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知识篇(下)
6482200000005

第5章 千姿百态的昆虫(5)

我们把树叶取下来,千真万确,它们是用丝挂在树枝上的,卷起来的干树叶的边被细丝缠绕着,细丝也缠在一起。

树叶里面究竟是什么昆虫呢?我们把这些叶子掰碎,因为这些叶子又干又脆,所以手掰起来很容易,里面原来是很多丝和许多小的白丝小茧。我们用针尖慢慢地把小茧细心拨开,小茧里面原来是一只很小的幼虫。我们现在已经清楚了卷起叶子的秘密了。它们原来是一种幼虫过冬的住处。

夏天,果园里有一些大白蝴蝶飞来飞去。它们的翅膀上既没有斑点,也没有条纹,只有一条条翅脉从覆盖着翅膀的鳞片下面显露出来。它们的名字叫山楂粉蝶。

山楂粉蝶落在花朵上的时候是为了吃东西;吸吮甜汁;落到树叶和青草上面是为了休息;落到苹果树、梨树、花楸树上面的时候,雌蝴蝶是为了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产卵。它产的每堆卵有50粒以上。

小小的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对它们来说,它们居住的叶子既是住处同时也是食物。

幼虫吐出细丝。它们用细丝把两片接近的树叶缠在一起,还用细丝把这两片树叶固定在树枝上面。每只幼虫所土的丝虽然细得只能勉强看见,可是幼虫很多,几十根丝却形成了一根牢固的线。这种线把树叶牢牢地拴在树枝上面。

幼虫还用丝织成被子。它们一孵化出来就织被子,而且只有在织完被子以后才肯吃东西。当它们没有被子、头顶上没有东西遮盖的时候,它们是不吃东西的。它们的食物是苹果树叶。

它们的食物总是在嘴边,只要低低头就能吃到。幼虫藏在被子里面,啃着树叶的嫩软部分,爬来爬去吐丝,结果,树叶渐渐干枯了,变薄了,卷起来了,可是“被子”却越来越厚,越来越暖和。也许它们知道冬天要来临了吧?不,它们什么都不知道。它们只是一味吃,一味吐丝织被子。这就是它们的习性。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8月,幼虫不再吃东西了。它们所居住的两片叶子卷缩起来,变成一个把两片树叶用丝缠在一起、而且牢牢地拴在树枝上的“越冬巢”。巢里是一层好像衬里一样的被子,幼虫就坐在“被子”和树叶之间;幼虫停止进食以后,它们就从“被子”底下爬出来,在巢里用丝织成许多小茧,每一个小茧里有一个小小的山楂粉蝶幼虫。

到了春天,当树芽刚要萌发的时候,幼虫苏醒了,它们爬出小茧,爬出越冬巢。

它们一冬都没有吃东西了,所以饥饿的幼虫就去啃树芽,一下就把几十片未来的叶子毁掉了。树上的嫩叶长出来以后,它们就去吃嫩叶。树叶越长越大,幼虫也越长越大。所以成熟的幼虫吃的不再是嫩叶,而是大叶子。

到了夏初,幼虫就在树上化蛹,再过两个星期,园子里出现很多白色的山楂粉蝶。如果这种蝴蝶不多,那还不能马上察觉;如果幼虫很多,那人们就不会不注意到它们。这不仅因为园里有很多大白蝴蝶在飞舞,而且有另一种标志可以说明这一点。

这种蝴蝶从蛹里羽化出来的时候,要排出一滴血红色的液体。如果这种蝴蝶很多,那末树木看上去好像溅满了血似的。在下雨的时候,这种树上会滴下血红的水滴,淌下血红的水流。

山楂粉蝶是一种害虫。要是春天果园里有很多山楂粉蝶,那么,苹果的产量准不高。

怎样保护果树呢?

