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是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追求自己的梦想。(老师的话首先让我在心理上产生了变化)于是,在那以后的许多个平淡的日子里,我开始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本《普通话训练》,伴我度过每个清晨和黄昏。当书页被翻破的时候,我的朗诵已具几分诗的意味,不久,顺利通过了十分苛刻的考试,别的同学在逛商场、轧马路,我却泡在图书馆里,像一株久旱的禾苗,吸吮着知识的琼浆。一本本书读完了,人也消瘦了许多,但头脑却慢慢丰富和深刻起来。有一天当我回首时,竟发现过去的自己是那么的幼稚和无知,知识正悄悄地塑造着一个新的自我。犹如梦境一样,我竟当上了原来想也不敢想的校报编辑。当一篇篇流畅的文字从笔端划过,我心里就涌起一种无比的幸福。我终于可以为增添自己的美而做点什么了。虽然这学习并不浪漫和轻松,甚至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依然很浅薄,但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自我,因为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和接受更多的东西。困境是可以摆脱的,它是挑战,更是机遇,我珍视每一个挑战,并勇敢地迎接它。(详写了我的努力与坚持,重点写“我”为了改变自己形象在行动上所采取的努力,并且在这种努力下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羡慕。)
现在我依然不引人注目,但我却没有了丝毫压抑感,因为我终于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正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美丽,开拓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归纳自己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收获,紧扣文章的主题,画龙点睛。)
特色简析:
文章记叙了一个从农村转入城里求学的中学生的转化自己的故事,通过作者的切身体验,说明用实际行动努力奋斗,必会发现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必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紧扣主题,中心明确。作者擅长对比,老师谈话前极力渲染我的自卑与消极;谈话后,重点写我的奋斗与心理,紧扣标题中的“总”字,体现出从无到有的过程。老师对我的劝导“为什么不把农村女孩坚韧与刻苦的专长拿出来,这也应该是属于你自己的钥匙啊……”,是我找到“属于自己”钥匙的契机,也是我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起着暗领下文的作用。全文语言流畅自然,情节一波三折,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品读点悟: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学校门口有两棵大梧桐,树下有一个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一对中年夫妻,没生意时,女的守铺子,男的搭三轮。
学校的车库小,车子排不下。不少同学就将车子架在车铺旁边。那夫妻很热情,每天将那些车子整齐地排好,当起义务看车员。因此我们都尊敬他们,见他们就喊大叔大妈。
我的车子常年架在他们那儿。
一天放晚学,我怎么也找不到车钥匙。我先用其他同学的车钥匙去试,没用。同学们走了,我气恼地踹了车子一脚。
“钥匙丢啦,家里有备用的,就打电话叫父母送来。”修车的大叔这时过来说。“这是最后一把。”我有气无力地说,又用身上的其他钥匙去试,还没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乱投是没用的。我帮你把锁撬了,明天买新的吧。”大叔帮我把锁撬开,我终于回家了。
过了不久,期中考试我考砸了。公布成绩的那天晚上,我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因为我去拿车子的时候,只剩下我那一辆车了。“怎么这么迟?不怕父母着急呀。”大妈看见我就对我说。我不吭声。大妈见我这样,又说:“考试没考好吧,看得出来。不要灰心,有下一次呢。”这时,爸爸已经找到学校门口了,一见到我,就是一番训斥。“咦,是老张啊!”原来修车大妈认识我爸。“孩子心情不好,跟他好好说。”大妈劝我爸。我乘机跨上车子就蹬,把爸爸甩得老远。
回到家躲进房间,等爸爸来抽筋剥皮。可出乎意料,爸爸进了我的房间只是叹了一口气,对我说:“我不教训你,布置你一个任务,明天请修车大叔大妈讲讲他们的故事,写篇日记给我就行了。”
原来,修车大叔大妈和我爸本在一个单位,十几年前裁员时由于没文凭,年纪轻轻竟一块下岗了。他们到单位闹过,到省里上访过,最后在学校门口摆个摊,再搭搭三轮,勉强度日。
“没有打不开的锁,”大叔讲了他们的故事后对我说,“钥匙丢了再配一把,天无绝人之路。”“找找原因吧,下次肯定会考好的。”大妈笑着对我说。
我把日记交给爸爸,爸爸在日记后面画了一把钥匙,又在旁边写道:“你的钥匙叫什么名字?”“我的钥匙是什么?这可是我自己的钥匙!”我在后面又写了一句。爸爸摸着我的头笑了。
当我今天自信地答着这份试卷的时候,朋友,你一定已经知道我的钥匙是什么。
特色简析:
本文用“钥匙”为线,将“钥匙”的本义和比喻义一步一步展现出来。文章不长,却由事及理,波澜起伏。叙述的详略有度,体现了作者架构文章的功力。对人物的描写,在细微处落笔,通过动作写出“我”丢了钥匙的气恼,被爸爸训斥时的恼怒。通过爸爸画钥匙的细节,体现了爸爸的智慧和良苦用心。特别是通过语言,写出修车夫妻俩的温和与善良,这份温和善良是生活磨难之后的沉着与冷静,是艰难生活锻炼出来的大智慧,对突出本文的主题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结尾含蓄幽默,又是一特色。
