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长大,不应该再受父母的束缚。我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我是自由的。
足球场上挥汗如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院子里引吭高歌,伙伴间调皮捣蛋……不再生活在牢笼之中,被父母了解得透透彻彻!(高度概括的短句,表述着自己企盼中的、充实自由的课余生活。)
我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是多么的完美啊!那是我所追求的,为了实现它,我还得努力,但我得让自己过得开心,让自己的生活转动如三棱镜,每一面都折射出奇异的光彩!(聚集上文,点明自己完美的课余生活,水到渠成。)
特色简析:
考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能写出如此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文,实在令读者羡慕不已。细细品味,本文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巧引诗句,构筑理想。文中六处引用古诗文名句,将自己的作家梦、画家梦慢慢展开,叫人欣慰,催人奋进。二是诗一般的语言。本文在炼词组句上精推细敲,读起来爽口怡神,像一首抒情诗,让我们与小作者同进梦界。三是饱含激情,真情流淌。文中所表达的“梦想”、“色彩”、“自由”三个主题词,其实都是对理想中的课余生活的追求向往,叙写中句句含情,组合成自己情感的小河,激情放飞自己的纯情梦想。
品读点悟:
我理想中的神仙生活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考生
生活是杯苦咖啡,而我偏爱甜,有幸得到高人指点,到仙界一游,做一回真神仙,真不枉人生一场,美梦成真。(反其道而思之,表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的甜蜜。)
拂尘一摇,烦恼俗事随水流。好山好水任你尽逍遥,雾气层层——此乃缥缈仙境,各路名山大川齐聚一堂。(衔接自然,力求用韵。)“阴阳割昏晓”的泰山傲然独立,“古松奇绝”的黄山恰如雾中仙子,更有美妙的武陵源,落英缤纷,桃树葱郁……我的视窗、我的内心,装满了美绝的风景,真如置身于与世隔绝的蓬莱仙境,不,不,是人间天堂。我啊!飞到泰山顶览天下,飞到黄山赏古松,飞去探访桃源人,啊!好开心哪!山水之乐,乐开怀。(和着古诗的韵律,走进仙境,过过仙人生活,是小作者的梦寐追求。)
有了好山好水,自有好诗人!神仙真好!李白正端酒杯,满饮而尽,我便一尝玉盘中的珍馐,听他抒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慨;又见陶潜东篱采菊,我便一赏菊之芬芳,同他悠然见南山,路过琅琊山,又与欧阳公对弈,其棋艺高超,与民同乐之心深深感染了我,我亦其乐无穷……识豪杰诗人,此生无悔,我庆幸。(跟随古代文人墨客游历名山大川,好不自在。)
所谓博古亦要晓今,苦于无法一览世界,现今可展翅腾飞,知天下秀丽,不妨听我道来——蜿蜒的长城闻名中外,攀登之时,有种“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臆想;日本的樱花烂漫多情,如云如霞,牵动你粉红色的思绪;荷兰的风车一定会转动你的心,让你随他畅想万千世界,转动几番欢乐;奇特的蓝郁金香更是让你进入蓝色的梦幻天堂……(饱览世界名胜,出入梦想天堂,美哉!)
魔法师的手杖是否真能变出一切呢?我神仙般的生活是我日思夜想的梦!我想通晓古今,博览世界。我愿穿越时空,像神仙活跃于每个朝代,见沧桑巨变,历史兴衰,……(收拢上文,点明自己心驰神往的神仙般的生活。)
我要飞翔,我知道喝过苦咖啡,才能享受神仙般的生活——我理想中的生活。喝吧!是甜的!(呼应开头,收笔许愿。)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写得较为成功的考场作文,它的主要特色有:一、构思奇巧,线索清晰。文章开篇写“生活是杯苦咖啡,而我偏爱甜”,言明自己的生活理想与众不同。接着顺理成章地铺开自己的理想中的神仙生活,带着读者走进仙境,超越时空地与历代文人同游祖国的秀美河山。最后,收笔点睛,散览中集聚给人以整体美感。二、想像独特,联想入理。欲过神仙生活,由于生活苦涩无味;与李白、陶渊明、欧阳修仙游,由古诗文名作所想;逛古时杰地美景,使之联想求游今日名胜。三、语言流畅,文笔飞扬。无论说古论今,还是叙写理想,引名句,说名胜诗一般的语言,读来轻松爽快。
品读点悟:
我理想中的农村生活
福建省泉州市考生。
花园式
村道绿树成荫,百花竞放。春天有千花百草赶集,赛美儿;夏有万树竞争,力争上游,享阳光;秋有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欲折腰;冬有白雪披裹,万里无垠,雪姑娘展芳容。这里的建筑都是绿化型,整洁没有污染。一排排房屋掩映在绿树之中,形成“百树护房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景。(好一派新农村花园小区的良辰美景:春有百草千花,夏有绿树浓荫,秋有累累硕果,冬有银装素裹。)
动物园式
飞禽走兽各处有,人与自然共和谐。这里没有专门的动物世界,它们可以无忧无虑,不受拘束之苦,自由快乐地生活。人不犯动物,动物不犯人。一派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生活图景,其乐融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的是众多人心中的愿望。)
科技式
这里不仅自然化,而且科技化。农房农舍富有多种功能,千变万化。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随意改变自家面貌。不必担心房会阴暗、潮湿、建设不合理。电子控制温度,会让人们生活在最舒适的房间中。不仅农房农舍有此功能,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会具有多种功能。在这里,上月球不是梦想,下海底不再是幻想,一切尽在科技发展的调控下。(尽情享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作者又一理想。)
创新式
