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名媛社交术:跻身社交名媛的10堂课
6528500000041

第41章 寒暄是女人社交润滑剂

“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他的关怀。”

社交活动自然离不开寒暄,寒暄也是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交中初次见面或熟人见面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就是寒暄。礼貌得体的寒暄是女性社交中的一道润滑剂,不但能让人更快的认识到你,也可以反应出你的优雅和气质。

寒暄是双方见面时以相互问候为内容的应酬谈话,属于非正式交谈,本身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说第一句话的原则应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比较常见的寒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问候型寒暄

一般表现礼貌的问候语,如“您好”、“早上好”、“节日好”、“新年好”之类;表现友好态度的问候语,如“生意好吗?”“在忙什么呢?”等。这些貌似提问的话语,并不表明真想知道对方的起居行止,往往只表达说话人的友好态度,听话人则把它当成交谈的起始语予以回答,或把它当作招呼语不必详细作答,只不过是一种交际的触媒。

2.攀认型寒暄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人际互动中的关系也是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那样的“亲戚”、“朋友”关系,如“同乡”、“同事”、“同学”,甚至远亲等沾亲带故的关系。在初见时,略事寒暄,攀认某种关系,让人一见如故,自然可以转化为深入交往、发展友谊的契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攀认型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我出生在武汉,跟您这位武汉人可算得上同乡啦!”“您是研究药物的,我爱人在制药厂工作,咱们可算是近亲啊!”“唉,您是北大毕业的,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哩!”这些事例,说明在交际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契机,发掘双方的共同点。从感情上靠拢对方,是十分重要的。

3.敬慕型寒暄

这是对初次见面者尊重、仰慕、热情有礼的表现。比如:“我久仰您的大名了!”“早就听说过您!”“您的大作,我已拜读,得益匪浅!”“您比我想象的更年轻!”“您也精神多了!”“您设计的公关方案真好”等等。

寒暄语或客套话的使用应根据环境、条件、对象以及双方见面时的感受来选择和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见面时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没有陌生感就行。同样寒暄也应注意一些技巧。

1.态度要真诚,语言要得体。客套话要运用得妥贴、自然、真诚,言必由衷,为彼此的交谈奠定融洽的气氛。要避免粗言俗语和过头的恭维话。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如“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就显得不自然。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来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长膘了”,等等,自然均应禁用。

2.要看对象,对不同的人应使用不同的寒暄语。在交际场合,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彼此熟悉的程度不同,寒暄时的口吻、用语、话题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级和下级、长者和晚辈间交往,如前者为主人,则最好能使对方感到主人平易近人;如后者为主人,则最好能使对方感到主人对自己的尊敬和仰慕。寒暄用语还要恰如其分。

3.要看场合,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寒暄语。拜访人家时要表现出谦和,不妨说一句“打扰您了”。接待来访时应表现出热情,不妨说一句“欢迎”。庄重场合要注意分寸,一般场合则可以随便些。当然,也有适合较广的问候语和答谢语,如“您好!”“谢谢!”这类词,可在较大范围,也可在各色人物之间使用。

马上行动

寒暄问候巧应对:

1.问候语一般多见于熟人之间打招呼。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等等。

2.在商务活动中,也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寒暄与问候合二为一,以一句“您好”,来一了百了。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

3.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

4.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