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和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国家加大了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了众多优惠措施。这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当然对于普通创业者,最重要的还是平时要多去留心、多去关注当地的创业优惠政策,并且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到那些优惠政策的扶持。
奥绮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北大科技园的软件公司,该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由北大毕业生孔令博和他的3个同学共同创建的,致力于推广他们的专利产品——电子菜谱。
在创业之初,他们首先申请了北京大学推出的针对毕业生的房租优惠政策,后来为了得到更顺利的发展,该公司还专门整理了一套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利用了几乎所有能够得到的政策扶持。另外,由于他们较好地抓住了市场机会,而且产品也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公司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成立两年来,奥绮玮的注册资金由最初的1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员工也增加到了近20个。
因此,对于准备创业的人士而言,应该多去关注相关政策,比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额度在5万元内的免担保小额贷款,以及注册资金由原来的最低10万元降低门槛到3万元等,这些都有助于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此外各地也有不同的优惠措施。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诸如类似的报道“上海每天有10人获得政府的开业贷款,每天有50人参加政府补贴的创业培训,每天有5位创业者入驻政府扶持开办的开业园区……”
因此,创业不仅需要发掘机会,制定商业规划,还需要正确、合理运用创业优惠政策,对于一般的创业者而言,可以借助的优惠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
陆健是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他认为自身的性格和条件都适合创业,并为创业的事筹划了很长时间,因此也就下定决心要去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还有一些支持性的优惠政策,经过详细地了解,他发现面向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真不少:
(1)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进行自主创业的,其中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一年内实缴注册资本应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2)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3)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2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4)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及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市场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
当然,以上这些优惠政策都是国家制定的。各地政府为了扶持当地大学生创业,也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更加细化,也更贴近实际,这就需要大学生创业者下一番工夫去充分了解了。
2.创业场地优惠政策
场地扶持的政策重点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都市型工业园区的政策,二是创业园区的房租补贴政策。这两大类园区各自都有针对入园企业的房租补贴政策。其中,在创业园区之内,除了房租补贴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配套指导服务,如提供代理记账、专家指导、贷款直接申请的渠道等。
从第一天创业开始,马云飞的公司就在中关村科技创业园区扎下了根,并在那个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谈下了几千万元的业务。
对于这个闹中取静的办公地点,马云飞十分满意:首先是房租可以享受到国家规定的优惠措施,价格很便宜,几乎是同地段的一半,全年一次支付时还可享受九折优惠;其次是这里的服务很完善,园区除了配有商务会议室、洽谈室等硬件设施外,软件也不甘人后,会定期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诊断,举办专题讲座、创业沙龙等咨询服务,从财务到法律,只要有问题,随时都会有专家进行指导。
3.税收优惠
国家为了扶持中小创业者,往往会推出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措施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贸型、服务型企业的优惠政策。
(2)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3)失业、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的优惠政策。
(4)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杨先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公司裁掉了。由于年纪偏大,再找工作并不容易,而且家里还有正上大学的儿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求职碰壁后,万般无奈之下,杨先生有了创业的念头。
然而等他去相关部门咨询时,杨先生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享受很多种优惠政策,除了贷款担保外,还能享受税费减免的优惠,这使原本犹豫不决的杨先生坚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如果说开业优惠能增强信心和勇气的话,那么税收优惠则免去了我的后顾之忧。”
4.培训由政府“埋单”
创业培训是一个国家创业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业能力强的原因之一。对中小企业实施创业辅导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通行做法。当前,我国也开展了面对各个层次创业人群的广泛的创业培训。
丁鹏对自己的工作一直不是很满意,经过反复思索与利弊权衡,他有了自己去创业的想法,而且他还发现自从有了这种打算以后,自己仿佛一下子有了奋斗目标,每天都充满激情。可当真正辞职开始筹备时,他发现创业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初次创业的启动资金筹集到了,可是他仍然感觉到茫然,因为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他还不明白,比如说注册一个私营独资企业,大约要多长时间和多少钱?场地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为此,丁鹏四处向人请教和咨询,虽然有很多热心人的帮助,但感觉他们都不够专业和系统。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区开业指导中心有免费的创业培训,他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
看到了这么多的创业优惠政策,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明白,创业优惠措施只是自己事业的一种推动手段,创业的最终成功还要靠自己,因此,在利用创业优惠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摆正心态,要做到合理地利用创业政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要理性看待创业政策。创业政策可以说是个人创业的助推剂,但不能够解决个人创业的所有问题,这是用好创业政策必须要做好的一个心理准备。
其次,要对症下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政策。由于每个人的创业方向、创业特点各不相同,每项创业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也不同,个人在用创业政策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政策,即要适合自身的创业条件、要适合自身的创业行业、要适合自身的创业类型、要适合自身的创业过程。
最后,要发挥政策的实际效用。在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创业政策后,要切实发挥好政策的实际效应,使政策的运用能真正降低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经营能力,对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实际作用,令企业走上长期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