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塑造淑女的101个细节
6463900000038

第38章 杜绝不良体态,做有修养的女性

“绿茵阁”咖啡厅在广州可谓声名赫赫,没有哪个成功人士不知道“绿茵阁”,然而,有谁能够想到,这个如今在广州市拥有16家连锁店、4000多个餐位和2000多名员工、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西餐厅,11年前在繁华的西湖路一处小楼阁上仅有8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

“绿茵阁”总经理林欣一双亮而有神的大眼睛总透着一种自信与憧憬,还有一份豪迈之情,她自我评价,她是属于那种不断向自己发出挑战的女性。

“绿茵阁所要做的并不是去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应该更多地注重如何去培养消费者的口味。”林欣说。

在“绿茵阁”刚开业的时候,她看到市场上的一些老牌国营西餐厅,由于经营状况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光顾者越来越少,而绿茵阁也由于琢磨不透消费者的口味,始终旺不起来。于是她意识到,如何将外来的西餐与本地口味相结合,使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可能是成功的秘诀。恰在此时,她“相中”了东方宾馆的掌厨人陈师傅,于是,她三顾茅庐,也许是林欣的诚意打动了陈师傅,也许是她的执着感染了陈师傅,陈师傅放弃了东方宾馆非常优厚的待遇而“屈居下嫁”到她这个当时仅有80个餐位又毫无名气的小西餐厅里。

这时,林欣变得忙碌起来,她抛开一切琐事全身心地投入在餐厅上,和陈师傅一起专心致志地研究菜谱。在做法上讲究“求新、求变、求实”的“三求”原则,不断地推陈出新,再加上精心设计、颇有成效的推广方式,如每推出一款新菜式,餐厅就举行抽奖仪式,让客人免费品尝,聆听客人的声音,最终让客人接受新推出的花色品味。在绿茵阁里,洋的洋到“黑椒牛排”,土的土到“堡仔饭”、“例汤”。就是这种土洋结合的中式西餐、这样的“酱油西餐”培养出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迄今为止,绿茵阁的各色菜式已逾千种。这种别具一格、洋为中用、融合人情与味觉的消费享受,深受食客的欢迎。后来,许多食客爱屋及乌,看到精美的餐牌爱不释手,竟偷偷地将餐牌带走。

在林欣的苦心经营下,绿茵阁发展势态良好,在1997年一年间就增开了35间分店,但林欣并没有就此打住,她还不满足。她积极筹划,绿茵阁又在广州西餐业内第一个设立了食物配送中心,这样,不仅保证了多家分店能够提供一样水平的服务,还大大降低了行业的生产成本。

“我们不仅仅是在做西餐,我们更是在创立品牌。”林欣一开始就把绿茵阁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投入了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心血。她充分认识到,有价值的品牌都是附加值高的品牌,所以她将绿茵阁的附加值定位在体现文化底蕴上面。

正是基于体现这样的文化底蕴,绿茵阁咖啡厅在装修风格上匠心独运,显示出了一定的时代文化。地处老城区下九路的绿茵阁分店显得典雅怀旧,墙上满是旧电影海报和照片,弥漫着广州“老西关”风情;寺右新马路分店墙上则挂满了款式各异的摆钟,充满了异国情调;而在起义路23号分店,“猫王”的旧照片打量着你;在新近开张的西湖路分店,则干脆将一架飞机搬进店里。一进店里,就可以看到各式飞机发动机和螺旋桨充斥着整个餐厅,而在二楼大厅正中,一架整形飞机安卧于地,机舱内沿过道两旁则被改装成了两座一台的格局,置身其中,恍如在太空中品味佳肴……广州的每一间绿茵阁连锁分店,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韵味。林欣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消费者品味提高了,对他们而言,绿茵阁已经不是单纯的满足吃饭的场所,还要有它的风格、情调和品味。”就是说除吃饭之外,客人对餐厅的风格、装修的表现、饮食的氛围、餐厅的品牌都有了较高的要求。

林欣作为企业的“带头羊”,坚信一定要多出去走走。“闭门造车”的做法只会将企业往死胡同里逼,只有多出去看、多见识,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将学来的东西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自己的特色。林欣极富创新意识,位于体育西路的那家绿茵阁就是林欣亲自创意设计的。餐厅的墙面上有西式油画、京剧脸谱、写实素描画、抽象画等,楼梯两侧挂满了陶瓷饰物,而餐厅的北区则以中式镂空木格为间隔,这其间将诸多中西文化的元素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

绿茵阁咖啡厅是隶属于广州三益实业有限公司的私营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父亲是董事长,林欣是公司的“总管”——董事总经理,主管公司的品牌经营,弟弟主管产品,而妹妹则是财务总监,一家人形成一个稳固的“金三角”。

然而,就是在三益实业有限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林欣却义无返顾地退出了家庭公司,在她看来,企业在创业的阶段,家族式管理是一个很好的组合,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因为亲情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它所带来的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是任何东西所能代替的,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概念正在逐步强化,企业核心领导人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这是关系到企业在成功的红地毯上能走多远的关键。在林欣的观念中,一直信奉着“有多大的人格就做多大的生意”这句话。她觉得每个人都有他生命中最风光的时期,“我”能创造的是一个故事,有更多的人可以创造更多、更美好的故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人不同的触觉和敏感。在30多岁的时候能把握的事情,40多岁就未必能把握得了,但企业不一样,它需要时时保持年轻,因此,林欣从不把“绿茵阁”视为私有,她愿意随时把“绿茵阁”让给能把它发展得更好、更完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