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二辑)
6412000000007

第7章

再过一个多月时间,新产早籼稻就进入成熟收割期了。早籼稻盘子虽小(近年早稻产量占稻谷总产的比例在17%左右),但作为每年第一个上市的稻谷新作品种,其价格往往对新的市场年度稻谷整体价格有重要影响,所以历来引人注目。2009年4月2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推出了早籼稻期货,2009年早稻势必会吸引金融资本的关注。因此,2009年市场对新产早稻的关注将会有增无减。在新早稻上市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前瞻性展望,并提出我们的看法,谨供参考。

一、关于产量

毫无疑问,在新作早稻颗粒归仓之前,产量还是未定之数。但我们可以就目前掌握的情况展开讨论并作出合理的预测。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5月预测,200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75万公顷,较2008年的2940万公顷增加35万公顷,增幅1.2%。预计2009年稻谷产量为19318万吨,较2008年增长18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没有单独对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进行预测,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发布2009年的早稻播种面积数据。但是,我们想根据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基本的推理和判断。

我们先看一下历史数据。

2006-2007年,早稻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减少。为此,农业部曾在2008年早稻播种之初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早稻生产稳定发展的紧急通知》,把落实早稻播种面积作为2008年水稻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力争2008年早稻播种面积达到8800万亩以上。然而即便如此,2008年早稻播种面积仍然没有起色。根据统计结果,2008年早稻播种面积为5820千公顷,折合为8730万亩,没有达到8800万亩的预定水平,也低于2007年的水平。由此,早稻播种面积出现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由于播种面积的下滑,早稻产量自2004年以来总体也呈现出下滑态势,这与同期全国稻谷持续增产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2009年能否扭转这种下滑趋势呢?

早稻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的原因在于外出务工机会及收入的激增,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阶段性不足,而双季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高于单季稻,因此劳动力不足时,农民倾向于“双改单”,从而导致早稻播种面积的减少。(详细论述见《早稻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的另类解读》一文)因此,2009年的早稻播种面积能否回升,关键看农村劳动力阶段性的供需不足的局面能否有所改观。而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促成了这种转变。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严重萎缩,受此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滑。2009年1-3月,中国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7.5%、25.7%、17.1%。沿海大批出口加工企业倒闭,农民外出务工形势急转直下,由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民工荒”迅速演变为“失业潮”。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估计,2000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业。大批失业农民工返乡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阶段性的不足,并且由于务工收入的减少,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大为增加,2009年早稻播种面积回升应毫无疑问。

问题是这种回升力度有多大?这取决于收益的比较,包括2008年种植早稻已经取得的收益及对2009年早稻种植收益的预期。

2008年早稻的种植收益,缺乏全国的整体数据。我们以早稻大省江西的情况为例来简单模拟全国的情况。2008年江西早稻产量为727.6万吨,居全国首位。江西省粮食部门对192户农民种粮成本汇总平均得知,2008年早稻亩均成本为466.31元,较上年增加86.38元,增幅22.7%。受调查的192户农民早稻亩均产量为407.94千克,亩均产值为786.09元,较上年增加122.05元,增幅18.4%。亩均纯收益319.78元,较上年增加35.68元,增幅12.5%,再加上早稻补贴68元,亩均纯收益将达到387.78元,较上年增加76.68元,增幅24.6%。而2007年的纯收益增幅仅为10.89%。2008年早稻纯收益的大幅增加显然会极大地激发2009年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

2009年的早稻种植收益,取决于2009年的早稻价格和生产成本。2009年早稻市场的一个重要政策变化就是国家大幅提高了早稻的最低收购价,由2008年的0.77元/斤提高到0.90元/斤。也就是说,2009年早稻收购价格不会低于0.90元/斤。

生产成本方面,据江西粮食部门的调查,2009年农资价格同比下降10%左右。从价格监测情况看,农资价格在春耕前稍稍抬头后又有掉头向下的趋势。与2008年6、7月高点相比,平均回落15%~30%;与2008年同期相比,除钾肥价格上涨8.9%外,其他农资价格均有所回落。4月下旬市场零售均价为:国产复合肥(45%)2520元/吨,同比减少12%;国产尿素2055 元/吨,同比减少15%;钙镁磷肥648元/吨,同比减少4.4%;过磷酸钙630元/吨,同比减少13.5%;地膜12190元/吨,同比减少8%;秧盘0.45元/个,同比减少15%;农用柴油(0号)5730元/吨,同比减少6.5%。

成本较大幅度下降,价格受政策支撑有望同比持平略涨,2009年早稻种植收益超过2008年是可以预料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农村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双季稻种植的劳动力瓶颈因素将不复存在,并且2009年早稻种植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对于失业返乡农民而言,既然失去了外出务工的机会,那么种双季稻显然比种单季稻要划算,因此我们相信农民2009年种植早稻的积极性将空前高涨,播种面积将有较大幅度提升,有望达到60万公顷(9000万亩),恢复到2004-2006年的水平。农业部在2008年曾努力要求达到8800万亩的播种面积目标,有望在2009年得以真正实现。

目前早稻正处于分蘖或抽穗期,天气较为正常。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并且考虑在农资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农民有可能增加生产投入,若后期天气继续向好,2009年早稻产量有望出现较大幅度的增产。

二、关于需求

早籼稻的用途较为广泛,包括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由于早籼稻的优质率不断提高,口感有所改进,生长期间病虫害、农药使用量都较中晚籼稻少得多,加之比较“出饭”,近年来早籼稻的消费仍以口粮为主。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测算,2007年早籼稻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的比例约为67:24:7:2.从发展趋势上看,早籼稻口粮消费逐步减少,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较快增长。

2006、2007年早稻的消费量分别达到3215万吨和3195万吨,而同期早稻的产量分别为3187万吨和3152万吨,早稻连续两年出现产需缺口,两年缺口累计达71万吨。也就是说,早稻库存这几年是有所下降的。

