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6450100000083

第83章 小城文人

古玩一条街,在城的背水处。沿河走去,一座石桥,桥那边,垂柳依依,街铺古旧,有一种燕子来去、古巷幽然之感。

王布衣在星期天,爱去转转。

王布衣不叫王布衣,原名王亮山,平时教书,写写字,喝喝茶,喝着喝着,就喝出了一种世外味,自名王布衣。一般人喊王亮山,答应。文化圈人喊,是万万不应的,道,喊王布衣。

一来二去,当校长的王亮山,就成了王布衣。

王布衣教书之余,爱逛古玩街。

每天,下班之后,王布衣不坐车,款款地迈着步子,去了古玩街,一个铺面一个铺面看,有时,也淘点小玩件,或一个鼻烟壶,或一个笔插,总之,花钱不多,纯属消遣。

“布衣,世外之人,也好此道啊?”有朋友讥笑。

王布衣微笑,掸掸衣袖道:“不在别的,在陶治心身而已。”说得大家点头,都说是是,玩物而不丧志,才是真名士。

王布衣挥挥衣袖,施施然而去。

一日,在古玩街漫步,忽见一书画店名“翰墨轩”的,走进去,一个白发长髯老头端坐椅上,双眼如电。面前桌案上,放一幅字,老人凝目细思,不时用手指敲敲额头。

王布衣迈步过去,也细看那字帖,一看之下,大惊,只见宣纸之上,烟云满纸,下面题款:眉山苏氏。

“不像啊!”老人自言自语,“可印章又不假。”

“绝非大苏手笔。”王布衣细细揣摩,终于忍不住了,接茬。

老人抬起头,望着王布衣,等待他说下去,王布衣用手点点字,道:“此字虽有东坡先生笔法,但字体不够丰润,须知,东坡先生自称其字为‘墨猪’,可见其肥。”

老人点头,道:“老朽也是这样想的,可印章是苏子手法不错。”

王布衣一语道破:“此为东坡先生之子苏迈之作,苏迈笔记载,他有一方印章,为东坡先生手刻。”

一语惊醒梦中人,老人连敲额头,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忙请屋内坐,一人一杯茶,谈起书画典故,不时互叹相见恨晚。

以后,无事时,王布衣必去老人处小坐一会儿。

一天去时,看到老人案头有一花瓶。走进细看,王布衣眼睛睁大了。

花瓶为白色,通体有裂纹,细小如蚊足,却又清晰可见,敲敲,叮叮作响,有金玉之声。不由脱口道:“冰裂纹瓷。”

老人捋须微笑道:“清代瓷器!”

王布衣细看,杯底果有印章,道:“乾隆三十八年制。”拿在手里,迎光细看,胎薄如纸,但条条裂纹清晰可见,赞叹再三,道:“有一事恳求,不知老先生能答应不?”然后,告诉老人,自己最近有一难事,想求人,那人特爱古董。

老人一愣,微笑道:“理当相让。”

王布衣呵呵大笑,掏出一万元成交,小心包好,出了店,并不回家,拦一辆车,直接去了城里最著名的“城建建筑公司”经理家。

忽一日,“翰墨轩”主人正在饮茶,门外人影一闪,一人走进,正是很久不见的王布衣,拿着那件瓷器,放在桌上:“老人,你这是赝品。”

“一万元岂能买得冰裂瓷花瓶?”老人撩起眼皮道。

“幸亏人家没见怪,否则,就坏了事了。”王布衣长叹。

老人没说什么,援笔铺纸,吟一下诗:我买赝品,君做假人。同出一辙,何所言云?然后,做一个送客的手势。

王布衣想说什么,可叹口气,走了。

两天后,老人来到王布衣家,道歉道,老朽用世俗眼光看先生,以为你巴结领导,去送古董,没想是为了改建教学危楼,去求助犬子,老朽今天特来赔罪。

原来,老人,就是教育局长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