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玩转手机
6391700000001

第1章 手机历史:信息交流沟通技术演进步伐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增长迅猛,截至11月已达4.55亿户,较前年底增长6100万户,全球手机用户更达到20亿。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手机的发展史,以便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画家莫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留神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就是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道路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其实,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才开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起来。当时,AT&T出租一种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AT&T的设想是,将来能研制一种移动电话,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通。库帕认为,这种电话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于是,摩托罗拉就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规定移动通讯设备的功率,只应该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过三瓦。事实上,今天大多数手机的无线电功率,最大只有500毫瓦。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携带型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里,重量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电话”。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与“肩背电话”相比,它显得轻巧得多,而且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换句话说,一部手机比一枚鸡蛋重不了多少了。除了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外,现代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新型的手机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甚至可以看电影,各种各样的手机,令人眼花缭乱!这是最初的手机发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讯技术方面,现代手机有着显著的进步。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