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跑赢通胀:通货膨胀下的理财之道
6474900000043

第43章 永远不要相信“最后一跌”的说法

通胀预期下,股市出现下跌的情形时有发生,然而每当出现一次暴跌后,人们总是习惯抱着“股市下跌空间有限,现在已属于最后一跌”的侥幸心理持股观望。殊不知,这其实不过是弱市中具有做多倾向的投资者或股评家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诚然,冬天过后春天肯定会到来,但冬天有多长,春天何时来临是不确定的。熊市里一个经典的理论,就是底下还有底。关于这一理论流传着一段精彩的话:地板下面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有地洞,地洞下面有地壳,地壳下面有地核,地核下面还有地狱,而地狱还有18层。这也许是对“最后一跌”最大的讽刺。因此,每遇股市下跌,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严寒的伤害而熬到春天降临的日子,才是股市成功者的生存之道。这就要求我们在确认趋势已真正逆转之前,对“最后一跌”之类的判断,特别是抄底之举抱非常慎重的态度。

在中国股市,无数的惨痛教训都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最后一跌”之说多半是有人在有意或无意地误导投资者。历年的股市交易资料表明,股市高位见顶,在跌了10%,或12%、15%后,就有人不负责任地说,现在股市已经是最后一跌,大家可以抄底买进,特别是当股市下跌出现阶段性反弹时,看到什么“三连阳”,或一根大阳线,就会令不少舆论乐观地认为春天已提早来临或已经不远,直至后来的一根长阴及其后持续缩量阴跌才使人们知道原来严冬并未完全过去,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从2009年9月16日,连续强势上涨的沪深股市开盘阶段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的两市股指午后突然大幅下跌就可以看出。在这次超级大调整中,每出现一次暴跌,就有很多人站出来大喊这是最后一跌,可是股指在这种喊声中一直跌到了2700多点,下跌幅度达55%,而且还在往下跌。有好多投资者本来已经逃了出来,可在这“最后一跌”的诱惑中又杀进股市,结果被牢牢地套在了半山腰。

实际上,正是由于人们在弱市中对“最后一跌”的滥用,才会出现一层又一层的套牢盘,以致那些缺少股市实际操作经验的投资者因为轻信“最后一跌”的说法,一次又一次地做了深套的冤大头。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该如何来避免受“最后一跌”的误导和伤害呢?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其抄可怕的“最后一跌”不断输钱,不如在股市见底后慢一拍见到上升趋势再买进,后者可能没有抄到“底”,但输钱的概率大大降低了。这也就是说,在股市下跌趋势没有改变之前,投资者应一直持币观望按兵不动,不抢反弹,不抄底,只有等到股市上升趋势形成后再跟着做多。这种操作方法,对少数对底部信号敏感且又有丰富的股市操作经验的人来说可能不管用,因为他们可能领先一步,在股市形成上升趋势之前就已经抢到了不少底部筹码。但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这个方法是保存实力避免深套而又能赢得一定利润的较稳妥的操作方法。

当然,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把握真正的“最后一跌”的特征,以抓住投资的良好机会。“最后一跌”的特征一般表现在7个方面:

1.市场人气特征

在形成最后一跌前,由于股市长时间的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被消耗殆尽。往往是在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股市离真正的低点已经为时不远。

2.指标背离的特征

指标背离特征需要综合研判,如果仅是其中一两种指标发生底背离还不能说明大盘一定处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个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离,那么,这时大盘则极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3.量能的特征

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在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地温和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才能说明量能调整到位。而且,有时候,越是出现低位放量砸盘走势,越是意味着短线大盘变盘在即,也更加说明股指即将完成最后一跌。

4.走势形态特征

形成最后一跌期间,股指的技术形态会出现破位加速下跌,各种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稍事抵抗并纷纷兵败如山倒。

5.下跌幅度特征

在弱市中,很难从调整的幅度方面确认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谚语:“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这时候,需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手段来确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跌。

6.个股表现的特征

当龙头股也开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资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纷纷跳水杀跌时,常常会给投资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促使投资者普遍转为看空后市,从而完成大盘的最后一跌。

7.政策面特征

这是大盘成就最后一跌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对一些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在行情发展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的积极配合。

投资者应综合分析市场“最后一跌”的7个特征,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为跑赢通胀打好基础。

阅读点睛:

股市的“最后一跌”往往会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到来。那些人人都认为的最后一跌则极有可能套牢投资者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