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6497600000038

第38章 跳出市场的思考

因为一直具体而微地埋身其中、埋头算计,有一些东西可能就不容易被感受和质疑。比如这几个月来你究竟是按什么方式或者叫什么理念在操作?有的人可能仍然机械地、习惯性地按过去的思路在买卖;有的人可能一开始试着用新的投资理念来运作,但后来又自觉不自觉地逐渐回到了以前的老路上;有的人可能一直在尝试用新的理念投资,同时也一直在感受着由此产生的困惑;有的人虽然深套其中至今不得自拔,但也一直在分析判断上面临着理念的困惑。可能大部分人在有意识地回顾时都会发现,市场的投资理念并没有变化,绩优蓝筹股并没有受到热烈地追捧,科技股、高成长概念股并没有得到推崇。大盘的反弹从超跌的严重问题股开始,经低价股、中价次新股后,切换到高价绩优股时只是昙花一现,就此结束了反弹,然后每天的牛皮市中活跃的就基本上是恢复上市股、ST类和其他绩差问题股。人们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没赚钱,为什么赚了钱,为什么要赔钱;人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结果还是这个样子,究竟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散户如此,机构也并不高明许多,除了增加组合、分散投资、减轻仓位,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显的价值取向。

围绕2001年的那一轮风暴,这样的疑惑与情绪至少可以引发两个角度的思考:一是如果2001年那样行动的目的只是暂时性的打压过高的指数、挤出泡沫,使其回复到合理的区间,那么在力度和分寸上是否有失当的地方,以至于被打昏在地不容易爬起来了;二是如果那样的行动旨在进行理念重塑,要彻底改变一些东西,那么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是否当初的政策与策略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者说一些问题实质上并非是局限于证券市场就可以解决的,或者是即使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的规范来解决,但在措施上也还不够有针对性,就像“刮骨疗伤”刮错了地方,刮伤了新骨头,却没治好老毛病。对于这两个问题,每个人感受的角度和深浅都会不一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肯定都会困在这样的迷局中。

长假之前,除了投资者在忙着总结几个月来的得失,还有一个群体也注定要从此忙碌起来,他们就是券商。

交易佣金政策的改变将要引发的大战已被渲染得十分惨烈,营业部要死一批、证券公司要死一批、网上交易要迅速流行、增值服务要尽快完善等推测不断见诸媒体。其实把不良预期强化到如此程度,可能又走向了事物的反面,最终的结果倒不如以平常心态对待的效果更好了。就像当年的价格“闯关”,本来是意在统一认识,共渡难关,结果引发了一致的抢购风潮。佣金大战是否也会引发一场矫枉过正的恶性竞争,甚至迫使政策作出调整呢?

其实佣金改革本身是无可指责的,因为长期存在的佣金暗扣、返还等做法早已说明过去的费率标准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政府对费率的管制是缺乏效率的,是向投资者转嫁了负担,并不是最佳的配置标准。返佣的存在表明交易双方的谈判可以形成更为合理的市场化标准,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评价某一个费率是过高或过低,而是在于让交易双方去达成实现交易的费用标准,这次调低上限、向下浮动的初衷正是旨在形成这样的市场化的询价机制。从这一点来看,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为国际上众多证券市场的实践所证实了的。

但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的国情和佣金改革的目标。就国情而言,由于我们目前的证券公司一直生存于非规范竞争、非完全公司化的环境中,公司基本是国有性质的,领导班子基本由各地组织部门任命,在规模、布局方面都有分散、重复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可能会使恶性竞争和全行业效益下滑的现象更严重一些。因此已经出台的鼓励更全面竞争的方案是否适合,是否需要设佣金的下限作为过渡,是不得不考虑的特殊情况。就目标而言,此次佣金改革究竟是一元化的目标还是多元化的目标,即除了佣金本身不合理需要下调外,是否还有以此来刺激交易、作为利好诱导行情等意图。如果有这方面的考虑,那么应该说效果不会太明显,国外也没有说因为佣金低就增加买卖的频率的现象。因为佣金管制与放开所影响到的主要不在交易的活跃与频率方面。拿我们的情况来讲,过去的佣金过高、配置不合理,其直接后果主要是导致投资者在交易中付出了更多的钱、养活了过多的证券公司和营业部,使证券公司的利润过高、发展过多、业态过于单一、效率提升过慢。那么放开管制、下调费率、改善配置的结果则是,在减少投资者付出的同时,主要使证券行业的进入变得困难,现有的券商面临优胜劣汰和规模化经营。因此如果因为刺激交易的考虑而有意不设佣金下限,以给投资者一个无限想像的空间,那就值得认真思索一下。因为2001年以来不少券商本来已陷入困境,在很多方面捉襟见肘,如果再来一次佣金大战,有可能使券商经营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这种竞争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本是很自然的事,但对我们来讲就又有一个承受力的问题。

快到“五·一”了,这是劳动者的节日,但愿大家劳而有功。

(发表于2002年4月29日)

“五·一”节后的大盘仍然行走在沼泽地中,深一脚浅一脚、高一脚低一脚,没有动力,也没有方向,时间一天天过,步履却总在方寸之间。评论者从最初红五月的颇具高调的预测,转为退是为了进的无奈表白,最终回到了大盘再次面临方向选择、调整气氛日重的现实。吆喝了半天,自己也觉得无趣。

垃圾股、问题股、复牌股的被炒作成为近期的热点,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受到追逐,也因此受到指责。媒体的取向很明确:这说明投资者仍在投机炒作的气氛中,市场仍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总之一句话,大家还是不理性!这样的判断可能是走入了一种误区,因为这一类股票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价位低、基本面相对真实、未来预期好于现实的可能性较大,这些特点符合市场格局变化后投资者的投资要求,既有获利可能又能较多避险,所以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十分理性和谨慎的,并没有“5 ·19”中的疯狂。只是这样的理性反映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投资者对市场的基本评价调低了,市场炒作的重心已经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