孩子教育不容忽视,这里的教育也别具一格。孩子不必再背着重重的包,啃着厚厚的书,念着枯燥无味的知识,这里是实践学习。通过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探究,然后将结论学以致用。学生思维不限,自我创新,自我想像……(创新教育是人们的梦寐追求。本节下文另写一节,作为对全文的小结。)我的新式生活固然不太现实,但这都是我理想的生活。我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的某一天,我的梦将不再是一个梦。我饱含期待……(结尾呼应开头,再次点明主题。)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考场难得的佳作,读后让人爱不释手,如同进入甜美的梦乡。文章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震撼力,是因为:一、立意鲜明深刻。文章把九亿多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的向往,变成一种心中的时尚,叫人心驰神往。二、构思新颖独特,别具特色。文章用小标题,通过图片展览形式,将现实中正在建设的与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一幅幅地展示给读者,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于心灵的港湾。三、语言活泼流畅,文采四溢奔放。初读文章,像随作者铺开画卷,走进画廊。再读文章,又觉得它是一篇解说词,谈吐流畅,文采飞扬,使人梦醉画乡。
(骆春雨)
原版试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上的伟人、名人影响着一代中国人的成长,如孔子、孟子、张衡、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施耐庵等伟人、名人的人格、学识、作品,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许多后人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在你的三年初中语文生活中,你肯定也被这些伟人、名人感动过,激动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我在的引领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所填人物应从中国古代伟人、名人中选取,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人物。③文体自定(诗歌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题)
审题指导:
通过对材料、作文要求的阅读和分析,首先明确文章所要写作的主旨是“我”受到哪一位伟人或名人的什么样的品德或是精神的影响。其次必须将文题补充完整。这个补充的人物,可以用列举的人名,也可以不用列举的人名,但是另外选取的人物,一定是一个伟人,或者是一个名人,他们的事迹,精神等要给“我”以正面的影响,这样才能使作文的主旨积极健康。再其次,要突出“我”在人物的“引领”下。这个“引领”,不是表面上写人物引领“我”去做什么,而是要表现“我”在人物的精神、品德等的感召下的收获,即领悟到了什么。最后要明确写作的内容,笔墨集中在人物身上,重点却要落实在自己受到的影响上。
品读点悟:
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江苏省无锡市考生。
月色中,南山下,草木间,一位身着蓑衣的农人荷着锄头在小道上放歌回家。
夜,如此静谧;人,如此安详;意境,如此和谐。这就是陶渊明,他用行动诠释着心中对田园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
“菊,花之隐逸者也。”
陶渊明也曾带着梦想走向官场,准备以自己卓越的才能为国家出一份力,但官场黑暗,尔虞我诈,他不愿同流合污,毅然弃官归隐,投向自己向往的田园,过上隐逸者的生活。也许无高床暖枕,也许无山珍海味,他却内心平静,坦然处之,这种精神,缘于他对自然、对田园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我学会了取舍,更学会了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执著。
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归隐田园,过着闲夫野老的生活。在南山下种豆,早晨迎着朝阳去田间除草,傍晚在月光下,踏着夕露放歌回家;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感受飞鸟结伴归巢的乐趣;那种除草时的畅快,观赏南山时的闲适,饮酒时的忘我,缘于他对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的追求,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我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自然风光的美好。
三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陶渊明虽然闲适地生活在田园之中,但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无法释怀,可是他无法改变,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于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这就是世外桃源,它已成为中国人民天上人间理想境界的代名词。
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境,都要心系祖国,心系人民。
陶渊明的身影慢慢地淡去了,但他的精神魅力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引领我去执著追求,感受美好,心系民族……
特色简析:
这篇作文,从场面入手,引出陶渊明;正文部分通过三个片段,分别介绍陶渊明弃官归隐,闲适生活和创作理想社会,与之对应地抒写了自己在陶渊明精神的引领下,领悟到了做人要做到了执著追求,感受美好和心系民族;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结构上浑然一体,内容上紧扣题旨。本文的语言也很优美,诗句的引用,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本文的亮点所在。在考场上短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精美的文章,可见小作者对陶渊明了解的厚实,语言功底的扎实,谋篇布局的匠心。
