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国智:品三国,立不败之地
6473400000010

第10章 谋事不机:何进反为所害

《三国演义》一开头便指出东汉末年致乱由:“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张让等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话虽不多,却概括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状况。显然,天下所以大乱,是由于汉灵帝宠信十常侍。因此,在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士族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每次都以士族官僚集团失败告终,经过二次党锢之祸,士族官僚集团势力大为削弱,宦官集团权力达到了最高峰。

汉灵帝竟尊称张让为“阿父”,其对宦官宠敬可想而见。汉灵帝如此信任宦官,因此导致政治腐败,人民遭殃,被迫纷纷起义;耿直之臣议论朝政,想有所改革,以挽狂澜于既倒,汉灵帝不仅不听,却认为这是造反,对士族更加不信任。他以为只有宦官才是“心腹”,所以事事听从“阿父”张让等的话;而他的这些“心腹”都是以媚上利己为职业,只要能取悦上意,可将坏事说成好事,闹出乱子又瞒着他。而对于真正正直进谏者,不是驱逐,就是杀头。导致汉朝江山垂危。

首先向汉灵帝提出忠言的是议郎蔡邑。他借灾异为辞,上疏指出“灾异”是“妇寺干政所致”。

所谓“妇”是指外戚,“寺”是指宦官,看了这一奏章,汉灵帝毫无悔悟,反听宦官以事陷蔡邑于罪,放归田里。

谏议大夫刘陶向贤帝揭露宦官的罪恶说:“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都是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引起的。朝廷正人都去,祸在目前!”汉帝听了大动肝火,对刘陶说:“你家里也有近前侍候的人,为何容不下我呢?真是岂有此理!”呼武士推出斩首。司徒陈耽为救刘陶,以头撞阶而谏,指陈十常侍的罪恶。

汉帝命令与刘陶一同下狱,并纵容十常侍于狱中将他们杀掉。

汉灵帝之所以对别人揭发十常侍异常恼怒,是因为十常侍所干的祸国殃民罪行,大都是出于他授意或纵容。

汉帝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授意宦官去设法捞钱,宦官们于是趁机上下联手,从中大捞一把。他们的私囊是无底的,所以其捞钱花样就日益翻新出奇。

宦官认为卖官捞钱最容易、最快、最多,便索性开了一个官员交易所,明码标出各种官价卖官:地方官油水多,其官价就比朝官高得多,而地方官及州郡肥瘦不等,于是就采取现在较为流行的投标的办法,谁肯出高价谁就走马上任,并且允许欠账,但限期加倍交还。

为增加卖官名额,卖出一官不久,又卖出一官去接任,有的州郡官一月内替换几次。买官的怕任期内收不回成本,一到任就拼命掠夺。仅是卖官所得还嫌不够多,又用各种名义,向州郡摊派,勒索财物,而负担最后都加在人民头上。

为保存家人性命,穷苦人家只好把仅存的一点点东西卖掉上缴赋税,因而最终出现了“寒不敢衣,饥不敢食”的惨状。人民的悲惨境地终于引爆了规模巨大的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

汉灵帝晚期,黄巾起义被基本镇压后,朝中宦官与外戚的斗争仍旧持续不绝。而外戚又分为不同的派别,他们有的与宦官相互勾结利用,朝政斗争错综复杂。灵帝刘宏有两个儿子,皇子刘辩为何贵人所生,皇子刘协为王美人所生,后来何贵人鸩杀了王美人,刘协由刘宏之母董太后养育。灵帝刘宏病重时,与董太后及中常待蹇硕商议欲立爱子刘协为太子,但顾虑何太后之兄何进为大将军,执掌兵权,遂召何进入宫,欲秘诛之,却被何进知觉,双方的矛盾于是剑拔弩张。

何进归私宅召诸大臣商议尽诛宦官,议事未决,宫内知情人忽来密报:“皇帝驾崩。今蹇硕与十常待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话刚说完不久,使命即到,宣召何进即速入宫,以定后事。紧急关头,何进与大臣策划了两项重大行动:

一,司隶校尉袁绍点御林军五千,全身披挂,护卫何进等三十余员大臣相继而入,就灵帝柩前,扶立十一岁的皇子刘辩即位,接受百官呼拜仪式。

二,即遂入宫收诛蹇硕。灵帝曾认为蹇硕壮健而有武略,任命他为上军校尉,参与军权。何进一并将其追杀,收编其所领禁军。

袁绍率兵欲乘势尽诛宦官,宦官张让等情急之下去何太后处乞求怜悯。何家本是起身屠户,何太后悄悄对何进说:“我与你出身寒微,如不是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主张赦免宦官。

