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艺术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6390400000045

第45章 毕加索(2)

毕加索把画像送给盖图德,盖图德仔细地看着,她心中又惊又喜,激动得要流泪。通过这幅肖像,她感觉毕加索好像洞察到了她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角落,又好像抓住了她人格中最根本的品质。

盖图德万分感激地收下了这幅与自己神似的肖像画,她那惊讶和满意的表情让毕加索大感欣慰。而旁人却感到大惑不解,他们认为这幅画中的人物像脸谱一样僵硬,神情不活泼,与盖图德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这幅肖像画在盖图德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盖图德一生都珍藏着这幅宝贵的肖像画,也珍惜着与毕加索之间知己般的友情。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这幅肖像与盖图德神形合一,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人们把它称为“毕加索的蒙娜丽莎”。可见地位之高,艺术表达之到位。

首创立体主义画风

在毕加索19岁时,便不顾父母的反对离开家乡,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去了巴黎。此时,正是世纪更替之时,旧世纪的尘埃被拂去,新世纪的曙光刚刚来临。

面对这个崭新的世纪,人类是何等的精神振奋、欢欣鼓舞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电力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发现和创造,把全人类引进了一条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己的光明大道。康德、尼采、笛卡尔、弗洛依德,这些掷地有声的名字,连同他们闪光发亮的思想,也震动着人类思维之弦。

新纪元的开始,使人们站得更高,视野更为开阔,头脑更为灵活,思维更为深邃。艺术是什么?绘画是什么?它的永恒的生命力在哪里?那些被冠名为“艺术家”的人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期盼中的人们展示着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许多固有的常规和思维模式都被打破了,人们纷纷寻求着新的生活道路和思维方式。在艺术界,各种流派展露头角,种种艺术集团分分合合,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充斥着毕加索的胸膛。他要在这崭新的世纪,圆自己的梦。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是毕加索的好朋友。一天,马蒂斯路过一家古董店的陈列橱时,被里面摆放着的黑人雕塑吸引住了。这些雕塑形态奇特、线条优美流畅。流露出来自遥远非洲的神秘美感和浓厚的异域风情,马蒂斯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买下了这个店里所有的黑人雕塑。

不久后的一天,毕加索和好朋友阿波利奈尔、耶科、萨尔蒙一起到马蒂斯家吃饭。吃饭前闲聊的时候,马蒂斯端出一具黑人木刻给毕加索看。毕加索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睁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黑人雕塑,和马蒂斯一样,他惊叹于它迥异于西方传统雕塑的夸张和优美。他匆匆吃了一点饭,就重新端详起这个黑人木刻,整个晚上他都在揣摩着、思量着。

黑人木刻给毕加索带来了极大的启示,他进一步探索着人物造型上的变革。这时,与他进行着同样研究的人,是“野兽派”的勃拉克,他们因为共同的志趣而越走越近。成了经常切磋的挚友。

为了确定新的表达方式,毕加索连续画了几个月的素描。他沉浸于思考的探索中,任何人打扰他,他都会大发雷霆。

终于有一天,他对费尔南多说他要画一幅八平方英尺的大型油画。

毕加索像一个工程师一样开始了他的工作。他先在画布上画了几个男人,一个男大学生手中拿着一顶便帽,画面上还有一个水手。女人们正在吃东西,装水果的篮子还留在她们身边。

不久之后,画面变了。一个男人随意地坐在一群裸女中间,男大学生把便相盖在膝头上。左边,一个男人拿着东西刚刚走进门,中间,摆着花与水果两个静物。整个构图覆盖着一层薄纱,仿佛图中的人物正在舞台上表演。作品中的男人都用素描的手法表现出来,女人们画得很粗糙,她们的表情呆滞,脸部没有任何特征。

毕加索一遍一遍地修改着,4个月后,他完成了第17次改动。他请朋友们来看这幅尚未完成的作品。

画面上是5个裸体的女人,脸型被明显的歪曲,手臂跟正常人的完全两样,眼睛像疯子的眼睛一样,身体像是用几何图形拼凑起来的。右边的女人好像戴着一幅假面具,面容狰狞可怕;左边的女人正举起手拉开赭红色的幕布,她的表情冷酷漠然。画面的下部是一堆腐烂了的水果。

所有来看画的人都感到吃惊,他们不能接受这种扭曲的、完全悖于常规的表现手法。这个时候,诗人萨尔蒙突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大声叫嚷这是亚威农大街上的妓女啊!

