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6496000000003

第3章 韩信快速崛起得益于他靠谱的“贵人观”

韩信一直在等待一个崛起的机会,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在当时很牛的大英雄进入了他的法眼,此英雄不是旁人,正是当时正处于人生最巅峰状态的一代造反明星项梁。

于是,韩信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满满的自信,提着他那把随身佩剑前去投靠项梁。能够进入项梁的队伍还是很简单的,不过他在项梁的麾下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当然,归根结底是因为项梁及其幕僚并没有觉得韩信多么了不起。

读过前面章节的读者都知道,后来项梁因为骄傲和大意而惨烈战败,项梁的很多兵勇则重新归附了他的侄子项羽,韩信也在这批兵勇之内。

韩信是绝对不可能甘于默默无闻的,他吸取之前在项梁麾下的教训,这一回他多次主动向项羽献言献策,以期望能够引起项羽的重视,让韩信再次倍受打击的是,项羽根本不搭理他。

就这样,韩信的第二个老板仍然不拿他当棵好菜,郁闷的韩信只能选择强忍着继续等待,至于未来何去何从,现在的他是不知道的。

众所周知,后来刘邦慢慢崛起,在江湖上渐渐有了名气和地位,怀才不遇的韩信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逃跑,去归顺刘邦,说不定刘邦会重视自己呢!

于是韩信悄悄叛逃到了刘邦的部队中,不过令他第三次无比郁闷的是,刘邦这边儿更加不重视他,只给了他一个负责接待工作的小官来干,一个大老爷们儿干起了刘邦军营大酒店的迎宾。

连跳三次槽,越跳越不如上一次,的确够恶心人的。

好像老天爷这次是想往死里整韩信,不久,韩信竟然不小心在军中犯了军法,按照规定应判处死刑。行刑当天,与他同案的十三个案犯都已被砍掉了脑袋,轮到韩信时,韩信不经意间抬头一看,恰巧看见了正在前面站着负责监刑的夏侯婴,韩信灵机一动,做出最后的死前一搏,在砍刀砍向自己脑袋之前,大声喊了一声:“汉王刘邦难道不想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一个满腹经纶的人才啊!”

夏侯婴觉得此人能够在死之前喊出这样的话,说不定还真有点不同凡响,定睛望去,此人虽然跪着,但是能看得出来他外表威武而又雄壮,倒是也有几分雄姿。于是夏侯婴就下令暂时释放韩信,先跟他交谈,如果是徒有其表、虚张声势之徒,再杀他也不晚。

夏侯婴过去与韩信就当今天下大事做了一个简单的交谈,谁料,不聊不要紧,一聊吓一跳:我靠!这哥们儿还挺有才呢!

夏侯婴知道刘邦一向爱才,便马上派人将这一突发状况上报给了刘邦。刘邦为了给夏侯婴一个面子,马上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让韩信负责筹备军粮的工作,但刘邦内心深处不认为韩信有什么不寻常的能力。

于是乎,韩信折腾了半天又回到了原点,当然,这个过程中好事坏事各占一半,好事是至少能够捡回一条命,坏事是活着的韩信将继续沉浸在怀才不遇的煎熬中。

韩信并没有因职场坎坷而沉沦。

如果生活中处处都是埋没自己、轻视自己的贱人,那就更要积极主动找寻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病急乱投医”的韩信又把目光锁定在了萧何的身上。

韩信数次积极主动与萧何谈话以展示自己的才学,萧何感觉此人好像不同于常人,但是在萧何向刘邦推荐完之后,早就先入为主的刘邦还是对韩信不怎么重视。于是,萧何的倾情推荐最终也石沉大海了。

韩信这次是彻底死心了。

事情就怕赶巧——此时刘邦军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刘邦当时正带领部队到达一个叫南郑的地方,此时众将领和士兵因为长时间征战在外,渐渐有了思念故乡的情绪,更要命的是,此时有大量的兵勇试着偷跑回家,万念俱灰的韩信认定他在刘邦这里已经不可能得到重用,于是再次决定逃跑——不是我韩某人不努力,是你们实在有眼无珠啊!

