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和爸爸马三立
6504000000013

第13章 钱这玩意儿

芦庄子豆腐房的二位掌柜是亲哥儿俩,又分别是我们同班两位同学的父亲,自然这两位同学是亲叔伯兄弟。哥哥叫常同兴、弟弟叫常同起。我不但和这哥儿俩同学六年,还和他们家的豆腐房打了十来年交道。

豆腐房离我们家很近,站到胡同口都能闻到炸馃子味儿。两位常大爷家在农村为人老实厚道,卖食品讲究真材实料。他们家的早点不但质量好、分量足,而且花样还特别多。新出锅儿又白又浓的浆子、豆腐、豆腐脑(老豆腐)、刚出炉的芝麻烧饼、新炸的各式各样馃子有糖皮儿、馃儿、馃头、棒槌、长坯儿、散子、鸡蛋荷包还有大馃子饼……

我每天都起得早,一是怕迟到,二是醒了就得起不愿偎被窝儿,三是蹿头给全家买早点。一般情况下家里都有头天烙的饼或蒸的馒头,早点买十五根棒槌一锅浆子已成常规。那时买馃子是用苇子棍儿穿,而浆子锅上又有提梁,好在离家近,两手一就合走不多远就到家了。每次临走都找妈妈要钱,买回早点后再把找的零钱交给妈妈。解放初期的钱面额还很大,那时的一万块钱才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

有一次,买早点找回的钱不但张数多了,其中还有一张好像比原来找的钱上多一个零。回到家放下早点就去找爸爸。爸爸问明情况数了数钱又跟妈妈核对一下,然后对我说:“没错,是多找钱了,你赶紧给常大爷送去。记住了,凡是便宜不能占,今天贪小便宜明天占大便宜早晚倒霉,所以贪便宜就是当!”我没等吃早点急忙跑到馃子铺找到常大爷说:“刚才买早点咱这儿多找钱了,我爸让我赶紧给您送回来怕您着急。”常大爷接过钱数了数说:“哎呀!好闺女,可得谢谢你呀,回家替我谢谢你爸爸,马大爷可是好人呀。”说完把应该找我的钱给我,又送给我很多烧饼馃子,我没要,转身向外走的时候听见常大爷大声地喊着:“找钱看仔细啊!幸亏人家送回来,要不,哼,一天的活就白干了……”

当年冬天又发生一件与钱有关的事,一天傍晚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我去水铺打一壶开水。王记水铺也在华安街上跟豆腐房是斜对过儿。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水铺在天津市区还比较普遍,住家人来客往、阴天下雨、沏茶煮饭为图省事便免不了去水铺打开水。特别是买卖家夏天不生炉子开水全靠水铺供应。最早水铺的水靠水车送,也有自己挑的,等有了自来水以后就方便多了。

水铺的设备比较简单,灶台上一溜三口大铁锅,最里边的是储水锅中间的是温水锅(因为挨着火)灶膛上面的是开水锅,水从凉到温热再到开既方便有序又不损失热能。开水锅上的盖被横着一分为二,这样不但淘水方便还不过多散热。所以流传至今一句谚语叫“水铺锅盖两拿着”。灶上的膛口能续燃料也能封火,下边有篦子出灰。水铺烧的一般多为锯末、稻麦皮、棒茬子(玉米茬)一类。这样既省钱又能控制火候还容易封火烟子又少。当然也准备一些劈柴生火或需要急火时用。有一个通俗的谜语是“水铺烧劈柴(打一花名)——煤贵(谐音玫瑰)”。水铺夏天不关门冬天挂棉门帘为的是出入方便。

水铺的收费也很特别,除直接交钱外各水铺自制竹牌子,上面用铁戳儿烫上字号和特有花纹记号整钱买水牌儿,凭牌打开水,既不用常备零钱又节约找钱时间。水铺为招揽生意还允许赊账,墙上有块小黑板买卖家或大户都各有称号,赊账记录是用粉笔写苏卅码。一到十依次是“誆誇誈誋誌認誎誏文誑”到三大节清账。(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一天,我从水铺打水回来,将一个鼓鼓囊囊不软不硬的东西踩在脚下,幸亏我灵活没摔倒,低头一看影影绰绰的好像是个黑皮夹子。心想这要是老年人准得摔着。别管是什么先拿回家免得再摔人。

晚上九点钟客人终于走了,我想起了皮夹子,打开一看,呀!满满的全是钱。便马上交给爸爸。爸爸检查一遍没有发现任何证件便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人粗心到了极点!”爸爸肯定了我这件事做得对,并约定明天中午放学后,跟我把皮夹子送到派出所寻找失主。

第二天中午在芦庄子派出所里,我就把当时捡包情况叙述一遍,民警写成文字材料并当着我和爸爸把钱仔细数一遍记录了总数和不同票面的张数。民警问我:“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我摇摇头。“差不多八千万呀(旧币)!小朋友你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拾金不昧啦!”民警又对爸爸说:“马先生这也是您平时对孩子教育的好哇。”爸爸笑着说:“我也没想到她一次能拾那么多钱呀!”一句话把围着我们的民警乐得前仰后合。爸爸真会逗人笑,哪有专门能拾钱的人!

回家的路上很久爷儿俩都没说话,后来还是爸爸先开口,他笑着问我:“心疼了吧?这么多钱能买多少好东西。”“还真有点儿舍不得……不过那可不是咱家的钱呀!”爸爸说:“好孩子说得对,钱这玩意儿没有不行,但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挣。这样的钱花起来理直气壮心安理得,相反歪道来的钱叫不义之财,昧着良心花这种钱总像有罪似的!”爸爸的话说的是何等的深刻!使我铭记在心。

三天后民警带着失主找到我们学校说明了来意,失主三十多岁,是个男同志,骑自行车去给工厂买原料不慎把皮夹丢失,急得他日夜沿途寻找,最后才有幸复得。失主见到我时显得异常激动,嘴唇和手都有些颤抖,他说:“谢谢你,好同学,你,你救了我……救了我们一家人……我还要到你家谢谢你的家长……”

一张大红纸写的表扬信贴在学校大门口,上额写着九个醒目大字“马景雯同学拾金不昧”下面是事情经过。过往路人驻足观看频频点头。学校里开了大会,会上校长表扬我,并号召全校同学向我学习。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五十多年前的亲身经历和无数事实也证明,钱这玩意儿能系着世界的和与战、国的兴与衰、家的福与祸、人的喜与悲甚至是生与死,但人人还必须过“钱”这一关。那么爸爸是怎样对待钱的呢?爸爸做到了贫困时挣钱不遗余力、温饱时花钱量入为出、对自己非常节俭、对别人从不吝啬。晚年虽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不计演出费多少、不参加“超肥”演出、不做能挣大钱的广告,也就是说爸爸没有因为钱而失掉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