萨尔蒙说中了毕加索的心思。他把这幅画取名为《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表现题材,使得他一时间众叛亲离,人们纷纷对他进行指责,就连昔日的好朋友也不例外。

可是28岁的德国画商坎威勒尔爱画如命,他收藏着著名画家塞尚和高更的许多名作,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他听说毕加索新近创作了一幅具有古代亚述浮雕意味的新作品,便登门拜访。他走进“洗衣船大楼”,推开毕加索画室的门,他被这里一贫如洗的生活条件惊呆了,怎么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毕加索竟贫困到了这个地步,陪伴他的只有美丽的费尔南多和他们养的小狗费里卡。

坎威勒尔没有发现亚述特色的绘画,反而看见了一幅他无法称呼的奇特作品,那种惊世骇俗的、近乎疯狂的风格深深地震撼了他。他走近这幅作品,细细地体会着,他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怪诞的形式下蕴藏的戏剧性和真实性。

于是,坎威勒尔买下了《亚威农少女》的全部草图,他的举动对毕加索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亚威农少女》的问世,使整个城市沸腾起来。人们都在讨论和思索着这幅奇异的作品,对毕加索的评论也千差万别。这个时候,毕加索再一次体会到友谊的可贵,有些朋友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有一些朋友开始渐渐地理解他,并回到他的身边来。

阿波利奈尔和耶科自始至终没对毕加索说过一句批评的话,当他受到种种责难和谩骂的时候,他们却没疏远与毕加索的关系,反而与他接触更频繁了。

画家勃拉克曾经与毕加索一起探讨人物造型的变革,当他初次见到《亚威农少女》时,一时无法接受这种全新的风格,当他走出毕加索的画室,他突然间意识到这是毕加索正在进行的一次艺术革命,内心不由得心潮澎湃。这不也是他所追求的吗?

回到家里,勃拉克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他要对毕加索和他的《亚威农少女》进行一次全面的、谨慎的、深刻的思考。勃拉克了解毕加索,以他的性格和对艺术的热爱,绝对不会无端地画出一幅“疯子的产物”,这幅画必定是经过慎重的考虑的。再想一想作品本身,虽然它很怪,可是画面是那么理性,构思是那么巧妙,线条隐晦,形体奔放,毕加索是想在平面的画布上表达立体的形状啊!

1906年,当时的画坛领袖塞尚逝世,他的作品及其风格得到空前的推崇。一次,毕加索和勃拉克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塞尚给朋友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切自然物都应被还原成圆锥体、圆筒体及圆球体。”

这句话像明灯一样照亮了毕加索和勃拉克的心房,他们相视而笑,恍然大悟的感觉令他们兴奋不已。

勃拉克将塞尚的精神把握得更好,他试图进一步分析自然,用各种几何图形来表现自然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将自己精心创作的6幅风景画兴致勃勃地送到一个展览会的审查委员会。

出人意料的是,这6幅画全部落选了。

审查员马蒂斯讥笑这些画是用小立方体画出来的。

这句玩笑话不胫而走,“立体主义”因此而得名。

从古至今,传统的绘画艺术追求的是作品与实物的一致性,画得越像,就意味着画得越好。立体主义则摒弃了这种精雕细描的形似,而追求大胆的、抽象的神似。它注重抓住绘画对象最根本的意义和最深层的特质,具有明显的现实性,而不是盲目变形,不知所云。

毕加索常常自称为“中国式的现实主义者”,他非常喜欢一句中国格言:“我不摹仿自然,我像自然那样创作。”

1909年冬天,毕加索为画商伏拉画了一幅肖像,这是一幅典型的立体主义作品。人们只看到画面上纵横交错的不规则多边形以及交错的线条,根本无法把它和人物肖像画联系起来。

当人们再次审视这幅作品时,就会发现画面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在千变万化的结晶体中,有一个顽固的秃头生动地存在画中,伏拉先生就是这个样子。

另一幅是维廉·乌德的肖像画,是成熟的立体主义作品。画面朦朦胧胧、富于诗意,乌德先生的学者风范和古朴性格在画面中强烈地凸现出来。英国画家罗兰特·潘罗斯看了这幅画后,一下子记住了乌德先生的模样和气质。25年后,他在一个拥挤的咖啡店里一眼就认出了其中的一位顾客就是乌德先生,而在此之前,他们一直素昧平生,从来没有见过面。

毕加索一直对中国艺术很感兴趣,对于中国古人能随意在墙上画画和写诗更是羡慕不已。在他看来,不受画布的限制,随意挥毫、尽兴泼墨,这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啊!

毕加索住在克洛契特别墅的时候,一天,他突然豪兴大发,面对着光光的白色墙壁,他思如泉涌,很快在上面画了一幅椭圆形的画。

当他离开克洛契特前往巴黎的时候,实在不忍心舍弃这幅得意之作。重画吧,又没有当时情景下的兴致和状态了;不要它吧,又像丢弃了自己的一个孩子一样难受。最后,他只得采取一个最笨拙、最直接的方式——把墙拆下来,整个地运到巴黎。

这个巨大的工程,毕加索交给他的朋友肯惠拉去办。由于墙太大,不便存放,肯惠拉就请来专门的匠人把它安装在一块木画板上。

19年后,毕加索的秘书沙巴泰设法找到了当时装运那堵墙的一位工人,憨厚的工人竟然还记得墙上画了一把曼陀林琴,一张“MAJDLE”(我的美人儿)为题的乐谱和一只帕诺酒瓶。这再一次证实了立体主义表现手法的现实性。