作为口粮,由于比较“出饭”,学生和民工是早籼稻最主要的消费群体。但是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早稻的口粮消费估计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前已述及,专家估计失业返乡农民工规模估计有2000万人,假设2000万人中有50%的人以早稻为口粮,按每人每天消费1斤原粮计,那么因2000万人返乡导致的早稻的口粮消费一年预计减少180万吨。若其他需求不变,相当于早稻消费减少5%。粮食消费年度间的变动是很小的,5%的消费减幅将是2009年早稻市场头号利空因素。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三、关于政策

2007、2008年国家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收购到托市早稻,主要原因就是最低收购价明显偏离市场价。2009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到0.9元/斤,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增大。

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期货自上市以来,价格一直非常平稳,波动幅度很小。0909合约自挂牌以来,价格波动区间为2011~2071元/吨,目前价格在2030元/吨左右。倒推过去,2009年籼稻预计的收购价是0.95元/斤左右(考虑到收购、仓储、运输、利息等中间费用及正常的利润),还是要高出0.9元/斤的最低收购价。我们认为市场预期的0.95元/斤的收购价应该包含托市收购的因素,如果最低收购价预案没有启动,市场价应该难以维持在0.95元/斤的水平。而实际上0.95元/斤的收购价基本上就是2008年的市场平均收购价。

严格来说,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是不会有托市收购行为的。但是,由于托市收购当中的利益及政府的行政意志,过往超出最低收购价的托市收购行为广泛存在。2009年,河南省政府甚至在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夏粮托市收购要达到350亿斤以上。我们知道,如果严格遵守最低收购价的规定,托市收购量多寡与否完全取决于市场价格,是不可能事先“要求”的。如果市场价格完全在最低收购价之上,托市收购应该是颗粒无收才对。在托市收购之前就预定了托市收购指标,显然是不符合市场逻辑的,却反映了政府积极托市的愿望。政府希望借助行政力量,将粮价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2009年5月19日,国家粮食局召开的小麦收购工作座谈会上,赋予了2009年夏粮收购工作新的意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内需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特殊意义。”实际上,我们早在2008年11月发表的《经济下滑、启动内需与粮食价格》一文中就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从这样的高度出发,我们对2009年早稻收购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多了一份信心,政策可以说是2009年早稻市场的头号利多因素。

四、宏观经济形势

随着国内股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大幅反弹,人们对通胀表示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上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亦在大幅反弹,原油价格指数从低点反弹超过70%,CRB指数反弹超过30%。BDI指数近期几乎是直线上涨,6月2日达到4106点,已经从底部上涨超过500%。美元指数自3月初达到本轮反弹的高点以来,一直持续下挫,目前已较3月初高点下跌了12%。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通胀预期变得日趋强烈。

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2009年5月16日第二届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上说:“全球通胀,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资产价格起来,然后大宗商品价格起来,然后粮食价格起来,然后劳动力价格起来,最后是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起来。”照此看来,目前资产价格已经起来了(股市、房地产已经在大幅反弹),大众商品价格也起来了(原油、CRB指数都在大幅反弹),难道下一个轮到粮食了?若果真如此,那么这也许是2009年早稻市场的最大利多因素。

五、结语

2009年早稻在产量预增和需求较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市场前景本是一片黯淡。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夏粮收购被赋予了“拉动内需”的重任,可以预见,政府很可能强势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已经两年没有收购托市早稻的储备企业,相信也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通胀在下半年是否会卷土重来,令人关注。当然,我们一直认为粮食价格水平是通胀的表征而非推动因素。如果下半年包括早稻在内的粮食价格突然发力上涨,也许是通胀真的降临了。

(2009年5月)

东北最低收购价粳稻自2009年3月底开拍以来,不断以高成交率、高成交价格吸引着市场的眼球,成为人人争相抢购的“香饽饽”。受此带动,粳米的价格也突然走强。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东北粳稻卖粮难还在困扰各级政府主事者,为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东北粳稻运输补贴政策,鼓励销区企业去东北采购东北水稻。由“滞销”到“走俏”,变化似乎来得太快。

一、东北粳稻增产史:“卖粮难”由来已久

东北三省水稻(粳稻)的产量,1978年为404万吨;1990年增加到1013万吨,首次突破1000万吨;2005年增加到2011万吨,首次突破2000万吨;到2008年达到2602万吨,比1978年增加2198万吨,增加5倍。30年间,东北水稻在全国水稻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95%上升到2008年的13.48%。

东北三省稻谷产量的增加,尤以黑龙江省为甚。该省1986年前的产量为100万吨左右,均少于辽宁和吉林省的产量,但从1986年起,黑龙江的稻谷产量突破200万吨,达到220.8万吨,首次赶上吉林省;从1993年起,达到388万吨,首次赶上辽宁省。1997年达到860.9万吨,首次赶上两省的总产量并一直保持到现在。尽管2007年辽宁、吉林两省的稻谷产量首次同时登上500万吨的台阶,但黑龙江省的稻谷产量比两省总产量还多400多万吨。黑龙江省2008年稻谷产量比1978年增加1870万吨,共增加14倍。该省水稻常年单产虽然低于吉林、辽宁两省,但其种植面积的增加非常迅速。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该省水稻种植面积才二三十万公顷,80年代末期增加到60万公顷,90年代中期增加到了100万公顷,2008年达到245.2万公顷。黑龙江稻谷商品率超过70%,占全国粳稻商品量的60%。(石少龙,2008)

当东北粳稻的高速增产遭遇到需求瓶颈时,卖粮难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运输补贴政策的出台:当“卖粮难”遇到“紧平衡”

