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6555000000016

第16章

(1)生物成因。锰结核的金属来源于沉降到海底的海洋动物遗骨。当它们被生活在结核表面的底栖微生物食用后,使金属聚集,逐渐使锰结核增长。

(2)火山成因。锰结核是由海底火山及由此产生的火山岩的缓惭蚀变,使岩石中含有金属被淋滤,经过沉淀而形成的。

(3)自生化学沉积说。认为锰结核的金属原自海水和沉积物的孔隙水,河流将大陆上的某些金属元素和沉积物带到海中,经过自生化学沉积作用而形成锰结核。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锰结核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恐怕也只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了。

锰结核的分布

锰结核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6000米,太平洋里锰结核丰富区位于太平洋北纬6°~20°,西经110°~180°之间,其宽度约200千米,面积约为1080万平方千米。锰结核的海底表层,其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结核表面颜色呈黑色或深棕红色。有的表面较为光滑,有的则呈粒状。资源总量达3万亿吨,具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资源总量达700亿吨。它含有70多种元素,如镍、铜、钴等,其总量分别高出陆地上相应储量的几十倍到几千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里是一个比较平缓的广阔的深海丘陵地带,水深在3200~5900米之间,海底沉积物多为硅质软泥和粘土,有利于锰结核富集。这个海区的75%以上海底为锰结核所覆盖,分布密度在每平方米10千克以上,因此,日本人称这个海区为“锰结核的银座”,美国人则称之为“世界海底锰之路”。

墨西哥湾(暖)流

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亦称墨西哥湾(暖)流。墨西哥湾流虽然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入墨西哥湾,再沿墨西哥湾海岸流动,海流的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湾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它的厚度为200~500米,流速2.05米/秒,输送的水量比黑潮大1.5倍。

N

南海

南海为我国大陆南侧太平洋西部边缘海。东为菲律宾群岛,西为中南半岛,南有加里曼丹岛,东北经巴士海峡出太平洋,西南经马六甲海峡通印度洋。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南海岛屿众多,水产和油气资源丰富,主要港口有我国的广州、香港、湛江、榆林,菲律宾的马尼拉、苏比克湾,越南的海防、胡志明市、金兰湾,柬埔寨的磅逊,泰国的曼谷,以及新加坡港等。南海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

南海诸岛

在海南岛以南和以东广阔的海面上,有许多珊瑚礁构成的岛屿,主要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统称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散布在广阔的南海腹部,在航运上,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扼两洋海运的要冲,是亚洲和太平洋的中继站。明代,我国着名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多次经过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环立于中国南疆,犹如无数个碉堡群,控制着南海的广阔海面,平时可作为海洋生产基地,补给舰船淡水和提供气象情报。在战时可作为舰艇、飞机活动的基地和中继站,能有效地控制和封锁南海的海、空通道,保卫着祖国大陆的安全。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诸岛最南端,是范围最广、岛礁最多的岛屿。主要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南子岛、北子岛、鸿庥岛、景宏岛、费信岛、马欢岛、安波沙洲、永暑礁、曾母暗沙等岛礁和沙洲。1988年中国在永暑礁上建有8080平方米的人工岛,上面建有海洋观测站,附近赤瓜礁等5个岛礁上也有我海军守驻。

内海

内海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水域,包括领湾(含河口湾)、领峡,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以及被陆地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水域。我国的整个渤海和琼州海峡,以及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均为我国的内海。

Q

琼州海峡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呈东西走向,东连南海,西接北部湾,长100余千米,宽19~40千米,面积2400平方千米。曾称海南海峡,因明初海南岛属琼州府而得名。是大陆与海南岛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北部湾沿岸各港口来往湛江、广州和香港的水路捷径。海峡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20米,海峡中部有80~1000米的深槽。西口处有海底三角洲,宽约50千米,航道宽阔,航行障碍物少,非常适应于舰船航行。东口多处有浅滩,有中水道、外罗水道、北水道和南水道等4条水道,其中,中水道为主航道,水深10米,舰船可昼夜通行。

