻易发怒;遇到不高兴的事时,也不要向别人发脾气。如果你忍不住又要发火时,就试试曾是美国总统的杰弗逊所教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我们一定会养成自制的习惯,好多事情再做起来就手到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