东北粳稻卖粮难在全国稻谷供需处于紧平衡的背景下发生。中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经历了持续五年的增产过程,实属历史罕见。稻谷亦出现连续五年的增产,但是由于消费的刚性增长,稻谷的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在稻谷连续五年增产的情况下,前两个年度全国的大米几至产不足需,2006-2007年度刚好实现产需平衡,接下来两个年度出现了一定的产需结余,但是结余量很少。有意思的是,考虑到稻谷经历了连续五年的增产,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2010年中国稻谷将出现一定的减产,导致2009-2010年的结余预计较上一年度大幅减少。这与国内普遍预测2009-2010年度稻谷将继续增产形成明显的反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曾在2009年5月的报告中预计2009-2010年稻谷产量为19318万吨,较上年增长18万吨。

在全国稻谷总体卖粮不难的情况下,东北粳稻却出现卖粮难的现象,说明当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产能扩展过速时,即使市场整体看好,该地区、该品种也会出现阶段性的销售难问题。

导致东北粳稻卖粮难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地理位置。东北地区远离南方大米销区,运输成本高,导致东北大米价格缺乏竞争力。长期以来,粳米在全国的平均售价通常高出同等品质的籼米10%~20%。东北大米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南方销区,价格往往比江苏、安徽等地所产的粳稻还要高,这对于东北大米开拓南方市场非常不利。地理位置离销区过远的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大米运输时间过长,从而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大。以东北大米运往广东为例,走海路需要20天以上,走铁路也要10天(铁路还有山海关这道难关,不容易申请到车皮)。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眼前看到的商机,20天后也许就不存在了,因此广东企业经营东北大米的风险高于经营籼米的风险。高风险抑制了广东地区采购东北大米的欲望,导致东北大米在广东市场难以大有作为。

归结起来,东北粳稻卖粮难,有两个因素:一是产量增长过快;二是地理位置远离销区导致运输成本、市场经营风险过高,价格缺乏竞争力。

因此,解决卖粮难只能从上述两方面因素着手。关于第一点,在稻谷总体产需处于紧平衡的情况下,如果人为限制东北粳稻的增产,就有可能造成稻谷产需的缺口,对粮食安全不利。2004-2008年,国内大米结余合计205.1万吨(-493.7-158.6+0+277.4+580.0),折合原粮301.6万吨。2004年东北粳稻总产1959.1万吨,以2004年为基点,2005-2008年四年东北粮食累计增产1581万吨。

也就是说,假设东北粳稻2005-2008年只是保持2004年的产量水平,那么2004-2008年,全国稻谷不但没有301.6万吨的累计结余,反而累计有1279.4万吨的产需缺口。由此可见,东北粳稻的增产对于全国稻谷的供需平衡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全国稻谷的供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对东北粳稻的增产势头叫停。

这样一来,国家只有通过提供运输补贴,鼓励销区企业去东北采购粮食的方式以抵消地理位置上的劣势,解决卖粮难问题。

三、东北大米“走俏”:政策呵护将持续

提供运输补贴解决卖粮难的实质是通过降低东北大米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东北大米在销区的相对销售价格来提高东北大米在销区的销量,从而解决卖粮难问题。我们看一下近几年粳米/籼米的比价关系。笔者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测算,2005、2006年,标一粳米/晚籼米价格比在1.25左右波动,2007年下降到1.20左右,2008年大幅下降到1.07左右,目前比价回升到1.17左右,但仍低于实施补贴前的1.20价格比。实施运输补贴政策的2008、2009年,粳米/籼米价格比明显低于没有实施之前,从这个角度而言,目前的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然而,即使目前的粳米/籼米价格比仍处于低水平,近一个多月来的最低收购价粳稻销售的火爆,仍不免让人吃惊。

自销售以来,东北粳稻成交均价一路上升,从最初的1927元/吨上涨到最高的2174元/吨,涨幅达247元/吨。即使在国家不断加大投放量的情况下,仍难以阻止价格上涨的步伐。

受东北粳稻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粳米价格亦突然走强。

值得市场人士注意的是,在粳米价格大幅走强的同时,籼米价格并没有明显上涨。这说明,市场上的粳米供给相对紧缺。而这种紧缺被普遍认为是政府掌控粮源所致。运输补贴政策使得东北大米得以相对低价“倾销”至南方销区。据笔者估计,由于运输补贴,东北大米在广东的销量起码翻倍。运输补贴的存在使得东北粳稻的需求大增,再加上国家的临时收储力度很大,目前市场上可流通的粮源并不多,这是导致运输补贴结束后粳稻和粳米同时走强的重要因素。市场人士曾预期运输补贴结束后,由于来自销区的采购减少,东北粳稻价格可能会下降。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虽然需求减少,但是供给萎缩得更厉害,这支撑了东北粳稻价格的继续坚挺。

根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2007年国家在东北收购的临时储备稻谷是238万吨,目前已经销售136.98万吨,剩余101万吨。考虑到国家可能会陆续增加投放量,这余下的101万吨稻谷可能2到3场交易会即可销售完毕,国家接下来就要推出2008年的粳稻。2007年粳稻国家定的销售底价是1840元/吨(国标三等),每吨比当初的收购价高出340元(2007年粳稻最低收购价为0.75元/斤)。2008年东北粳稻最低收购价定为0.82元/斤,没有收到粮食。2008年10月,国家出台临时收储政策,按照0.92元/吨的价格临时收储2008年产东北粳稻。因此国家将要抛出的2008年粳稻实际收储价格是0.92元/斤。考虑到2009年的东北粳稻最低收购价是0.95元/斤,可以肯定,2008年的临时收储粳稻价格销售底价不会低于1900元/吨(国标三等),后期东北粳稻价格仍然具有较强的支撑力。