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大洋沉积物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和旋回性,它反映出一系列交替的气候状况。这与人们普遍关心的海平面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大陆及其边缘地带的显生代沉积地层资料,反映了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地质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范围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研究表明,长期的海平面变化,可能与洋盆体积变化有直接关系,而短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则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显然,海平面变化的确切原因,应该说还没有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在南大洋进行的若干深海钻探获得大量资料信息,使人们对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当南极冰川在第三纪中期发生大量扩展时,北半球的冰川并不存在。这种极大的反差,让地质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奇特的海底世界

海底有巨大的熔岩流,缓缓流动,只见熔岩从陡峭的绝壁上直泻下来,宛如一个巨大的熔岩瀑布,十分壮观。不远处有几道熔岩泉,从洋底涌出,像一根根黑色的管道,发出暗红色的闪光。这些黑色管道,直径大小不等,小的仅有几十厘米,大的在1至2米不等。在它们的上面,覆盖着一层非常鲜亮的像玻璃一样的亮膜。在探照灯的照射下,闪烁着油黑油黑的光泽。有趣的是,这些油黑的玻璃膜上,一闪一闪的,连成一片,使整个海底,灿烂光彩。看到这熔岩流纵横流淌的场面,都会激动不已。人们由衷地佩服,佩服那些对海底扩张学说中曾设想的地幔涌升的科学预见的场景,终于被证实了。

地质学家们聚在一起研究获得的岩石标本。大家有这样的共识:在通常情况下,洋壳上的岩石应该在几十万年或数百万年以上。然而,这次所获得的岩石非同寻常。一看便知这都是些崭新的岩石,年龄最多超不过几千年;反射在夺目光彩的岩石表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水下2600米深处的中央裂谷,的确是一个非常新的火山地带,它是地幔地质向上涌的通道。当然,这里也是新洋底诞生的地方。

潜入洋底大裂谷

20世纪70年代,为了进一步验证板块构造学说,验证地幔在洋中脊处涌升的事实,并且判断洋中脊处的洋壳向两侧扩张的真实性,人们决定乘深潜器潜入几千米深的洋底裂谷中去证实,考察人们预想的事实是否存在。这样,闻名遐迩的“法摩斯海底探险行动计划”便应运而生了。这项计划是由美国和法国地质学家们共同发起,并具体实施的。确定在1973~1974年间进行法摩斯(FA-MOUS)海底科学探险考察。探险考察的目的是,“鉴定位于约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央裂谷是否存在板块边缘处正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特有现象。”实施这项计划的潜水器有法国的“阿基米德”号、“西安娜”号和美国的“阿尔文森”号。

R

人文现象

人文现象是指经过人工建设、人为设置或改造形成的现象,如岸边的港口设施——码头、船坞、系船浮简、防波堤等,海中的各种平台,航行标志——灯塔、灯船、浮标等,人为的各种沉物——沉船、水雷、飞机残骸,捕鱼的网、栅,专门设置的港界、军事训练区、禁航区、行政界线——国界、省市界、领海线等,还有海洋生物养殖区。这些现象,包含有海洋地理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水文学和海洋气象学等学科的内容。

人工海峡

人工海峡是利用人力开凿的连接海与洋的运河,称做人工海峡。最着名的人工海峡有3个: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圣劳伦斯河。

热站

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是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和能量的传递,不断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然而,改造海洋暖流使气候变暖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能否可行并付诸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中积蓄着的热能,造福人类,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柔软的液体海底

产生密度跃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通常,风平浪静时,水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海上出现大风浪,海水上下混合,上层水温逐渐均匀,而风浪影响不到的下面水层,温度依然在降低。这样一来,上下水层之间的海水温度呈现剧烈变化,从而形成了密度跃层。而在接近大陆的边缘海域,大量江河淡水流入海中,使海水被冲淡,盐度发生急剧变化,也会产生密度跃层。还有些跃层出现在两个不同性质的水团接触面上。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海峡中就有这种密度跃层。在那里,表层海流始终从黑海流向地中海,而下面的海流则反其道而行,从地中海流向黑海,这两股海流带来的水团其温度、盐度均不相同,在其接触面容易出现密度跃层。

