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五洲见闻
6404400000023

第23章 荷兰的六大特点

在荷兰住了一个时期,看到了这个西欧小国的一些特点,一时又不知从哪里说起,姑且把它概括为天、水、地、风、花、城六个字。

说天。荷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她虽地处北纬50°至53°之间,1月份的平均气温竟为摄氏1.7度,腊月时分,仍然遍地绿草成茵。我国的北疆县城漠河,虽然也地处北纬52°至53°,但同期的平均气温却为摄氏零下30度。然而,温带的海洋性气候也给荷兰带来了另外一面:阴雨连绵,阳光不足,平均一年只有65天的光照期。特别是春天,气候经常骤变。一位在这里居住了多年的南美朋友对我说:“对荷兰的天气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否则5分钟之后就会使你难堪。”

说水。荷兰的历史同水有密切关系。它的西部和北部濒北海,境内河流密布,欧洲的名水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都从这里入海。沿海居民早期以打鱼为生,造船和航海事业发达,17世纪时殖民贸易活动遍及亚洲、非洲和美洲,成为当时主要的殖民国。今天,鹿特丹港已成为世界领先大港之一,阿姆斯特丹港的规模也不平常。荷兰远洋船队2000年的注册吨位为520万吨。还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地面只有33,939平方公里,可是水面却近7600平方公里,可供内陆航运的河网长达5046公里,比铁路还长,承担着全国29%的货物运输,上世纪90年代初,有5500条荷兰商船往来于河网地区。河网的天然河流仅占850公里,其余都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体现着荷兰人民世代劳动的成果。

说地。这句“上帝造世界,荷兰人造荷兰”的话,早已广为流传。荷兰不但水域多,全国24%的面积低于海平面,三分之一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60%的人口集中在西部低洼地带,最低处比海面低6.7米。千余年来,荷兰人民从未停止过与海斗争,不仅筑坝拦海,修堤排水,保障民族的安全,还围海造田,向大海要地。到现在,差不多半个荷兰都被堤坝保护起来,免遭水患。从13世纪至今,一共围海造田六七千平方公里,约等于全国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荷兰人民不仅敢于创造大地,还善于使用土地。荷兰的耕地面积很小,平均每人连一亩都不到。但是,荷兰人很会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农业。结合土地,这里顺便提一下,由于荷兰湿地较多,老百姓有穿木鞋的历史传统,尤其是农民和苗圃工人。木鞋,一般用柳木制成,造型朴实,而且容易穿,可起到防潮、保暖等作用。现在,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它还成了一种时尚的荷兰手工艺品,特别是彩绘木鞋。

说风。500年之前,荷兰人民就开始使用风车了。作为风能发动机,风车对荷兰的早期围海造田,甚至对它的整个工业发展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在荷兰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200多年前,荷兰的风车还星罗棋布,有上万个。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现在大部分已被淘汰,仅剩下几百个了,仍然起抽水作用的只占五分之一,其余多作为历史遗迹,也有的已被改造为餐馆或风车博物馆。这些,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外国游客。更有意义的是,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占领荷兰期间,风车曾经是荷兰人地下传递情报的工具,把风车的四扇翼板拧向一定的方向,就代表一种特定的暗语,荷兰群众当年就是用这样机智的办法,向抵抗战士和盟国飞机传送过不少的秘密资讯。

说花。荷兰有“西欧花园”之称。叫她花园,倒不是说她的自然景色如何旖旎秀丽,而是荷兰人多少年来一直喜欢养花植草,早已把这个缺山少林的国家变成了“花卉之国”。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宅前院后种点花草,点缀环境;窗台上陈设的,窗口上悬挂的都是各种奇花异草,同两旁的垂帘相映成趣,自成一景。中国人讲究盆景,荷兰人喜欢“景窗”。特别是荷兰西部沿海地区,从莱顿到哈莱姆30多公里长的地带,一到春天,各种鲜花异彩纷呈,灿烂如锦。3月,质朴的藏红花首先竞放,宣告春天的来临,紧接着就是婀娜多姿的水仙和芳气沁人的风信子,被誉为荷兰国花的郁金香是不到春意盎然时不盛开的,显得那样庄重和华贵。大量的多色玫瑰和菊花,则在夏秋之季争芳斗艳。每年春秋两季,荷兰还流行花车游行,各种斑驳陆离的庞然大物,如巨象、古帆船、美人鱼……每一件都用几万朵鲜花编扎而成,由平板汽车驮着,在男女中学生组成的军乐队伴奏下,徐徐地在你眼前驶过,真是洋洋大观,美不胜收。

说城。1600多万人口的荷兰,却有大小市镇440多座。大城市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最大的要算首都阿姆斯特丹,但人口也不足80万。由于市镇多,分布广,所以人口不算太密集。从国内来的同志,都听说荷兰人口密度比我国大得多,但来到后却又看不到那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恐怕道理就在于此。荷兰也有精美典雅的宫殿和古色古香的城堡,但一般城镇,多是在二次大战之后根据统一规划发展起来的。它们具备现代化城市的一切方便条件,却没有欧美大都会的喧嚣。建筑小巧玲珑,街道芳草青青,环境恬静幽雅,保持了田园特色,景象别具一格。城市间也有分工,但中央政府和外国使馆不设在首都,而集聚在海牙。首都有工业、商业、金融、文教中心,但又不过分集中。荷兰四大企业的总部,没有一个设在首都:壳牌石油集团和尤尼莱弗食品油脂公司的总部均坐落在南方小城爱因霍芬,而在整个西方纺织业中居首位的阿克佐集团的总部却设在只有12万人口的阿纳姆市。另一方面,欧洲都市面临的一些头痛问题,如失业、贩毒、缺房……在这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们在荷兰时,阿姆斯特丹有5万人缺少房屋,就曾发生过青年人抢占房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