显然,东北粳稻的强势表现基本上取决于政策的支持力度。鉴于东北粳稻对于确保全国稻谷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政策力度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特别是运输补贴政策,这是通过政策鼓励市场解决东北粳稻销售难的重要渠道,至少在未来一两年内会继续下去。

(2009年5月)

最近,一则关于国内销售的泰国香米九成掺假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正宗泰国香米而言,有人模仿,有人“山寨”,这是它的荣耀,也证明了泰国香米的成功。能够将一日三餐的大米卖得如此成功,在国际市场上,除了泰国大米外,还没有第二家。论价格,泰国大米不是最贵的,日本的越光、国内的一些有机米价格远比泰国米高,但销量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不计销量,它们自然可以在价格上孤芳自赏。但是泰国大米在全球大米市场上的份额是30%,年出口量长期保持在七八百万吨,居世界第一。我们常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卖什么,什么就跌。为什么?那是因为“中国制造”的出口量太大,价格自然难以涨起来。然而,泰国大米在世界的出口量也是第一,为什么泰国大米不但没有像“中国制造”一样变成廉价的大路货,反而成了高品质大米的代名词?本文在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

一、坚持严格的大米标准

泰国的大米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稻米生产国家稻米标准中最为复杂和详细的。严格的大米标准对出口大米的质量起到了保证作用,也是泰国大米畅销世界的“通行证”。

泰国的第一部大米标准由泰国贸易部于1957年制定,编号为B。E。2500.该标准在1958年正式出版,书名为Thai Rice Standard。该标准一直沿用到1997年,为泰国大米成功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泰国大米贸易的“圣经”。1997年,泰国开始修订新的大米标准,从此以后几乎每年都根据世界大米行情进行修订,以适应大米贸易的需要。

泰国的大米标准涉及所有类型的出口大米,具体分为白米、糙米、糯米和蒸煮米,目前出口量最大的为Hom mali大米。标准中对Hom mali大米的定义为生长在泰国,在泰国农业部注册的如KDML105、RD15、KL1等有自然芳香的非糯稻谷,蒸煮后可口松软,散发出爆米花的香味。标准还依据含碎率、杂色粒等20多个指标将不同类型的大米分成不同等级。1979年的标准中将白米分成13个等级(后改为11级,2002年又改为8级),糙米分为6个等级,糯米分成3个等级,蒸煮米分成9个等级。各级标准中对米粒长度、米粒完整度、碾磨程度、杂质允许含量、水分含量都作了明确规定。

在术语部分,对标准中涉及的词语作了严格的定义,不少词语或定义是泰国大米标准中特有的。泰国大米标准中,将完整的米粒分成长度相等的10等分(10Parts),只有没受任何破损或米粒长度大于等于9个部分(≥9Parts)以上部分的米粒才叫整粒米。米粒长度大于等于8个部分(≥8Parts)才叫头米,1997年的标准中又将其改为长度明显长于其他碎米,但又达不到整粒米粒长,包括开裂后大小达到整粒米80%的部分。头米的概念变成一个可变的相对概念,更为科学,便于操作。碎米指米粒长度大于2.5Parts但达不到头米长度(包括开裂后达不到整粒米80%的部分)的米粒。

为应对来自越南和印度的激烈竞争,泰国在国内严格执行“泰国茉莉香大米”的质量标准,标有这一称号的大米纯度须达到92%,即由“茉莉香大米”或“香米15”两种大米与其他低级大米混合后,前者所占比重不得少于92%,水分不得超过14%。高标准的产品有利于区分其他国家产品。

泰国大米标准最重要的特点是将品种标准与产品标准紧密结合,且落脚点是产品,用产品标准来培育品牌优质米,引导市场销售,这一点尤其值得借鉴。

二、质量管理精益求精

泰国大米之所以称霸世界米市,除了自然条件适宜稻谷生长外,更重要的是在大米质量上狠下了一番工夫。泰国是通过良种选育和加工过程中完善的质量管理来达到提高大米质量的目的的。

泰国政府高度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把培育优良品种防止稻种退化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他们认为改善种子质量是提高产量、增加出口收入的最有效方法。在选择产量与品质关系时,宁可牺牲产量也要保证品质。泰国尽管也陆续选育一些高产品种,但没有作为加工出口用,而是仅用于供应国内或加工成其他制品。为防止品种的退化,泰国平均每3~4年就推出1个优质新品种,以取代退化品种。

泰国注重引进新品种和在地方品种中选育优良品种。我国广东省的稻种“千叔稻”在泰国被广泛种植,已成为泰国优质品种之一。饮誉世界大米市场的“茉莉香大米”品种,是科研人员以在北柳府发现的特殊地方品种为亲本,经多次杂交培育而成的。泰国为打为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大米市场,又从日本引进了一些优良的短粒型(Japonica)良种,并扩大种植面积。

为确保出口专用稻米的质量,泰国政府在全国各稻区设立“出口种植区”、“普通种植区”和“特别种植区”。实行由种子、栽培、收割直至出口的全程品质管制。泰国第二季稻的质量往往较差,主要是因为农民每年种植的轮次太多,尤其在中部的一些乡村,农民利用特有的灌溉系统,每年种植四季水稻,其结果是品质差,市场价格低。为此,泰国大米种植者联合会制定标准,规定每年的种植轮次数以及如何培育和使用优质种子。

泰国大米品质优良,除得益于广泛种植良好的水稻品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采用了科学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泰国把大米加工环节看成是控制大米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泰国目前约有25000家碾米厂,小型米厂每天加工1000~2000万吨稻谷,大型米厂日加工量为1~2亿吨。所有出口加工米厂都通过了GMP和HACCP认证。生产厂家都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标准。泰国还向发达国家采购了大量代表世界碾米技术最高水平的碾米机械,并派技术人员到国外培训。

