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存储器里记录着母亲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夏寒冬,就像一尊活钟表,总是在我每晚回来前几分钟做好了一碗浓香四溢的面,然后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候我回家,从未间断。起初,我觉得此事很平常,似乎天经地义,现在看来,三年,一千多个夜晚,那实在是一件感天动地之举!(以议论突出了母亲奉献爱心的持久性、长效性。)我的看法的改变完全是因为那一次:记得那是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周围黑洞洞的,以往的这个时候,妈妈肯定要到校门口接我,可是今天却不见母亲的身影,我感到很纳闷,心中的怨气油然而生,心想:今天妈妈怎么的?天这么黑,为何不来接我?我强压住怒火,凭着对回家路的熟悉,小心翼翼地摸着,快到家了看到灯未亮,门紧闭,饥肠辘辘的我更是怨恨交加。一摸门又锁着,我心里嘀咕:妈妈一定是串门去了,忘记了时间。此时此刻,我的火更大了,“妈妈,妈妈”叫个不停。邻居大娘闻声而来告诉我:“你妈妈病了,被你大叔送进了医院,面盖在锅中,妈妈嘱咐你,吃了早点休息。”揭开锅,看着热气腾腾的面,我想去端,但仿佛有一个莫名的声音指责我——“你真混,为了你,母亲病倒了,你还记恨她。”看来这碗面,一定是母亲拖着病体为我做的。看着想着,我泪如泉涌,心中升起了无限的忏悔与感激。(细腻的心理描写与合情入理的语言描写,增加了文章的亮色。)
是啊,三年,一千多个夜晚,多么不容易!这面记载着母亲的善良,倾注着母亲的爱心,渗透着母亲的期盼,它是一种无言的爱。(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表达方式坦吐内心,揭示主题,甚妙!)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路小跑向医院奔去。(补上这一节,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既是故事的圆满结局,又是考生对生活的重新解读。)
特色简析:
化大为小,用小事反应大主题,这是考生对文题的成功解读。文章通过母亲初中三年每天晚辅导后为我做一碗热气美味可口的面的故事,非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却曲折地揭示了考生的内心世界,讴歌了母亲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文章另一个成功之举是较为细腻的心理描写。从我对母亲的爱心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到偶尔一晚不见母亲的埋怨、记恨,再到忏悔、感恩都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呈现的。流畅而又饱蘸激情的叙述,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都是本文的亮点,所以本文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佳作。
品读点悟:
大爱无声
江苏省连云港市考生。。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一个听话、懂事的中学生。这可能和父亲对我过多的关爱有关。时至今日,我最忘不了的是父亲的那个眼神。
冬天里的一天早晨,天下着雪,窗外一片雪白,地上的雪厚厚的,能清楚地看出人越过的脚印。(寒冷的天气描写,为父亲外出借钱更加艰辛,做铺垫。)那时家里特别穷,母亲在家无事可做,而父亲又下岗了。不久,要开学了,我很担心没钱交学费,只好躲在屋角偷偷流泪,父亲的心情也不好,时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我经常偷偷看着父亲的眼神,什么也看不出来,只是一片混沌。(两个“偷偷”既写出了“我”为上不成学而伤心,又表现出对上学的期盼。)
离开学没有几天,可我的学费还没着落。(过渡自然。)我十分着急,也十分烦躁。(两个“十分”用的到位,更加表现出对上学的渴望,描写真实可信。)就在这时,父亲拿出钱,放在我面前,说道:“拿去吧!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回家种田。”(人物语言朴实,没有拔高人物思想境界,符合人物身份。)我心里想,我一定会好好读的。至于钱从哪儿借的,我也没多问。(在下雪天,父亲外出借钱的艰辛,人们可想而知,这里一笔带过,高明!)
