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编中医诊断学精要
6463600000022

第22章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一、脉位分类:(浮沉)

(一)浮脉

(1)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2)意义:一般主表证,亦见虚阳外越之里证。

[1]主表证(机理:机体驱邪向外)。

浮而有力——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

浮而无力——表虚证;(外感风邪表证)

浮紧——风寒证;(外感风寒表证)

浮数——风热证;(外感风热表证)

浮缓——外感风邪表证。

[2]亦见虚阳外越之里证(浮而无根)。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轻按即得

1.浮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也主虚阳外越证

2.散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至数不齐主脱证

3.芤浮大中空而软,如按葱管主亡血、伤津

4.革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

5.濡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困

6.洪脉来宽大,来盛去衰主热甚

(二)沉脉

(1)特征: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2)意义:主里证。亦可见于常人。

[1]有力为里实证(机理:邪实内郁,阻遏阳气,不能鼓动脉搏);

[2]无力为里虚证(机理:气血不足,阳虚气乏,无力鼓动脉搏)。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位深沉,

重按始得

1.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

2.伏推筋着骨始得,伏而不显主里证,见于邪闭、厥病、痛极

3.牢沉而实大弦长,轻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定不移主里证,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瘕

4.弱极软而沉细主阳气虚,或气血俱虚(以气虚为主)

二、脉率分类(迟数)

(一)迟脉

(1)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90次/分)。

(2)意义:主热证。

[1]有力为实热证(机理:邪热亢盛,正气不衰,邪热鼓动血液运行加速);

[2]无力为虚热证(机理:阴虚不足,虚热内生,亦可鼓动血液运行加速)。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来急促

1.数一息五六至主热证

2.促一息七至以上。数而时止,止无定数主热证:有力为阳邪盛极;无力为阴液枯竭,虚火至极(心气衰败,心阳虚浮)

3.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多见阳极阴竭,元气欲脱证

4.动脉体短小,滑数有力,应指跳突如豆仅见于关上主惊恐、疼痛

三、脉宽度分类(洪细)

(一)洪脉

(1)特征:脉来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2)意义:主热甚(机理:邪热亢盛,正气不衰,气盛血涌,脉管扩大)。亦可见于夏季阳气亢盛,气血向外的常人。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来宽大

1.洪脉来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主热甚

2.大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可见于健康人。疾病加重

3.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阳证、热证、实证。可见于平人

4.实来去俱盛,脉大而长,寸关尺三部举按皆有力主实证。可见于平人

5.芤浮大中空而软,如按葱管主亡血、伤津

6.牢沉而实大弦长,轻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定不移主里证,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瘕

(二)细脉

(1)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2)意义:主气血两虚;又主实寒、痛甚及湿证。

[1]主气血两虚(机理:气虚无力鼓动血脉,阴血虚不能充盈脉道);

[2]又主实寒、痛甚及湿证(机理:寒性凝滞,湿性重浊黏滞,均可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体细小

1.细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伤寒、痛甚及湿证

2.濡浮细无力而软(如絮浮水)主虚证、湿困

3.弱极软而沉细主阳气虚,或气血俱虚(以气虚为主)

4.微极细极软,按之无力,若有若无主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5.短脉体较短,应指不及本位主气病(气虚或气郁)

四、脉长度分类(长短)

(一)长脉

(1)特征:脉体较长,应指超过寸关尺。

(2)意义:[1]主阳证、实证、热证(机理:阳热亢盛,正气不衰,气血壅盛,脉管充实);[2]可见于常人(机理:气血旺盛,精气充盛,脉气有余,脉体长而柔和)。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体较长

1.长脉体较长,应指超过寸关尺主阳证、实证、热证。可见于正常人

2.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健康中老年者亦多见

3.牢沉而实大弦长,轻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定不移主里证,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瘕

4.洪脉来宽大,来盛去衰主热甚

5.实来去俱盛,脉大而长,寸关尺三部举按皆有力主实证

(二)短脉

(1)特征:脉体较短,应指不及本位(只出现寸关部,尺脉不显)。

(2)意义:主气病(气郁或气虚)。

[1]有力为气郁(机理:气滞血瘀或痰凝食积,使气机阻滞,脉气不能伸展);

[2]无力为气虚(机理:心气亏虚,无力鼓动血行,使心血无以充盈脉道)。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位短小

