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皮亚丹博物馆珍藏着两幅展品,人体骨骼图和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件展品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本身画法的独特外,还因为是因惩罚而来的产物,是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的“作品”。这里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时,麦克劳德还是一个非常淘气、好奇心特别大的孩子,他永远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长着一个嗅觉灵敏的鼻子,时时处处去寻找可以探究的目标。有一次,他终于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将校长的宠物狗给解剖了。校长知道后无比气愤,当他得知这孩子一直都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时,便决定给他“严厉的惩罚”,让小麦克劳德画两幅特别的画,即人体骨骼图和人体血液循环图。无心栽花与有心插柳相结合,这两幅画在完成的过程中,世界在孩子的面前展开了神奇的华彩与惊人的秘密,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使他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探索的热情得到极大的释放和引导。此后的岁月里,一位杰出的解剖学家渐渐成长起来。校长这种充满智慧的“惩罚”竟促成了教育的最大意义。
由此,想起我上高中时快要高考期间,被老师“惩罚”的事情。那时,人人惜时如金,班主任段老师为了最大化利用好时间,每天让大家早点儿到校,先是跑步锻炼,再上早自习。而我有时早起不了,当赶到学校时,往往教室里已是早自习的书声朗朗,或是同学们在安静地温习前一天的功课、预习当天的新内容。看到迟到的我,段老师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递给我平时教室里同学们做清洁用的水桶,说:老师要惩罚懒惰的学生,来晚了,不能上早自习。给教室前的一排小树浇水,让它们喝得饱饱的。于是,这样的“惩罚”成了惯例,不但是我,有时还有其他同学。当时的校园里还没有专职整理保养花草树木的园丁,同学们学习和老师们的工作都很是繁忙,所以教室前的小树往往由于缺水而没精打采。“惩罚”不但让小树长得枝繁叶茂,给校园的学子们提供越来越多的阴凉,而且让我们参加了劳动、锻炼了身体,同时也明白了耽误锻炼、学习是要受到“惩罚”的,感受到脱离集体失去学习机会的尴尬内疚,以至懂得珍惜宝贵的光阴。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他的良苦用心,其实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在繁重的学习间隙,注意身体的锻炼。怕小小年纪落下疾病。在我的老师意念里,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互补双面,缺一而不完整。而充满智慧的“惩罚”有时比奖励更加促人去掉浮躁和张扬,学会勤奋做事,踏实做人,形成健康上进的品格。
说起来,智慧是一种疏通、一种引导,一种快乐和无怨。“惩罚”的智慧是一举几得的良策,是温暖的关爱,是为了教育出优秀人才的目的。试想,如果校长给予麦克劳德粗暴制止型的“惩罚”,也许就会把一个具有创造思维的解剖学家扼杀在摇篮里。试想,如果我的班主任只把我们这些迟到的学生拒之门外而给予严厉的批评,就没有了校园里的花木扶疏,就会缺少自觉心理的觉醒,也许心理会长久地陷入阴暗里,更不会在成人后的现在对老师存有如此温馨的记忆。
可见,拥有“惩罚”智慧的教育,善莫大焉。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