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6555000000018

第18章

地球表面的陆地分为6大块,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地球上的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组成大洲。地球上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24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22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797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16万平方千米)和大洋洲(897万平方千米)。地球上广大的水面被大陆分成彼此相通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1.79亿平方千米)、大西洋(9336万平方千米)、印度洋(7491万平方千米)和北冰洋(1310万平方千米)。

世界海道测量

海道测量历史的研究证明,海道测量始于航海事业。16世纪初,西班牙成立了监督海图制作的官方机构。麦哲伦环球航行时,在太平洋士阿莫立群岛进行了一次深海测量的试验,大规模航海探险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海道测量的发展。17世纪末,俄国开始测量了黑海海区,后又测量了波罗的海海区;18世纪,法国航海家库克曾测量过加拿大大西洋近海,后又测量了加拿大太平洋沿岸。18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海外殖民地争夺愈演愈烈,海上交通越来越发达,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立了海道测量机构,开始了系统的海道测量工作。现代海道测量随着航海、军事和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而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世界上已开采的海底铁矿

世界上已开采的海底铁矿有两处,一个是芬兰湾贾亚萨罗·克鲁瓦矿;另一个是加拿大纽芬兰附近延伸到大西洋底的铁矿。纽芬兰的大西洋底铁矿的储量有几十亿吨,从贝尔岛的入口修建竖井和隧道进行开采。这个矿已经开采几十年了。此处铁矿系磁铁矿脉,是用地球物理磁力探矿法发现的。在开采的时候,是通过失萨罗岛开竖井和2.5千米长的隧道进行的,还有一处是从邻近岛上打下竖井和水平坑道进行的。

山呼海啸

海啸是海浪中最具破坏性的波浪,它不是因日月引力而形成的潮汐。引起海啸的原因通常来自海底,如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地层移动。如果有陨石坠落,大海也会引起海啸。海啸平均一年发生一次,给人类造成极大损失。

海啸的波浪在辽阔的大海上简直看不出来,但前进的速度极快,平均时速达724千米。每隔15分钟,有一个洪波经过。当它接近海岸时,波浪的高度急剧增加,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一切。如果是冲进V形港口的海角,可升高30多米。

当海啸接近大陆海岸时,因与越来越浅的海底摩擦而使波速降低,波长减小,波浪的高度急剧增加。然而两个海浪之间的时间间距却保持一定。第一波海浪袭击海岸后,大约15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下一波更高的海浪。

爪哇梅拉克的海浪高达40米,苏门答腊的直落勿洞巨浪达36米高,一块高6米、重600吨的珊瑚礁被海啸从海底带到离岸100米的陆地上,一艘渔轮被海浪冲到3000米外的陆地上,3.6万人遇难。这次海啸广及全球,连英吉利海峡的验潮器,都录到了它的震波。太平洋内任何海域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时,海啸预警中心的警铃就会自动启动。该中心的工作就是找出震中所在地、震级,以及对震中附近水位波动情况的观测。待经分析确定可能发生海啸,中心便立即通知相关国家或地区。

山东半岛的港湾

山东半岛位于渤海海峡南端,东面与朝鲜、日本隔海相望,半岛东端的成山角,成为渤海海峡南侧的主要支撑点。半岛北部沿岸,有多处供舰艇驻泊和待机的港湾锚地。其中蓬莱港是庙岛群岛的补给基地。烟台港位于半岛北岸,是我国有名的海港。威海港位于半岛东部,历来为海军军港。威海港外的刘公岛,三面悬崖峭壁,水深流急,它东临碧波万顷的黄海,背靠群山环抱的威海,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威武的雄狮立于威海港之前,两侧的日岛和黄岛,恰似两只幼狮相伴,虎视眈眈地守护着威海港。清光绪年间,北洋水师在岛上修建北洋水师提督衙门,制造局水师公所等,并在岛上修筑多处炮台,使刘公岛成为海上军事重地。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刘公岛上洒满了北洋水师的斑斑血泪。

深海沉积

深海沉积为深而开阔的大洋底部的沉积物。水深一般大于2000米,以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的产物为主,其次为陆源矿物质、宇宙尘埃及火山喷发物。因大洋环流、浊流、深海底层流与浮冰的搬运而沉积于海底。分为:

(1)生源沉积,统称生物软泥,含生物遗体超过30%,包括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前者钙质生物组分大于30%,如有孔虫软泥(抱球虫软泥)、白垩软泥(颗石藻软泥)和翼足类软泥。覆盖大洋面积的45.6%,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海岭和海底高地。后者硅质生物组分大于30%,包括硅藻软泥和放射虫软泥。覆盖大洋面积的10.9%。硅藻软泥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域与北太平洋,放射虫软泥多集中于太平洋和印度洋赤道地带的深水区。

(2)非生源沉积,有褐粘土、自生沉积物、火山沉积物、浊流沉积物、滑坡沉积物、冰川沉积物和风成沉积物7类。其中褐黏土(又称红黏土)的生源物质含量小于30%,覆盖大洋面积的30.9%,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印度洋中部与大西洋的深海盆地,平均深达5400米。自生沉积物以锰结核为主,多分布于太平洋中、南部及印度洋东部。陆源沉积物通过浊流、冰川和风输入深海,分布于大洋盆地的边缘。深海沉积物沉积速度十分缓慢,一般为0.1~10厘米/年,从洋盆到中心,沉积速率由大变小。

深海生态

深海生态指大陆架以外深海水域和海底的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广义的“深海”一词,通常包括深海、深渊和超深渊三部分。深海中缺乏阳光,静水压力大,形成黑暗、低温和高压的环境。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里没有营光合作用的植物,没有植食性动物,只有碎食性和肉食性动物、异养微生物和少量滤食性动物。

深海采矿技术

深海采矿技术是深海采矿业中的支柱性技术,它对海洋的其他产业技术,如近海矿产业、深海油气业、海洋能源业、船舶制造业等等都会有重大的影响,专家们预测,未来的深海采矿业很可能是一组采矿、海洋能源利用和深海农牧渔业等综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深海采矿技术是未来海洋产业中的先导性行业技术,它对整个海洋高新技术的潜在影响是深远的。

深海钻探计划

深海钻探是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上的一项壮举。1957年,美国学者芝克和赫斯首先提出了钻穿地壳取得地幔样品的构想。1961年3月,美国率先在东太平洋海域作了试钻,但在更换钻头时因找不到原钻孔而中止。要钻穿地壳的底面莫霍面,需耗资11200万美元。由于耗资巨大,这项“莫霍计划”被美国众议院投票否决。1964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了“地球深部取样联合海洋机构”,并于1966年制定了“深海钻探计划”。深海钻探计划在技术上由“地球深部取样联合海洋机构”具体实施,并专门设计建造了高性能的“格洛玛·挑战者”号钻探船。“挑战者”号从1968年8月11日开始到1983年11月的15年中,共完成96航次,航程累计达60万千米,在以北冰洋除外的各大洋的624个钻位上钻井共计1092口,取得岩芯95000余米。“深海钻探计划”在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70年代,科学家们先后研制成功新的钻孔装置和液压活塞取芯技术,后者能够取得数百米长的原状岩芯样品,为高精度的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深海钻探计划”的实施为验证和发展板块构造学说立下了丰功伟绩,并重视中生代以来古大洋环境的演变,从而创建了古海洋学等新学科。

生物圈

生物圈,也可以认为是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含有许许多多碳的化合物,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和其他的碳酸盐岩,包括介壳、珊瑚礁、泥炭等。这些化合物在不断地生成、转化和分解。它们的关系基本上是由动力学根据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机制来维持的。

生物圈的因素

这包括4个方面的因素:

(1)海水溶解大量二氧化碳的能力;

(2)它们之间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3)海洋浮游生物和陆地植物吸收日光能和二氧化碳,并把它们用于光合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分子的能力;

(4)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之降解为二氧化碳后又回到大气中。虽然,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仅为0.044%,但是,它对生命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活体物质制造多种有机化合物所需要的碳原子的元素来源。在这个复杂的锁链中,海洋中较为低等的数量巨大的动物,是依靠植物和有机碎屑来维持生命的。当然,这些动物的存在,又是其他动物的食物。这就是海洋中的食物链。在动物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光合作用过程的逆过程,呼吸时消耗了氧,而释放出来的是二氧化碳。

