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洞察术
6400200000049

第49章 教育的心理战术——培养卓越不凡的孩子(2)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面对孩子的梦想,很多父母会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他们不明白,正是有了梦想,不切实际才有可能变为实际。

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保护孩子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梦想就像人体成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缺少它,大脑的营养就跟不上,思维就会迟钝,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以梦想,让孩子在无数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尊重战术:自尊是人生必须学会的第一个原则

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一群刚刚入园的孩子横七竖八地坐在图书馆的地毯上,等待着接受他们人生的第一课。

一位老师微笑着问他们:“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拿出一本书,讲了个很短但很优美的童话。然后她告诉孩子们说:“这个故事是一个作家写的,就在这本书里面,你们长大后,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现在哪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站起来,用幼稚的童声讲道:“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这时,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在桌子上摊开一张非常好的纸,并开始很认真、工整地记录着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

“下面,”老师又说,“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有一位小朋友站起来,他仔细地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虽然画得很不像样子,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最后,老师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这份作品装订在一起。并在封面上写下了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及“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举过头顶:“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我相信,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自尊是人生必须学会的第一个原则,要想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尊严可以带给人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尊重法则”。

研究显示:与9个月至3岁的幼儿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彼此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里,孩子的智商会比别的孩子明显高出很多。

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陪养他自我克制的能力。

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孩子。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

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父母时刻呵护就能避免的。要让孩子知道,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长大以后就无法更好地战胜挫折。

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不但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而且父母也会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这种教导要从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直面挫折的意识和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经历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从吃药打针开始。

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家长不免有些心疼,但这是孩子必须经历的,也是必须独自承受的,因为人生的坎坷会远不止于打针吃药!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景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教会孩子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关键是要顺其自然,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明白生活有苦有乐,还孩子以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孩子认识挫折,经历挫折,从而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超限效应:不要过多地批评孩子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后,牧师还在滔滔不绝,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经常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对孩子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搞“阶级斗争”,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

一旦受到批评,孩子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这样,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反而被压抑,成为一种心理情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使孩子的反抗心理高亢起来。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少。

总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注重“度”,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的超限效应。“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期望战术:像海鸥一样

有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他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时,同桌很轻易地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困惑地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差?”

妈妈明白,儿子的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但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没有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聪明。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儿子想要的答案。

妈妈也不想说一些话来应付孩子,比如,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你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因为她知道,像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却一直在默默努力的孩子,平时活得已经够辛苦的了。所以妈妈决心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的学业一直在继续,虽然他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他一直刻苦努力,因此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也一直在提高。为了鼓励儿子的进步,妈妈决定带他去看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妈妈知道了该怎么回答儿子多年来的问题。

妈妈和儿子坐在沙滩上,海边停满了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是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同样,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而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孩子,即使天资不好,因为努力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父母不但对有天赋的孩子应抱着良好“期望”,就是对那些天赋不高甚至愚笨的孩子也不要丧失信心,也要给以良好的“期望”。要改变对孩子的不良印象,形成良好的印象,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孩子,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最终也会让父母满意。

作为家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孩子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使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这样,孩子就会确立一种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乐意为实现这种良好形象而做出艰苦努力,把自己潜在的天赋变为现实的才能。

因此,为了使你的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使你的孩子得到进步,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吧!让孩子在你积极态度的指引下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