1.短脉体较短,应指不及本位主气病(气虚或气郁)

2.动脉体短小,滑数有力,应指跳突如豆,仅见于关上主惊恐、疼痛

五、脉力度分类(虚实)

(一)虚脉(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1)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2)意义: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机理: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虚不能充盈脉管。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体小,脉力松软无力(应指无力)

1.虚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主气虚、血虚

2.弱极软而沉细主阳气虚,或气血俱虚(以气虚为主)

3.微极细极软,按之无力,若有若无主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4.濡浮细无力而软(如絮浮水)主虚证、湿困

5.散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至数不齐主脱证

6.芤浮大中空而软,如按葱管主亡血、伤津

7.革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

(二)实脉(一切有力脉象的总称)

(1)特征:脉来充实有力,其势来去俱盛,应指幅幅,脉大而长,寸关尺三部举按皆有力。

(2)意义:主实证(机理: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亦可见于正常气血旺盛之人。

[1]脉实偏浮数为实热证;

[2]脉实偏沉迟为寒实证。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应指有力

1.实来去俱盛,脉大而长,寸关尺三部举按皆有力主实证。可见正常人

2.洪脉来宽大,来盛去衰主热甚

3.长脉体较长,应指超过寸关尺主阳证、实证、热证。可见于正常人

4.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健康中老年亦多见

六、脉流利度分类(滑涩)

(一)滑脉

(1)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2)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孕妇的孕脉。

[1]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机理:痰饮、食滞等阴邪内盛,充盈脉道,气实血壅,鼓动脉气;火热之邪波及血分,血行加速)。

[2]正常可见于青壮年、孕妇等气血旺盛者(机理:气血旺盛之征象)。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往来流

利圆滑

1.滑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2.动脉体短小,滑数有力,应指跳突如豆,仅见于关上主惊恐、疼痛

(二)涩脉

(1)特征: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律与脉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

(2)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痰食内停和精伤、血少。

[1]主气滞血瘀、痰食内停(机理:邪气内停,脉道受阻,脉气往来艰涩有力);

[2]主精伤、血少(机理:精血亏少,脉道失濡,血行不畅,见涩而无力)。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不流利

1.涩往来艰涩不畅,脉律与脉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 有力——主气滞血瘀,痰食内停

无力——主精伤、血少

2.结缓而时止(不流利),止无定数有力——主阴盛气结

无力——主虚证

3.代缓而时止(不流利),止有定数 无力——主脏气衰微

有力——主痹病疼痛、跌扑损伤、七情过极

七、脉紧张度分类(弦濡)

(一)弦脉

(1)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2)意义: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亦见于中老年健康者。

[1]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机理: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均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气敛束不伸,脉管失其柔和);

[2]亦见于中老年健康者(机理:精血衰减,脉道失濡无弹性)。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象紧急

1.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健康中老年者亦多见

2.紧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或按之左右弹指主实寒证、疼痛、宿食内阻

3.革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4.牢沉而实大弦长,轻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定不移主里证,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瘕

(二)濡脉

(1)特征:浮而细软,应指少力,如絮浮水,轻按相得,重按不显。

(2)意义:主诸虚、湿困。

[1]主诸虚(机理:精血阳气亏虚,无力运血);

[2]主湿困(机理:湿邪阻遏阳气脉气不振)。

(3)相类脉: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脉象松软无力

(低紧张度)

1.濡浮细无力而软(如絮浮水)主虚证、湿困

2.弱极软而沉细主阳气虚,或气血俱虚(以气虚为主)

3.微极细极软,按之无力,若有若无主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4.散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至数不齐主脱证

5.缓一息四至,来去缓怠无力主脾虚气血不足;湿邪

八、脉均匀度分类(结代促)

相类点相类脉特征意义

节律不齐,有间歇

(机理:脉气不相连续)

1.结缓而时止,止无定数有力——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

无力——主气血亏虚

2.代缓而时止,止有定数无力——主脏气衰微(心的器质性病变)

有力——主痹病疼痛、跌扑损伤、七情过极

3.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有力——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食阻滞

无力——脏器衰败(心气衰败,心阳虚浮)

4.散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至数不齐主脱证

5.涩往来艰涩,脉律与脉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痰食内停;主精伤、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