话说,虽然刘邦不重视韩信,但是萧何却是个细心人,就在韩信逃跑的第一时间,萧何就得到了消息,于是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打报告,便骑上马径自去追韩信。

萧何的这一举动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有不少小人去找刘邦告状:“了不得啦!咱们的丞相萧何因为想家带头逃跑啦!”

或许是因为太在乎同萧何的这份手足情,因为爱之深所以恨之切,刘邦一时间失去了理智,大发雷霆,发誓他日抓到萧何一定将他碎尸万段包韭菜大包子吃。

让刘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天以后萧何竟然又回来了。

面对站在自己眼前的萧何,刘邦是又怒又喜,刘邦半生气半开心地骂道:“你个臭萧何,大老爷们儿还想家!丢不丢人呀?“萧何先是一愣,然后乐了,笑道:“哈哈,汉王误会了,我是去追一个逃跑的人。”

刘邦问道:“什么人如此重要,竟然值得你萧何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去狂追?”

萧何道:“此人正是韩信。”

刘邦一听“韩信”二字,立即就火了:“萧何,你脑袋里面进水了啊?你不打招呼去追逃跑的人,我能理解,那么多逃跑的将领你不去追,偏偏追一个傻叉韩信!你记住,你是丞相,你要分清做事情的主次

轻重缓急!”

萧何说道:“你看你看,你又急眼,你等我把话说完嘛!“刘邦稍稍平复了一下,道:“好吧,你说!”

萧何继续说道:“您说的那些将领是很容易就能招募到的人,而像韩信这样的却是天下无双的天才。您的目标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安安稳稳的汉中之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倘若您要跟项羽争夺天下,除了韩信,这世界上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啦!”

刘邦说:“我的终极目标自然在王图霸业!区区一个汉中只是暂时栖身之地而已!”

萧何道:“所以你就得重用韩信。反正人我已经给你带回来了,你若重用,他肯定会为你效力,你若不予重用,他终究还是要逃去别的地方。”

刘邦勉强地说道:“那我就继续看在你的面子上任命他为将军吧!”

萧何道:“据我所知,只是做个将军,韩信是不会安心留下来的。”

刘邦一愣,道:“那就让他当个大将军吧!这总该行了吧?”

萧何说:“这还不错!我替他先行谢过汉王啦!”

刘邦挥一挥手,道:“行了,少弄这套虚的。快把韩信这孙子给我叫过来,我现在就亲自给他授予官职。”

不过令刘邦比较郁闷的是,此话一出,萧何竟然又不高兴了。

萧何一听刘邦说话如此轻浮,马上变得严肃起来,对刘邦义正词严地说道:“汉王您现在要任命自己的大将军,这可是一件大事,您如果对韩信仍然如此随意和不尊重,恐怕您最终还是留不住韩信的心。您说韩信为什么逃跑呀,不就是三番五次地向您自荐而得不到重视吗?如果您真心想要授给他官职,就请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搞一个隆重的授职大典,这才显出您的诚意,更能彰显您的大气!”

刘邦被萧何说得无地自容,便积极采纳了萧何的提议,即刻下令全体将领参加大将军授予仪式。得到通知的众将领都很高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能会得到大将军的高职,当然,最后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等到刘邦公开最终结果时才知道,竟然是韩信取得了大将军一职,刹那间全军

都为之震惊不已。

授权仪式的具体过程略去不表。

授任韩信的仪式结束后,刘邦问韩信:“丞相屡次向我称赞你,我看在丞相的面子上姑且授予你大将军的职位,请问,你将拿什么计策来向我证明你的雄才大略呢?”

韩信一听便知刘邦心中还是不服,便毫不客气地乘势反问刘邦:“请问汉王,您最恨的对手是谁?大家都是男人,不必绕弯子,直接说。”

刘邦说:“只有一个,那就是项羽这个王八蛋!”

韩信道:“大王您也不是外人,容我问得稍微直接一些。如果把你和项羽在凶悍和勇猛方面进行横向比较,你俩谁强谁弱?”

刘邦一时无法正面回答。

在沉默了很久之后,刘邦红着脸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我应该不如项羽。”

韩信听完,大笑三声,说道:“哈哈哈!说句实话,我韩信也认为您在这些方面比不上项羽!不过,汉王不必不好意思,在我看来即使这样项羽也仍然不是你的对手!”

