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6459500000026

第26章 情绪加工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一、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情绪特点

(一)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抑郁、焦虑等的情绪人格特点

抑郁是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一个主要因素。Young(1997)用Zung抑郁测验调查结果显示,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存在相关。Young和Rodgers(1998)认为,忧郁倾向越高,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情况就越严重。Loytsker和Aiello的研究揭示,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的特征可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发生。Young和Rogers(1997)用网络成瘾诊断测验与16PF测验进一步评估与导致网络成瘾相关的人格特征,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区别于非成瘾者在自主、警觉、情绪化三指标上分数较高,在自我开放性及世故性上得分较低。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Kault等设计问卷对73个家庭的173人进行调查)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显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孤独、敏感、忧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利用个案分析法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脆弱、多疑、兴趣单一、情绪不稳定、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喜欢独处,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难。有调查发现,54%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报告说他们从前曾有过抑郁症史,54%的人患有焦虑症。Shspira采用面对面的结构—半结构访谈技术对20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被访谈者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均符合《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中规定的冲动控制障碍(ICD)的诊断标准,而且所有被试同时还至少表现出符合DSM-IV中规定的Ⅰ型精神障碍(包括情绪障碍、精神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的一种,其中具有情绪障碍(85%)、焦虑障碍(70%)的被试者最多。

国内黄岑通过对网络依赖的对比实验,发现无网络依赖组与严重网络依赖组在强迫性、焦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很多网瘾者以前也是酗酒者和其他物质成瘾者,他们利用上网发泄情绪以排解压抑的心情,将网络作为现实问题的一种暴露方式或发泄工具,使压抑的心理和焦虑情绪得到安慰与释放。江楠楠研究发现,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李秀敏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具有内向、孤独、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但敢于冒险、富于幻想等特点。

(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具有冲动性感觉寻求的特点

感觉寻求是指个体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感觉及体验的追求,是一种探索奇异的具有刺激性情境的人格倾向,一般是以欲望和行为动机出现,一旦特定的情境引发,就容易使个体处于一种激动的情绪状态中,表现出个体想要达到某些目标的期望。Young发现充满了刺激性的网络游戏更容易使人上瘾,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在上网后试图寻找快乐,并且在离开网络后仍然沉溺于网上的经历和情绪体验。国内学者敏松丽等人用感觉寻求问卷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感觉寻求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网络成瘾者的感觉寻求总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杨文娇等人针对不同的成瘾类型,利用感觉寻求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TAS—寻求激动和冒险、ES—寻求体验、DIS—放纵欲望、BS—厌恶单调)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测查,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在DSI和BS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游戏成瘾者,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在DIS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在TAS上也出现较显著的高水平。因此,研究者多认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更具有感觉寻求的特点。

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大多具有抑郁、焦虑、敏感等情绪的人格特征,因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更容易感受到内心的情绪反应,有更多的情绪困扰,而他们往往又选择使用网络来释放压力、排解心情。

二、情绪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情绪主要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情绪对执行功能的影响也分为两个方面,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孟昭兰等人进行了各种情绪对认知操作的(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正性和负性情绪之间,对认知操作的影响是有显著差别的。

积极情绪能强烈地促进执行功能,Lsen采用多种方式(如给被试糖果、阅读卡通书、听到成功反馈、看电影等手段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积极情绪与认知灵活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情绪能提高认知灵活性。Ashby以其神经心理学模型解释了积极情绪对认知任务的促进效应,认为皮层上多巴胺的少量增加可使认知灵活性提高。国内王艳梅的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地缩短了完成任务转换所需的时间。

关于消极情绪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消极情绪对抑制控制(自我控制、冲动控制)能力的研究较为多见。这一系列的研究都表明消极心境导致较差的抑制控制。当人们焦虑、心烦时,他们更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和表现出抑制控制不能。

在对物质成瘾者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的情绪使得人在努力戒烟时失败,并且一般来说,当人们忧伤或者焦虑时会吸更多的烟。实验室诱导被试产生焦虑时导致吸烟的行为增加。

对节食者的研究也同样发现,当他们焦虑或者抑郁时,更有可能过量饮食。在许多情况下,负性情绪引起暴饮暴食,而当反思自己节食失败时,会感到更加忧伤,因而吃得更多。把吃和忧伤连接起来多重链接或者机制的存在,是由不同模式提出的,比如自我威胁和身体危险不同地影响了节食者,但是一般来说,限制饮食倾向于被令人厌恶的情绪状态破坏。

对赌博者和疯狂购物者的研究表明,这种行为的抑制控制在负性情绪时同样是失败的(Peck,1986)。人们相信赌博或者购物将会使他们感觉更好(Dickerson,1991)。

针对以上情绪对执行功能的影响,Gray提出了强化敏感理论RST(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来进行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控制主要是依赖于BlS与BAS两个神经系统,BIS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则与焦虑有关,而BA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则与冲动性有关。BIS与BAS彼此竞争以实现对行为的控制,在被激活后,BAS将激发趋向行为,与之相对,BIS是一个停止系统,激发躲避行为,抑制正在进行的行为并对环境信息作进一步的加工。该理论将儿童的行为失调和成年人的抑制控制不能归结为行为激活系统活动过度或难以中断及调节激活系统控制的行为。此外,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冲动型感觉寻求这一特质群体的行为。

