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学习
6457900000018

第18章 模仿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人与人是不可能完全等同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等同。如果你在学习中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那你就去借鉴,但不要忘了你的目的是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别人的方法可以用,但不是完全地照搬照抄。

照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葫芦”是什么?是你要模仿的对象,是你要学习的对象。“瓢”是什么?是你要创造的对象。要构思的对象。“葫芦”和“瓢”之间有相似之处,有相通之处。因此,模仿着“葫芦”就可以画出“瓢”。照着“葫芦”画“葫芦”那是单纯的描摹。画出“瓢”才是创新,学习就是要照着“葫芦”的基础上最终画出“瓢”而不是单纯地画个“葫芦”就可以了。

创新永远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照着葫芦画瓢”的过程。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

模仿,是最古老而又最先进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成功者处事行为的95%以上,都是模仿别人得来的。

而且人类从有意识起,就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着一种观察和模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学习的过程中,找一个好的“葫芦”做参照物就可以画出好的“瓢”。

大唐“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眼球转瞬即被同朝诗人崔颢留在楼上的诗句所“勾去”。该诗名曰《登黄鹤楼》,如今已是千古传诵、尽人皆知的名诗。诗句内容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先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仙成的天才杰作,每每都令登临黄鹤楼之后来者赞不绝口,佩服不已。当然,大诗人李白也没有例外。

李诗仙吟咏着《登黄鹤楼》一路下来,越发佩服崔颢之才情,不由得感叹:“眼前有这么美好的景色却不能赞美,因为崔颢已经先题诗了啊!”口中虽然叹唱,心中毕竟不服,李白先生还是很想找一个机会,写出一首诗来与崔颢较较劲儿。

果然,后来李白在游金陵凤凰台时,灵感迸发,写下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单吟此诗,无论是才情,还是气势,恐怕都未输与《登黄鹤楼》。此后,“凤凰”与“黄鹤”在诗坛上比翼齐飞,嘤嘤相鸣,留为千古佳话。

此时,细心的读者想必早就看出来了,李白的诗虽好虽妙,却有着似曾相识的眼熟。

你真的没有看错。李白确实运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技巧和方法,那就是——模仿!李白的这首诗明显是模仿崔颢的诗写成的。像这种形似神似,却青出于蓝的模仿,就是模仿的最终、最佳的目的。模仿是为了超越原来的东西,为了有一天把“葫芦”打破。争取在模仿的过程中学到可以创新的外力,突破旧有的模式,达到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大的收益。

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邯郸学步”或者“东施效颦”,而是要善于把别人的经验、“巨人”的理论移植到自己的实践中来,为我所用,融化为自己的东西。模仿成功者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你便会有荡气回肠、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使事情充满生气。取众人之长而长于众人,虽令他人觉得似曾相识却又自具特色,原因是你已经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模仿中追求到了和谐的融合。

模仿,最终是要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也就是画适合自己的“飘”。齐白石曾经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模仿,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是在模仿、借鉴、融化的过程中凝结出自己的智慧之花、实践之果。从模仿起步,创出最适合自己的模式,走出一条“低耗高效”的新路。

择其上而从之

古人云:“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则得其下下”,模仿不是你什么都学,模仿的对象一定要有选择性,也许对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要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模仿众家,然后博采众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风格的路子,走一走,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那说明我们模仿得不到位,因为我们模仿的往往是别人成功的路子,别人成功了,我们却失败了,那我们肯定和人家有差距。不断观察,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也许我们就成功了。如果怎么努力,都不见效,那说明你选择的路子根本不适合你,你只好别寻他路,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然后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你把这一步做好了,那你就已经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了。

所以,学习他人的东西,一定是有选择性的。择其上而学。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用,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

“孔子少孤”而“贫且贱”,按当时的家境和礼制,孔子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但他是不大可能进入诸侯官学接受当时的高级教育的,那么孔子又何以“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呢?孔子高徒子贡说得好:“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也就是说,孔子的学习是学无常师、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按《论语》、《史记》、《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记载,孔子明确拜过师的人有郯子、蘧伯玉、师襄子、老子、苌弘等,学习的内容涉及礼、史、官制、琴术等。孔子不仅向当时声望显赫的社会贤达虚心请教,甚至“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田野山林之隐士,孔子皆能慧眼识人且不耻下问,可谓“智者知人”。比如《微子》篇的楚人接舆、何蓧丈人、长沮与桀溺,再比如“故畦拾穗”的田间老人林类,孔子皆遣学生执礼问讯,或自己亲临请益。