泰国的大米加工质量控制从稻谷收割就开始,加工企业要求农户在水稻成熟率为90%~95%时进行收割(此时对保障加工品质最有利)。收割后的稻谷送到米厂后,进行清洁处理,同时调控水分。泰国大米按级定价,优质米的价格是普通米的几倍,而等级是根据整米率和碎米率的比例来确定的,因此只有提高整米率才能提高效益。由于含水量对整米率影响很大,加工厂对稻谷含水量控制得很严格,根据长期实践,对不同品种的稻谷都有不同的最佳指标,分门别类进行质量控制,决不混杂。

为保证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泰国还设立了一整套的质量检验规程。出口的大米必须经过专门的稻米监察委员会检查。根据货运量的大小,确定随机抽样量的多少,要求出口文件、包装说明、检验报告完全吻合,符合标准的方能出口。

三、独树一帜的不限制大米出口的做法

在粮食供给紧张时,各国政府往往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2010年8月,俄罗斯因小麦减产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导致国际小麦价格暴涨。但是,你几乎听不到泰国政府限制或禁止泰国大米出口的报道。即使面对2008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泰国政府依然不为所动,不限制泰国大米的出口,也不对出口价格进行人为干预。当时的泰国总理沙马·顺达卫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较高的全球粮食价格对泰国农民其实是一个机遇,以前我们的农民从来没有获得过这么好的价格。而且限制出口,这可能影响泰国作为‘世界厨房’的声誉。”

坚持不限制出口的做法,为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如下优势:第一,扩大了市场份额。当别人不出口时,留下的市场空白就迅速被泰国大米占领。第二,赢得国际市场的信赖。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强上百倍,在粮食紧张时坚持出口,人家感激的是救命之恩,这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褒奖。第三,为泰国大米卖出高价奠定基础。粮食紧张时也是粮价高涨之时,这时候出口当然可以卖个好价钱。许多大米出口国往往是在粮食紧张时禁止出口,粮食供给充裕时,为解决库存才出口,这时候的国际粮价往往很低,为了卖出去不得不低价倾销,破坏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四、有意识地分散市场

泰国大米年出口量达到七八百万吨,出口目的地遍及5大洲100多个国家。近年来,中国是泰国大米最大的出口国。2009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大米31.7万吨,占当年857万吨总出口量的3.7%。由此可见泰国大米出口市场的分散。

化整为零的好处是避免大量出口对泰国大米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是泰国大米卖出高价的法宝。试想,如果泰国大米出口仅面向少数几个国家,那么泰国大米的需求波动就会很大,从而价格波动也就很大,当大米丰收时,维持高价就很难了。分散市场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因为与某个国家出现贸易摩擦而影响泰国大米的整体出口,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中国制造”卖得便宜与我们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欧美有关。西方国家的一个反倾销就会对我们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吊死在一棵树上的结果就是我们只有挨打的份,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报价。

当然,除了以上四大主要做法外,泰国人还特别注意对泰国大米的品牌宣传。在国内组织餐馆、酒楼、百货商店与碾米厂、大米生产者之间的商业洽谈活动;利用节假日,在曼谷及其他旅游胜地组织餐馆、酒楼、酒店、医院等举办联合促销活动,向国内外游客大力宣传泰国大米的形象。在国外,特别是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中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组织泰国餐馆、超市的公关活动,积极组团出席大型商品展销会,宣传泰国大米。

(2010年9月)

自2010年3月以来,国内主要粮食品种都进入快速上升通道,直到7月初在国家的有力调控下才恢复理性。整个上半年,原粮价格涨幅普遍达到10%,个别品种甚至达到20%。若按各品种价格运行的最高位时段计算,涨幅更为惊人,其中粳稻收购价同比上涨24%,玉米收购价上涨26%,小麦收购价上涨9%。从粳稻到玉米再到最近的小麦,谁会是下一个延续价格上涨步伐的品种呢?

新作早稻即将上市之际,早稻价格上涨的呼声最高,市场普遍预期价格将高开高走,甚至有人预言收购均价会突破1元/斤。然而从早稻上市将近一个月的走势看来,虽然开称价高于托市价,但远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水平,主产区原粮收购价大部分在0.94~0.96元/斤的区间波动,较上年同期相比涨幅仅为4.7%;成品粮价格走势也相对稳定,进入7月以来,珠三角早籼米报价维持在1.38元/斤,尚未显露飙涨的势头。市场购销较为清淡,并没有出现早前粳稻、玉米和小麦那样的火爆行情,总体平稳运行。据交易中心调研小组反馈信息,2010年湖南省早稻市场收购气氛平和,受2008年高位套牢经验教训和小麦前期追高回落承受风险的阻吓,加工企业目前主要采取以销定购的策略,对后市行情大多持谨慎观望态度。

对比同样有很强“政策市”特征的小麦市场,2010年的早稻市场其实并不缺少炒作题材。实际上,两市场的基本面和消息面较为相似。2010年小麦和早稻产区遭遇灾害,市场对产量都存在较大的忧虑,天气因素推高价格预期;加上种植成本总体上涨,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为价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两品种走势却大不相同。早稻一上市就显现出上行动能不足的疲态,新麦则走出了一波大牛市,掀起了一股全社会都关注的“抢购风”。

为什么早稻能甘于寂寞没有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呢?关键原因在于大规模的产业资本基本上没有介入早稻市场。目前,粮食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且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已经启动。以小麦市场为例,国内现有小麦年处理能力已达4亿吨,全年小麦消耗量在1.15亿吨左右,除去用于饲料和种子的小麦,实际用于加工面粉的小麦不足1亿吨。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平均的设备开机率不会超过25%。江苏、河南等小麦主产区近年粮食的外运数量大减,许多新增的产能就地消化了原粮,如益海嘉里等大型加工厂的落户,使得主产区有变产销平衡区的趋势。