刘邦听完很是诧异,问道:“哦?此话怎讲?”

韩信说道:“汉王您有所不知,我曾经在项羽军营待过一段时间,就请让我来谈谈项羽的为人吧!项羽这个人发脾气时,他身边数以千计的人都吓得不敢大口喘气,可见项羽之勇猛彪悍,但是项羽身上却没有做大事者所具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必要条件。”

刘邦的胃口已经被韩信吊得足足的,道:“快说,快说,他缺什么必要条件?”

韩信眼见刘邦已经听得入迷,稍稍顿了一下,说道:“项羽不懂得笼络和任用有能力的人在其身边为其所用!”

刘邦听完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后自言自语道:“嗯,有道理。”

韩信继续道:“所以,虽然你和项羽单挑肯定打不过他,但是这只是匹夫之勇!成大事者,凭得是海纳百川、驾驭各路英才的能力,又不是秦末

超级男生PK大赛选冠军,单挑能力强有个鸟用?”

听到这里,刘邦大喊一声:“说的好!”

韩信继续道:“这仅仅是其一。项羽性格中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注定了他终将不成大事!”

刘邦再次被吊起胃口,急切地问道:“嗯?快说,快说。”

韩信道:“在我看来,项羽这人有妇人之仁!”

刘邦道:“妇人之仁?别怪我文化水平低,不懂这个词什么意思。你给好好解释解释吧!”

韩信道:“好!就说项羽这个人吧,严格说起来也不算是个彻彻底底的杀人魔头,士兵生病时,作为堂堂男儿,他竟然会流下怜惜的泪水,他还会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士兵。这便是项羽身上‘仁’的一面。但是在我看来,他这是不成大事的‘仁’!”

刘邦道:“何以见得?”

韩信道:“当项羽的手下立了战功应该封赏之时,他却把刻好的官印捏在手里,直到他摆弄的磨去棱角了也舍不得授予人家,这便是人们所说的‘妇人之仁’。”

刘邦意味深长地说道:“小事上仁慈,大事上小气。原来项羽这孙子是这种性格的人呀!”

韩信道:“呵呵,汉王这下知道您的对手到底是个什么人了吧?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只是项羽性格上的致命缺陷,我之所以敢断定项羽必败,更多的是因为项羽目前已经犯了四大战略错误!”韩信边说边在自己胸前伸出了四个指头。

刘邦嘴巴张得大大的,刚才韩信所说的话已经让他惊为天人了,没有想到韩信竟然还有更多的干货没有说,刘邦已经被惊得呆若木鸡,慢吞吞地说道:“说……快说……”

韩信自信满满地说道:“项羽所犯的第一个战略错误是,虽然称霸天下并迫使各路诸侯臣服,却因为爱慕虚荣不占据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偏偏莫名其妙地回他的故都彭城建都。项羽所犯的第二个战略错误是背弃楚怀王的约定,只把自己偏爱的嫡系将领分封为王,其余有能力有功劳的诸侯内

心必然不平衡,这为他的统治埋下了重大的不稳定因素。项羽所犯的第三个战略错误是凭借暴力手段驱逐原来的诸侯国老大,却又立诸侯国原来的的将相们取而代之为新王,更致命的是,他竟然对楚怀王进行了驱逐和软禁,从此他从道义上输得一塌糊涂。项羽所犯的第四个战略错误是,他的军队所过之处采用的是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即使迫于威胁对他暂时归顺的人内心里面也充满了深深的愤恨。正是因为项羽犯了这四大战略错误,所以现在他虽然表面上是个所谓的霸主,实际上却已经失去天下人心!所以他现在短暂的强大很快便会化为虚弱!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孙子要找倒霉!”

张着大嘴的刘邦此时已经听得元神出窍,只有那透明的哈喇子顺着下嘴唇拉着长长的细丝缓缓滴到了他的脚下,陶醉其中的刘邦隐隐觉得此时此刻听韩信讲这些话的感觉似乎之前出现过一次,于是乎,刘邦使劲让自己去追忆、去回想,上一次有此时这种激动而兴奋的心情是在什么时候,最后刘邦猛然想了起来:终于想起来了!上一次能给我如此具有冲击力的兴奋和激动的事情,正是我那久违的初恋啊!

