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6416700000010

第10章

秦军远道而来,本想速战速决。现在,廉颇坚守不出,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也小了。如果派赵括担任主将,秦军必败。

赵国的国王果然中了计,准备起用赵括做主将。大臣蔺相如和赵括的父亲都劝赵王,说赵括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万万不能作为主将。但赵王是死活也听不进去,不仅任命赵括为主将,还赏了好多的黄金、丝绸给赵括。

赵括到了长平后,接过了帅印,立即改变了廉颇的兵力部署,一切按兵书上写的去做。

这时,秦国也换了主帅,任命白起为上将军。白起这个人物可不一般,他曾带领秦军转战韩国、魏国、楚国,屡战屡胜。不讲实际的赵括,此时却改坚守为速战,主动出城与白起硬拼,白起对脱离有利阵地的赵军予以分割包围。

四十多天后,赵军粮尽援绝,军心涣散。赵括率领一支精兵突围,还没冲出多远,就被秦兵乱箭射死了,这主将一死,群龙无首。赵国四十万大军随后全部投降了秦军,白起一看这么多的俘虏,怕看押不住,就把赵国的四十万将士全部都活埋了。

长平之战,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从实际出发,最终导致了赵军惨败。

这里要提一下1933年9月在红军中实际掌握了军事领导权的李德。这位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洋教官,不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坚持所谓的御敌于苏区之外的战略方针,指挥弱小的红军与强大的敌军硬打、硬拼,不仅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在长征路上几乎葬送了红军,仅湘江一战,八万红军就损失了五万。

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说过:“教条主义害死人哪!”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这是我军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火牛阵,田单术

这两个典故是一个意思,比喻能兵善战,谋略奇特。它出自《史记·田单列传》,原文是这样的:

燕攻齐,破齐七十二城。田单固守即墨。“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十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遂溃败。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田单用火烧牛尾而后纵牛冲杀燕军,致使燕军大败。

故事说的是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让大将乐毅统率燕、赵、魏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五国联军很快就打下了齐国的几座城池。可是,另外四国的部队越过齐国的边境线后,就各自按兵不动了。只有乐毅率领的燕军乘胜前进,所向披靡,接连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一直打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最后,只剩下莒邑和即墨两座孤城了。

当时即墨的守将是田单。田单虽然不是齐国的大将,但他可是文武双全。乐毅率领的燕国大军把即墨围了三年,田单就守了三年,拒不投降。

燕昭王死后,他的独生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是个喜欢别人奉承的人,而乐毅是一个正直的人,不愿说违心话,燕惠王就对乐毅不满,加上他身边的一些大臣看到乐毅立下了赫赫战功,生怕自己被冷落,就别有用心地常在燕惠王面前诽谤乐毅;田单又使出反间计,在燕国散布乐毅的谣言,说齐军不怕乐毅,就怕骑劫。如果派大将骑劫去攻打这两座城,指日可破。燕惠王果然中计,命骑劫去接替乐毅。

田单一看燕军换将,就着手准备组织反攻。他从城中收集了一千多头牛,在每头牛的两只犄角上都绑上利刃,牛身上披了画有各种神兽的图案,牛尾上系着浸过油的草把,然后,把牛赶出城外。那些牛的尾巴被火一烧,狂奔不已。闯入燕军的军营,乱冲乱撞。田单率五千精兵跟在这些火牛的后面,冲杀出来。一时,燕军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多神牛神兽,一个个吓得乱作一团,互相践踏,死伤无数。此时,齐军越战越勇,燕国大军全都葬身在火牛阵中。

田单乘胜前进,不到半年就全部收复了被燕军攻占的七十二座城池。由于田单匡扶社稷有功,最后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

说到火牛阵这个典故,使人联想到《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为抗击日寇,三毛想到在牛背上捆上炸药,去炸日军的炮兵阵地。我军也曾有过用牛群扫雷的战例。随着时代的进步,牛也许不再用于战争,但关于“火牛阵”的典故却很难被人忘却。因为,这个典故在今天为人们带来的是对奇特谋略的新的构想。

