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
6447100000015

第15章 小麦加工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2%,消费量占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的25%左右,其经济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50年来,我国的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约30%,总产量提高了7倍多,小麦生产得到了举世公认的大发展。到1997年,我国小麦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了1.2亿t,国内小麦供需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供给总量有余,库存增加,价格下跌,种植效益下降。

第一节 资源状 况

(一)资源分布

小麦的种植主要集中于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全国小麦总产量的73.2%产于我国的北方,其中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和河北3省的小麦产量占了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4.1%(3省分别占24.5%,17.6%和12.0%),安徽、江苏两省小麦产量分别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7.9%和7.5%。另外,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山西、宁夏、东北3省的一些地区,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

(二)种植面积和产A

根据2002年中国农业年鉴提供资料表明,1999-2002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分别

(三)品种及利用价值

I。品种与类型划分

(I)优质强筋小麦(GB/T17892-1999)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和加工面制食品的质量。

主要品种有“真城8901"、“豫麦34"、“高优503"、“济南17"、“野猫”、“格来尼”和“辽春10号,,、“小堰5419,“烟农15"、“烟农IV,“淄麦12"、“皖麦33",“皖麦38”和“中优9507”等。

(2)优质中筋小麦 优质中筋小麦是指面筋含量中等、面筋质量较好的小麦,主要适合制作我国某些传统食品,如馒头、包子、饼类等。目前,我国国家标准中尚无中筋小麦标准。我国普通小麦大都属中筋小麦,但不同地域的小麦筋力和面筋含量仍有一定差别,如北方小麦一般面筋含量较高,而南方小麦面筋含量较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中筋小麦品质,培育出优质中筋小麦,使其更加适合制作馒头等类食品,是目前相关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

(3)优质弱筋小麦(GB/T17893-1999)优质弱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低、筋力较弱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饼干、糕点等要求面粉筋力较弱的食品。

主要品种有“宁麦9号”、“豫麦50",“皖麦18”等品种。

2.利用价值

(1)食用价值 小麦面制食品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主食食品,近年来南方也从单一食用大米逐渐向米面皆食发展,因此,小麦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也是不可替代的食物原料。

(2)医疗保健价值 小麦加工的副产品如A皮、胚芽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能,如a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对肥胖、便秘、高血压、大肠癌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另外,小麦鼓皮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对防止不育症、人体细胞衰老、脚气病有明显作用。

小麦胚芽是小麦籽粒的营养精华,其中蛋白质含量是面粉蛋白质的4倍,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一般谷物中短缺的赖氨酸,每loog胚含赖氨酸205mg,比大米、面粉均高出几十倍。赖氨酸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利用小麦胚补充蛋白质或作为氨基酸的补给品,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

小麦胚中脂肪酸占10%,其中80%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约占50%以上。亚油酸对调节人体内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麦胚经加工处理后可做成各种保健食品。

小麦胚中维生素含量很丰富,种类也很多,其中维生素E含量达22mg/100g以上,是鳗鱼维生素E含量的4倍。用小麦胚制成的小麦胚油富含维生素E,具有防老抗老、促进生育等功能。

小麦胚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镁、锌、钾、磷、铜、镁等元素,每loog小麦胚中含铁量在12mg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也特别适用于制作各种儿童食品。

(3)工业价值 小麦在工业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小麦蛋白质和淀粉的应用上,其中对蛋白质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小麦蛋白质及淀粉的分离得到谷蛋白粉,然后对谷蛋白粉进行利用,包括利用小麦蛋白制作蛋白膜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利用小麦蛋白合成工业用胶,代替化工胶类,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等。小麦淀粉在工业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小麦淀粉直接应用于造纸、制药行业,变性淀粉用于制作可降解塑料,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味精、燃料乙醇等。

第二节 加 工状 况

(一)企业数A和生产规模

根据我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资料表明,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各类制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t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t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t;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t;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t和144万t;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产品产t与主要产品品种

I。产品产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面粉总产量为6000万一8000万t,各类食品专用粉占到10%一15%。

2.主要产品品种

我国面粉品种正处在发展阶段,数量逐渐增多,1986年国家颁布的4种面粉标准(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普通粉)早已被市场所超越,1993年原国家商业部颁布了9种专用粉质量标准(面包、面条、馒头、饺子、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糕点、自发粉),在这9个系列专用粉的基础上,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纷纷增加自己的面粉品种,市场上面粉品种越来越多。目前,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普通用粉 基本按1986年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名称命名,但质量标准按市场要求确定,该类面粉的用途广泛,在数量上仍是市场的主流。

