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求爱艺术动物求偶行为的形式是极其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求偶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求偶常常以奇特的动作、炫耀鲜艳的色彩和发出复杂的声音而非常引入注目,这是因为求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吸引配偶。通常是雄性吸引雌性,如雄鸟在生殖季节的歌唱,主要是为了吸引异性。也有些动物是雌性吸引雄性,如雌蛾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娥。鸟类具有极好的视觉和听觉,但嗅觉不发达,因此,鸟类主要靠表演各种动作和呜叫来吸引异性。生活在森林中的鸟类,由于视野受到限制,因此主要是靠叫声和发出其他声响(如啄木鸟的啄木声)来吸引异性。生活在开阔地域的鸟类则主要是利用行为炫耀求偶。例如,麦头风鸡通过在空中翱翔和翻滚,再加上它黑白分明的羽衣,使雌鸟从很远的地方就能注意到它。夜行性动物主要是靠听觉和嗅觉信息吸引异性,如夜莺的歌唱和夜鹰的颤鸣都是为了吸引雌鸟。夜出活动的昆虫则具有多种吸引异性的方法,除了释放出气味物质外,还有蝉和蟋蟀的呜叫,萤火虫的发光等。有些动物还可以借助于改造环境来增强对异性的吸引力,如园丁鸟用细树枝编织成巨大的鸟巢,然后用鲜花和各种物件装饰起来,极为醒目。又如沙蟹在沙地上掘穴,在穴中等待雌蟹到来,挖出的沙子堆成像金字塔一样的沙丘,使雌蟹从远处就能看到,这显然是吸引异性的一种视觉信号。
有些动物是通过聚集在一个特定地点来寻找配偶的。例如:蟾蜍常常迁移到一个池塘或湖泊中进行配对和产卵,每个个体都有机会同大量异性个体相遇。有趣的是,普通蟾蜍常常不加区别地抱握雌蟾和其他雄蟾。但当抱住雄蟾时,被抱握的雄蟾就会发出意思是“放开我”的特定叫声,听到这种叫声,雄蟾就会停止抱握。
在自然界,防止同异种个体杂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异种杂交很难产生后代,即使产生了后代,杂种后代也很难继续繁殖。因此,动物的求偶行为往往具有物种特异性,只能引起同种异性个体的反应。例如:刺蜥属的雄蜥是靠有节奏的摆头来吸引配偶的,但不同种的雄刺蜥摆头的速率是不一样的,而且雌蜥只对同种雄蜥的摆头作出反应。鸭类也是一样,不同种的雄鸭,其羽饰既漂亮而又互相有别,而雌鸭的羽色则都非常相似,这是因为雄鸭是积极的求偶者,炫耀其独特的羽饰再加上特有的求偶姿态和叫声,可以大大增强种间生殖隔离的效果。
一旦雌雄个体到了一起,往往是雄性的性兴奋水平高于雌性,使两性的性活动不协调。
因此,求偶行为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激发对方的性欲望。动物激发配偶性欲望的方法很多,许多鸟类的雄鸟在雌鸟面前所摆出的姿势恰好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鲜艳的羽衣,如孔雀和松鸡等。滑北螈的求偶则包括炫耀自己华丽的色彩和用尾击水,把水流送向雌螈,而水流中则含有自己的气味,同时,水流本身对雌螈也构成一种震动刺激。可见,雌螈是通过三种感觉渠道(即视觉、嗅觉和触觉)被激起性欲的,而且也为雌螈提供了三个信息来源,以便判断雄螈与自己是不是属于同一个物种。
有些动物的雄性个体在求偶时要向雌性个体奉献一点食物,这种有趣的喂食求偶现象可为雌性个体提供额外的食物来源,以供产卵和产仔的需要。同时,喂食求偶也可诱发雌性个体的性反应和减少它产生逃跑和攻击反应的可能性。
在蜘蛛类中,求偶的雄蛛有被雌蛛当成猎物吃掉的极大危险,因为雌蛛一般比雄蛛大得多,而且视力不佳。因此,雄蛛要实现与雌蛛交配,必须首先抑制雌蛛的攻击反应。在这方面,雄蛛有着各种各样的求偶技巧。有些种类的雄蛛,先与雌蛛保持一个安全距离,用足作波浪式的运动向雌蛛发出求偶信号,待雌蛛作出明确无误的性反应后,才敢上前接触雌蛛。有些织网蛛,雄蛛求偶时先在网的一角以特定的频率使网发生震颤(与昆虫落网的挣扎绝不相同),只要雌蛛不作出适当的反应,雄蛛绝不会冒险上网。更有趣的是,有一种雄蛛在与雌蛛交配前先用蛛丝把雌蛛捆绑起来,以保证绝对安全。另一种雄蛛则生有一种专门的附器,交配时用它堵塞住雌蛛张开的口器,使它失去咬噬的能力。还有一些蜘蛛,雄蛛先带给雌蛛一件“结婚礼品”(用丝缠捆的猎物),当雌蛛忙于处理和吃食礼品时便乘机和它交配。
对体外受精的动物来说,雄性个体排精的时间和雌性个体排卵的时间必须配合得很好,才能达到生殖的目的,排精或排卵的明显提前或延误都会造成配子的散失,使生殖成功率大大下降。求偶行为则有助于使两性的排精排卯时间趋于一致,就拿三刺鱼来说吧,当雄刺鱼向雌刺鱼求偶时,如果雌刺鱼对求偶行为作出了反应,雄刺鱼就会把雌刺鱼带到自己事先已建好的巢中,并激发雌刺鱼在巢中产卵,然后,雄刺鱼立即游人巢中排精,使卵及时受精。
三刺鱼的求偶程序实际上是雄鱼和雌鱼行为相互作用的一个链式反应(又称求偶反应链)。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的一个行为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反应,下一个行为就不会出现,整个求偶程序就会中断。例如:雌刺鱼如果对雄刺鱼最初的求偶行为无动于衷,雄刺鱼就不会把雌刺鱼带回自己的巢内。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刺激——反应链可以确保无论哪一方的性兴奋状态都不会太超过对方或太落后于对方,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排精和排卵不同时发生的危险性,从而提高卵的受精率。