【考场病文】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
周恩来小学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学毕业与同学分别的赠言又是这么写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周恩来正是为着“中华崛起”的理想奋斗了一生,成为全党的楷模,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丰碑。他用理想的钥匙,打开辉煌人生的大门。
贝多芬用自强不息的钥匙,打开了坚强人生的大门。当我们听着贝多芬那些震撼人心的乐章时,你可曾想到,贝多芬许多作品都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我床头贴着一张贝多芬的头像,每当我疲倦的时候,我凝视他的头像,他的目光,像从宇宙深处射来的箭,令人不寒而栗;他稍稍下撇的嘴角,总让我想到狮子,一股的雄壮气势,一股撕碎一切的力量让我振奋。
打开人生成功大门的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抛弃的钥匙是刻苦。“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得经得起困难的磨炼。“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流传千年的佳话。我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常情不自禁地起立,我面对的仿佛不是一篇古文,而是一部引导莘莘学子懂得奋斗的“圣经”。面对困难,除了刻苦努力,别无他方。可是我们生活中,无数的失败的人、碌碌无为的人,并不是他们天资不如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刻苦的精神,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挫折就灰心,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认清自己,拿起适合自己的那一把,成功的大门就在我们的面前。
【病因探究】
本文思路清楚,结构初具规模。论据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当然,开头的观点还要进一步明确。第二段也应采用总分的结构,使上下文协调;还可适当议论分析,丰富内容。第三段如进一步突出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有说服力。结尾最好对全文先加以总结,然后号召,这样过渡自然,结构更完整。
【升格考文】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谁找到这把钥匙,掌握这把钥匙,谁就会打开成功的大门。
周恩来用理想的钥匙打开辉煌人生的大门。他小学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中学毕业与同学分别的赠言又是这么写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一个人有了理想,就如同在大海上航行有了航标灯,不会迷失方向;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成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浪费了年华,虚度了一生。周恩来正是为着“中华崛起”的理想奋斗了一生,成为全党的楷模,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丰碑。
贝多芬用自强不息的钥匙,打开了坚强人生的大门。当我们听着贝多芬那些震撼人心的乐章时,你可曾想到,贝多芬许多作品时他耳聋以后创作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面对不幸的命运,贝多芬选择了坚强。我床头贴着一张贝多芬的头像,每当我疲倦的时候,我凝视他的头像,他的目光,像从宇宙深处射来的箭,令人不寒而栗;他稍稍下撇的嘴角,总让我想到狮子,一股的雄壮气势,一股撕碎一切的力量让我振奋。
打开人生成功大门的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抛弃的钥匙是刻苦。“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得经得起困难的磨炼。“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流传千年的佳话。我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常情不自禁地起立,我面对的仿佛不是一篇古文,而是一部引导莘莘学子懂得奋斗的“圣经”。面对困难,除了刻苦努力,别无他方。可是我们生活中,无数的失败的人、碌碌无为的人,并不是他们天资不如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刻苦的精神,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挫折就灰心,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成功的人生千万种,成功地钥匙千万把。认清自己,拿起适合自己的那一把,成功的大门就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