(2)西式食品专用粉 如面包粉、饼干粉、蛋糕粉等。

(3)中式面食品专用粉 该类面粉品种较多,正处在研究和发展阶段,而且不同地域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品种,如除全国广泛生产的馒头粉、水饺粉、面条粉等外,还有西北的拉面粉、郑州的烩面粉、陕西的泡摸粉、新疆的烤镶粉等。该类专用粉发展前景非常广泛。

(4)特殊食品专用粉 如冷冻食品专用粉等,该类面粉品种发展也非常迅速。

(三)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

I。小麦产量稳中有降,面粉加工规模逐渐扩大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产量稳中有降,总产量在9500万t左右。面粉加工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t以上。至2002年,我国面粉日加工量达I000t以上的企业10多家。目前,面粉企业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涌现出如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公司、河北华龙集团、郑州金苑面粉集团、河南莲花集团、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龙丰集团公司等国内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其装备有引进国外先进工艺和装备的,有国产化(已接近国际水平的)生产技术和装备的。但我国小麦加工企业总体水平还较低,面粉企业中大型和特大型厂约占我国面粉加工企业的5.5%}

2.小麦精深加工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小麦的精深加工几年前已经开展,河南莲花集团和河南天冠集团是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

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味精生产与出口基地,其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80%左右,全国市场占有率为43.3%。莲花集团的大型小麦谷蛋白粉、淀粉生产车间已经投产,小麦淀粉替代玉米淀粉生产味精生产线已正式运行。目前,莲花集团已建成日加工2200t小麦生产线,年加工小麦能力66万t"莲花集团以小麦淀粉生产味精技术加快了小麦的深度转化,带动了周边地区小麦经济的发展。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与郑州工业大学生化工程中心联合研制的利用小麦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技术是小麦深加工技术的新应用。自2001年6月以来,河南省郑州、洛阳、南阳等城市已率先试用车用乙醇汽油,取得了成功。天冠集团已开始建设日加工3000t小麦生产线,项目实施后,年加工小麦100万t,对于小麦陈化粮的利用、促进小麦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郑州金星啤酒集团在小麦制作啤酒的研制和开发上取得突破,生产的金星小麦啤酒供不应求;此外,小麦活性蛋白分离技术、小麦胚芽提取球蛋白和谷胧甘肪技术、小麦鼓皮提取戊聚糖技术等已列人由河南省及郑州工程学院共同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之中。同时,由于小麦库存带来的压力,河南省于2000年启动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产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目的在于加速库存小麦的转化力度,促进优质小麦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小麦加工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开展并在活性蛋白分离、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制剂、降解蛋白酶制剂、小麦淀粉制糖和发酵工艺等一些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突破,获得阶段性成果,其中一些技术已在生产中成功利用。

3.面制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在优质专用小麦不断推广和专用粉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的基础上,我国的面制食品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t;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t;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t和144万t;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一批以面制食品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正在逐渐兴起,顶新集团、统一集团、河北华龙集团、河南白象集团、山东龙丰集团、河南南街村集团是方便面行业的佼佼者。同时,我国小麦主产区的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制速冻食品基地,拥有三全、思念等一批全国知名的面制速冻食品加工企业,年产各种速冻食品25万t左右。

4.小麦用于饲料生产初见端倪

在小麦总量过剩和我国食物调整对肉蛋奶需求增大的矛盾推动下,我国的畜牧及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小麦用于饲料生产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产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和河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工程项目“小麦抗营养因子及其降解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下,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目前已基本搞清了小麦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及其影响因子,筛选出能产高活性降解酶的产酶菌株,并研制出了固态发酵生产小麦抗营养因子降酶制剂的生产工艺,目前已有商丘韦斯迪公司、武汉华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与此同时,以小麦为主要原料开发的小麦型饲料已由河南新乡大北农饲料公司开始批量生产。