中央执行功能的冷热系统理论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解释情绪对执行功能的影响。Zelazo等人将执行功能划分为“热”执行功能和“冷”执行功能。前者以高度的情感卷入为特征,需要对刺激的情感意义作出灵活评价,后者则更可能由相对抽象、去情景化的问题引发。许毅总结了自我控制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机制,即“热”系统和“冷”系统。“热”系统主要包括行为激活和行为抑制系统,“冷”系统主要包括对注意的控制、对自我和环境的编码和信念。抑制控制不能者大多是因为行为激活系统兴奋缺乏行为抑制系统的抑制调节。

三、情绪加工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大多数关于执行功能的研究多集中在“冷”执行功能上,直到近年来,关于“热”执行功能的研究才越来越得到重视。Gregor在一项情绪对边缘人格病人抑制控制机能的研究中发现,边缘人格障碍病人相比对照组对负性情绪材料表现出抑制控制能力的显著降低。此外,在对强迫症、多动症、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中,已有许多关于情绪加工对执行功能影响的文献。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中,还较少看到这方面的文献。本节从情绪加工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入手,了解情绪加工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抑制控制能力的表现特点,为干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提供了一条途径,可以通过教会青少年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抑制控制行为的能力。本节的研究假设是,对与网络相关的词和负性情绪词的反应,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可能表现出抑制控制不能。

被试的选择是通过雷雳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在广州市一所普通专科学院随机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量表总平均分大于3.15分的为PIU组被试共30名,色盲的被试排除在外。其中男生18名,女生12名,平均年龄为19.4岁。在参与量表调查的同学中选取量表得分较低,在年龄、性别、专业上相匹配的30名被试为对照组。

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参照Gergor Domes等人的做法,在显示器上每次呈现两个词,这两个词分别为某一特殊颜色的材料用词,例如红色字体的“聊天”,上面或下面是这一黑体的颜色词,如黑色字体的“红色”,要求被试迅速、准确地判断实验材料词的颜色是否对应于颜色词所指示的颜色。

该实验所用的材料词分为四类,分别为网络相关词、中性词、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每类词各九个。这四类词均为双字词,让60名本科生(男、女各30名)进行典型性判断,对其结果统计分析后选出了每类被选频率排在前九位的词作为材料用词。

刺激在15英寸IBM液晶显示屏上呈现,实验程序用E-Prime软件编写,电脑自动记录被试的错误率和反应时间。

采用2(PIU组,对照组)×4(网络相关词、中性词、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为被试间变量,类别词为被试内变量。被试分批在机房统一施测,测试前,主试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被试说明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正式测试前,有一个短暂的练习,在被试熟练掌握后再进行正式测验。首先屏幕中央出现“+”字,被试须两眼凝视“+”字符。500ms后,在屏幕中央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迅速判断材料用词的颜色是否对应于颜色词所指示的颜色。如果材料用词的颜色与颜色词所指示的颜色一致时,用左手食指按F键;如果不一致时,右手食指按J键。四类材料词,每类各九个词,每个词呈现四次,一致与不一致各呈现两次,该实验共有144个Trial,刺激按完全随机的顺序呈现。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来比较PIU组与对照组在四类刺激词上的错误百分率和反应时差异。

PIU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类别词上的错误率和反应时的基本情况。在错误率指标上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的主效应显著,PIU组被试的错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类别词的主效应显著,多重比较的结果发现网络相关词的错误率显著地高于中性词(p=0.04),负性情绪词的错误率也显著地高于中性词(p=0.00),其他类别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组别与类别词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对PIU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类别词上的错误率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网络相关词上和负性情绪词上,PIU组犯的错误明显比对照组多[t(58)=3.52,p=0.00;t(58)=4.46,p=0.00],在其他两类词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在反应时上进行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4.63,p=0.04),PIU组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类别词的主效应显著(F=2.89,p=0.04),多重比较的结果发现网络相关词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中性词(p=0.04),负性情绪词的反应时也显著长于中性词(p=0.00),其他类别词之间无显著差异。直观地反映了两组被试在不同类别词上的反应时音特点,可以看出PIU组在各个类别词上的反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网络相关词和负性情绪词最为突出。

情绪Stroop范式与传统的Stroop范式不同,它的任务中包含有与情绪相关或是与成瘾物质相关的语义词。近20年来,认知领域内越来越注重对情绪刺激加工的研究。在许多对临床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以及药物成瘾等被试的研究中,都发现被试对情绪一致性材料或与症状相关的材料表现出共同的注意偏好和抑制困难。这可能是因为对情绪反应的控制会占用认知资源,压抑情绪反应会大大地降低认知机能。压抑情绪、抑制反应倾向都可以导致抑制控制能力的下降。

本实验通过情绪Stroop任务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在本实验中,PIU组被试对网络相关词和负性情绪词都表现出较长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错误率,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PIU组被试对网络相关词和负性情绪词存在更多的注意偏好和抑制不能,在作判断任务时分心而导致较长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错误率。此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本来就普遍存在抑制控制不能的缺陷,而与网络相关的事物和负性情绪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抑制控制能力。

在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个体中,有许多人在生活中也存在缺乏家庭关爱、社会支持的问题。该研究从情绪对抑制控制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使得个体过度使用和迷恋网络的原因更容易理解。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从干预青少年的冲动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方面来考察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可尝试通过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行为和情绪问题来预防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

目前,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还仅局限在实验神经心理测试上,以后的研究可以一方面尝试设计出更完善的实验范式,通过更精确敏感的指标来反映执行功能各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电生理和脑功能成像技术来考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生理特点,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干预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第十一章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互联网特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