本轮粮食行业的产能扩张有个新特点,那就是大资本的进入。产能过剩致使中间需求膨胀而推高了原粮收购价格,而大资本的进入加剧了产能过剩对粮价的助推作用,主要通过资金的炒作和产业资本的运作实现。相比其他品种,早稻主要用作储备,深加工用途不多,产业链较短,没有大资本进驻。由于缺乏大资本的青睐,早稻的金融化特征不明显,难以形成背离供需关系的炒作。早稻、小麦属于有较强政策性特征的品种,且行业利润率较低,游资进入面临着很高的风险。而反观大豆、玉米品种,其价格的波动有着深刻的资金炒作痕迹。上半年玉米价格的飙涨,大型粮企的囤积和市场炒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外,缺少大资本的产业运作使得早稻收购价格不具有易涨难跌的“刚性”。在产能过剩的行业背景下,由于加工企业对粮源竞争过度,中间需求膨胀导致收购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大资本的存在使价格出现“刚性”居高不下,加剧了这种紧张的供求关系。原本在市场的自动调节下,收购市场供不应求必然导致部分企业主动退出竞争从而使价格下降,但由于大资本维持生产、客户持续性的需求比小资本高得多,且其综合实力较强,因此可以承受成本的短期波动,推高并维持了收购价格的上涨。在2010年的小麦收购市场上可看到中粮、华粮、益海嘉里等国内外大粮商忙碌的身影,为保证粮源,其他企业不惜提高收购价以取得竞争优势。而当小资本面对持续上涨的成本,又无法向消费市场传递成本压力之时,企业只能放弃生产,无力在高价下维持大量收购。中小企业生产的这种灵活性和高价格弹性制约了早稻收购价过度上涨。早在新稻上市之前,我们便预测2010年早稻价格将在略高于收购价水平之上稳定运行,难以出现大幅上涨。这是以早稻处于宽松的供需格局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特点为研判基础的。早稻后市预测仍以稳为主,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有小幅走高空间,但由于缺乏大资本的关注,难以出现背离供需关系的价格异动。

对于大资本进入粮食行业,尤其外资大粮商纷纷在中国上马大项目,建设新厂房,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色。实质上让人担忧的是资本的炒作,而非运作,正常的产业资本运作反而对粮食行业的升级大有裨益。一方面,资本的炒作使农产品金融化,极大地加剧了价格的异动。要规范资本的炒作行为,信息透明和有效流通最为关键。回顾2010年上半年农产品的牛市行情,许多炒作都基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如玉米,对于2009年减产的幅度是多少,市场一直处于猜测当中,有消息传出减产数量达1500万吨,占总产量的近1/10,而相关部门却到2010年5月底才正式公布减产信息,实际仅为280万吨,不足2%,完全可以通过库存来调节,但此时国内玉米价格已屡创历史新高。针对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一个全国性公共粮食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各个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大宗粮食进场竞价交易方式,提升价格发现、信息提供的功能,着力构建区域性的粮食信息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层面的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大资本的运作有利于产业重组。大企业的出现倒逼中小企业进行改革,改变粮食市场“散、小、乱、差”的局面。随着粮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外和民间大资本开始进入市场。最早开放的大豆市场,目前形成了以益海嘉里等代表的国际资本,以中粮、华粮、中纺等为代表的国有资本以及以广州植之元等为代表的民间资本的三足鼎立之势,这种布局不失为一个新尝试。

(2010年8月)

2009年夏季北方和南方的旱情,牵动着粮食市场的神经。

自2009年7月下旬以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五省(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部分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同时持续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失墒加快,再加上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水量逐步增加,这些地区农业旱情迅速发展。自8月以来,南方的湖南、湖北等省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也出现旱情。这两个地带恰恰是中国秋粮生产(北方的玉米和粳稻,南方的中晚籼稻)最为集中的地方,由于秋粮是国内粮食生产的大头(占比近80%),基于对秋粮减产的担忧,期货市场率先进行了反应,早籼稻和玉米期货价格近期应声而涨。

2009年年初,小麦价格也曾由于“50年一遇”旱情的炒作,短期内快速上涨,但是由于旱情的及时缓解,小麦价格很快平稳下来。因此,此次旱情能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关键要看旱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抗旱措施得力与否。年初的小麦旱情曾被媒体爆炒,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小麦减产是肯定的了,预期减产两成的亦大有人在。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小麦实现了连续六年的增产。

对于此次旱情,农业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认为:“虽然干旱对部分地区的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如果后期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全国秋粮仍有望获得较好收成。”他的理由有三:

一是秋粮生产基础较好。由于2009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并实施了粮食临时收储措施,粮食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秋粮面积比上年较大幅度增加。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2010年全国秋粮面积超过11.3亿亩,比上年增加1300万亩以上,其中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增加较多。同时,秋粮播种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足,土壤墒情较好,加之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秋粮作物播种质量较高,前期长势总体较好。

二是农业抗旱措施有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旱情,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部加强灾情调度,强化技术指导,先后派出10多个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帮助、指导旱区落实抗旱措施。旱区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科学抗旱,对具有水浇条件的田块,充分发挥农机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浇灌面积,做到能保必保,应浇尽浇;对不具备水浇条件的田块,通过采取中耕划锄、喷施叶面肥、追施尿素等措施,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对雨后旱情缓解的田块,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搞好水肥调控,促进恢复生长,确保秋粮安全成熟。

三是非旱区生产形势较好。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面积增幅较大,特别是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增加较多,非旱区粮食作物长势良好。目前西南地区80%的春玉米、30%的水稻已经收获,增产态势较为明显;黄淮海夏玉米区、长江流域中晚稻区和西北地区粮食面积增加,长势普遍较好。