在世界大洋中,碳循环多少是自身控制的,它表现在浮游植物吸收溶解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并溶于海水之中。浮游动物和鱼类,消耗浮游植物所固定的碳,并利用溶解氧进行呼吸。另一方面,海洋中有机物质在分解时,放出二氧化碳,又为浮游植物所同化。但是,与碳循环有关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海洋以及海洋沉积物中总碳之间的交换速率。此外,碳循环还涉及到穿过大气——海界面的平衡、动物介壳的沉淀、沉积物中碳酸盐的溶解,以及碳酸钙的某些局部无机盐类沉淀等体系。

生物海洋学

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但是,由于海洋生物研究人员的兴趣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实际研究中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上面讲的那两个方面。

死海

死海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内陆海之一。位于亚洲,是以色列与约旦两国共同拥有的咸水湖。死海又称沥青湖,亚拉巴海和罗得海等。

南北全长80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6千米,海拔392米,是地球表面最低点。死海因地势特低而积聚大量矿物质,古代曾称为咸海。死海周围气候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加上湖面比海平面低,水流不出去,故含盐量高达23‰~25‰,约是一般海水的6倍。由于含盐度太高,没有植物和动物能在那里生存,因此被称为死海。

死海的海水比重较大,约为1.172~1.227,而人的比重比它小,约为1.021~1.097,故人们在死海中不用依附任何漂浮物,手脚不用摆动,也不会下沉海底。

失踪的古地中海

今天的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陆地海岸的环抱之中。地中海东西长约4000多千米,南北最大宽度约1800余千米,总面积为251.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为1491米,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陆间海。大约在距今2.8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与今天完全不同。那时,在冈瓦纳古陆的北部与欧亚古陆的南部,是一片规模巨大的古海洋——古地中海,地质学家也称它为“特提斯海”。当时的古地中海面积非常大,它不仅覆盖了整个中东以及今天的印度次大陆,就连中国大陆和中亚地区,也几乎全被古地中海浸漫。

大约距今2.5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开始向北漂移,到2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开始与欧亚大陆相撞,逐渐使古地中海封闭。古地中海从中国大陆退出,可能发生在1.8亿年前;而古地中海从西藏北部、东部和云南西部完全退出,可能发生在一亿年前。到了距今7000万年前,西藏、云南等地壳开始上升,迫使古地中海完全退出中国大陆。距今800万年前,范围辽阔的古地中海,由于两个大陆靠拢并发生碰撞,它的面积不仅大为缩小,而且逐步呈现封闭状态,失去了与世界大洋的联系。

古地中海完全封闭之后,成为一潭死水。由于气候炎热,风急沙多,降雨少,蒸发量大,古地中海逐年缩小。大约在距今600万年前,地中海干枯了,留下了个比大西洋海平面低3000米的沙漠盆地。这个沙漠盆地起码比今天的地中海要大,这个干枯的大沙漠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十万年。大约到了550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构造变动,把直布罗陀海峡崩裂开来,大西洋的海水由这个裂口灌入地中海盆地,4万立方千米的大西洋海水像湍急的山洪,倾入地中海盆,其流量比今天尼亚加拉瀑布大1000多倍。尽管如此,把地中海灌到今天的水平,至少也花了数百年的时间。

石油的生成

形成石油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生物遗体;二是要有储集石油的地层和保护石油不跑掉的盖层;三是还要有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

一些石油地质学家认为,大陆架海底通常是厚度很大的中生代和第三纪与第三纪以后的海相沉积,这种地质构造是石油生成与储蓄的良好的场所。大陆架与近海紧相连,近海有着大量的藻类,鱼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这些都是形成石油的原料。当这些生物迅速被河流带来的沉积物掩埋后,这些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里,再加上厚的岩石的压力,高温及细菌作用,便开始分解。再经过长期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在浅海,特别是在岛屿岬角阻隔的海湾中,水域处于平静的半封闭状态,最利于有机物的堆积,随着大量泥沙的沉积,这就为石油的储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石油储集在砂岩的孔隙中,就好像水充满在海绵里一样,不致石油流失而长期缓慢地沉降在大陆架浅海区。那些沉降幅度大、沉降地层厚的盆地,往往是形成石油最有利的地区。在这些大型沉积盆地中,因受挤压而突出的一些构造,又往往是储积石油最多的地方。因此在海上找石油,就要找那些既有生油地层和储油地层,又有很好的盖层保护的储油构造地区。

T

台湾岛

台湾岛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日本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离宋岛约195海里。岛形狭长,约394千米;最宽处约144千米。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列世界岛屿第38位。人口约2121万(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