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理学
6497000000008

第8章 血量和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是一种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是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有运输营养物质、携带代谢产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等重要作用,还具有重要的防御和保护功能,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抵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血液是沟通机体内环境各部分,以及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

一、血量及血细胞比容

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因此,体重为60公斤的人,其血量约4.2~4.8L。血液总量中的绝大部分在心血管内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小部分血液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当人体在剧烈运动或大出血等紧急情况下,储存血量可被动员释放出来,以补充循环血量,从而适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是最多的,约占99%,白细胞最少。

将采集的新鲜血液注入备有抗凝剂的比容管中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下层深红色,是红细胞,二者之间有一薄层白色不透明的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由于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仅占0.15%~1%,故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红细胞数量或血浆容量发生改变时,血细胞比容也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贫血患者的血细胞比容降低,严重脱水病人的血细胞比容增大。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颜色

血液呈红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中血红蛋白含氧较少,呈暗红色。血浆中因含有微量胆色素,故呈淡黄色。

(二)血液比重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越多,全血比重就越大。血浆比重为1.025~1.030,其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血液的粘度

液体的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力。当温度不变时,血液粘度的大小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有关。正常人血液粘度是水的4~5倍,血液相对粘度是4~5,血浆相对粘滞度是1.6~2.4(温度是37℃时)。血液的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血液中水分大量渗出血管,血液浓缩,血流阻力增大,粘度升高时,使血流速率减慢,易引起血管内凝血和血压升高,从而影响血液循环。

(四)血浆pH值

血液呈弱碱性,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中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以及正常的肺、肾功能,保持了血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包括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三个主要缓冲对。血浆pH低于7.35时为酸中毒,高于7.45时为碱中毒。酸中毒或碱中毒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如果血浆pH低于6.9或高于7.8时,将危及生命。

(五)血浆渗透压

人体内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即300mOsm/(kg·H2O),相当于770kPa或5790mmHg]。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其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