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在加大金融改革力度的同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储蓄经营责任制,积极吸收存款,使全县存款额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这些存款成为信贷资金最基本、最稳定的来源。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支持经济建设中,又把支持农业发展放在信贷工作的首位,把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之一。1999年,全县支农贷款达6239万元,占全县贷款总额的27%。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迈出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步伐。信用社以支持农业生产为工作目标,大力组织存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支农力度,把盘活资金作为信用社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并通过清理整顿、落实清收责任制等举措,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全县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各项贷款6400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38%,其中,农业贷款4776万元,占各项贷款额的74.6%,强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央行监管职能方面,依法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管。同时,严格结算纪律,并完善国库网络系统,强化国库资金监管,此外,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在金融机构的设置上,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严把审核关。截至1999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发展到28个,职工172人。
近年来,全县金融机构立足全县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大工作力度,在扩大资金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资金投入上下功夫,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对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和项目,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扶持;对改革中的企业,不仅给予支持,而且多方面落实优惠政策。
东乡县的金融事业在东乡县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金融杠杆作用,对全县经济起到了宏观调控的良好作用,同时,有力地扶持了农、林、牧、工、商各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地方财政协调有序
自治县成立后的30年时间里,由于工业生产落后,地方财政收入一直徘徊不前,保持在30万元-40万元之间,而且农业税占很大比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乡县财税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在生财、聚财、用财之道上狠下功夫,取得很大成绩,对全县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全县财政工作多年来狠抓财政收入,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在财政极为困难的形势下,想方设法发清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基本保证了扶贫抗旱救灾及重点项目建设。为此,县财政局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1.积极组织收入,确保财政收入,合理培植财源,开辟生财之道。
为确保财政收入的完成,大力清缴欠税。同时,加强财政与国税、地税的协调配合,加强税收征管,强化税务稽查,做到应收尽收,杜绝漏征漏管现象。此外,抓紧了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收缴入库工作。在合理培植财源方面,坚持走财源建设与扶贫和富民富县相结合的路子,从县情实际出发,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具有本地经济特色的财源结构,坚持抓效益型财源,优先扶持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老虎嘴电厂、精淀粉厂等企业,为县财政培植了财源。同时,千方百计为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和发展资金,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强化销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民族贸易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在县财政的努力下,全县工商税收、企业增值税、所得税比重逐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到1999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679万元,比1979年增长21倍;累计完成预算支出5460万元。
2.严把财政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合理调度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
县财政在于方百计抓好财政收入的同时,进一步重视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支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调整支出结构,筹措资金,确保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及时发放,确保扶贫抗旱、人饮、救灾等关系社会稳定方面的支出,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1999年,县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为170万元,比1981年的20万元增长8.5倍。1981年~1999年的18年间,全县累计基本建设支出1719万元,建成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999年,农业生产资金支出108万元,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出80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1075万元,社救、抚恤资金支出203万元。这些财政支出有力地促进了东乡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3.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组改制。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开始到1985年,东乡县财政先后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以收定支,五年不变”、“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节约留用,一年一定”、“收入按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定收定支,收支挂勾,总额分成,一年不变”、“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等制度。1986年,又推行“定收定支,收入上缴,支出下划,一定一年”的财政包干新体制。90年代,又实现了由包干制到分税制的平稳过渡,完成了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和业务衔接,保证了新税制的顺利完成,有效地调动了各乡镇、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截至1999年底,对全县企业的改组改制面已达到90%,为企业在新体制下的正常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民族贸易繁荣兴旺