秋天的时候,树叶凋零了,可是“越冬巢”却会仍然留在树上。在光秃秃的树枝上面一下就可以看到它们。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烧掉,并不是件太麻烦的事情。不留下“越冬巢”,日后果园里就不会有山楂粉蝶的幼虫了。

到了秋天和冬天,成群的山雀会在果园内飞来飞去。这些鸟儿很饥饿,在树上到处找食吃。它们并不放过这些“越冬巢”。它们把这些巢乱翻一通,从里面把藏着幼虫的小茧叼出来,然后吃掉。

到了春末,山楂粉蝶的幼虫便开始了各自单独的生活,直到蜕皮的时候才在枝杈上聚集到一起。它们长着短毛,身上有红色或是接近橙色的纵向花纹。鸟类并不太喜欢吃这种很容易被发现的幼虫,因为它们鲜明的警戒色告诉它们,这不是太好吃的食物。

用丝“腰带”兜在树枝、树干上面的山楂粉蝶的蛹,是很容易发现的。山楂粉蝶的幼虫在化蛹前往往几只爬在一起,以后就形成一堆蛹,老远就可以看到。可是鸟儿并不怎么爱啄这些蛹,因为它们的鲜艳色彩——在浅的底色上有鲜明的黑色斑点和橙色斑点——是含有警告意义的。

美丽的金凤蝶

凡是爱搜集蝴蝶的人,都盼望着捉到美丽的金凤蝶。

金凤蝶的幼虫与众不同,又大又粗,而且色彩鲜明。它是绿色的,身上有许多黑色横条纹,黑色横条纹上还有许多桔红色的斑点。伞形植物是这种幼虫的栖所,金凤蝶幼虫就吃这种植物。它生活在莳萝、胡萝卜和香芹的上面,生活在好像大“笛子”一般的植物上面,生活在蒿以及许多其他种伞形科植物上面。

金凤蝶幼虫的色彩是一种警戒色。这种幼虫好像说:“别碰我,我可不好吃。”如果有谁惊动它,它还用实际行动来显示它的“可怕”,忽然从头部后面挺出两根好像犄角一样的、鲜明的突起物。它用这种“叉子”来吓唬敌人,结果受了惊吓的鸟儿只好放弃这种可怕的猎物。还有,幼虫这时还会发出强烈的气味。

盛夏的时候;幼虫就在它生活的地方化蛹。有时它往低一点的地方爬,但有时留在高的地方;有时爬到叶子下面找一个庇护,有时就在赤裸裸的茎上化蛹……至于它们为什么有时在这儿化蛹,有时在那儿化蛹,这个问题却还没有弄清。何况也未必能够弄清,因为其中像是什么规律都没有。

我们可以根据金凤蝶的蛹的颜色来判断这只蛹是从什么地方采来的,是在高的地方还是在低的地方,是在阴影里还是在亮光下。在茎上,不是阴影里而是在光线充足地方化蛹,蛹的颜色就是浅的、黄绿色的。靠近地面的蛹、阴影里的蛹,颜色是深暗色的。

那么,如果幼虫是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化的蛹(把它拿来放在完全不透光的黑色盒子里面),那么蛹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许多人认为:“想必黑得像煤炭一样。”结果,他们弄错了。这个蛹的颜色是非常浅的,几乎是白色的,奇怪,在明亮的地方是浅色的,在阴影里它是深色的,可是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它不但不是黑色的,反而比亮光中的颜色更浅。

乍一看,这真是莫名其妙,但是,当我们知道金凤蝶蛹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我们可以捉一些金风蝶的幼虫来养。在它们接近最后一次蜕皮的时候,把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让有些幼虫在阴影里化蛹,另一些幼虫在有亮光的地方化蛹。这样就会和它们在大自然中化蛹的情况差不多了。我们还可以试验一下不同颜色的背景:深颜色的、浅颜色的、绿色的、黑色的,看看它们对于蛹的颜色有什么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在阴影和深颜色背景中的蛹是深色的,在亮光下面的蛹总是带有一些绿色的色调。