求偶行为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尽可能从众多的异性个性中选择一个最好的作配偶。例如:杜父鱼常常等在洞穴中,只要有雌鱼经过它的洞口,它就会立刻冲出来,用颚咬住雌龟的头部,此时,性已成热的雌鱼会保持安静,允许雄鱼把它拖人洞内并开始产卵。如果是一只性尚未成熟的雌鱼,它的反应就像受到了攻击一样,拚命挣扎试图逃脱。可见,雄杜父鱼是用明显的攻击行为来检验雌鱼是不是适合于作配偶,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雄鱼总是能同性发育良好的雌鱼进行婚配。
刺鱼更加有趣,当一只雌鱼进入雄鱼的领域后,雄刺鱼往往是求偶行为和攻击行为兼而用之,据研究,两种行为交替使用,对雌雄双方都有好处,一方面雄鱼的攻击行为可以吓跑那些性兴奋不强烈的雌鱼,保证雄鱼只同性发育较充分的雌鱼配对。另一方面,雄鱼的表现也为雌鱼提供了一种依据,以便判断雄鱼保卫领域和家庭的能力,这可确保雌鱼把卵产在一只能很好抚育后代的雄鱼巢内(刺鱼是一种典型的雄性护卵护幼的动物)。
眼花缭乱的保护色每一种动物都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可以说,动物的体态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因为每一种动物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不过,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保护色便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保护色,就是指动物适应所栖息的环境而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的现象,因为这种协调的体色,对动物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因而称为“保护色”。
有些动物,它们的“保护色”是可以随着环境而不断变化的。最有名的例子恐怕要数“变色龙”了。“变色龙”又称避役,是一种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爬行动物。它躲在深草丛中的时候,颜色是绿的,与绿草颜色一致;当它爬上长满枯黄叶子的树上时,身上的颜色又跟着变成枯黄了。有一种叫鬣蜴的大蜥蜴,它变色的本领也是很有名的。当它游在水中时,全身呈淡绿灰色;当它爬上岸后,身体则变成了褐色,同泥土的颜色相一致。比目鱼在海底中生活,它的体色也能不断地随着水中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色泽几乎包括了我们所见到的各种颜色!
有些动物,它们虽然也有“保护色”,却不能像“变色龙”那样随时改变体色。不过,它们可以通过体色、姿势和行动上来相互配合协调,例如生活在海水上层的鱼,它们的背脊大都是浓青色或黑色,腹部和两侧大都是银灰色或白色。空中天敌若从上向下看,鱼背颜色同深蓝色的海水相似;水里天敌若从下往上看,鱼肚的颜色又同天空类同。
有些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颜色的变化。在稻田里活动的青蛙,往往带灰褐色;在小溪边和池塘草丛或荷叶上活动的青蛙,还有在树林中活动的树蛙,往往都带有绿色,色泽与绿叶相和谐一致。这类保护色又称隐蔽色。
有些动物,它们的体色在周围环境的配合下,能够使自己的轮廓变得模糊起来,不容易发现,就好比我们在树林中穿着色彩斑斓的“迷彩服”不易让人看得清楚一样。例如,菜花蛇身上有不同的花斑,在树林丛中就不易让人发现;生活在海底的衬托下看起来就像是树枝上的棘刺鱼,它们的体色往往同海底的泥土、岩石和水草的颜色“打成一片”,加上不同的斑纹和暗色的背景,使鱼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情况与非洲草原上有着不同色彩条纹的斑马、长颈鹿非常类似。这样一类保护色又可叫分割色。
在动物中,还有一些动物,它们的体色明显与环境不一样,鲜艳无比,十分醒目。原来这类动物身体大都含有某种毒素或者嗅味,其他的动物若是不小心吃了,要么非常“难吃”,要么中毒,给这些动物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渐渐地,鲜艳的色彩成了危险的信号:“我有毒,不能吃!”如一些有毒的毒蛾、箱纯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保护色”,只不过它们色彩鲜艳,起到的是一种“警戒”作用,因而又可称为“警戒色”。许多鸟类都不敢吃那些“花里花哨”的“毛毛虫”。
让人惊奇的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一些动物,如雪鸟、雪兔、北极熊等,它们在春夏间长着稀疏的棕黄色或灰褐色的毛,但一到寒冷的冬天,大地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时,它们能换上浓密的冬毛,变得浑身雪白,就好像是得了“白化病”一样。这也是它们适应北极生活环境的一种保护色,你要不仔细看,还真在白茫茫的世界中发现不了它们呢!