因势利导

此典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此话大意说的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大臣们都到齐了以后,齐威王就问:“韩国派使者来向我求救,我们是早去救好,还是晚去救好?”齐威王这一问,他手下的大臣们马上就议论开了,成侯的意见是不救,田忌的意见相反。他认为,韩国被打败了,必然依附魏国,还是早点去救为上策。

正当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时,孙膑站出来说:“现在韩、魏尚未正式交战,如果早去援救,我国将代替韩国与魏国作战,势必蒙受极大的损失;不如等他们双方的实力都消耗得差不多时,我们再出兵相救,这时可以名利双收。”齐威王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就答应韩国的使者,请他回去转告韩王,齐国会出兵相救。

韩国有了齐国作后盾,就拼命地抵御魏国大军的进攻。双方交战五次,但韩国五次都遭到失败,只好再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一看是时候了,就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孙膑仍用十三年前围魏救赵的老办法,他不去与魏国的大部队正面交锋,而是避实就虚,挥师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军的主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把军队从韩国回撤,没想到,这时的齐国大军已经越过边界,进入魏国境内。

孙膑早料到庞涓势必回撤,就对田忌献策说:“魏军向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以为我军不敢和他们作战。会用兵的人,就要因势利导,引诱他们中计。现在我军进入魏国国境,可用减灶之计来蒙骗他们。”他接着说:“第一天扎营时,要架造供十万人煮饭的灶,第二天架造供五万人煮饭的灶,第三天只架造供三万人煮饭的灶,让敌人以为我们的军队惧战,天天有士兵在逃跑。”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庞涓一路追踪齐军,看到齐军炉灶天天减少,庞涓中计。于是,他只带了一部分骑兵轻装前进,追赶齐军。

孙膑算好了魏军在天黑时会赶到马陵,马陵在河北省大名东南面。这里两面是山,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孙膑就将大军埋伏好,静静地等待魏军进入伏击圈。

夜里,魏军进了马陵道。一时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纷纷倒毙,溃不成军。庞涓一看败局已定,就拔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彻底打垮了魏国大军。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主帅庞涓自杀而宣告结束。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在佩服孙膑的战略战术精妙的同时,又不免让人回忆起湘鄂赣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那是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的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国民党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同时,调集6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我苏区的红16军决定“因势利导”,同国民党军队兜圈子,以“避其锋芒,打其虚弱”的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这个典故最早记载在《通典》一书中,它的意思是用假象来迷惑敌方,造成敌方的错觉,给敌方以出其不意的攻击。

古今关于“声东击西”的战例很多。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恐怕要算《战国策》中讲的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齐威王四年,就是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依仗坚固的城池,与魏军展开了势均力敌的攻防战。由于赵军孤军奋战,伤亡很大,而且粮食短缺,赵成侯便派人去齐国求救。齐国考虑到,如果赵国被魏国吞并,就等于扩大了魏国的势力,将来势必对齐国构成威胁。齐王决定出兵救赵。

齐国先是以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拖住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而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待时机成熟时再大举进兵。这个“声东击西”的战略方针是:先让魏、赵两败俱伤,就算邯郸被攻克,却不会导致亡国;而匆忙回援的魏军也将会被齐军击败,从而达到同时削弱赵、魏两国的目的。齐王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日夜兼程,驰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孙膑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握拳去打;而要排解别人打架,自己不能帮助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一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击中要害,使敌人感到困难,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两国相攻,魏国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国内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果我们迅速向魏都大梁挺进,魏军必然回兵自救,我们就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让魏军疲于奔命,我们就很容易打败他们。”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迅速率主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只好以少量兵力留守历尽艰难刚刚攻下的邯郸,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在地势险要的桂陵设伏,将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的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魏军大败。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也是“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

解放战争时期,我东北解放军以一部分兵力围困长春,造成打长春的假象。就在国民党军举棋未定的时候(是退出还是坚守东北地区),我军突然遣主力南下北宁线,一举攻占锦州,造成对东北境内国民党部队的“关门打狗”之势。随后在运动中歼灭驰援锦州的国民党军主力廖耀湘兵团五个军十二个师共十万多人。接着长春和平解放,沈阳国民党守军几乎是不战而降,东北解放。这就是着名的辽沈战役,也是我军“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