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建党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作用和实现正确领导的科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党的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成功地建设了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形成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所以,邓小平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
反映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主要文章有:《古田会议决议》、《〈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论联合政府》、《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概括起来,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一、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及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思想建设同理论建设相联系;组织建设同作风建设相联系,政治建设又决定了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方向,制度建设则为上述建设提供了党内的法律保障。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党的世界观问题的重要步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基础,它同党的作风建设更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它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思想建设是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全党,用共产主义思想改造和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
为什么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呢?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命题,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学说,因此,他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要将其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运用到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社会去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就得面对中国的实际。中国共产党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关键是怎么解决。在一个以农民为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举。毛泽东曾经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早在1928年,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发言中,曾不无担心地认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农村会失去无产阶级先进性,变成农民党;他担心红军长久住一地,会像大肚子女人一样,把老百姓的最后一只母鸡吃掉,势必遭到老百姓的反对。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大革命失败刚刚一年,党的成分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五大时的工人占53.8%,农民占18.7%;变为农民占76.6%,工人只占10.9%。党员的成分由以工人为主变成了农民党员占大多数,党处在农民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中,弄得不好,的确有变质的危险。
“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就是思想上建党的问题。试想,当红军在山沟里进行武装斗争的时候,怎么可能到城市里去拉来工人阶级入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就是现实。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果成为一个“农民党”,还有什么先进性可言?《古田会议决议》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初步形成。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从思想上建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主要解决党和党员的世界观问题,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及纯洁性。主要办法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一“克服”的结果,就能够把一个以农民为多数成员的党改造成为工人党。
1940年周恩来在共产国际的大会厅里介绍说:我们有毛泽东的领导,从思想上建党,能够建设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并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那些共产国际的执行委员们,那些熟读马克思著作的理论家和权威们,一时大为哗然,不以为然。但是实践早已证明,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加强党的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
1.政治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建党学说从丰富发展到成熟的时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说: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结合。这就是政治建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实事求是地分析党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制定党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以此去教育全体党员,使党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积极行动。政治建设是解决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的问题,为党确立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因而,它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
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历史经验证明:当党正确制定政治路线并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同政治路线的关系时,党自身就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胜利前进;反之,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乃至停滞、倒退。如何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呢?其一,要把坚持党的政治路线不动摇作为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要根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需要来研究和部署党建工作,围绕贯彻政治路线的实践来开展党建工作;其三,要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实际效果衡量和检验党建工作。
2.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导下,加强党员队伍、党的干部队伍、党的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保持党在组织上的高度一致,使党成为组织上牢固的具有战斗力的统一整体,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胜利完成。组织建设是解决党组织的纯洁性、统一性的问题,因而,它是党的建设的组织保证。例如,党的组织纪律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3.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坚持党性原则,不断教育党员和党的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良作风,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建设是解决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思想、政治、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作风问题,是群众关系中最直接、最敏感的问题,因而,它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三、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
党内斗争是指党内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原则分歧所引起的斗争。党内斗争的实质是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在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和矛盾呢?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因为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奋斗在复杂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环境里,经常处于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之中。加之党员的社会出身不同,思想认识有差别,即使出身是工人阶级,也会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观点。这样就会有一些不坚定分子侵入党的组织,从而产生各种分歧和争论。特别是在革命处于转变关头,或者在党外压力加大、党自身困难增多的条件下,这种分歧和争论就会更加激烈。毛泽东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怎么办?矛盾不能回避、掩饰,只能通过正确的党内斗争加以解决。
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是党内矛盾运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辩证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团结是斗争的出发点和目的;斗争是解决党内矛盾,实现党的团结的手段。具体来说:其一,党内斗争要站在党的正确立场和路线上,并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斗争。其二,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方针,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其三,要科学地评价党史上的错误,正确地对待党内犯过错误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