韩信见到此时刘邦惊喜万分的表情,知道刘邦不会再问出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便代替刘邦问道:“汉王觉得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呢?”

刘邦飞出去的魂魄经韩信如此一问,立即收回躯壳之内,刘邦定了一下神,说道:“对啊!下一步我又该做些什么呢?”

韩信自信地微微一笑,道:“很简单!您只需要能反项羽之道而行之,以博大的胸怀来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试问这苍茫大地不就由汉王您来主沉浮吗?!”

再看此时的刘邦,早就已经涕泗横流,此时此刻刘邦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心里十分后悔对韩信重用太迟了,一方面他又十分惊喜,因为他确信,此时的韩信不是旁人,正是神灵化身为人前来帮他实现王图霸业!

当晚刘邦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刘邦依照韩信的建议,留下萧何总管后勤工作筹备军粮,同时部署全体将领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打响正面反对项羽的第一枪——突袭章邯。

我们先不着急看后面刘邦是如何同项羽进行正面PK的,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韩信其人到底对我们的职场有什么指导意义。

首先,阅读完韩信崛起的全过程之后,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历史上韩信真实的崛起过程,远远不同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那样。

换句话说,韩信绝对没有像某些作品中表现的那样,在一个很轻松、很迅速、很顺利的过程中,简简单单、痛痛快快地就被刘邦发现并委以重任,甚至更有影视作品把韩信和刘邦相见的过程改编成了“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刘邦再也不能忘掉韩信的容颜”,然后两个人就惺惺相惜进而走到一个战壕里来,然后韩信也就平地一声雷陡然而起,实现了所谓的“逆袭”。

或许这样改编很有戏剧性,更能满足一般人渴望自己一夜之间功成名就的幻想和意淫,岂不知,在无形之中就对人们的观念造成了一定的误导,也就是本章节题目中讲到的,这将会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于无形之中塑造了错误的“贵人观”。

在职场中,所谓“贵人”就是指能够在你命运的关键时刻能够给你重大帮助或者大力提携之人,他们的这种帮助往往对于你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整个人生的前进起到了灯塔和加速器的作用。

大家也看到了,韩信获得刘邦重视的过程是多么的坎坷、多么的曲折!而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韩信对追求(更确切地说是“挖掘”)自己“贵人”的锲而不舍!

请读者好好想一下你身边的人,他们对于所谓的“贵人”的认识,是否大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对“贵人”的渴望大于对“贵人”的寻找,对“贵人”的幻想大于对“贵人”的发掘。

请冷静地想一想这个问题。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对待所谓的“贵人”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反映了一种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投机主义心态,这是一种很致命的错误。

远的不说,就说刚刚给各位详细讲述过的韩信,他多次找寻属于自己的贵人,多次都碰壁,即使在刘邦这里也是三番五次地去尝试,最后才终

于遇到了他的贵人萧何。

即使是在遇到萧何之后,萧何也没有短期内发挥出所谓的“贵人”作用,直到韩信逃跑之后间接引发了萧何和刘邦的小误会,韩信才得以被重用和提拔,当然,韩信本人也确实有才华,这点毋庸置疑。

韩信找寻自己贵人的过程是积极的、痛苦的、锲而不舍的、令人感动的,而我们现实职场中的大多数人则是幻想的、意淫的、被动等待的、毫无方向的,越是这样也就越会在对贵人的渴望中离其越来越远。

有一句俗话,不知道误导大家多少年了,那就是“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这句话容易对大家造成一种错误的暗示,似乎只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足够强就可以成功,事实上,只是做好个人能力的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还要积极主动地像韩信那样找寻看得上自己的“贵人”。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连菜市场卖菜的都知道:光自己家的菜新鲜没用,还得扯起大嗓门不停地冲着来回的行人吆喝才行!

请问在职场中正辛苦打拼而暂时尚未成功的你,你真的做得比卖菜的小贩还要到位吗?

总之,在职场中,你只要像韩信那样树立正确的“贵人观”并付之永不停息的行动,就会从“尚未成功”变成“上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