这样的颜色对蛹非常有好处。在阴影里,在茂密的叶层中,颜色深暗的蛹是不容易被察觉的,而在亮光下,绿色或黄绿色的蛹是不大显眼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叶子和茎的颜色都是鲜绿色的。

蛹的颜色原来是有保护性、隐蔽性的。但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颜色?还有,这种颜色是怎样形成的?要知道,幼虫和蛹都不会考虑到在阴影里或在亮光下自己最好穿什么颜色的外衣。当然,它们是什么也不考虑的,何况任何“考虑”和“愿望”都不能帮助蛹化成什么颜色。

我们知道,日光是由许多种有色光线混合的。天上的彩虹,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折射在白色墙壁上形成七彩光芒,物理教科书上谈到的光谱都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线——紫外线和红外线。

在蛹壳中有一些染色物质。蛹的颜色跟这些染色物质的成分、数量、分布情况都有关系。

光谱的光线作用于正在化蛹的幼虫身体表面,就会使染色物质的形成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而蛹的颜色就取决于哪种染色物质形成得较多,哪些染色物质形成得较少,取决于这些染色物质在蛹壳中的分布状况。

紫外线会促进深色的染色物质的发展。在阴影中化蛹的幼虫,吸收的紫外线比较多,所以蛹的颜色也比较深。

在明亮处化蛹的幼虫的皮肤,却受到日光中黄色光线的强烈照射。这种光线的作用会引起黄色和绿色染色物质的发展,结果就形成了黄绿色的蛹。

所以,幼虫化蛹的地点,它周围背景的颜色,就是决定蛹的颜色的因素。

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化成的蛹,颜色很浅,是灰白色的,身上还有一些深色或黑色的条纹。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在完全黑暗的地方没有任何光线,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因素会加强这一种或那一种染色物质的形成。

这就是金凤蝶幼虫化蛹呈现不同颜色的秘密。

可爱的昆虫——春蚕

春天来了,叶儿绿了,花儿也开了。

春蚕,一片桑叶上,附着一只黛绿色、圆圆的、胖胖的幼虫儿。这个弱小而贵重的生命,曾经赢得了多少人的赞美。“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的诗也正反映了春蚕吐丝的特点。

蚕,以它生命的结晶——那精美、闪亮的银丝,为我们人类造福,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了!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古代,大地桑树遍野,青枝绿叶之间,紫色的桑椹,散发着香气,那饱食终日的野蚕,摇头摆胸,悠闲地蠕动着。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野果中发现,这些绿色的虫儿能够吐丝结茧,茧壳能拉出细细的长丝,丝又可以制作成丝绒。他们想:这丝绒要是做成衣服,可能比麻纤维和葛草之类好得多。于是最早利用蚕丝的事业开始了。

先是利用野蚕。后来随着人们定居生活,野蚕开始在室内饲养,丝织技术也越来越高。

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吴兴县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挖掘到炭化了的丝绒、丝带和绢片。文物表明,最迟在公元前16世纪,蚕已经在我国广泛进行家养。古书中描述商纣王的豪华生活时写到,纣王穿的是“锦衣”,宫中以“锦绣为席”。这就说明,早在殷商时期,丝织技术就已经发展到绫织阶段,可以织平纹、斜纹、花纹等各种样式了。

考古工作者发掘到的战国时期的《采桑图》,十分逼真地描绘了当时劳动妇女采桑养蚕的场面。这幅《采桑图》,恰好可以用《诗经》中的一段诗文加以印证。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春天里一片阳光,黄莺鸟在歌唱。妇女们提着箩筐,走在小路上,去给蚕儿采摘嫩桑。

在我国历史上桑蚕业发展的最盛时期是汉代。汉武帝时向西方各国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沿着昆仑山北坡西行,经中亚、西亚,到罗马等国,成为我国连接各国人民的友好纽带。这条“丝绸之路”一直通行到唐代。今天仍然是我国人民与各国人民通过贸易进行友好往来的一个古老见证。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蚕的民族。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对蚕有着特殊的感情。蚕儿吐丝至死而造福于人类,它可称得上是一种忠诚的生物。你看它,吃的是片片桑叶,给人类献出的却是晶亮闪光的丝;睡的是土床,给人类献出的却是美丽、温暖的衣衫。它的一生只有四十几天,却一刻也不停息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吐丝、结茧,牺牲自己,直到吐完最后一根丝才停止奋斗!