孔子虽然站在“学也,禄在其中矣”的士大夫立场而有些轻视稼穑之事,但他还是十分坦率地承认自己稼穑“吾不如老农”和“吾不如老圃”,自己乃“空空如也”,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就表达了一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明智之态度,可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绝不不懂装懂,粉饰无知。

《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老子曰:“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孔子也是这样的思想:善学者学无常师然时处有师,善者正面为师,不善者反面为师,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择不善而去,择其善而从。

我们学习同样要坚持“择其上而从之”的原则。在学校里学习。需要跟从一位好老师,借鉴一种好学法。在生活中,要跟从一位成功者,借鉴一种好办法。将他人的优点学到自己手里,并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人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时刻提醒自己学习,才能成为渊博的人。

孔子曾自谦道:“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不是原创型学者,但他博闻广识,去粗取精,也就成了天才的文化大师。

学习就是这样。在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去模仿、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去模仿,择其上而从之,这样才能走上正确的学习之路。没有选择,甚至择其下而从之,你只能得其糟粕。

最近的路就是模仿

很多人都经常会问:“成功有捷径吗?”如果你认为捷径就是一步登天、一夜暴富,那么,这样的捷径当然是不可能有的。其实真正的捷径就是少走弯路,而这条捷径就是模仿。

有一次,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做讲座。林毅夫是一位很富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他曾经是国民党军队的连长,后来只身偷渡从金门游泳到了厦门,后来考上了北大,又去了美国哈佛大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当我们在大力提倡民族创新精神时,林毅夫却认为现阶段中国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模仿。因为创新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因此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而模仿是将别人成功的经验直接拿来,省力省钱,且又不会走弯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也证明了模仿的优越性。美国为什么提倡创新,因为它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基本上没有太多对象可以模仿。

中国的捷径就是模仿,将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模仿来用。

其实人生成功也是这个道理,善于学习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模仿,要学会模仿。独特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独一无二,而更多的是一种综合,一种借鉴。

模仿成功者就是成功的捷径!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薪资应该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要学习成功的经验,有人会提出异议:“你强调模仿,总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没有创新,你会成功吗?”事实上,模仿不是提倡简单地照搬,模仿是一种综合的学习与借鉴,是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新必须靠模仿作为坚实的基础,没有模仿,哪来创新?有位哲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发现,只有找到,因为你发现的东西早已存在那里,你只不过是找到了它们罢了。”找可以学习的对象并从中学习,然后复制到成功,这就是捷径。

大清著名学者纪晓岚从不写书,只是编书,他认为前人已经有了许多的思想和见识,我们后人只要整理汇编出来就相当了不起了。

纪晓岚运用的方法,我们也一样可以学到,也一样可以运用它去取得成功。生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神经系统是一样的。成功者只是运用了正确的方法,而且他们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学到,同样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取得成功。因此向成功者学习,向优秀者学习就是捷径。

成功者用几十年摸索出来的路,我们没必要再用几十年去摸索,我们只要从他们那里学习过来就行了。就像我要去你家里,最快的方法当然是你带我去,因为你最熟悉这条路了。所以不论你干什么,进步最快的方法,就是去找到最优秀者,并向他学习。

有一次,全球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问安东尼·罗宾(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的高级私人顾问):“我认为我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并不比你差,而且我所交往的朋友都是百万富翁,可为什么你能成为千万富翁,我却只是百万富翁呢?”

“问题的关键正如你说的,因为你总是和百万富翁在一起,而我总是和千万富翁在一起。”安东尼·罗宾回答说。

将澳洲选手打败并且连赢四场比赛获得美国杯的网球高手康诺,曾经以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他成功的秘密:“我总是和杰出人士在一起,也让自己沾了光。”

多见世面,增长见识,去跟最优秀的人接触、交谈,就是学习的捷径。

如果你在你的朋友群中是最优秀的,这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你最优秀说明只有你能教给别人,别人教不了你,你就很难得到进步。因此,你永远要跟那些积极上进的人交往,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比你更优秀的人交往,多多接触,这样你就会越来越进步。就像下棋一样,经常找比你水平还低的人下棋,你的棋只会越下越臭;你应该去找高手,就算他们让你四五个子也没关系。跟高手下棋,才能取得快速的进步。

当然,学习别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近的路不是盲目摸索着前进,而是模仿。从成功人士那里模仿他们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