第三节 市 场 状况

在全球谷物生产中,小麦面积、产量和贸易量分别为2.3亿hm',5.7亿t和I亿t左右,分别占世界谷物总量的32%,30%和50%。我国小麦面积0.27亿hm2、产量I亿t左右,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和18%,均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小麦的需求呈增长趋势。近几年,世界小麦总需求达到6亿t左右。据FAO中长期预测,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全球小麦总需求将分别达到7.48亿t,7.75亿t和8.58亿t,分别比目前增加1.48亿t,1.75亿t和2.58亿t。我国小麦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产销大国的地位。

我国位于世界小麦产销中心。世界小麦70%左右的产量集中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阿根廷等十几个国家;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小麦进口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日本、韩国、中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小麦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我国专用小麦生产,不仅能有效替代进口优质小麦,而且可以直接向消费习惯基本相似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出口,将对亚洲乃至世界小麦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专用优质小麦市场需求

根据《专用小麦优势区域规划》,到2007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左右,比2001年提高20%左右;其中3个专用小麦带发展的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面积占全国专用小麦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比2001年提高5%以上。实现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力争向东亚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目标。

专用小麦优势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07年,黄淮海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293.3万hM2,长江下游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弱筋小麦面积达133)3万hM2,大兴安岭沿麓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强筋春小麦面积达40万hm20

从生产看,我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发展到213.3万h耐仅用了5年时间,而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品种、栽培技术等条件比5年前更好,经过努力再扩大253.3万hM2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从品种看,目前黄淮海麦区的8901、济南17、豫麦34等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宁麦9号、豫麦50、皖麦18等品种,以及东北春麦区的龙麦26、辽春10号、小冰麦33等品种已有一定的规模,加上还有一批品质更优的品系或组合,为专用小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需求看,目前我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产需缺口分别达1000万t和500万t;从远期看,强筋小麦缺口还会增加。按目前单产水平估算,发展466.7万h扩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从进出口看,我国承诺到2004年进口小麦的关税配额为963.3万t。为抵御进口专用小麦对我国专用小麦生产的影响,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也是非常必要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普通小麦价格比优质小麦低32%一50%,也比我国普通小麦价格低30%。我国在加快发展专用小麦的基础上,可以按照ViTo承诺的协议,用较少的外汇进口一定数量的普通小麦,在满足国内小麦总量需求的基础上,有效保护专用小麦的发展。

《二)小麦制品及深加工制品市场需求

“十五”期间,积极发展食品专用粉,开发强力粉、中力粉、薄力粉等多品种面粉和传统食品专用粉,合理使用面粉添加剂;大力推广面制食品主食工业化生产,使一日三餐主食消费的工业食品城镇居民占50%以上,农村居民占20%以上;加强小麦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积极开发谷蛋白粉、小麦胚芽、小麦数皮制品等。

从需求上看,我国各类食品专用粉缺口非常大,尤其是我国传统面制食品的专用粉、地方名小吃专用粉、速冻面制食品专用粉等的需求非常大,如需面包专用粉近300万t,饺子及方便面专用粉近100()万t,蛋糕及饼干专用粉近400万t。面粉工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应该是大部分面制食品用粉专用化。

谷蛋白粉、小麦胚芽、小麦A皮制品在国外发达国家用途非常广泛,市场需求也非常活跃。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市场需求也正在迅速发展。

第四节 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

(一)重点发展领域

从我国小麦加工业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结合我国人世、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新形势,推进小麦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业的深人发展。“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小麦加工业重点是在主食品标准化、工业化和小麦深加工方面做文章,重点发展领域是推广配粉、调质强化技术,开发食品工业专用粉新产品,积极推动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扩大优质小麦的出口;积极开发工业用粮的新途径。

按照产业化要求,围绕小麦加工业积极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竞争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的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应用领域,拉动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I,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布局,为加工业提供优质专用的原料

为满足小麦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小麦专用品种,为加工业提供充足的优质专用原料。在发展优质专用原料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优质、高产、抗逆等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按照加工需要培育和种植优质强筋、优质中筋和优质弱筋等小麦专用加工品种。通过引进、筛选及遗传改良,选育和创造适于食品加工及其深加工等特用优良品种,重点在提高品质、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有所突破。

2.积极发展食品专用粉和传统食品专用粉

面粉作为我国人民的主食原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主食工业化是今后食品工业的重点。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量大的馒头、面条、饺子等我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要切实建立主食加工业用粉的标准,完善主食工业化的生产原理、工艺和装备的系列化。同时,根据食品工业的发展,开发各类强力粉、中力粉、薄力粉等多品种面粉。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建立我国主食面粉的强化营养标准;合理使用面粉添加剂,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3.加强小麦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有计划地开发小麦工业用途

