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6466500000015

第15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且还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从理论上说,他不仅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并曾一度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

一、毛泽东的认识

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搞政治、搞军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把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政党作用的标准,以此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具有十分严谨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主要内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毛泽东立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基本命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科学把握我国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毛泽东认为,生产力就是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本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这样的界定,为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经济和政治现象奠定了思想基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毛泽东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当然,在解决这些矛盾以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妥善并解决好这些矛盾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而且也是人们判断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在根据。

同时,毛泽东也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路。毛泽东认为,提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和矛盾,在于帮助人们通过对这些概念和关系的关注与了解,把握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解决这些矛盾创造条件。首先,毛泽东告诫人们:“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其次,他要求人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要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再次,他还告诉人们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事物:“我们不要迷信,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事物都有两面: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我们必须准备着还有坏的东西,否则一个问题出来了,就会认为不得了了。”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的理解日益深刻、透彻,提出了首先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两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建立独立、民主的国家,是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先决条件。194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搞政治,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什么?就是要破坏妨碍生产力的发展的旧政治、旧政府、旧军队……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力量不取消,生产力就不能解放,经济就不能发展。因此,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后来,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进一步指出,“政治不改革,一切生产力都遭到破坏的命运。农业如此,工业也如此。”因此,“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

1945年,毛泽东再一次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成为近现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使他们得到自由。所以,首先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

毛泽东认为:“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1963年,他强调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可见,毛泽东始终是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革命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的来看待的,这正是他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表现。

2.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使生产不断扩大,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能否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中心任务,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一个大问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便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国的中心任务提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指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看着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城市的其他工作都要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在农村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党的中心工作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

1953年7月29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法则是发展生产,保障需要,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领导作用的经济法则。”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发展生产力是中心任务。同年9月,经他亲自审定修改过的八大政治决议明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在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论述不仅明确指出了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的国情,而且再次把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这样写道:“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他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在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目的仍在于尽快地发展我国生产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当然,后来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在实践当中也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

把生产力看做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观点。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把生产力发展状况看做整个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关于这个认识,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也有表述:“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把生产力作为衡量、检验政党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当然,中国只有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的情况下,才能“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

二、毛泽东的探索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

(一)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使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因此,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曾经说:“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从“解放生产力”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飞跃,但同时也带来新的课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就是为了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任务是在1956年上半年提出的。其主要标志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题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1956年上半年提出这一任务,不是偶然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接近完成,中国社会即将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向党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二是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使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实践基础。三是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迷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中国共产党人重新审视过去几年从苏联学来的东西。毛泽东在1956年9月中共八大期间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时说,对斯大林的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一场解放战争,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能想问题,可以自由思考、独立思考了。

独立思考的探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

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里,八大虽然没有使用工作重点转移的提法,但实际上提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问题,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今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这是八大作出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第二,制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为了写《论十大关系》,毛泽东于1956年2月14日至4月22日先后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办负责人的汇报,并要求各地向中央汇报经济、干部、统战、失业安排等11个方面的问题;还通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部门约200到300个重要工厂、建设工地,向中央写出书面汇报材料。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也是一次建设经验的总结。1956年4月25日,中央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报告开头便提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十大关系前五个是关于经济建设的问题,包括:农、轻、重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后五个关系主要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以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认清什么是我国工业化的道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这个“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就是既不同于欧美,也不同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他提出,要以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把轻工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这是符合我国建国后工业化发展起步阶段的客观要求的。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他从农业关系到几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重要出口物资、农业是积累的主要来源六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他说,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到1962年,中共中央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人民的利益需要,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等把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主要界定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因此,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毛泽东就多次阐述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因此,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巩固民族独立,必需实现工业化。他设想,在民主革命胜利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工业化的目标被明确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4年以后,毛泽东又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早提法。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初步论述了科学现代化在一个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后来,则将原来提出的“科学文化现代化”改称为“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1963年1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以及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告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同时,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97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人大会议上再次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对“两步走”的时间作了明确规定: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正如邓小平所说:“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落后是要受人欺负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曾对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过巨大的鼓舞和指导作用,也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新时期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战略步骤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