对此,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毛留喜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虽然干旱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于2009年秋粮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290万亩,达到11.26亿亩,这可能足以弥补旱灾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据毛留喜估计,2009年秋粮产量有望与2008年持平。干旱对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不大。

从政府官员及专家的发言表态可以看出,旱情在掌握之中,这与年初干旱时政府上下如临大敌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国家史无前例地启动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温家宝总理还亲赴河南田间指挥抗旱。

就目前而言,旱情仅仅是市场的一个炒作题材,下半年的粮价仍以平稳运行为主基调。在这里,我们对影响粮价的一些基本因素(如成本、供求、国际市场、政策等)进行简要分析。

从种粮的成本看,种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电、油等的价格都会对粮价形成影响。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农资价格还有所下降。农民种粮成本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

从供求关系看,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此类需求的增加应该是渐进的,不会出现骤然放大的情况,加上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足。因此,需求的增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会很大。

从国际市场看,由于全球粮食库存的大幅回升(据USDA 8月的最新估计,2009-2010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将达1.836亿吨,同比上升8.3%,这是2002-2003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玉米库存也将保持1.415亿吨的高位),国际粮食供需形势大为缓和,2009年全球小麦、玉米价格继续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跌态势。目前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高于国际价格,因此国内粮价继续上涨缺乏全球支持。

从政策面看,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此外,在粮食调控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中,政府运用市场手段调控粮价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这都为粮价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从长远来看,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还要付出很多努力,其中维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是最重要的,为此,政府已出台了增加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规划。而要保证粮食不断增产,就要让农民从种粮中得到实惠。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会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农民得到实惠。

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不会导致粮价水平的显著上涨。这是因为,国家会根据粮食市场供求状况,适时吞吐粮食,从而保证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在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时,国家有关部门在继续安排政策性粮食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的基础上,适时增加了投放数量,合理确定销售底价,有效防止了国内市场粮价的过度上涨,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为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在部分主产区及时实施了临时收储等政策措施。2009年国家在主产区继续执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粮价的大幅波动,保持国内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充满信心。

在目前我国粮食的购销体制下,政策是决定粮价的最主要因素。政府既要关注专家们关注的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也要关注农民们关注的种粮是否划算的问题。这就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价格区间,就像股票市场中的运行通道。而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会尽量收窄这一价格区间。

再者,从粮食的基本属性看,粮食的主要功能毕竟还是满足人们生存的需求,因此,不考虑大规模投机的影响,粮价的走势应该是基本平稳的。

由此可见,粮价的稳定运行将是下半年市场的主旋律。

(2009年8月)

近日国内谷物期市轮番发力,价格涨势迅猛,早稻的主力合约更以涨停板来迎接加息,领涨农产品行情。2010年10月18日,在现货市场走势平稳,外盘偃旗息鼓呈现回调状态的背景下,以早稻为首的谷物期货走出了独立的大涨行情。当天早稻指数收盘上涨69元,涨幅达3.14%,盘中一度涨停,报收2297元/吨,创下开盘以来新高;成交量陡然放大,较日前增加73.1万手,达到109.9万手,而一般情况下,早稻的日成交量在15万手以下。随后几天早稻接连大涨,价格纪录不断被刷新。在央行公布加息之后,原油、大豆、期铜等国际大宗商品和全球股市大多收跌,早稻反而逆市走强,2010年10月22日涨幅再度超过3%,当天飙升76元,收于2475元/吨的历史高位。在早稻强劲势头的带动下,强麦和玉米等谷物行情也大幅收高。

不难看出,这次上涨主要源自资金面的强力拉动。首先,近期稻米市场的基本面相对平静,现货市场运行平稳,宽松的供求格局未改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早稻减产已成事实,且减幅达6.1%,但由于早稻库存十分充足,整体供应量仍然能满足市场需求,减产并没有改变原本较为宽松的供求格局,因此2010年夏新稻上市价格虽高开却难以高走,市场购销气氛平和,各方多持谨慎状态,早稻收购价一直维持在0.95~1元/斤的水平。其次,国内外和品种间的联动也未构成本次早稻突涨的有效推动力。自2010年10月11日后,国际市场利多消息出尽,小麦、玉米等品种多处于阶段性的休整期;国内小麦、玉米自7月以来一直处于持续的上涨态势,但近期并无重大的利好消息刺激其扩大涨幅,反而是早稻的迅猛势头带动国内粮食期市集体走强。如此看来,资金面的炒作是近日早稻期市异动的主要推手。10月18日早稻期货成交量骤升,持仓量也有不小的升幅,资金净流入规模相对庞大。从持仓情况看,多单增仓幅度较大的席位主要是以投机为主的浙江席位,如浙江永安、徽商期货等;而增空单较多的席位主要以套保为主,如国投期货(原中谷期货)、国海良时、河北恒银等。在没有重大利好刺激的情况下,多方短时间内对相对不活跃品种进行大幅拉升并巨幅扩大成交量,此举一般可理解为资金炒作。资金炒作是短期的市场行为,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希望凭借短期投资,获得超额利润。

通常,农产品市场是资金兴风作浪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们曾经撰文分析为何资金更青睐于金属、能源等工业商品,而难以进入农产品市场。这是因为与其他期货品种相比,农产品期货易受到天气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市场不确定性高,操控难度较大,一般不是市场资金的主战场。只有传统的大容量市场进入行情尾声,市场机会几近被挖掘完毕后,部分满溢的资金才甘心退出,而大规模介入农产品市场。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相继实行经济刺激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再度泛滥,能源、黄金等大宗商品期货持续飙升,其中伦敦金指数从7月底的1160点上升至10月中的1380点,涨幅达20%。资金轮番推高传统商品价格后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最后进入农产品期市,推动国际农产品价格在下半年进入上升通道。最受瞩目的是资金借助小麦减产效应,仅一个月便让CBOT小麦期指上涨了52%,并带动大豆、玉米大幅上行。