目前,用于非食品用途的小麦,在欧洲占粮食产量的3%,预计今后to年会达到5%一10%。我国在小麦深加工方面刚刚起步,今后根据我国农业结构和产业的调整,应有计划地发展小麦的工业用途。开发小麦谷蛋白粉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发展小麦酿造技术和燃料酒精的生产技术。

大力加强小麦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大型小麦加工企业增收节支的有利途径,要大力开发小麦胚芽产品生产和应用技术,开发小麦鼓皮深加工技术。

技术装备具有先进性,要求加工能力具有经济规模、质量控制、安全卫生。同时,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重视产业化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

积极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科研的投人,加强小麦深加工产业化前的应用基础研究,积累技术储备,企业要逐步成为科研投人的主体。提倡大型企业在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1%-2%)的科研经费,用于相关的科研工作。国家应建立小麦深加工产业化技术储备库、专家人才库,并建立我国玉米品质测报中心,及时发布全国小麦品质状况,指导小麦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发展方向

I。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

实践证明,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小麦品质,品种是关键。由于长期以来育种上偏重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品质的同步改良,育成且在生产利用的优质专用型品种少,造成我国小麦品质有整体下降趋势,成为小麦外销困难、库存积压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选育和种植了一些小麦优质品种,但这些品种在品质和产量上与国外品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尚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市场以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消费量最大的大众馒头、面条用粉对小麦品种特性的要求研究甚少,目前尚缺乏具有良好淀粉、蛋白质特性的适于加工馒头、面条的优质中筋小麦品种。因此,尽快培育出或引进能适于我国各个小麦优势区域大面积种植、品质达到国家有关优质小麦标准、产量与大面积生产对照种相当且抗病稳产性好的小麦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对满足我国迅速增长的优质麦市场、促进我国小麦的转化和外销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切实搞好基地建设与布局

我国优质小麦生产要想迅速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小麦商品粮的品质指标及其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是必由之路。要实现上述目标,除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等措施外,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逐步实现优质小麦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实现品种、栽培技术的规范统一化和商品粮生产的规模化。

3.重视产品方案设计与产后开发重点

根据目前的小麦加工技术水平,结合我国实际,按照小麦加工品种和加工层次,小麦产后开发的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面粉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 小麦企业存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体制落后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小麦转化。因此,必须提高现有小麦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在于加工设备的更新和改进;加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研制小麦专用粉制粉新技术、新工艺,对专用粉配麦配粉技术、添加剂修饰技术、专用粉自动控制技术、在线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扶持国内的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形成较大的加工规模,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2)调整产后加工产品结构 目前,国内小麦加工产品95%以上为通用面粉,不能满足食品行业发展要求,应扶持有专用粉生产基础的大型加工企业的发展。根据国内、外专用粉市场,开发生产对路的专用面粉(如挂面、冷冻面团、速冻食品专用粉等),创出5一10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优质小麦发展。

(3)发展面制食品加工业 利用现有面制食品加工业优势,大力发展方便面、面条、速冻食品、面制肉替代品,为小麦产品转化提供市场。扶持国内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对面包、馒头、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及其他面食制品花色品种进行开发,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形成规模化加工,争创名牌。

(4)拓宽小麦应用范围 发展小麦经济,不能仅仅局限于加工转化方面,要全方位开发小麦的多种应用价值。一方面,在继续发展小麦淀粉和谷蛋白粉生产技术、味精生产技术、汽油醇生产技术、小麦啤酒生产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小麦的其他用途。另一方面,探索小麦加工产品和副产品的利用途径,使小麦经济可持续发展。

4.加快小麦其他工业利用技术的开发进程

(1)湿法生产小麦谷蛋白粉和小麦淀粉的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开发 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周期长,产品得率低,水耗大且废水处理困难,动力消耗大,生产成本高,谷蛋白粉纯度低,市场竞争力差,制约了谷蛋白粉市场的发展。通过研制实现小麦淀粉和谷蛋白粉有效分离的关键主机设备,优化工艺技术参数,使小麦淀粉生产设备国产化,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先进水平。

