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女孩2
6531900000033

第33章 爱女儿更要尊重她

如果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对某男同学有好感,或某男对她有好感等,千万不可指责她,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去理解她,然后告诉她该怎么办。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人生困惑,父母要耐心地给他们指导帮助,为他们解疑答惑。

故事1

女儿天生就喜欢热闹,爱交朋友,平时总是带着许多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每次她们来,我总是热情地招待。可是这一次,她们实在有点太过分了,不但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看书、看电视、听音乐、玩玩具……一样一样地玩过来,玩得忘形时,什么规矩都忘记了,穿着鞋子就在床上蹦,在沙发上跳,把一个家弄得天翻地覆。

要是平时,看到女儿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我肯定会很礼貌地招呼,可是家里被孩子们弄得太乱了,我心里不由得有点儿不高兴,只是面无表情地对着孩子们点了点头,就进自己房间去了。

女儿送走朋友后,看我不高兴,便赶紧收拾房间客厅,将地上打扫干净,擦桌子,把书本、玩具放回原位。过了一会儿,她委屈地说:“原来妈妈是骗人的。”

“骗人?”我愣了,“我哪里骗你了?”

“妈妈就是骗我,你总是告诉我要对客人热情、礼貌,可你刚才那个样子,把他们都吓坏了。”

“吓坏了?你们玩得也太过分了,你看看家里成什么样子了,花瓶都碎了,还把我的衣服到处乱扔……”

“你就是不对,她们是我请来的客人,你不尊重我的朋友就是不尊重我。”女儿的眼里有了泪花,“以后你的客人来了,我也对你不礼貌。”

看着女儿伤心的样子,我意识到自己有些大意了,刚才对女儿的客人太冷淡,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虽然孩子把家里弄得很乱,但是房间乱了可以再收拾,花瓶碎了可以再买,可是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那可就难以挽回了。

第二天,我要女儿请同学们再来我家玩,给他们买来了多种新鲜水果做各种小点心吃,用实际行动让女儿和她的朋友知道,我的家门是永远敞开的。

故事2

13岁的女儿是个懒散的人,小房子里总是弄得乱七八糟。那天是个周六,我推开女儿的房门,进去帮她打扫卫生。“妈妈你进来干嘛!出去出去!”女儿很不高兴的朝我挥着手。

“没看看你的房间脏成什么样了?”我不顾她的抗议,拿起扫帚扫起来。

“你看见我房门上的‘请勿打扰’的告示了吗?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好不好?要进来也应该敲门呀!”

“那以后自己把房间弄整洁啊!”

“那是我的事,不要你管!”女儿仍是一副不耐烦的口气。

“你这孩子,这是怎么说话呢?”

“妈妈,你应该尊重我啊。我也是大人了呀!”

我生气地从女儿房间里退出来。一看女儿门上,真的挂着一个漂亮的挂饰,可以用手拨动,每拨一格就有相应的话出现。比如“我正在看书,请勿打扰”或“进门之前先敲门”等等。

打造心经

1.改变命令的语气。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

再比如请孩子给家长做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说:“你能帮我把那件衣服拿来一下吗?”而不要说“把那件衣服给我递来。”

如果孩子帮你做了,你还要记得说一声“谢谢”。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心情会很愉快,而且也很愿意听家长的话。

2.少窥探孩子的“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相借此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担心孩子有什么事瞒着家长,有利于及进教育。家长的想法没有错,因为孩子毕竟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导的。但是,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解孩子吗?有!那就是多和孩子交朋友。

家长平时应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如果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对某男同学有好感,或某男对她有好感等,千万不可指责她,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去理解她,然后告诉她该怎么办。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人生困惑,父母要耐心地给他们指导帮助,为他们解疑答惑。

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3.正视孩子间的差异。

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孩子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这并不奇怪。可有些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当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时,父母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数落、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很容易使孩子消沉、迷惘。孩子由于年龄小,见识少,他们往往以父母、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过多的批评、责骂容易使年幼的孩子迷失自我。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父母不能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掉孩子的自信,也不要因孩子某方面的欠缺而否定他的一切,更不能照搬别的孩子的成功个案来培养自己孩子。父母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并正视孩子间的差异,要怀着沉稳的心态耐心引导孩子,以他们自己的速度成长。父母要牢记,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品。

教子箴言

作为家长,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寻求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爱孩子,尊重孩子,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自身的价值,并由此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这才在是有效的教子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