从黑人木刻,到《亚威农少女》,再到以《伏拉像》为代表的人物画系列,只不过,立体主义始终能把人物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以特殊的手法展现在人们面前的。

这之后,主流艺术界和社会都对毕加索的创作给予了肯定。的确,毕加索首创的这种崭新的画风是一个创世纪的突破,它同时启发人们去创新,打破传统的认知方法。

毕加索创立新画风与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同龄,都是26岁,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是20世纪初升起的两颗耀眼的新星。他们在不同领域给人类创造着文明。

艺术探险

1912年,与毕加索同甘苦共患难多年的费尔南多与人私奔,而毕加索则爱上了有夫之妇伊娃。不幸的是,伊娃不到3年就病逝了,这对毕加索来说,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毕加索的好友阿波利奈尔参加了战争,不幸被弹片击中头骨,又死里逃生地从手术刀下活过来。

1916年,毕加索结识了俄罗斯芭蕾舞剧团的主持人佳吉列夫,并为他进行舞台装饰、布景、服装的设计。实际上,对于毕加索而言,最吸引他的还是芭蕾舞剧团的一位姑娘——奥尔佳·柯克洛娃。

奥尔佳的父亲是俄罗斯帝国军队一位上校,她的贵族血统,为原本端庄美丽、气质高雅的她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不久,她被毕加索炽热的爱情和强烈的攻势俘虏了。

毕加索把奥尔佳带到自己家里,让家人看一看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姑娘。毕加索的母亲很快意识到,毕加索与奥尔佳出身的差异,注定了他们的爱情不会稳定和长久。

1917年,阿波利奈尔完成了剧本《蒂雷齐亚的乳房》。这个剧本耗去了阿波利奈尔十几年的心血。

6月24日,该剧在巴黎马特尔上演。

1918年初,阿波利奈尔病倒了。5月,他与照顾他的护士加科林·柯里布结婚。重病中的阿波利奈尔仍然努力为毕加索摇旗呐喊。这个时候,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中融入了一些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

11月份,阿波利奈尔病危,他经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在他弥留之际,窗外挤满了游行的人,抗议《蒂雷齐亚的乳房》的上演。

此刻的毕加索,正在大街上急速地穿行。他不知道阿波利奈尔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只想去陪一陪这位受苦受难的好友。一阵风吹过来,街上一位寡妇戴的黑纱蒙住了毕加索的脸,他的心“咯噔”一下,预感到将有不幸降临,他焦急万分地跑起来,当他刚刚到达阿波利奈尔的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了柯里布痛不欲生的哭喊声。

毕加索悲恸欲绝,他为阿波利奈尔画了一幅漫画。画中的他是一位坐着的教皇,头戴皇冠、手持权杖、口衔烟斗。这表明在毕加索眼里,阿波利奈尔是立体主义的教皇,超现实主义的鼻祖。

1924年2月,毕加索和奥尔佳的儿子保罗出生了。毕加索非常疼爱这个孩子,他像所有慈祥的父亲一样,常常凝视着自己的儿子,不时地从这个小生命身上挖掘出与自己的共同点。作为一个画家父亲,毕加索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他画了许多保罗的素描,每一张都不一样:熟睡的保罗、微笑的保罗、哭泣的保罗……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儿子的成长过程。

做了母亲的奥尔佳此时也显得格外温柔,她用细腻无私的母爱哺育着小保罗。在毕加索眼中,这时的奥尔佳就像圣母一样纯洁、伟大。毕加索被这种深沉醇厚的亲情和母爱所感动,他以奥尔佳和保罗为题材,创作了系列画《母与子》。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技巧和手法退居其次,立体主义的痕迹很明显也被淡化,毕加索用传统的写实手法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嗷嗷待哺,年轻的母亲敞开衣衫,露出丰满的乳房,她的表情幸福而又安详,柔软的手臂将孩子稳稳地托出,好像要给他最安全、最舒适的庇护。

这些画线条柔和,体现出毕加索当时平和的心境,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主题——爱,与毕加索早年的作品《科学与仁慈》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风靡世界。他认为,人的潜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隐藏着种种为伦理道德所不齿的冲动,这种冲动就像动物一样没有理性。

20世纪20年代,毕加索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受到启发,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弗洛依德所说的潜意识特征相吻合,性的冲动、爱情、同性恋、梦幻、精神分裂、生与死等等,成为他绘画的一个主题。

在当时,布尔顿等超现实主义画家认为,创作活动纯粹是人的直觉、幻觉的衍生物。画家主观的、一时的冲动就是“灵感”,这种冲动越离奇、越接近梦幻,就越能产生出高水平的作品。但是,在这种想法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过于荒诞,人们根本看不懂。与他们相对的,毕加索的作品立足于现实,来源于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布尔顿等人不得不承认,毕加索是超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