要去上学的那一天,我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去车站,父亲说来送我。到了车站,父亲替我找了个座位,坐下等车。父亲还说了些什么,但我什么也没有听进去。我抬头看了父亲一眼,刹那间我觉得父亲老了许多,眼神也变得忧郁。虽然父亲对我很严厉,对我似乎不关心,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是爱我的。(父爱如山,沉稳而静默。)
车来了,我快步走上车。这时,父亲叫了我一下,我回头看了父亲一眼。父亲点着头,嘟呶一下,并没有说什么,但从父亲的眼神,似乎想嘱咐什么。在靠窗的座位上坐下,父亲急忙走过来,说路上小心点,如果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家人,记住呀!我重重点点头,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泪眼中,我看见父亲的眼圈也红了,眼中有担心、有牵挂……车把我与父亲的距离拉开了,但我回过头,隐隐约约地还能看见一个父亲的身影立在哪里。(借鉴了朱自清先生《背影》笔法,学以致用,不露痕迹。)
我时常想起父亲的眼神,它激励着我,让我在人生的路上多了一份依靠和支撑。(父爱之力,人生支柱。)
特色简析:
父爱如山,静默无声,却感人之深:考生通过升学缺少学费这件事展开叙述,从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细致而逼真地反映出父亲的“大爱”尽在不言中。文章语言朴素,情感真切,“渲染”读者的心灵。其次,考生以细节描写取胜,“车站送行”中父亲找座、欲言又止、神态忧郁等无不藏着博大而精深的父爱。
原版试题: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个,写一篇600—8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命题作文
题目:孝敬父母二三事。
(2006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考试题)。
审题指导:
本场作文给了两种类型的考题,这里只就文题(一)命题作文的写作说点拙见。就本文的主题而言,是古往今来,一直令人深思,反映人类美德,并求用行动答好的问题。初读文题,一般人会觉得“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有些抽象,但沉思全题,“……二三事”便顿感贴近生活,话如泉涌。就文体而言,宜写成记叙类文体。作为记叙文不少考生底蕴深厚,要想写好它,须有所创新。如,内容新,选材要精挑细选。形式新,要冲破常规,像用题记、小标题、庭审报告、故事、新闻报道等,都是可取的好形式。以情动人,激起阅读者情感的波澜是这类文章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其次,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如果考生能在一两个方面略加锤炼,一定会使你的文章出彩。
品读点悟:
孝敬父母二三事
湖北省恩施考生。
朋友们,在人生历程中,父母的关爱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父母是我们疲惫时解乏的龙井,是冬夜里御寒的棉被,是盛夏里乘凉的蒲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开篇启用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活泼,入题自然。)
“洗”出来的欣慰
上个星期天回到家,我把书包一放,便来到了院外的田地里看父母锄草。时值六月,我在家里都觉得热得不得了,更何况在太阳底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呢!只见他们额上的汗珠犹如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滴入泥土中,被禾苗无情地吸取了。(用“断了线的珍珠”比喻汗水之多,弦外之音是要告诉他人父母劳作辛苦,我们应该孝敬。)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泪水在眼眶中犹如装满了水的玻璃杯,一个劲儿地往外溢。(用比贴切。)回到家后,我打来了一盆水,找出了毛巾,等待着父母归来……(衔接上文,此举在情理之中。)
日落西山,爸妈终于回来了。“爸、妈,快来洗洗脸吧!”爸妈应了一声,匆匆洗完脸后,爸妈疲劳地躺在椅子上。“爸、妈,我给你们洗洗脚吧!”爸妈坚决不同意,“从小到大都是你们给我洗脚,现在女儿长大了,就让我给你们洗一次脚吧!”在我再三央求下,爸妈妥协了,“那你就给你爸爸洗洗吧,你爸成天干重活,挺累的!”我端出水来到爸爸面前,脱掉他那覆盖了厚厚一层泥土的解放鞋,仔细帮他洗起脚来。看着老爸那爬满泥污的双脚,我一阵心痛,更加仔细地洗起来。一转眼,一盆清澈的水变得污浊不堪了,我抬起头看到爸妈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乐呵呵的。想想如此小的一桩事竟能让父母如此开心,真的觉得它确实值得一做。(人物的语言、动作符合各自的身份,给人以情真意切之感。)
“夹”出来的乐开怀
去年除夕,我们家做了一桌年夜饭。开饭时,我用筷子从一盘青菜炒肉丝中夹了菜给爸妈,看着我那夹着菜的筷子在空中像个不听话的小孩一样不断乱动,爸妈赶紧把碗伸过来接走了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孩”,放到嘴里吃得津津有味,看到这儿我们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虽然我家的年夜饭比不上有钱人家的丰富,但一家人却感到十分的满足和开心。(父母的笑是对孩子孝敬之举的最高奖赏。)
“擦”出来的美好
年前,我爸爸的脚因干活时受了伤,每天都需要清理受伤处流出的脓血,因此,每天我都端一个小盆拿着手巾为爸爸擦干。每当这时爸爸都会笑着说:“孩子,有了你的这份孝心,我的伤一定会好得很快的!”我们彼此地一笑,觉得幸福无比。(父亲简洁明快的话语,是对我孝心的再一次赞美。)
朋友,疲惫时龙井最有效,它那淡雅的清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瑟瑟发抖时棉被是你最佳选择,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会让你安然入梦,酷暑中蒲扇会让你感到凉爽和心旷神怡。(呼应开头,再现主题。)
孝敬父母,其实我们作为儿女能做的还有很多。(收墨点题,表露心声。)
特色简析:
记叙文是绝大部分考生的首选文体,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考生在学校接触多,练习多。但真要写好记叙文并非易事,不仅写作技巧多,更重要的是欲想把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融入作文,绝非一日之功。本文考生着力在文中融进了三点技巧,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大题化小,难题化易。孝敬父母本是个抽象的话题,但考生捕捉到了生活中为父母打一盆水,洗一次脚,夹一筷菜,擦一次(或多次)伤口等极能反映主题的小事,让小事件反映大问题,使主题的存在有血有肉。二是用小标题的形式谋篇,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三是语言轻松、活泼、流畅,使情感的溢放自然贴切。
原版试题:
请以“你很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成长路上,总有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事、物。“你”可以是父母、师长、同学;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你”也许是一次摔跤、一次哭泣,也许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迹清楚,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给定的命题作文。它包括提示语、题目、写作要求三部分。如果在“请以‘你很重要’为题”的“题”字前加一个“话”字,便成了一篇完整的话题作文。总的说,此作的审题比较容易。因为提示语对文题作了画龙点睛的诠释,这点睛之笔让考生对文题中写作对象的界定有了明确的把握。一句话,只要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你的成长起过重要作用的一人、一事、一物、一句有益之言、一个启发性的动作、一次微笑、一篇或者一本收益匪浅的书等,都有可以作为敲定的对象。需要提醒两点:一要看清题目中的主字眼“很重要”,也就是说,敲定的对象一定是对你的成长,对你的人生之旅起过举足轻重的魅力作用。二要看清写作要求中的三点要求,即可放心操作。
品读点悟:
你很重要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英雄需要铭记,伟人需要铭记,那些平平凡凡、毫不起眼的身边人,其实也需要我们永远铭记……(入题快捷,一语道破天机。省略号又留给人想像的空间。)
和大多数的人一样,我的妈妈也是我的作文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之一。妈妈虽也很平凡、普通,既没有出众的容貌,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而已。但“妈妈”这个称呼,便已把世界上最崇高的品质赋予了她,我只想说,在我的生命中,妈妈,你真的很重要!(从普通的称呼,平凡的职业,引出内心的呼喊,“妈妈,你真的很重要”。承接过渡非常自然。)
妈妈,是你生育了我,养大了我,你是我生命的源泉,没有你,就不会有我。当年,爸爸常常不在家,你每天要骑自行车去几十里外的学校去上课,回到家还要照顾年幼的我和多病的外婆,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你是我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人。(用亲切自然的语气,述说了你很重要的首因:妈妈,你生我养我照顾我和这个家。)
因此,在与妈妈相处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是我的依靠,也是年老体弱的外婆的依靠,如果不是妈妈,我和外婆真不知道会怎样。(紧扣上节,水到渠成地得出所需的结论。)
那几年,我出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自卑与忧郁,闲下来时心里就老想到死亡、车祸、流血、火灾、爆炸等令人恐怖的事件,眼前常常出现一些血淋淋的场景,有时候还吓得半夜醒来,就再也睡不着。是你,我的妈妈陪在我的身边,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哄我开心大笑,后来又带我去桂林请教心理专家,帮我排解心中的障碍。慢慢地,我才恢复了健康,我的生活里才又有了快乐,我的睡梦里才又有了美梦,我的脸上才又有了笑容。(真情叙述妈妈用爱心滋润我的心田,疗治我心灵的创伤。)
我们冷战的那些天,我多想主动与你搭腔,可是我却总是怕开口,我怕你不再理我,那种心情下我度日如年。最后,终于下定决心采取写信的方式试图与你沟通,很快地,在我的书桌的玻璃板下收到了你的回信。我读了你的信,我的心里就像冬天里晴朗的天空,空旷无边,我兴奋得又跳又唱。(用冬天晴朗的天空比喻此时的心境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妈妈,你知道吗?我已经告诉我所有认识的人,我说我的妈妈对我很重要!在中考前那些天,你怕我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总是和我说些开心的话题想使我充分地放松。而我则总想揣摩你的心里在想什么,会不会在乎我的考试成绩?我考不上重点你会不会生气?你却若无其事地对我说,孩子,不要想太多,尽力而为,我不想我的女儿心事重重,我只要我的女儿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生活,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中考期间我过得比别的同学都轻松!(在我最紧要的时候,母亲像心理学医生疗救我自卑、忧郁与心中的那份紧张。)
台湾女作家三毛有言:“父母是我们的守护天使!”
朱自清曾经望着父亲的背影流泪,而今我却想像着妈妈的身形与笑脸,在心里呼喊:妈妈,你对我真的很重要!(收笔轻松,以名言名作回放主题,与开篇呼应。)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写得很棒的考场记叙文,文章真情回放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在考生成长的征途上,用爱心去关抚照顾他,帮助他消除心灵的阴影,疗救心灵的创伤,使其健康成长的故事。选材真实感人,能紧扣主题字眼,“母亲你很重要”网织故事,不时给人心灵的慰藉。文章结构合理,过渡自然,语言生动流畅,值得一读。
品读点悟:
你很重要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书犹药也。”的确,书正是一剂猛药,使我们在理想的道路上医愚益智,书,你对我们很重要!(以书喻药,入题干净利索,观点简洁明白。)
无数伟人名士在你这儿得到崛起:马克思在伦敦图书馆,牛顿在牛津图书馆,伽利略在佛罗伦萨的国家图书馆……找到了你,才创造了一个个让世人震惊的奇迹。(放眼世界文明的长廊,言书对造就一个个伟人的重要,论据极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