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6451600000009

第9章 为什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说明人们很难做到自知。准确地了解他人不容易,一个人要准确认识自己同样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心理知识

社会心理学把人们对自己的感知、理解、评价叫做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和对他人的知觉相对而言的。

从静态的角度看,自我作为一个认识对象,可以从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等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被称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生理自我包括与自己的躯体有关的各个方面,如性别、年龄、体形、容貌、健康状况以及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心理自我包括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理想、人生观等方面;社会自我包括与自己的社会关系有关的各个方面,如自己属于哪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自己在所属群体中的地位、声望、人缘等。

自我的这些方面不是停留在同一状态、同一水平上,而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从动态的角度看,自我又可以从现实的与理想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两个方面分别叫做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是指当前自己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实际状况,而理想自我是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是自:我的理想形象。理想自我是人们追求自身发展的目标,例如一个高中学生希望自己今后要成为一个宇航专家,他会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改善自己的状况使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靠近。

人们认识事物和他人时,往往以自己作为认识的参照物,所以,自己就具有主体和客体这两种身份,自我知觉就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这样认识者和被认识者融为一体,认识者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被认识者也不是一个外在的对象,这给自我知觉带来了一些方便,也造成了很多障碍。心理引导

1975年萨伦西克等人做了一个实验,参加者是一些在宗教行为和对宗教的态度上差别不大的人。实验中把这些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者问第一组参加者是否“偶尔”看宗教报刊、去教堂或向牧师请教个人问题,问第二组参加者是否“经常”看宗教报刊、去教堂或向牧师请教个人问题。仅仅是问法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回答:第一组参加者说他们有很多上述宗教行为,而第二组参加者则说他们只有极少宗教行为。当进一步询问他们的宗教态度的时候,第一组参加者表现了比第二组参加者更为积极和强烈的宗教态度。

这个实验表明,人们会根据已经做出的行为或者已经公开承认的行为去推断自己的态度,而不仅是直接判断自己的态度。

态度的自我判断是这样,人们对自己其他方面的判断也有类似的特点。因为人们通过直接观察自己的内部状态或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推断自己的内部状态并不总是可靠的,所以人们也常常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与自己交往的方式来认识自我。

如果很多人说你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或者是一个聪明的人,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性格外向、智力水平高;如果人们一般不愿意与你打交道、有问题不会与你讨论、有好消息不大和你分享,你可能会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愚笨、不合群的人。表面上看把别人的评价和态度当作一面镜子来“照出”自己的真实面貌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遗憾的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由于受其认识能力、好恶、动机等的影响也未必客观,而且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会因为他人的暗示产生偏差。

其次,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常常会有一种证实、支持和提高自我价值,并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或威胁的倾向,这就是自我价值保护。当我们最亲密的人与另一个人发生争执,我们会觉得错误在对方而不在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我们在听报告或演讲的时候,容易记住那些与我们的观点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反对我们的观点和信息记得少、忘得快;我们愿意接纳那些尊重我们的人,而尽量躲避那些讨厌、反对或鄙视我们的人。这种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会使人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接受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对不喜欢的人的评价不屑一顾,这都会使自我知觉偏离实际。

再次,人们对自我发展的潜力的认识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学生可能会因为几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好就断定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能力。一个经商的人可能会因为初涉商海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没有经济头脑,一个口头表达有障碍的人会认为自己不善于社交。但是上学时成绩很差的学生有的成年后成为数学家,当初在商业活动中屡战屡败的人日后能成为商界精英,言语不流利甚至有口吃的人长大后却成为演讲家。这些事例说明人们对自己潜力不能武断地结论,人们对可能的自我的认识比对现实中的自我的认识更难。心理指导

想要发挥自身潜能,就需要对自己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自己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内部状况,可以通过自己的外部表现来推断自己的内部状况,也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但要正确认识自我,就要了解自我知觉的规律,通过多种渠道、从多个角度认识自我,尽量避免自我知觉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尽可能地使自己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