密度跃层不仅对水面船只和潜艇安全航行有影响,而且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非常大。因为密度跃层犹如海水中隔了一层屏障,使上、下层海水之间的循环、对流受阻。当下层海水的鱼类所必需的溶解气体一旦用尽,又无法从上层水中得到相应的补充,致使鱼类和其他生物窒息而死。同样,上层水中海洋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盐也得不到下层水的供应,致使它们不易生长和繁殖。所以,有经验的渔民有意远离有密度跃层的海域,因为这些海域无鱼可捕。当然,密度跃层也有可利用的地方,如潜艇隐蔽在跃层之下就不易被敌舰声纳发现,也可以停泊在跃层上面,伺机向敌舰发起进攻。所以,人们又把密度跃层称为“柔软的液体海底”。

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

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英文缩写TOGA)是一项调查热带海域海况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计划从1985年开始,为期10年。主要任务是研究南、北纬度20度范围内的热带海洋和全球气候的逐年变动,从而确定这些变动的机制及其预测性机制,以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研究建立在几个月至数年时间尺度上海洋与大气耦合系统变化的预报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响应机制等。

日本深海开采锰结核的因素

日本也是对海底锰结核研究开发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先后投资8000万美元,制定了9年研究开发规划,日本人认为,影响日本深海开采锰结核工作发展的4大因素是:

(1)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开发利用海洋对日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镍、铜消费国,需从国外进口100%的镍,96%的铜,100%的钴和90%的锰。日本工业希望减少对这些金属进口的依赖性;

(3)日本需要维持和西方工业国家在深海开发多金属结核的技术、经济政治方面的紧密合作;

(4)日本需要加强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的传统的紧密联系。

S

鲨鱼

鲨鱼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性鱼类,在全世界分布较广,共有250多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许多科学家对鲨鱼身体各部分的药理、化学、生物化学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悉心的研究,特别是对鲨鱼体内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生物学家对鲨鱼进行了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鲨鱼几乎不患任何病变,更极少得癌症,似乎对癌症有天然的免疫力。有些科学家将一些病原菌和癌细胞接种于鲨鱼体内,也不能使它们致病。看来,在鲨鱼体内有某种特殊的防护性化学物质。

中国的有关专家对鲨鱼的研究,几乎与国际上同步。1985年,上海水产学院和上海肿瘤研究所的专家们,首次发现鲨鱼血清在体外对人类红血球性白血病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这一科研成果为人类从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抗肿瘤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鲨鱼的繁殖方式

鲨鱼有三种繁殖方式,第一种跟其他鱼类相同,都是将卵产在水中;第二种是让卵留在母体中,发育一段时间,再生出来;还有一种是直接产下小鲨鱼,成了胎生动物,这可是最先进的繁殖方式了。大部分硬骨鱼,将卵产在水中,做父母的就再也不管了。这样,卵孵化并长成的机会就太小了,因此,做父母的就得产下成千上万的鱼卵,才能保证种族的延续,而鲨鱼胎生出的小鲨鱼,一出生就能猎杀其他动物,生存的机会就大得多。

生命起源

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表现生命现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细胞。按照这个解释,生命的起源过程,首先要研究蛋白质和核酸是怎样产生的,而这一问题与地球最初形成的具体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地球最初形成的时候,固体尘埃,聚集结合,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内核;其外部被大量气体包围着,这是地球最初形成时的原始大气圈。随后,由于物质不断集合、收缩,以及内部放射物质发生裂变,产生大量的能量,地球处在高温阶段,原始大气圈逐渐开始消失。当地球表面再度冷却时,地球外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次生大气圈。地球外的次生大气圈,多是由火山喷发释放出来的大量水蒸气组成的。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冷却,形成大暴雨。由于天降大雨,地球干涸的地面,开始有了水。这样经过了若干千万年,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多,形成了原始的海洋,也是地球最初的原始水圈。显然,原始海洋在太古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大约距今38~25亿年前)。原始海洋在地球上不断发育,由小变大,由浅变深。那时,原始的海洋中含盐量较少,水温要比现在高许多,估计原始海水温度高达80℃。原始海洋的形成,为原始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原始海洋不仅阻止了强烈紫外线对原始生命的破坏、杀伤作用,也为原始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环境。因此,人们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有科学道理的。

生命产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