后来,何太后与董太后的矛盾公开化,何进贬黜董太后并使人鸩杀于驿庭,收缴董氏亲族之权,宦官又借机散布流言,诋毁何进,欲夺权柄。袁绍等再次提出尽诛宦官之议,何进去征求何太后意见,何后明确反对说:“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不是尊重宗庙。”

鉴于宦党乱朝而太后又反对诛灭,袁绍向何进策划说:“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主簿陈琳认为:“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建议当机立断,就地诛灭。

当时任典军校尉的曹操认为:“宦官之祸,古今皆有。若欲治罪,当除元恶,只需交一狱吏办理就够了。”何进最终却采纳了袁绍的意见,他暗差使者,赶赴外镇召兵入京师。

张让等宦官知外兵将至,决定先行下手。他们安排刀斧手五十人藏于太后所居的长乐宫门内,一面入告太后,请垂怜赐救。何太后不知张让等阴谋,遂宣何进入宫,欲为宦官请赦。

何进得诏欲行,陈琳谏道:“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曹操提议:“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袁绍提议:“今谋已泄,事已露。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经过一番策划,由袁绍之弟袁术带精兵千余,布于宫外,袁绍与曹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黄门传懿旨:“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于是何进只身昂然入宫,被事先埋伏的刀斧手斩杀。袁绍等人闻变,率兵杀进宫中,起事宦官大部被杀,部分宦官乱中劫拥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避走北邙山荒野之地。

何进谋诛宦官,不仅自身被杀,少帝被劫,朝中一时大乱,而且凉州刺史董卓带甲二十万入京,后来擅行废立、独霸朝政,客观上加速了东汉王朝的没落。可以说,何进诛宦官是一次不顾客观实际、恣意妄行的失败的政治策划。

其一,召兵入京,其事必泄。陈琳对何进说:“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呢?”

在宦官势力极广的情况下,四方之兵入京的大事,宦官不可能无所听闻,所谓“暗召外兵”,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谈。而董卓奉诏入京时,为达到名正言顺的出兵目的,甚至公开上表,除宦官之事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其二,尚未除宦,而除宦官之名已经坐实,这就是“授人以柄”,何进还没动手,即促成了宦官先下手为强,因此,何进可谓愚不可及。

其三,召诸侯带兵进京,在当时王朝衰弱、众心不一的情况下,豪强聚京,必然会演出一场觊觎神器的争斗之剧,这就不是召兵者所能控制得了的。董卓后来在京师的所为正说明了这一点。正是陈琳所说“英雄聚会、心怀异志”。

可以认为,何进即使不被宦官所杀,也定会为后来拥兵入京的董卓所难容。

何进手握重权,又有众位大臣相助,剪除几个宦官首恶,本来易如反掌,他召外兵除宦,大概是因为何太后保护宦官,以外官名义除宦,带点“逼宫”的意思,剪灭宦官之举,所维护的其实主要是何氏外戚集团的政治利益,这一政治大计尚不能争取到妹妹何太后的理解和支持,所召外兵之将董卓又非何氏亲信,且贪如豺狼,难受控制,可见何进并不是个聪明的人。

在众位大臣的策划中何进选取了这一方案,表明了其政治水平的低劣。他在长乐宫死于宦官之谋,本来也是可以避免的,但他身居高位,不能驾驭江河日下的王朝中激烈冲突的各种复杂政治势力,身败名裂,却是必定的。是“权有余而智不足”的自然结果。

袁绍本提出“召外兵”诛尽宦官,陈琳认为是“倒持干戈,投人以柄”,曹操则主张除元恶,只用“一狱吏足矣!”三人的话高下之见是非分明,而何进却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大赞袁绍高见,说陈琳是“懦夫之见”,对曹操的金玉良言,却怀疑有“私意”(曹家祖上是宦官)。由于何进召外兵,后来董卓起兵入朝夺权,暴虐胡为,天下大乱。何进做错事,还自鸣得意,不知祸之将至;而曹操则已预见:“乱天下者,必进也。”

何进召外兵已错,而错上加错的,是让“临犯京阙”的外兵纷纷公开声言定为诛宦官而来。如果因力量不足而召外兵“清君侧”,则应该急、密,使对手措手不及;而何进有足够力量可诛宦官。他之所以大肆张扬,是为造成诸侯要诛宦官的强大声势,以迫使“太后不得不从”而已。

真是弄巧成拙,要杀人还要预告,使宦官能及早做好准备,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扑。而且何进手握天下兵权,不把十常侍放在眼里,毫无防备,一点警惕性也没有,这等于自己完全解除了武装,任由人为。何进之愚,没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