回到国内市场,早稻是本次资金转战农产品这个最后战场的最后一道防线。且不说市场化和国内外联动程度较高的大豆和玉米品种早已呈现持续涨势,甚至同样受政策影响很大的小麦期价也走出一波强劲的行情。2010年7月,国内外大资本抢滩小麦收购市场,掀起了一股新的产能扩张潮,资金涌入导致期现市场同时开花,而使价格居高不下。早稻可算是2010年表现最平静的品种了。一方面,由于早稻市场主体大多是小企业,避险意识和资金实力不高,制约了人们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保的热情。另一方面,早稻主要用于国家各级储备,价格受政策因素主导,整体波动性不大。2010年早稻期价的日内最大波动率均值仅为0.61%,该波动率处于国内所有上市期货品种的最低水平(其他品种的波动率一般接近2%);波动幅度在2%以上的交易日仅有5天,其中4天出现在本轮突涨行情中。对期货市场而言,没有了一定幅度的价格波动,等于一个生命体失去了心跳。投机者无法从波动中获得风险利润,自然就缺乏参与的动力。这样一来,缺乏产业资金的套保需求和投机者的投机热情,早稻期市就成了一个相对静止的盘面,成交量走向萎缩。截至当前,早稻的日均成交量为69263万手,远低于相对活跃的玉米市场的181494万手。

显然,近几日价格的连续飙涨改变了早稻原本平稳的轨迹,而成交量和持仓量的不同步增长更值得我们关注。2010年10月18日早稻成交量增加29万手,19日增加90万手达到110万手的空前水平,20日轻松突破日前纪录,达到124万手,22日更一举放大至234万手,仅仅5天成交量便大幅拉升26.9倍,高出平均水平34倍。而与此同时,持仓量的增长步伐却远落后于成交量,最大增幅仅为67%。在期货市场里,成交量变化反映的是短线资金的流动,而持仓量则显示多空能量的积蓄。一般而言,成交量/持仓量的比值若是大幅上升则意味着大盘出现日内过度交易的情况,投机资金涌现。显然,这几天的成交量/持仓量比值骤然放大,从17日的0.33上升至1.3~6.5,向市场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本轮资金炒作最后的战役打响了,开始冲击早稻这道最后的防线。

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早稻期市实难独善其身保持原有的淡定,表现出新的特征:

一是国内外联动加强。拜资金热炒所赐,原本可以说几无联系的早稻期市近期与外盘有了实质的联动。2010年10月11日,受USDA报告大幅下调粮食产量、库存量的消息提振,CBOT粮食期货全线上扬带动国内市场跳空高开。按理说,我国稻谷市场的国际贸易量非常少,早稻更是近乎零,国外减产对国内市场的实质影响很小。观察近3个月的走势,自2010年7月以来CBOT糙米重返上升通道,期价从9.93美元/蒲式耳的低位持续上升至目前超过14美元/蒲式耳的位置,涨幅高达43%。但此期间早稻的整体走势是相对平缓的,排除这几天的涨势,截至2010年10月10日,早稻从7月初的2045元/吨上升至2141元/吨,涨幅仅4.5%,甚至在2009年7月30日和8月23日两个时点CBOT糙米日涨幅超过4%,早稻价格也不为所动。比较两品种K线图,走势直到2010年10月11日以后才出现重叠。正是资本炒作推动了这种国内外的联动,利用国外消息作为导火索引爆价格上涨。但这种联动必然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当资金抽离,缺乏基础的联动通道自然会闭合。

二是期现走势出现背离,表现在现货价格稳定,期货价格大幅上行。现货市场是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基础,而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玉米、小麦等粮食品种已经出现了期现背离的情况。以小麦为例,7月新麦上市高开高走推动期现价格双双走高,但在国家有力的调控下,现货价格已于8月恢复理性状态,期价却是一路高歌至今。玉米也如此,在2010年增产预期明朗的背景下仍然于6月强势反弹,目前稳定在2200元/吨的价位,跻身粮食“新贵”行列。相比之下,早稻前期波澜不惊,而现阶段终于在静默中爆发。我们发现,这波涨势基本上找不到利好的基本面消息作为支撑,期现价差却一下子被扩大至300元。

当无处消散的资金终于游走到了早稻这个最后的站点,我们知道结束的时候也该到了。本轮早稻遭遇爆炒说明市场资金已经处于泛滥状态,在这样过剩的流动性下,防通胀必然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心。于是我们看到2010年10月19日晚政府出其不意地宣布加息。姑且勿论这次加息会取得怎样的实效,重要的是传递了一个收紧银根的信息。现行资金虽然继续推波助澜迎接加息,但底气已经明显不足,大有推高价格准备抽身的迹象。受供应充足制约,期价不可能脱离现货市场持续虚高的独立行情,在资金快进快出之后,市场该怎么运行还得怎么运行,因此早稻短期内价格即将回落的走势是可预见的。目前,南方早籼稻主产区的运行价格稳定在0.95~1元/斤的水平,加上期货的仓单成本,届时交割月结算价将收敛在2000~2100元/吨略上方位置。以当前近2500元/吨的价位来看,有约300元的下跌空间。

回顾历史经验,作为资金最后战场的农产品市场动态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有较明确的先行指标意义。国际小麦期货在2008年3月创出高点后回落,随后道琼斯工业指数于5月进入了牛熊市转换,迎来了长达近8个月的低迷。而本轮早稻的飙升是否同样预示着农产品的炒作即将告一段落,大市会出现方向性的逆转呢?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既然被称为最严厉的调控手段——加息政策都出来了,那么经济泡沫已经到了不得不控制的地步。或许伴随着泡沫的破灭,经历了股市、楼市萎缩的阵痛之后,经济会重返正轨。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