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献计说:“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但曹睿素怀疑忌。何不遣人往洛阳、邮郡等处,布散流言,道司马懿要造反;更作司马懿示天下榜文,到处贴上,使曹睿疑心,必然杀此人。”诸葛亮以为有道理,悄悄使人行此计去了。
事被曹睿所闻,大惊失色,急问群臣。太尉华歆奏说:“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现在反情已萌,可速诛。”曹真奏说:“不可。现在事情未知真假,随便加兵,正是逼他这样做,陛下可仿汉高祖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来迎,观其动静,就车前可擒之。”睿从之,亲自领十万御林军径到安邑。司马懿不知其故,因想令天子知其威严,于是整兵马,甲士数万来迎。
曹睿听报司马懿整军来迎,慌命曹休先领兵迎之。司马懿见兵马前来,以为天子车驾亲至,伏道而迎。曹休说:“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反耶?”
司马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于是问其故。曹休说了前面的事。司马懿说:“这必是吴、蜀奸细反间之计,欲使我君臣自相残杀,彼却乘虚而袭。我当亲自面见天子明辨。”
急忙退了军马,至曹睿车前,俯伏泣奏说:“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
曹睿疑虑未决。华歆奏说:“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曹睿依言,将司马懿革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凉军马,曹睿驾回洛阳。
诸葛亮散流言使司马懿削职,是利用曹氏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曹氏和司马懿原非一心:曹操出身于宦官,司马懿出身于士族,在东汉末年,士族和宦官矛盾十分尖锐,士族一般看不起宦官,因此曹操起事之初搜罗士人为己用甚为困难。
曹操曾要司马懿出来做官,他装病不出,后怕曹操要杀头才勉强应召。因此,曹操对他甚有戒心,华歆说曹操曾告诉他:“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足以说明,华歆为曹氏死党,因此一听司马懿有反情,则主张“速诛之”。而曹睿对司马懿“素怀疑忌”,虽然司马懿反情不落实,还是借此机会把他削职回乡。
正因曹氏和司马懿有矛盾,诸葛亮利用矛盾的反间计才立即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