东乡县的民族贸易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出台而繁荣兴旺的。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生产落后,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有限,加之交通条件落后的制约,阻滞了民族贸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有大小集市13个。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按照“建大市场,促大流通”的原则,东乡县把放手发展以民族贸易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县发展的战略之一,提高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体,以商贸流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两翼”的发展思路。全县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促进城乡商贸流通,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活跃、多种流通渠道竞相发展、多元化市场结构并存的商贸流通新格局。先后恢复、新建集贸市场18处,并对8个重点集镇进行了重点建设,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农村市场网络。近几年来,在商贸流通企业全面推行“国有民营”和“社会自营”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商贸流通的迅速发展。截至1999年底,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298.1万元,比市场开放初期的1985年增长2.5倍。全县商贸企业完成购进总额1502.5万元,完成销售总额1736.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087.4万元。东乡县坚持把市场建设作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点,采取多元化投资办法,完善市场体系,刺激和带动了城乡商贸流通,也为群众发展个体经济创造了条件。一大批农民灵活机动,加之惯有的经商传统,他们走出家门,走南闯北,进入流通领域,与国营、集体、商业企业平等竞争,不少农民从摆摊点向建铺面转化,从小宗小本买卖向大宗大本买卖转化,从坐地生意向到全国范围行商转化。不少以往足不出户的东乡族妇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入到商品流通的大潮中来,从事第三产业。1999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到1511户,从业人员2182人,注册资金108.8万元。
近年来,东乡县以市场建设、疏通流通渠道、扩大销售为重点,继续突出抓好8大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街道硬化,努力向小城镇化方向发展。民族贸易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五节公交邮电长足发展)
一、公路交通长足发展
东乡族自治县成立初期,全县交通非常闭塞,交通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县境内没有一条公路,仅有几条古道和大车道相通,物资运输全靠人背畜驮。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充分认识到改善交通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分重视交通道路建设。把改善交通条件、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放在与扶贫攻坚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共识,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劈山开路,使公路贯通了全县,东乡县的交通运输条件由此得到显着改善。截至1999年底,全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756.7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0.86公里,其中,国道213线横贯县境。省养线道董岭至达板线22.71公里,跨越县境北部山区。县公路有6条148.28公里,乡公路有7条73.53公里。油路里程达到126.2公里。全县25个乡镇全部通公路,其中10个乡镇通油路,22个乡通班车。修建永久式桥梁9座共340.35米,涵洞183道1464米,衬砌边沟4357米。
东乡县的公路交通事业主要抓了公路建设、民工建勤、公路养护、公路运输、路政管理五个方面的工作。
公路建设方面,拓宽改造了国道213线段、刘唐公路、锁达公路、锁蒿公路、白三公路、唐达路、老牟路等。特别是198.5年以来,全县抓住“以工代赈”项目的有利时机,拓宽改造了锁达、白三、五唐、龙三等主要公路,改造里程达125.34公里,总投资1687万元,移动土石方505万方,修建桥梁3座87米,铺油路126.2公里。全县已形成了以县城锁南坝为中心,以国道213线、锁达路、白三路、锁关路为主干的公路网络。
民工建勤方面,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合理安排,突出春、秋两季两个阶段,既合理配置了农村劳动力,又保证了县乡公路常年养护生产的需要。注重备砂质量,突出主要养护段,同时,组织力量突击抢修水毁路,保证路线的畅通。经各乡镇努力,全县民工建勤铺砂17万方,整修乡村公路7条57.83公里,开挖边沟15公里,清理塌方12处143方。
公路养护方面,本着突出重点,保主保重原则,调整了公路养护路线,县养公路纳入养护计划,乡公路由乡(镇)政府组织群众管理,以民工建勤方式进行。1999年,全县县养公路有6条,总里程163.98公里,乡村道路7条,总里程57.83公里,标准化养护道路40公里,重点养护道路一条,总里程40公里。
公路运输方面,1995年,全县229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汽车的目标。到1999年底,全县拥有农用车及1吨以上载重汽车2130辆,其中,营运客车从1978年的2辆,发展到60辆,增长29倍;营运汽车从1978年的8辆,发展到845辆,增长104倍,年客运量达7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996万人公里,年货运量达21.46万吨,比1978年增长40.3倍,货物周转量达到2267万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1倍。
路政管理方面,加强公路教育宣传,设立永久性路政宣传标语14条,确定专业路政管理人员2名,配合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依法治理公路“三乱”。
二、邮政通信日新月异
邮政通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前,东乡县邮政通信事业十分落后,只在锁南坝与唐汪川设有邮政代办所各一处,只有往返临夏到兰州的邮差1人,初以人背,后以驴驮,邮政通信业务量十分微小。新中国成立、自治县建立后,东乡县邮政通信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乡邮政通信事业走上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轨道,特别是“八五”以来,其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为全县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优越的信息环境。到1999年底,省、州邮路有临夏——东乡自办省内逐日汽车班邮路一条,全程25公里;农村邮路四通八达,有干线邮路6条,全部为逐日委办汽车邮路,全程183公里。乡村邮路24条,逐日班17条,隔日班7条,单程1107公里。全县设有投递点590个,其中,县城设178个,农村设412个。
1999年,县邮政局有自行车17辆,摩托车1辆,邮运汽车1辆,有20名职工从事投递工作。
1999年,全县邮政通信业务总量达到17.27万元,比1995年的10.79万元增长了60%;邮政收入达到31.19万元,比1995年的12.14万元增长了57%邮政通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99万元,比开始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1987年增长了58.2倍。
三、电信事业突飞猛进
东乡县的电信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片空白的基础上起步、发展、壮大的。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县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东乡电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长足发展。“八五”、“九五”时期以来,电信事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电报业务由最初的话传报路1条,发展到电报电路7条;由电报人工机发展到改装为电传收发报,再发展到自动收发报,到目前,又改为传真电报。
电话业务由1952年开通县城市话发展到1985年通往全国各地的长途电话。截至1999年底,全县电话总数达到1606户。已有50个行政村通了电话,村通电话率为21.83%,人均电话普及率为0.35部/百人。全县农村电话已覆盖229个行政村的27.95%,安装公用电话亭(点)20个,电讯业务代办点24个,IC卡磁卡电话15个。
进入90年代以来,东乡电信事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电信综合通信能力和技术装备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以分组交换、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数字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无线寻呼、有线与无线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叉网络,可为东乡县干部群众提供电话、电报、传真、数据通信、可视会议电话等各项电信业务。1999年,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07.86万元,电信收入达到21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