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6500200000013

第13章 第二讲 强迫症成因及防治

强迫行为 起病缘由

强迫症患者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以下几种因素对强迫症影响较大。

(一)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三分之二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就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其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二)心理、社会因素

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1.心理动力学理论解释

由于内心不能处理好强迫性格形成的焦虑,于是产生强迫症状。比如,表现为优柔寡断、过分仔细、苛求完美、力求准确等。多数青年患者非常爱干净,他们个性顺从、办事认真。成人患者一般时间观念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但遇事过于谨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学习理论解释

强迫与冲动性障碍(OCD)的产生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患者将焦虑与某一特定的心理事件联系起来;第二阶段,患者做出一些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如果这个动作进行起来,又加强了仪式动作的重复,由此循环,强迫动作便产生了。如某些思维或想象也可能与缓解焦虑有关,却最后导致了认知上的强迫症。

3.家庭教育因素

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刻板的、教条的、严厉的,容易使患者成年后对自己过分苛求,追求完美,过分地约束和不宽容。科学家认为,在孩童时代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很容易形成强迫症。

预防治疗 健康小方法

(一)强迫症的预防

1.科学地实施家教

很多强迫症患者都隐藏着一个“怕”字,怕不吉利,怕目标不能达到,怕受到伤害等等。一方面,他们被这些症状折磨得痛不欲生;另一方面,由于“怕”字作怪,他们又不能割舍强迫症状,总是违心地照着强迫症状去做。因此,大胆地去掉“怕”字,以“无所畏惧”的心态对待所恐惧的事物,去掉条条框框,轻松地生活,往往能有效地预防强迫症的发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发现孩子的错误观念要及时给予纠正,使孩子从小就养成科学分析事物的好习惯。正确归因失误和失败,这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2.优化自身性格

本身所固有的僵死、刻板、拘谨、自我要求过高、虚荣、完美主义是滋生强迫症状的肥沃土壤,根除这些性格缺陷,重塑良好的个性特点,是预防强迫症的根本措施。要防患于未然,一点点地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去掉不良性格,培植、巩固和发扬好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轻松、乐观、勇敢、果断、灵活的人。

3.提高应对能力

强迫症诱发于高压力的环境中,环境轻松则症状好转,环境紧张则症状重现或加重。这说明,强迫症通常是面对压力时,个体用于缓解焦虑情绪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而我们应正确面对压力,学会调节紧张情绪,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替代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对于强迫症来访者而言,压力既来自于客观环境因素,也与患者自我要求过高、自我施压有关。因此,患者对自我要求要适度,要学会接纳普通、平凡的自我。

(二)强迫症的治疗

1.森田疗法

森田治疗的原则就是顺其自然。当患者躯体出现不适感、思想出现不受自己支配的念头时,要听其自然。比如看书的时候出现不相干的念头干扰自己,不要理睬它,并告诉自己,这是常有的事,每个人都会遇到,我要继续看我的书,看它能把我怎么样?随着读书活动的继续,这个念头就会自然消失。这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是有建设意义的,表面上看没有对强迫观念或动作进行抵抗,而实质上正是由于没有进行抵抗而使症状没有进一步加强。久而久之,症状会明显减弱乃至消失。

2.思维阻断治疗

在患者想象其强迫症状的思维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不良症状消失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当出现强迫思维的时候,高声断喝“停止”。开始时可由患者的亲属或朋友当助手,患者静坐并全神贯注地想平时困扰自己的强迫念头,当强迫念头出现时,患者举起自己的右手食指示意,此时助手大吼一声:“停止!”声音十分响亮,使患者吓一跳,强迫思维就会停止。此时要求患者仔细体味自己的感觉,之后患者可多次进行这种治疗,在此基础上自己喊“停止”,即患者在强迫思维出现时,大声地对自己喊“停止”,一次不行二次、三次,直到能非常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喊声。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

3.认知疗法

强迫症患者都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为强迫症状而苦恼,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强迫症状辩护,如强迫检查是为了确保安全,反复清洗是因为害怕病毒、细菌。他们总是用“万一”有问题来为自己的强迫行为寻找合适的理由。

这里也有一个在出现强迫行为时的自动式思想和想象。现在你先把这种自动式的思想和想象找出来,然后用理性来批判,用事实来验证。如:

没有关门,小偷来了会把家里偷光。

电源没关,会发生火灾。

这些想法一经列出,你就能看到它们的荒谬,只是以前它们一闪而过,而引起的强迫症状则久久困扰着你。分析这些想法的特点:一是对灾难可能性的夸大估计,似乎随时都会发生;二是过分的责任感,认为自己有责任不让这些事发生。现在你再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这些自动式想法。如:我已经检查两遍,门确定是关好的。电源确定是关了,也没有那么容易发生火灾。通过对不合理想法的批判,代之以合理的想法,建构新的认知系统,就能达到消除强迫症症状的目的。

4.系统脱敏治疗

对于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应采用行为治疗。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出现想往下跳的患者,可带患者先走向二层楼,如无强迫意向,再带患者走向三层楼、四层楼。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能成功消除强迫症状。

5.暴露治疗

暴露治疗就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暴露,逐渐延长患者在引起焦虑的情景中停留的时间,直到患者不再对其敏感。暴露疗法一般用于缓解患者在恐怖环境中的焦虑反应。

6.自我支持治疗

自我心理支持治疗主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方法来对抗强迫症状。“不理”,就是指对脑子里出现的强迫性观念、冲动不去理会,而分开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有益的、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和感兴趣的事情,尽量不去想强迫症状。“不怕”,是因为对强迫症状越害怕,症状就越加重,焦虑就越加重,要告诉自己怕是没有用的。“不对抗”,是因为当强迫症状一出现,患者就会采取反强迫,往往不但不能克服强迫症状,反而加重症状。所以,运用“不理、不怕、不对抗”有利于情绪的平静,继而减轻强迫症症状而逐步康复。

7.橡皮圈厌恶疗法

橡皮圈厌恶疗法是将一根橡皮圈套在患者手腕上,然后拉弹橡皮圈。操作必须正确,否则会影响效果,甚至无效。操作时要求:

(1)拉弹时必须稍用力,以引起腕部有疼痛感;

(2)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并要计算拉弹的次数;

(3)每日必须做治疗日志记录;

(4)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病态现象仍不消失,说明此方法对其无效,应改换其他方法治疗。

8.心理疏导治疗

患者之间展开讨论,交流体验,可便于加深理解;患者之间互相启迪、互相激励,能促使患者主动治疗;患者之间同病相怜,互相理解,结成向疾病作斗争的亲密战友,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