(2)改性谷蛋白粉生产木材a结剂应用技术研究 以谷蛋白粉为原料,通过改性处理,生产对人体无毒害、无刺激性气味、无污染的绿色环保木材a结剂产品,替代酚醛胶和尿醛胶等含有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游离甲醛a结剂。

5.小麦胚芽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

在新建制粉生产线和部分改造生产线进行小麦胚芽的提取,研制关键装备、设计特殊工艺,在清理和制粉流程中分离、提纯小麦胚芽,胚芽提取率由目前不足0.2%提高到0.5%以上(占小麦籽粒),胚芽纯度达到90%以上。

采用低温脱脂技术,提取功能性小麦胚芽油及小麦胚芽中的活性成分,建立小麦胚芽的示范加工基地。小麦胚芽油的提取率达到12%以上(占小麦胚芽)。

充分利用小麦胚芽中富含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研制、开发小麦胚芽营养食品。

6.小麦鼓皮深加工产品研究

功能性食用纤维—戊聚糖。开展小麦a皮戊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研制出小麦鼓皮戊聚糖功能性配料产品,作为膳食纤维食品添加物;研制出作为面包专用粉品质改良添加物的小麦a皮或聚糖配料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进行小麦a皮提取鼓皮蛋白、低聚糖、植酸酶、木糖醇等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7.加强小麦粉改良技术研究和应用

国产小麦品质和进口小麦品质相比还有一定差异,为提高小麦粉内在质量,提高小麦粉市场竟争力,对面粉进行品质改良是非常必要的。面粉改良方法很多,如添加谷蛋白粉或淀粉,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添加各种表面活性剂,添加生物酶制剂等。应重点进行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8.饲料小麦生产与小麦型饲料的开发

根据主要畜、禽及水产动物对小麦抗营养因子的反应和小麦抗营养因子普查结果,制定饲料小麦的品种标准、生态标准和栽培技术,用专用技术生产专用型饲料小麦。

加强以小麦为主体原料的饲料的配方设计,加快小麦型饲料生产线的建设,扩大其转化规模,加大小麦型饲料在市场所占份额,促进小麦整体产业水平的提高。

第五节 国家应重点扶持的产品和技术装备

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向,国家应重点扶持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如下:

(一)专用品种

(1)适口性好的传统主食专用品种;

(2)适宜加工地方特色小吃的专用品种;

(3)适宜食品工业的各种专用品种;

(4)酿造工业专用品种;

(5)其他工业专用品种;

(6)饲料用专用品种。

(二)重点技术与装备

(1)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和抗逆技术;

(2)专用品种的种植技术;

(3)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

(4)小麦收割、烘干、贮藏、运输和保鲜技术;

(5)专用小麦标准及快速检测技术与检测仪器;

(6)小麦加工机械设计、制造GMP规范技术;

(7)小麦加工过程控制HACCP技术;

(8)小麦专用粉制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9)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技术与装备;

(10)专用粉配麦配粉技术、添加剂修饰技术与装备;

(11)各类面粉制品强化营养标准与技术;

(12)专用粉自动控制技术、在线检测技术进行研究;

(13)小麦保健食品、休闲食品、膨化食品生产技术与装备;

(14)主食工业化原理、生产技术与装备;

(巧)速冻食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与装备;

(16)优质专用面粉食品工业应用技术与装备;

(17)湿法加工小麦淀粉和谷蛋白粉生产技术与装备;

(18)味精生产技术、汽油醇生产技术、小麦啤酒生产技术与装备;

(19)小麦胚芽和鼓皮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20)产品市场流通、开拓技术;

(21)产品信息网络技术。

(三)重点产品

(1)优质绿色、营养强化主食面粉;

(2)馒头、挂面、饺子等传统食品专用粉;

(3)速冻制品专用面粉;

(4)油炸食品专用面粉;

(5)食品工业专用面粉(包括面包粉、饼干粉和糕点粉等);

(6)新型预混合面粉(多谷物、海绵蛋糕、比萨饼:炸面圈、蛋糕、面包、饼干、小白面包混合粉等);

(7)小麦保健食品、膨化食品、休闲食品;

(8)小麦淀粉和谷蛋白粉;

(9)小麦胚芽食品(包括胚芽油、胚芽营养素、营养饮料和营养纤维等);

(10)小麦熬皮综合利用制品(包括低聚糖、植酸酶、木糖醇等);

(川 味精、小麦啤酒制品;

(12)燃料乙醇;

(13)宠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