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6497600000018

第18章 走向折衷

不管怎么说,政策在变,市场也在变,直接的感觉就是走向折衷。

折衷通常被认为是贬义的,有调和的、不讲原则的意思,这里用到的折衷则很容易被误解为政策上倒退、回到从前的含义,其实至少到现在我们还未看到管理层将已经出台的某项政策停止而继续沿用老办法、出尔反尔的行为方式。因此我理解的折衷是政府调控市场策略上的调整,如市场化、规范化推进步骤与节奏的变化,加大监管整顿与加快扩容发展之间的平衡等。在7月以来的连续下跌中,从媒体的视角我们天天看到的都是各项监管规范措施的出台,各种违规行为的连续引爆,关于坚决打击、欢迎举报、一查到底的表态,主调是单向的,传递的信息也是单向的,大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这两个月呢?导向在变了,虽然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不监管了,但媒体上不再有这样直接冲击、打压投资者信心的言论了。这种变化的意义有时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信心打击的影响远远超过对一两家公司的处理。这让我想到了1988年的价格“闯关”,当年各方认为价格是必闯之关,又是难闯之关,视之如大敌,并称长痛不如短痛,一定要一次闯过,一时间心理预期极度紧张、恶化,关还未开始闯,抢购风潮已将零售价格指数从1987年的7.3%直线推高到1988年的18.5%,闯关受挫被迫承认了双轨制的现实。但随后几年价格改革并未停止,甚至还在加快推进,在1992年前后双轨价格体制平稳完成了向市场价格体制的过渡。这两个月中,两次政策护底无疑稳定了大局,人心稳了,很多人就认为风向变了,政府救市了,因此看什么都不再恐慌,都像是利好。实际上近期出台的政策很难用单纯的利空利好概括,至少应是双管齐下的,如新股发行方式的变化,加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资金管理的通知,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意见,年报编制的要求,审计准则的增补,开放式基金的继续发行,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等。倒是本周三公布的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政策的调整似乎潜藏着不少较好的预期,虽然在现行体制下券商自主决定增资扩股可能会引发“圈钱”行动,但一可以充实过去就不到位的资本金,二可以使本次下跌出现的亏损窟窿通过“债转股”、引进新股东等方式加以弥补,三可以为今后的行情积蓄资金,显然缓解、化解了历史问题才可以寻求发展,对于市场而言,则是行情的预期。对于一个政策市而言,这两个月政策的折衷化取向对投资者心理是莫大的安慰和暗示,这种抚平创伤的效果远非一两项政策本身的价值所能概括的,其外部正效应直接作用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更深一层讲,如果说前些年的证券监管主要是一种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着眼于近期、非市场本身目标的,我们姑且叫做“好用的方式”,最近一两年特别是2001年以来一系列更贴近西方成熟市场的措施安排主要是一种纯制度化、模型化的,着眼于远期、局限于市场本身功能目标的,我们姑且叫做“好看的方式”,那么这两个月的情况似乎暗示着,好看和好用可能都不是适合目前中国实际的,我们正在摸索的是“折衷的方式”。

这样一种思想如果有其合理性,那么这种合理性并不局限于证券市场,而是根源于中国经济转轨的内在必然性。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最基础性的制约在于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运行机制的时空错位问题,即我们过去选择的经济运行机制超前于经济发展阶段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现在需要退回去,但是经济全球化又不允许我们完全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来选择市场机制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顺序,而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移植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既然是移植就难免有水土不服、基因突变,就必然有过渡期、有转轨过程,有目标设定和路径选择,这一点激进、渐进改革都不可避免。因此在政策的选择上最终总会走到折衷的思路上去,一是减小摩擦、震荡,二是达到改革、发展的兼顾,有机遇时抓住机遇跳跃一下,出现问题就集中治理消化一下,制度变迁总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这是就总体而言。至于某一领域的政策,则经常处于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双重地位,一方面该领域的改革发展本身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该领域的改革发展又可以带动其他领域的突破或矛盾的延缓、消化,达到改革整体效率的增进。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也不例外,单纯好看的标准化制度与中国改革并无大用,单纯服务于国企的有用的市场又根本不是真正的市场,既要好看又要好用,就只能折衷,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选择折衷的策略与分寸。两个月前的监管风暴让人预感到最终的可能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发现符合标准要求的证券市场在中国现阶段没有存在的土壤;二是规范出了一个标准化的市场,但发现那只是一座雕塑,目前还无法融入整体中发挥作用,只能观赏。当然两个结果事实上都不可能发生,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经济中,市场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利益会迫使行为做出选择。所以后来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我想这样的变化并不涉及改革彻底与不彻底之辨,只是描述了政策实践的选择过程。

未来的情况会怎样,我想大概是这样的:第一,随着政策折衷的策略实施,投资者信心会逐渐恢复,监管规范的措施也会悄然推进,最终效果的增进可能是多方面的、协调的。一些利好政策还会出台,虽然目前并无大的效果,但会处于潜在积累中,等待行情突破后的兑现;第二,证券市场兼顾的一些目标与功能如国有股减持、国有经济的重组等还需要进一步推进,面对入世的策略需要试点,证券市场不能太弱,特别是筹资功能;第三,2001年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经济增长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储蓄存款迅速上升、存贷差增大,积极财政政策空间有限,未来经济发展需要信心和凝聚,也需要实质性启动大量闲置资金的办法。从这几点看,明年股市会有行情。至于行情突破的方式,政策完全回头、乱开资金口子的做法已不可能,可能的方式是借入世营造新的概念,如外资、合资企业国内A股上市、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组建合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再配以资金面放开的新途径,如本周券商增资扩股新开的绿灯、增大基金规模与数量的表态。如果这样的判断有些道理,到那时大盘底部做实、原持股结构得到调整、持股成本下降、盘口自然变轻,借助一个概念的突破,指数很容易就可以起来,而累积的利好也会集中兑现,我们将有可能在行情中完善监管与规范。

一边继续行船,一边清淤疏通河道,折衷的意蕴正在于此。

(发表于2001年12月1日)

近期关于股市的话题更多地转移到了行情反弹、反转的判断上,有人列举了数条市场发生根本性逆转的理由,如国有股减持暂停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资金口子又要开了,信心正在恢复了,云云。看来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正在重新聚集于指数每天的波动上,事情真的如此吗?且不说上述变化是否真的发生了,真的意味着什么,即使一切如愿,我想有的东西是不应该马上忘记的。至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公司业绩成长和治理结构的改善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这些正是市场的基石。现在就谈论反转、行情,是不是真的把那一轮下跌都归咎于外因了?大家都在评判5日线还是10日线支撑时,我想还是谈谈市场已经习以为常的公司致歉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