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漂亮的人让人看着舒服,能获得美感,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心理上的愉悦会演变成一种价值判断,那就是漂亮的人在各方面都好。心理知识
1974年,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论证了“体貌效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身材和相貌会让别人产生一些偏见。
实验的内容是,让一些男人来看论文,要求在看完论文后给出评价。在文章的最后贴着作者的照片,这些照片有漂亮的,也有丑的,不过都是女性。
结果发现,无论这些文章实际上质量如何,那些漂亮、有魅力的女性写的文章大部分被认为是好文章。而实际上,这些照片只是实验者随机贴上的,文章并不是那些女人写的。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观点,实验者又找了一些人假扮法官。他们给了这些“法官”三组罪案资料,上面写的罪行程度相当。其中两组在材料后附有“罪犯”的照片:一组眉目清秀,另一组面目可憎,而第三组没有照片。实验者请“法官”为这些人定罪量刑。
结果显示,第一组多被判无罪,第二组多被判“有罪”,而第三组则介于二者之间。
心理学家阿伦森也组织过类似的实验,他把大学生分成两组,听取同一个女生的答辩。在第一组中进行发言时,这个女生刻意地打扮了一下,显得很精神和靓丽。而在另一组答辩时则卸妆,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实验结果是:尽管发言内容相同,但在第一组时,学生认为她的发言更具有说服力,得分也更高。
事实上,人的容貌丑俊和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生活里,人们仍然倾向于那些外表潇洒或漂亮的人。一般情况下,身材好、长相俊美、有魅力的人让人羡慕并愿意与之接近,相反,自身外在条件不好的人容易受到冷遇。心理引导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尽管耳熟能详,尽管道理深刻,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还是不免常犯“以貌取人”的错误,这种事例不胜枚举。
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的庞统就因为刘备的以貌取人,差点被历史埋没了。《三国演义》的第57回记载,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但见面之后却心中不悦,因为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面容古怪,加之庞统不推崇孙权一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认为庞统不过是一介狂士,没什么大用。
鲁肃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的时候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期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逼走。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爱才心切的刘备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不高兴,也不重用他。
有旷世之才的庞统,只因长相不俊竟然几次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于是,他终日饮酒为乐,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他的才华,这下,庞统才被封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
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被认知到的特征就是一个人的外貌。尽管人们也许会口口声声地说,美貌是表面的、肤浅的特征,但人们就是会对美貌的人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外貌缺乏魅力的人做出消极否定的反应。事实就是如此,这些表面的肤浅的特征确实经常发生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尤其是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
尽管相貌俊俏的人,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占到便宜,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体貌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在这样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误会。
《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武城人子羽,他想拜孔子为师,可是因为相貌和体型都不好看,孔子认为他没有前途,于是对他的态度特别冷漠,不愿意收他为徒。
自此,子羽发愤图强,刻苦学习,从不参加贵族娱乐,处事光明磊落,终有所成,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足足有300多个弟子跟随他同行。事情从楚国传到孔子那里的时候,孔子相当后悔,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论语·公治长》中记载,孔子还有另一个弟子名叫宰予,字子我,他长得眉目清秀,而且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孔子很器重他,可是渐渐地发现这个学生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学习而是躺在床上睡大觉,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在这两件事里,孔子对自己在这两个人身上的错误判断深为后悔,觉得自己凭言辞与外貌下结论是草率的。并且从宰予那里得出自己以往的不足,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心理指导
作为卓越教育家的孑L子,也难免会忘了应有的客观标准,甚至“以貌取人”。更何况是普通人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客观地对待一个人,不要轻易地只凭外貌就对这个人的能力、品质下结论,这样很容易产生偏见与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