由此可见,动物的体态与它们所栖息的环境是相适应的,这种适应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通过自然选择逐渐进化而来的。
奇妙的复眼昆虫和甲壳动物的眼是别具一格。从外观上来说,它们头部是长着一对不小的眼,但仔细分析,其实每只眼是由几百只甚至成千上万只小眼组成,故特称为复眼。整个复眼呈半球状,每个小眼则呈锥状。如象鼻虫的复眼,如果在中部剖开一小部分,可以看到小眼一个挨一个地紧密地排列着。每只小眼朝外的一面有一层角质的晶状体,光线可以从此处透人,其他部分的表面是一层色素层,使光线不能穿过,从而使相邻的小眼相互隔开,成为功能上各自独立的小眼。复眼本身不会转动,动物是靠转动头部才使复眼朝向所要看的地方。经研究发现,在复眼注视某一目标时,通过小眼角膜晶体的折光系统,可同时在每个小眼形成一个物像。既然对于同一个目标,却由小眼形成许许多多相同的景象,人们不禁会问,这有什么必要?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不然,它非但不是“多此一举”,相反,这一装置有着许多美妙功能,人类还要拜它为师呢。例如,有模仿蝇眼而研制出的“蝇眼”照相机,有模仿复眼测量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的特别速度计等等。
复眼美妙功能之一,是提高时间分辨率。一件物体摆在眼前,人通常需要盯住物体观看0.05秒才能看清楚,但苍蝇或蜜蜂,只需约0.01秒就够了。螳螂从发现猎物到用带锯齿的前足捉住猎物,整个过程只需0.05秒就可完成。所以,有些一晃而过的物体,对人类来说根本未能看清,但具复眼的昆虫,可能已辨别出其形状大小了。上面提到的模拟蝇眼研制出的“蝇眼”照相机,它的镜头由1329块小透镜粘合而成,一次能拍摄出1329张照片,分辨率高达每厘米4000多条线条。这种照相机可以用来复制十分精细的显微电路,这些显徽电路在电子计算机中是广泛使用的。复眼的另一美妙功能,是它的高效测速功能,它可称得上是一精巧的测速计。如前所说的象鼻虫,它的复眼呈半球形,整个复眼的视野超过180°,就看东西的范围——“视野”来说,比人的要宽广得多。对一个在活动着的物体,如小虫子,复眼中的所有小眼,并不是同时看到它的,各个小眼是有先有后地看到这个物体的。反过来说,当具复眼的昆虫在空中飞舞时,对地上的花草等静止不动的物体,也不会像我们坐汽车、火车时看窗外的树木、电线杆那样,看到这些东西像在连续运动似的,而是看到一个个单个的景象。我们知道,放电影时,尽管电影画面是一幅幅的,但如果以每秒钟放映25幅的速度放映,那么那些动作不连续的画面,看起来会觉得是连续的。但如果让有复眼的昆虫去看电影,会是一幅幅不动的“定格”般的画面,若要它们感到是连续动作,每秒钟至少要放映几百个镜头才行。这对昆虫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它快速飞行时,不会把各种不动的物体看成是连续活动的。不然的话,既发现不了要“着陆”的花朵,要捕食的猎物,也不能准确地发现敌人,有效地躲避敌人。由于昆虫飞行时,每个小眼都在观看它的视野范围内的景物,并获得它所观测到的“数据”,而根据这些数据,它们的脑就能“计算”出自身相对于地面物体的飞行速度,所以,在“着陆”时,能调整它的飞行运动,自动控制飞行速度,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地完美着陆。人们正是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模仿复眼的功能原理,研制出一种飞行器(如飞机、火箭等)对地速度计。这种速度计是在飞行器上装备两个成一角度的光电接收器,而在地上一固定地点发出光学信号。由于两个光电接收器的位置是两者成某一角度(夹角)的,有如复眼中的某两个小眼,故它们必然是按顺序地接收地面上同一目标发来的光信号,因此,只要将两者接收到地面光信号的时间差,和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以及两个接收器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就能得出该飞行器相对于地面的相对速度,据此,就可以按要求来调整飞行器的飞行速度。
动物的群体生活有些动物具有独来独往的天性。比如有名的山林之王老虎,除了繁殖季节以外,从来不喜欢和同类做伴,甚至容不得同类的接近,所以,成语中有“一山难容二虎”的说法。但也有很多动物却耐不住孤独和寂寞,天生喜欢集群。例如企鹅、海象、蚂蚁等等。那么,这些动物为什么要集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