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时,很小,名叫“蚁蚕”,吃几天桑叶后渐渐长大,就开始睡眠。睡眠一天左右,脱去旧皮换上新皮,又开始吃桑叶,这时候,蚕就是一周岁了。

接着,蚕继续吃桑叶,长大,又要睡眠,蜕皮,就是两周岁。这样连续四次,到第五岁后期,它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透明,准备吐丝了。吐丝完了,结茧自缚,它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类。

人们根据蚕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习性,把蚕比作出生不久的婴儿,亲切叫它为“蚕宝宝”。其实,蚕的睡眠并不是消极的休息,而是它在成长中进行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

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蜕一次皮,就长一回身体,而每次蜕皮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蚕睡眠时,体内并不平静。

昆虫学家已经揭开了这其中的奥秘。

原来,蚕的脑神经能分泌一种脑激素。脑激素又能使体内产生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的本领是使蚕蜕皮后仍然保持幼虫的面貌,抑制成虫的特征的出现,使蚕保持青春年少;而蜕皮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幼虫加速成熟。这两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推动着蚕的成长。当蚕到了5岁中期的时候,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基本停止,蜕皮激素的机能加强起来,蚕就成熟了。

蚕的二寸长的身躯,是一座奇妙的“加工厂”。蚕的粮食——桑叶中,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成分。

蚕吃进桑叶以后,经过消化分解,吸收桑叶中的蛋白质和糖类,造成绢丝蛋白质,绢丝蛋白质再形成绢丝液,绢丝液经过蚕的吐丝和凝固作用,就成了丝茧。所以茧既不同于麻纤维,也不同于毛纤维,而是一种生物蛋白质,它完全是由蚕的生命化成的。

一只在野外自然生长的桑蚕可以吐丝一二百米长,而现在经过人工饲养、选择的家蚕,一只就可以吐丝3000米以上。

如果把14000只家蚕吐的丝连接起来,就能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儿!你看,这小小的蚕儿,难道不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吗?

蚕儿只是在吃桑叶时发出沙沙的响声,此外,它的一生是温顺而默默无闻的。就是这默默无闻的小生物,给世界带来了绫、罗、绸、缎这些美好东西的原料。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从绿油油的桑叶,到晶莹洁白的蚕丝,蚕在为我们人类默默作奉献!

高明的“建筑师”——沼石蛾

石蛾的成虫,貌不惊人。这是一些不大的或者中等大小的昆虫。它们的颜色是朴褐色或是褐色,它们有四个略带黑色的翅膀,像“房顶”似的叠在背上,还有两只长长的触角向前伸出。

如果要找石蛾,得到水边去找。在水边,它们隐藏在草丛或是灌木丛里,白天很少出来活动。就是受到惊吓,它们也不总是立刻飞起来,而往往是左偏右晃地逃开。它们的动作很敏捷,来回乱窜。

傍晚的时候,石蛾就出来飞舞。它有时在水面停一下或是贴着水面飞翔。凡是钓鱼的人都知道这些“小虫子”,因为当它们在傍晚飞舞的时候,水面往往出现追捕它们的鱼儿激起的环形波。不但各种小鱼,连个儿老大的够和圆腹鲦都来捕捉石蛾。

石蛾的成虫活不长久,寿命只有几天或一个星期,很少有更长的。它们的口器很不发达,只能吸水,某些种石蛾连水都不会吸。不吃东西就活不长,把石蛾关在笼子里饲养的时候,给它们喝的如果不是白水,而是糖水,它们就会活得长久些。某些石蛾能活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之久。

石蛾的生活和水有密切关系,它们的幼虫就生活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