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洞察术
6400200000009

第9章 言谈中隐藏的心理密码(3)

如果是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眼手的观察,更能够让我们洞悉其内心:上司在说话时不抬头,也不看人。这是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的表现。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带有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表明他对下级的印象尚不完整——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眨眼。这是一种很好的征兆——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要把下属看穿。这种表情显示的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同时也在暗示下属: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上司偶尔往上扫一眼,与下属的目光相遇后又向下看,如果上司多次这样做,通过这种现象就能肯定上司对这位下属还吃不准。上司向室内凝视着,不时微微点头。这是非常糟糕的表现,可能上司是要表示:下属要完全服从他,不管下属们说什么,想什么,他一概不理会。在谈话时上司双手合掌,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表示和缓,平静。在谈话时上司双手插腰,肘弯向外撑,往往是在碰到具体的权力问题时所做的姿势。上司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这种姿势说明此时他很轻松,但也有可能是自负的意思。在谈话时上司食指伸出指向对方——一种赤裸裸的优越感和好斗心。在谈话时上司双手放在身后互握,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在谈话时上司拍拍下属的肩膀——这说明对下属的承认和赏识,只有从侧面拍才表示真正承认和赏识。但如果是从正面或上面拍,则表示小看下属或显示权力。在谈话时上司手指并拢,双手构成金字塔形状,指尖对着前方——一定要驳回对方的示意。在谈话时上司把手捏成拳头,这种姿势表示不仅要吓唬别人,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倘用拳头敲桌子,那干脆就是不让人说话。

做个真诚的倾听者

倾听者是无法抗拒的,因为他们富于同情心,愿意分享人们的弱点,愿意听人们诉说不愉快的情绪。如果你想要其他人喜欢内在的你,那么你就去做个倾听者,千万不要逃避。

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采访一名小朋友。林克莱特问他:“你长大后想要干什么?”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请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然而,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被这孩子的悲悯之情深深地打动了。于是林克莱特接着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同情:“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当孩子不顾别人,自己挂上降落伞跳下去时,谁“听”出了这个孩子的同情心呢?作家鲍威尔曾说:我们要聆听的是话语中的含意,而非文字。在真诚的聆听中,我们能穿透文字,发掘对方的内心。人们都喜欢倾听者,尤其是有同情心的倾听者,和亲密的朋友一样重要,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体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让人们感觉他们相当可靠、值得信赖和十分忠诚。倾听者会在考虑自己的需要前,先考虑他人的需要,并且会支持和帮助他人。倾听者喜欢进入他人的心灵和头脑,他们乐于分享他人深层次的感受。人们倾向于向倾听者打开心扉,是因为人们渴望被关怀,而且真诚的倾听者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弗洛伊德算是近代最伟大的倾听大师了。一位曾遇到过弗洛伊德的人,这样描述他倾听别人时的态度:“那简直太令我震惊了,我从没有见过这么专注的人,有这么敏锐的灵魂洞察和凝视事情的能力。”“他的眼光是那么谦逊和温和,他的声音低柔,姿势很少改变。但是他对我的那份专注,他表现出了喜欢我说话的态度,即使我说得不好。你真的无法想象,别人像这样听你说话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到底以何种方式聆听,才最有利于了解对方,并与对方达成沟通,建立感情呢?心理学家建议用“同理心式倾听”。

同理心式倾听,就是用心聆听另一个人的思维与心声,这是设身处地,尝试以他人的双眼来探究世界的倾听方式。在所有的倾听方式中,这是唯一能够真正深入他人心理的方式,也是高情商的表现。

倾听者在倾听时,往往会设身处地为倾诉者着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许多倾听者被对方的情绪所驱使,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

假定,你的朋友同夫人发生了争吵,并且对你讲述了这一切,你自然会对此作出反应。你可能会这样安慰他:

——我要是处在你的位置,我也不能忍受这一切。

——真是难以置信,我没有想到,你夫人居然会这样。

——这次又跟上次的情况一样,你们总是争论这种事情。

——对此,你必须总结你自己的结论。

——不要想不开,这一切不久就会恢复正常。其实,你的这些反应,没有一种是你朋友所期待的,也没有一种建议能够对他有实质性的帮助。有些话听了甚至会使他感到更加生气,而其他则多半是一些废话。作为倾听者,你可能没有觉察到,你这根本就不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你的反应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更多地是在表现自己,而不是在关心他。一个倾听者应该清楚,你所表达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解决别人的问题。你唯一能对别人做的,就是表现出能够理解和体谅,并用心去倾听他的讲活。在倾听时,你可以通过一些恰当的交流和引导,让对方在倾诉过程中,对于所面对的问题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鼓励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可以在谈话中采取下面的两种方法,引导别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用你自己的话,重复一遍你所听到的,例如:“你认为……”一方面,你可以借此向他表示,你用心倾听了他讲的话;另一方面,你也给他一个机会,使他能够对他再次听到他自己所说过的话,进行一些修正和补充。

第二,在谈话的过程中,你应该适当地分析对方的心理状态,可以从你的角度评价对方的感情状态。

例如,“你这样生气,对……”你所说的,可能正是对方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事情,这样,你就有可能说中问题的重点,同时也使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倾听别人的倾诉,是识别他内心情绪的最好方式,也是实现沟通的前提,只有用心去倾听,人们才能感同深受地投入到谈话中。

在倾听时,以下这些原则都是值得重视的:

——自始至终目光应该注视着说话者。

——全神贯注于对方身上。

——显示出你的兴趣。

——不要让别人分散你的注意力。

——避免做一些容易分神的动作,比如浏览报纸。

——投入你全部的时间。

——当别人不能马上将一件事带入重点时,你也是有责任的。

——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

——设身处地想想对方的处境,尝试一下,假使自己身在他的处境之中。

——通过你的身体语言,向他传递你要传递的信号。例如用点头的方式表示你对他的赞同和兴趣。

——当然,你不应该在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只知道死盯着对方的眼睛,只知道一个劲地点头。

——你当然也可以在倾听别人的时候喝一杯咖啡。以上这些所谓的原则,只是一些可以用来参照的依据,而不是必须的行为准则。因为每一种谈话的方式,要求不同的倾听行为。

能辨风向才会使好舵

有一个举人经过困难的科考,又参加候选,才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到任的第二天,他便去拜见上司,但想不出该说些什么话。沉默片刻,他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大吃一惊,勉强说了姓某。

县令又没有话说了,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上司更加奇怪,说:“贵县不知道我是旗人吗?”县令又站起来,问:“大人所属哪一旗?”

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为什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吼道:“贵县是属那一省人?”县令回答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贵县怎么不在广东呢?”

县令吃了一惊,这时才发现上司满脸都是怒气,赶快退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便命令他回广西,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就是一句话:不会察言观色。

在交际中我们如能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也是一种本领。在访问中主人一面跟你说话,一面眼往别处看,同时旁边有人在小声讲话,这说明他正要办理什么重要的事被你的来访打断了,主人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虽然他的人在接待你,心却是不在这里。这时你最明智的方法是打住,请求告辞:“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过一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

你这时走了,主人在心里对你既有感激之情,也有内疚——“因为自己的事,没好好接待人家。”这样,他会更加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来补报。

在交谈的时候,如果主人家的门铃、电话铃突然响起来了,这时你应该主动中止交谈,让主人先接待来人,或者接听电话,不能还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使主人左右为难。

当你再次询问所托之事是否已经办妥时,却发现尽管主人费心不少,但所托之事并没圆满完成,甚至进度很慢。这时你难免会发急,可是你要克制住,应该将到了嘴边的催促变为感谢,充分肯定主人为你所托的事作了很大的努力,然后再告之以目前的处境,以求得理解和同情。这时,主人就会意识到虽然自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但事情还没有真正解决,这样主人就会产生好人做到底的决心,进一步为你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