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64665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导致社会对立、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为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保证,奠定了坚实基础。1956年,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八大前后毛泽东所写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深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胆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与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科学地判断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地总结了党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全面地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同时,党中央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把和谐社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就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源于正确应对各种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应当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源于对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经验的准确把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有力地应对来自国际上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和胜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抓住各种机遇搞好经济合作和开拓世界市场,加快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发展,我们应借鉴西方的高科技发展经验,不断促进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围绕多极还是单极的斗争将长期存在,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称霸的斗争还在反复较量;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如金融危机的风险、经济危机的风险、垄断集团控制弱小和落后国家经济命脉的危险;由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互相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形势仍然很严峻;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继续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战略,动摇我们的理论基础和理想信念。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党要有力地应对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要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和谐局面。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1 000到3 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是多事之秋。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这样一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矛盾突显时期”。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3 000美元时期,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建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丰富和发展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条件、新问题,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要求,对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探索,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永恒主题的创造性回答,在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发展道路、社会主体的活动和地位、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和内在作用等方面,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丰富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多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面对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趋完善。

(三)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进而解决这些矛盾,从而促使社会更加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容十分丰富、特色十分鲜明的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涵:

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还存在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追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必要条件。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平等互利、诚信友爱,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

2.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

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即富裕人群、中等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的比例大致合理,收入差距适度,不同富裕程度、不同收入状况的人群和谐相处。城乡之间的和谐,即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区域之间的和谐,即实现区域之间均富、合作、互补、平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和谐,不仅指三个文明之间相互协调发展,还指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子系统内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有序发展。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如果对自然界采取无休止的索取和征服的做法,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了制度基础,但个人与社会之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都应体现和落实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只有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社会自身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使人与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人遵守社会的各种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

5.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是其他一切和谐关系的基础,因而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即要求个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魄。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使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公平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和谐、平衡与稳定,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是任何社会都应该具有的基本价值原则。公平是制度合法性的依据,是秩序的源泉。现阶段,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矛盾虽然渗透于各个领域,表现为各种形式,但从根本上说,都是利益因素所致的。因此,搞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调节,维护收入分配领域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公平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均等、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利益调节机制,进一步强化制度在利益协调中的基础性功能;要建立和完善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只有形成能够充分反映不同主体利益要求的表达机制,才能使利益主体充分表达各自的要求和意见,从而在相互沟通中达到相互理解、减少冲突、达成共识;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利益。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如果一个社会有了合理的、统一的社会规则,而社会成员又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这些社会规则,这就有了诚信,也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在现代诚信体系中,政府诚信是关键,企业诚信是核心,个人诚信是基础。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在这种状态下,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自觉行动有助于达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的和谐,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源泉,而充满活力又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各种障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美好的未来。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安定。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安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以及人心安定等几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政治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核心;经济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秩序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人心安定是社会稳定的综合体现。同时,安定不是封闭、静止状态下的安定,而是信息开放和社会进步中的安定。要实现安定,就必须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消除社会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态平衡中实现安定。当然,仅有安定还不能构成和谐,安定还要与有序相结合,这样才能构成和谐。因为在无政府、无组织的无序状态下,公平与正义就无人伸张,社会矛盾就不能及时得到调节和化解,不同利益群体就不能彼此和谐相处。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使有着不同利益与要求的群体和个人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发展经济不能以过度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也不能建立在环境逐步恶化的基础之上。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自然资源无序开采、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存在和扩大,不仅会影响生产发展,同时也会影响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其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约束力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的同时,党中央还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因为经济建设水平不高,因为与别人相比较差距很大,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因为要建设小康社会,因为要实现共同富裕,因为要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一切的基础。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是为了什么?毫无疑问,经济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一定是如此。为此,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否则和谐社会就成了“空中楼阁”。但是,在我国经济制约因素不断增多,特别是资源和环境成为瓶颈的情况下,不能再延续旧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动力。回顾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我们现在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不和谐因素,从根本上讲源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这就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性因素,加快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方面机制。因此,是否能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四)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与民主法治

人民民主是写入宪法的,是一个体现国家性质、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大问题。人民当家作主和经济建设,一个属于政治范畴,一个属于经济范畴,但是二者又是密切相连的。毛泽东说过,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报告对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都有比以往更具体的表述,从而便于操作。在中共十六大“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民主新要求,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提出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出“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党内民主要求,等等。十七大赋予民主新的内涵,提出的新举措表明我国的民主渠道在不断拓宽,民主途径在不断增多,民主发展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十七大报告还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要求。坚持民主法治,是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然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健全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这个棋盘里面的三颗棋子,只有每一招棋都下好了,并且使其相互促进,才会全盘皆活。如果有一招下不好,其他的两招也会陷入困境,从而全面受挫。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只有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才能够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够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只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与发展来促进社会稳定。

(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并形成强大的合力来加以推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渊源

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统治和管理体系,它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核心是政权,根源是经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有四个特点:第一,科学性。它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辩证法作为政治分析的根本指导方法。第二,阶级性。它公然宣称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第三,革命性。其本质上是从批判现行的政治制度入手,同时也不满足于解释政治现象,而着眼于改造社会。第四,实践性。这是认识政治现象和从事政治实践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次把复杂的政治现象放在社会经济、阶级和国家活动的背景下去考察,真正科学地说明了政治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原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