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情绪、性格、社会品德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青少年可能经常出现不适应环境与社会的不良心理,其表现为认识混乱、情绪异常、品德偏差和行为失控,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疾病。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或其中一方有心理不健康问题,就容易构成不健康的心理气氛,形成特定的心理环境,并对其子女产生影响,从而对子女的心理造成污染。
健康心理的污染其主要表现如下:
(1)认知方面的“心理污染。”
父母不健康心理往往表现出认识混乱。比如歪曲现实,看法过于偏激,秉持错误的价值观、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父母这种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很容易对其子女的认识过程和思想观念产生污染。比如,有的父母“金钱万能”、“利益至上”的错误思想对子女产生“污染”后,导致孩子在学校采取不合理行动。
(2)情绪方面的“心理污染。”
父母不健康情绪表现为对人对事不正常的态度和情感,甚至产生过度焦虑、敏感、多疑、担惊受怕、烦躁不安等。这些不健康情绪常常影响其子女的思想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子女在处理事情时就会不知不觉地与其父母具有“同感”和抱有同样的态度。
(3)性格方面的“心理污染。”
父母心理不健康在性格上表现为对人粗暴,遇事爱发脾气,或表现出畏怯退缩、抑郁、孤独和过分软弱、怕事等。这种性格如果在家庭中经常处于主导地位,就会直接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4)社会品德方面的“心理污染。”
父母心理不健康更多在反映在社会品德方面,表现为不诚实、造谣、偷窃、做事不择手段等。这些品德极易被那些缺乏辨别能力和难以抵挡诱惑的孩子所接受。例如,有的父母常从单位拿东西回家,还洋洋得意,结果成了子女捡到东西不还或进行偷窃活动的根源;有的父母在同事或领导面前说谎话,还自以为高明,而子女又模仿其办法欺骗父母和老师。
(5)生活习惯方面的“心理污染。”
父母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同时,要形成良好的心境,使心理上有轻松感和快乐感,从而减少心理冲突,避免各种“心理病变”。这样,就可以消除和避免对子女的“心理污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教育方法、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十分重要的。1~2周岁的幼儿没有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因此父母要逐一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鼓励孩子去探索,做对的要给予言语的鼓励,做错的要讲明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从头再来,直到把事情做好为止。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尽量去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讲明道理,坚决拒绝。一切顺从孩子的意愿、溺爱或粗暴苛求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幼儿耐心地讲道理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幼儿虽然对父母讲的道理可能不甚明了,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步明白这些道理。遇事给孩子讲道理对培养孩子平和的心态很有好处,在孩子长大后,他也会以讲道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当然,很多父母一味纠正他外在的偏差行为,那只会导致与青少年子女的疏离。因此,当孩子们需要理解时,尤其在他们闹情绪时,父母更要理解他们、同情他们,真心诚意去帮助他们,这样才能平息他们的情绪,收到好的效果。当然,施教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