(史明斌)
原版试题:
请先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为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迹清楚,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7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试题)
审题指导:
写好此作文题,还得做到三个“必须”:
一、必须补亮标题。这是一个半命题式作文题目,首先要补好题目,补的内容应该是表示值得庆贺的人、事、景、情、理,因此所写选材范围很宽泛,可以写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日后生活更幸福等等,但是这样写,比较俗套,不妨换个角度立意拟题,如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遥远的梦想;还可以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如为了祖国的天空更蔚蓝,为了社会更和谐等等,这样文章会更新颖大气。
二、必须充实内容。文题是一个表示目的的词组或句子,而这个目的的实现势必要经历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就是说这期间可能有过伤痛,有过犹豫,有过彷徨和矛盾;你做过什么,有过哪些努力,或者你想怎样,如何看待这些事情等,要将它表达出来;或者应该如何去做,呼吁人们怎样去做,不应该像目前这样(这种写法多以否定现状为主),文章的重心就在这儿。小至身边小事,日常生活,大到环境保护,国家建设等都可以写,力争写出自己的真切的体验与感受,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体悟,这样内容才充实,文章才有含金量。
三、必须突破创新。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在“新”字上下工夫,切口要小,挖掘要深。大家可以结合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大事,选取与自身经历、体验有关的人、事、景、物、情、理,这样,从多方面展开联想,从而挖掘出新颖、深刻的立意来。“文体不限”,是提示我们可以放胆创新文体,如书信日记、实验报告、童话寓言、病历证明等,只要是主题需要,只要考生擅长,都不妨一试。
品读点悟:
为了那颗感恩的心
广西桂林市考生。
风声、雨声、开考铃声,声声入耳;沉着、冷静、稳重下笔,牢记在心。
。
(由顾宪成的对联改装成题记切入,有新意,蕴含丰厚,令人回味。)
“记住,作答时要沉着、冷静,稳重下笔;不要浮躁,先易后难,慢慢把平日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另外,千万不要忘记填写姓名与准考证号,有什么事就举手找监考老师啊……”
“哎呀,妈,您就放心吧!这些我都知道了,您还是回去吧,我马上就要进考场了……”(再现送考对话,体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牵挂。)
“当当当……当当当……”开考的钟声响彻校园上空,我怀揣着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待、朋友的祝福,迈进了中考考场。(“揣”字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父母对“我”寄予的厚望,以及我对父母关爱的珍惜之情。)
考场里一片安静,三十个人从容不迫地迎接人生旅途中第一次重要考验,进行第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面对黑板上方那面庄严的五星红旗,仿佛觉得自己即将要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天地,就要用喜人的成绩来报答对我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了,心里一种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
为了那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也要好好表现。此时的我,心情十分激动,往昔的一幕幕又一一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了。
幼儿时期,我们孪生姐妹因为体质弱,免疫力差,爸爸妈妈一人一个走得最多的便是妇幼保健院的路,常常是一日一趟,甚至有时一日两趟三趟。
上小学以后,身体好些了,但是我们又总是不让父母省心,这时期父母走得最多的便是到老师家的路。
上了中学,每日接送便又成了爸爸妈妈必做之事。
临近中考了,父母做得最多的事,便是每天陪着我和妹妹复习,提示我们怎样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整理零散的知识点,给我们鼓劲打气,以缓解我们的压力。
(先后回顾了“幼儿时期”、“上小学”、“上了中学”、“临近中考”四个时期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言简意赅,纸短情长。)
此时此刻,又是他们焦急地在考场外静静等待,等待他们两个宝贝女儿的凯旋。
这一切,都让我坚定要“为了那颗感恩的心”而努力的信念。(写作过程中不忘点题。)
“妈妈,爸爸,我爱您!”这句话已经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很久很久了,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表达的机会,我要痛痛快快地表达出这十几年来您们对我们的爱!
有时,我也会自己问自己:难道是上帝早已安排好了这一切,用这根牵挂之绳将我们彼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吗?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爸爸妈妈,“绿叶奉献给了大地,阳光奉献给了万物。”说着爸爸妈妈摸摸着我们的头说:“爸爸妈妈就奉献给了你们呀,小傻瓜!”
这使我想到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用名句,表达感恩之情。)
为了这颗感恩的心,我手中的笔不停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